首頁 > 職責大全 > 冬季消防安全防護措施

冬季消防安全防護措施

2024-07-17 閱讀 8550

1建立項目消防制度,現場動火必須報批,設專人監護,按規定在倉庫、生活區及施工現場配置滅火器材,在每月文明施工檢查時檢查滅火器材的有效性,以確保有效使用。

2在辦公區設置吸煙室,不準隨意吸煙,確保消防安全。

3現場材料堆放按我公司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要求,在總平面布置圖安排的位置,整齊、掛牌堆放;建筑垃圾指定地點堆放;易燃、易爆品單獨設庫存放,并建立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由材料員專人管理,嚴防事故的發生。

(二)臨時消防車道的設置

施工現場必須設置便于消防車輛出入的臨時消防車道,其寬度不得小于4m,并保證臨時消防車道的暢通和地面承載能力,禁止在臨時消防車道上堆物、堆料或擠占臨時消防車道。高層建筑和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筑工地,應設置環形的臨時消防車道;設置環形車道確有困難的;應沿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兩個長邊設置臨時消防車道;盡頭式臨時消防車疲乏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

(三)滅火器的配置

施工現場、工棚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ABC型干粉滅火器,做到布局合理;重點部位應重點防范,設置明顯的防火標志;并落實定人、定責經常檢查、維護、保養、確保滅火器材好有效。

(四)消防水源的設置

?1、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必須設置臨時消防水源,按裝臨時室外簡易消火栓或設置臨時消防水池,保證在火災延續時間內消防用水總量要求。

2、國家、省重點工程,應安裝臨時消防豎管,管徑不得小于80mm,每層設消火栓口,配備足夠的消防水帶;并保證足夠的水源和水壓,嚴禁消防豎管作為施工用水管線。

3、臨時消防泵房應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設置應當科學合理,便于操作,設專人管理,保證臨時消防供水需求。

4、臨時消防水泵的專用配電線路,應引自施工現場總斷路器的上端,并保證連續不斷供電。

(五)用火用電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情況

1、電焊工、氣焊工等從事電器設備安裝的電氣焊切割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行動火作業前,因嚴格行動火審批手續,做好動火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清理動火現場,采用不燃材料進行分割,陪有專人監管和滅火器材,動火完畢必須確認無火源隱患后方可離去。在豎向井道或高空動為時,必須采取嚴密的防火措施和滅火準備工作。

2.施工現場的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得小于m,兩瓶與明火作業距離不得小于10cm,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內禁止存放氧氣瓶乙炔瓶;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

3.施工現場用電設備的安裝、配電線路的的敷設必須符合電力規范要求,嚴禁超負荷使用電器設備,臨時用電必按過載保護裝置。750瓦以上大功率照明設備應用支架支撐,照明燈具下方不得堆放可燃物品,其垂直距離必須距可染物件和可染物的水平間距50cm以上,電源引入線有隔熱保護措施。

?4.施工現場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必須符合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設置醒目的防火標志?,落實專人負責保管,配備滅火器材,且嚴禁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場所吸煙和使用明火

5.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應符合防火要求,臨時庫房采用非燃材料搭建,易燃易爆物品應設專用庫房儲存,并分類單獨存放。不準在建筑工程內、庫房調配油漆燃料。

6.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內不準設置臨時倉庫,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建筑工程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時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廢棄材料應及時消除。

7.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保溫材料應具備有質量體系認證書和檢驗報告等材料,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8.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嚴禁隨意吸煙,應設置專門的吸煙安全場地,嚴禁在吸煙安全場地外吸煙或亂丟煙頭。

9.從事油漆刷涂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的防火要求,必要派人看護。

?(六)工地的民工工棚的消防安全要求

1.施工單位應當將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與作業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嚴禁將食堂和宿舍設在同一工棚內。

2.建筑工程工棚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嚴禁使用木板、竹片、毛氈等可燃材料搭設建筑工程工棚,宿舍內不得臥床吸煙,房間內住20人以上或建筑面積100?O以上必須設置不少于兩處的安全出口,居住100人以上或建筑面積500?O以上,要有消防安全通道及人員疏散預案。

3.生活區的用火應當符合防火規定,用火要經保衛部門審批,生活用火使用的燃料必須符合安全要求,用火點和使用燃料應當分開設置和堆放,使用時落實專人管理,使用后應當指派專人查看余火熄滅情況。

4.建筑工程工棚內的配電線路必須嚴密套管保護,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工棚內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對用電設備必須落實責任,統一安裝管理。

5.建筑工程工棚區內應當按規定要求配備一定數量的ABC型干粉滅火器和設置臨時固定消防給水滅火設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6.禁止無關的人員在建筑工程工棚內居住,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馬鞍山中環機械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2007年3月8日

篇2:勞保及消防安全防護用品管理規定

一、安全帽

?(1)戴安全帽前應將帽后調整帶按自己頭型調整到適合的位置,然后將帽內彈性帶系牢。緩沖襯墊的松緊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垂直距離一般在25~50mm之間,至少不要小于32mm為好。這樣才能保證當遭受到沖擊時,帽體有足夠的空間可供緩沖,平時也有利于頭和帽體間的通風。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腦后方。否則,會降低安全帽對于沖擊的防護作用。

(3)安全帽的下領帶必須扣在頜下,并系牢,松緊要適度。這樣不致于被大風吹掉,或者是被其他障礙物碰掉,或者由于頭的前后擺動,使安全帽脫落。

(4)安全帽體頂部除了在帽體內部安裝了帽襯外,有的還開了小孔通風。但在使用時不要為了透氣而隨便再行開孔。因為這樣作將會便帽體的強度降低。

(5)由于安全帽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損壞。所以要定期檢查,檢查有沒有龜裂、下凹、裂痕和磨損等情況,發現異常現象要立即更換,不準再繼續使用。任何受過重擊、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論有無損壞現象,均應報廢。

(6)嚴禁使用只有下頜帶與帽殼連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內無緩沖層的安全帽。

(7)生產人員在現場作業中,不得將安全帽脫下,擱置一旁,或當坐墊使用。

(8)由于安全帽大部分是使用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硬化和變蛻的性質。所以不易長時間地在陽光下曝曬。

(9)新領的安全帽,首先檢查是否有勞動部門允許生產的證明及產品合格證,再看是否破損、薄厚不均,緩沖層及調整帶和彈性帶是否齊全有效。不符合規定要求的立即調換。

(10)在現場室內作業也要戴安全帽,特別是在室內帶電作業時,更要認真戴好安全帽,因為安全帽不但可以防碰撞,而且還能起到絕緣作用。

(11)平時使用安全帽時應保持整潔,不能接觸火源,不要任意涂刷油漆,不準當凳子坐,防止丟失。如果丟失或損壞,必須立即補發或更換。無安全帽一律不準進入生產現場。

二、安全帶

(1)思想上必須重視安全帶的作用。無數事例證明,安全帶是"救命帶"。可是有少數人覺得系安全帶麻煩,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別是一些小活、臨時活,認為“有扎安全帶的時間活都干完了”。殊不知,事故發生就在一瞬間,所以高處作業必須按規定要求系好安全帶。

(2)安全帶使用前應檢查繩帶有無變質、卡環是否有裂紋,卡簧彈跳性是否良好。

(3)高處作業如安全帶無固定掛處,應采用適當強度的鋼絲繩或采取其他方法。禁止把安全帶掛在移動或帶尖稅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4)高掛低用。將安全帶掛在高處,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掛低用。這是一種比較安全合理的科學系掛方法。它可以使有墜落發生時的實際沖擊距離減小。與之相反的是低掛高用。就是安全帶拴掛在低處,而人在上面作業。這是一種很不安全的系掛方法,因為當墜落發生時,實際沖擊的距離會加大,人和繩都要受到較大的沖擊負荷。所以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杜絕低掛高用。

(5)安全帶要拴掛在牢固的構件或物體上,要防止擺動或碰撞,繩子不能打結使用,鉤子要掛在連接環上。

(6)安全帶繩保護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繩被磨損。若發現保護套損壞或脫落,必須加上新套后再使用。

(7)安全帶嚴禁擅自接長使用。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長繩時必須要加緩沖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8)安全帶在使用前要檢查各部位是否完好無損。安全帶在使用后,要注意維護和保管。要經常檢查安全帶縫制部分和掛鉤部分,必須詳細檢查捻線是否發生裂斷和殘損等。

(9)安全帶不使用時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強堿或尖銳物體,不要存放在潮濕的倉庫中保管。

(10)安全帶在使用兩年后應抽驗一次,頻繁使用應經常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異常必須立即更換。定期或抽樣試驗用過的安全帶,不準再繼續使用。

三、防護手套

生產現場上人的一切作業,大部分都是由雙手操作完成的。這就決定了手經常處在危險之中。對手的安全防護主要靠手套。

使用防護手套時,必須對工件、設備及作業情況分析之后,選擇適當材料制作的,操作方便的手套,方能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對于需要精細調節的作業。戴用防護手套就不便于操作,尤其對于使用鉆床、銑床和傳送機旁及具有夾擠危險的部位操作人員,若使用手套,則有被機械纏住或夾住的危險。所以從事這些作業的人員,嚴格禁止使用防護手套。

生產現場上常用的防護手套有下列幾種:

(1)勞動保護手套。具有保護手和手臂的功能,作業人員工作時一般都使用這類手套。

(2)帶電作業用絕緣手套。要根據電壓選擇適當的手套,檢查表面有無裂痕、發粘、發脆等缺陷,如有異常禁止使用。

(3)耐酸、耐堿手套。主要用于接觸酸和堿時戴的手套。

(4)橡膠耐油手套。主要用于接觸礦物油、植物油及脂肪簇的各種溶劑作業時戴的手套。

(5)焊工手套。電、火焊工作業時戴的防護手套,應檢查皮革或帆布表面有無僵硬、薄檔、洞眼等殘缺現象,如有缺陷,不準使用。手套要有足夠的長度,手腕部不能裸露在外邊。

常用安全護具的檢驗方法

常用的安全護具必須認真進行檢查、試驗。安全網是否有雜物,是否被墜物損壞或被吊裝物撞壞。安全帽被物體擊打后,是否有裂紋等。經常對安全護具的檢查按要求進行

(1)安全帽:3kg重的鋼球,從5m高處垂直自由墜落沖擊下不被破壞,試驗時應用木頭做一個半圓人頭模型,將試驗的安全帽內緩沖彈性帶系好放在模型上。各種材料制成的安全帽試驗都可用此方法。檢驗周期為每年一次。

(2)安全帶:國家規定,出廠試驗是取荷重120kg的物體,從2~2.8m高架上沖擊安全帶,各部件無損傷即為合格。

生產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在滿足試驗負荷重標準情況下,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一些生產單位經常使用的方法是:采用麻袋,由裝木屑刨花等作填充物,再加鐵塊,以達到試驗負荷的重的標準。用專作實驗的架子,進行動、靜荷重試驗。

錦綸安全帶配件極限拉力指標為:腰帶1200~1500kg,背帶700~1000kg,安全繩1500kg,掛鉤圓環1200kg,固定卡子60kg,腿帶700kg。

安全帶的負荷試驗要求是:生產單位對安全帶應定期進行靜負荷試驗。試驗荷重為225kg,吊掛5min,檢查是否變形、破裂等情況,并做好記錄。

安全帶的檢驗周期為:每次使用安全帶之前,必須進行認真的檢查。對新安全帶使用兩年后進行抽查試驗,舊安全帶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抽檢。

需要注意的是,凡是做過試驗的安全護具,不準再用。

(3)個人防護用品的檢查還必須注意:

1)產品是否有“生產許可證”單位生產的產品;

2)產品是否有“產品合格證書”;

3)產品是否滿足該產品的有關質量要求;

4)產品的規格及技術性能是否與作業的防護要求吻合。

職工勞保用品發放管理規定

一、發放原則

1.凡屬在生產過程中,起保護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者則予配發;否則,不發。

2.根據勞動條件,本著最低的需要和節約使用的精神,對于不同的工種,不同的條件,發放不同的勞保用品。

3.凡從事多工種生產作業的職工,按其擔負的主要工種的標準發給。

4.標準規定的雖有,但不需要者不發。

二、發放和管理

1.勞保用品的采購可由供應部負責統一采購供應。

2.公司要建立健全勞保用品的計劃、保管、發放、獎懲等制度,各級領導要認真貫徹國家勞保政策、法律、規定標準,并定期檢查執行情況。

3.行政人事部門負責做勞保用品計劃,制定修改本單位勞保實施細則,并會同勞資、工會、財務等部門檢查勞動保護政策、法律、規定與標準的執行情況,及時研究采用能增強防護能力的,物美價廉、新穎耐用的新產品。

4.勞保用品使用期滿,需經所在班、組和主管領導(部門)鑒定核實后方可換發,個人保管使用的物品由保管者個人拆洗修補。

5.支援外地的生產人員。可按當地規定標準供給或借給,用后收回。

6.職工因各種原因脫離生產崗位在半年以上者,個人用品應根據實際有的停發,有的則相應延長使用期,調做管理工作半年以上者應按管理人員標準發給。

7.參加各類政治、業務、技術、文化、學習的職工,可按其時間長短,分別實行停發、減發或延長使用期的辦法。

8.參加生產勞動或短期下班組勞動的干部,可發給必需的勞保用品,長期參加班、組勞動的干部,應按其所在班、組工種的標準發給。

9.代培、代訓、送外或實習人員的勞保用品,由原單位負責發放或借給,用后收回。

10.職工在公司范圍內調動,個人使用的物品可帶至新單位繼續使用,并由調出單位辦理調撥手續。調出公司,勞保用品一律收回。職工變更工種時,應按新工種標準發放。

11.勞保用品屬生產所需,非生產需要不得擅自挪用。必須嚴格執行標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擅自擴大發放范圍,提高標準,違者要追究責任。同時教育職工自覺愛護、保管、使用好,不得任意丟失、損壞或作它用。?

12.對防護物品,如安全帽、安全網(帶)、防毒口罩、漏電保安器、絕緣用品等,須建立健全檢驗制度,使用前要嚴格檢查,發現破損、失效、影響安全時,應及時修理或停止使用。

消防用品的管理

一.消防用品的購發:

1.材料設備部根據各部門需求制定《采購計劃》。

2.消防用品必須從正規渠道購買。

3.所購物品必須具備相應的證明。

4.所有消防用品必須統一發放,并進行領用登記。

二.消防用品管理要求:

1.對公司人員進行消防用具的使用培訓。

2.定期對消防器材進行檢查,確保其能正常使用,發現失效或損壞應立即停用,并配備新器材。

3.企業各單位所配置的消防設備、器材,如各滅火器、消防栓、水袋、鍬、桶等,要按照責任由相關管理部門及所在單位共同負責,落實到人,加強管理。

4.消防器材的設置和管理,要做到三定(定部位、定專人管理、定期檢查保養),一追查(如有違者追查責任)、除滅火外,遇特殊情況,必須動用消防器材、設備時,必須通過企業相關管理部門同意。

5.消防器材、設備的放置地點周圍不準堆放障礙物,廠區道路不準堵塞,以免影響滅火行動。

6.對違反上述規定者,任何人有權令其改正,不聽勸阻者,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要根據情節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篇3:現場消防安全防護技術措施范本

現場消防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1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消防安全通道,可能情況下應設計為環形通道,并在施工中確保通道暢通無阻。

2施工現場應設置足夠的消火栓。消火栓一般設置在消防通道附近,每50m設置一處。消火栓處應配備足夠的水龍帶及滅火器具。

3消火栓處應有明顯的標識。消火栓處3m范圍內,不得堆置物料或設備,不得停放車輛。

4本工程設置消防豎管(管徑DN100),并隨樓層一起升高;每層設兩個消火栓,配備水龍帶。

5與消防豎管設施配套的消防泵房,應單獨敷設配電線路,其應引自現場總斷路器的上端。

6在施建筑物內不得住人,并不準作倉庫使用。

7在油庫、材料庫、油漆化學品倉庫、木材加工作業區、電(氣)焊集中作業區、工地食堂等均須設置至少一組滅火器具。每組滅火器具包括:四支干粉滅火器、三個消防桶、兩把消防鍬、一把消防鉤及砂箱。

8在滅火器具設置處的3.0m范圍內,不得堆放任何物料。

9在高低壓供電線路下,不得搭設作業棚和生活設施,不得堆放材料和設備器具。

10用作現場配電的建筑物、構筑物,其耐火等級不得低于3級,室內應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

11現場需要動火作業時,責任人應在動火前到項目安全主管部門處,辦理動火證并設專人看火,并根據動火施工的特點配置滅火器具。

12現場應建立應急消防組織,明確應急行動的指揮、報警、疏散、滅火、搶救等諸崗位的職責,定期組織應急演習,并保存記錄。

13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消防意識教育。

14施工現場設專人負責防火工作,配備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經常檢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處理,現場施工作業,設備、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道路。

15施工中消防管道,設施和其它工程發生沖突時施工人員不得擅自處理更改,應及時請示上級和設計單位,經批準后方可更改。

16倉庫、現場執行24小時消防值班制度,配備足夠消防器材,不準設置爐灶,不準吸煙,不準點油燈和蠟燭,不準任意拉電線,不準無關人員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