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項目預防發生電氣火災措施

工程項目預防發生電氣火災措施

2024-07-17 閱讀 5893

施工現場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

1)電氣線路過負荷引起火災。線路上的電氣設備長時間超負荷使用,使用電流超過了導線的安全載流量。這時如果保護裝置選擇不合理,時間長了,線芯過熱使絕緣層損壞燃燒,造成火災。

2)線路短路引起火災。因導線安全間距不夠,絕緣等級不夠,年久老化、破損等或人為操作不慎等原因造成線路短路,強大的短路電流很快轉換成熱能,使導線嚴重發熱,溫度急劇升高,造成導線熔化,絕緣層燃燒,引起火災。

3)接觸電阻過大引起火災。導線接頭連接不好,接線柱壓接不實,開關觸點接觸牢等造成接觸電阻增大,隨著時間延長引起局部氧化,氧化后增大了接觸電阻。電流流過電阻時,會消耗電能產生熱量,導致過熱引起火災。

4)變壓器、電動機等設備運行故障引起火災。變壓器長期過負荷運行或制造質量不良,造成線圈絕緣損壞,匝間短路,鐵芯渦流加大引起過熱,變壓器絕緣油老化、擊穿、發熱等引起火災或爆炸。電動機發生線圈短路,轉子掃膛,單相運轉等故障時,都會使電動機過熱,絕緣燃燒引起火災。

5)電熱設備、照明燈具使用不當引起火災。電爐等電熱設備表面溫度很高,如使用不當會引起火災;大功率照明燈具等與易燃物距離過近引起火災。

6)電弧、電火花等引起火災。電焊機、點焊機使用時電氣弧光、火花等會引燃周圍物體,引起火災。施工現場由于電氣引發的火災原因決不止以上幾點,這就要求用電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加強檢查和預防措施。

預防電氣火災的措施

1)針對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中要制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根據電氣設備的用電量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過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線路上出現長期過負荷時,能在規定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2)導線架空敷設時其安全間距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一定要小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要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3)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各種開關觸頭要壓接牢固。銅鋁連接時要有過渡端子,多股導線要用端子或涮錫后再與設備安裝,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

4)配電室的耐火等級要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檢修制度,按季度每年進行四次停電清掃和檢查?,F場中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5)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于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泡,嚴禁使用床頭燈。

6)使用焊機時要執行用火證制度,并有人監護,施焊周圍不能存放易燃物體,并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要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7)施工現場的高大設備和有可能產生靜電的電氣設備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以免雷電及靜電火花引起火災。

8)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發奮,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9)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負責定期清掃。

10)設有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消防泵的電源要由總箱中引出專用回路供電,而且此回路不得設置漏電保護器,當電源發生接地故障時可以設單相接地報警裝置。有條件的施工現場,此回路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供電線路應在末端可切換。

11)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強化電氣防火領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義務消防隊。

12)施工現場一旦發生電氣火災時,撲滅電氣火災應注意以下事項:

(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2)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充分的距離,同時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3)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

施工現場電氣防護:火災和爆炸事故往往是重大的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在火災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引起火災的電氣原因僅次于一般明火的第二位原因。特別是電氣設備與可燃物接觸或接近時,火災危險性更大。在高壓電氣設備中,電力變壓器和多油斷器有較大的火災危險性,而且還有爆炸的危險性。電氣火災火勢兇猛,如不及時撲滅,勢必造成迅速蔓延。

施工用電的電氣起火分析

1)線路起火:在配電線路方面引起火災,除了安裝不當,設計和施工方面原因外,在運行中,電流的熱量和電流的火花是引起火災的直接原因。

2)短路:線路發生短路時,電流增加為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產生的熱量又和電流的平方成正比,使得溫度急劇上升。如溫度達到易燃物的自燃點,即引起燃燒,導致火災。

3)過載:過載也會引起電氣設備發熱,當選用的線路不合理,以致在過載情況下導線發熱,長時期過載就會引起火災。

4)亂拉亂綁電線;造成線路絕緣的損壞,或在易燃的火災危險場所亂拉電線。當絕緣損壞造成漏電和短路引起火災。

5)導線接觸不良:導線的連接不緊密,接頭松動,導線的機械強度不夠、斷線落在易燃物品上。有的電源線有接頭,但接頭處理絕緣不符要求,受潮浸水后發生漏電、短路事故引發火災。

電氣設備起火分析

1)照明燈具安裝在木結構、竹結構甚至竹芭、席子上,燈泡功率大,緊靠支持物。易燃物被烤焦而引發火災。

2)木制配電箱、開關箱將開關電器直接安裝在木質配電板上,當開關電器發生過載、短路故障時引起燃燒。

3)手持電動工具、行燈、電氣設備使用時靠近易燃物而引起火災。

4)變配電室建在易燃物附近、室內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柴油而引發火災。

5)自備發電機放在席棚里,與燃油不設隔離,附近還有易燃物就會引起火災。

6)油漆、汽油等易燃物或液體器皿放在電機、電器旁,氧氣、乙炔瓶靠近電氣設備引發火情。

7)電氣開關、電動設備在正常運行中就會產生火花,所以上述幾種作法是很危險的,不一定在故障情況下才會引發火災。對電器設備在運行中的超載、設備自身的缺陷、損壞、焊接過程的火花飛濺,都是構成危險的火源。

8)另外對職工宿舍內的違章使用電爐、電加熱器、冬季的電熱毯都是危險的火源。

電氣防火措施

1)防火、防爆措施必須是綜合性的措施,從電氣防火的技術措施入手做到選用合理的電氣設備,保持必要的防火間距、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保持通風良好、采用耐火設施、裝設良好的保護裝置等技術措施。從組織措施入手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開展電氣防火教育制度及檢查等制度。

2)電氣設備

(1)要嚴格按規定,選用與電氣設備的用電負荷相匹配的、開關、電器,線路的設計與導線的規格也要符合規定,以保護裝置的完好。

(2)照明燈具及發熱、產生電火花的電氣設備,從安裝上、使用過程中都不容許與易燃物靠近,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3)電氣設備要嚴格按其性能運行,不準超載運行,做好經常性的檢修保養使設備能正常運行,并保持通風良好。

(4)火災危險場所使用的電氣設備,應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環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列出其中"火災危險環境的電氣裝置"有關要求,供施工中運用。

(5)雷電也能引起火災,對避雷裝置要注意檢修保養,保持接地良好。有靜電時還要做好防靜電火災的防護。

(6)變配電所的耐火等級要根據變壓器的容量及環境條件,提高耐火性能。

(7)配電箱要選用非木質的絕緣材料制作,包括配電板的材料,提高耐火性能。

3)電氣防火組織措施

(1)建立易燃、易爆和強腐蝕介質的管理制度。

(2)建立或健全電氣防火責任制,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控制,設置禁火標志。

(3)建立電氣防火教育制度,要經常性開展電氣防火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是加強對的安全用電教育。

(4)開展定期的電氣防火專項檢查或同平時防火檢查結合起來開展工作。只要我們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措施,就能避免事故。

電氣火災撲救常識

電氣火災有兩個明顯特點:一個特點是著火后電氣設備可能是帶電的,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觸電事故;另一個特點是有些電氣設備(如電力變壓器、多油斷路器等)本身充有大量的油,受熱后有可能發生噴油甚至爆炸,造成火災迅速擴大。撲滅火災應注意以下問題:

1)首先應迅速設法切斷電源,以防發生觸電事故。因為盲目滅火拿起導電的滅火劑,如水槍及型號不符的滅火器,拿起來就噴、射致帶電部分就可能發生觸電?;馂陌l生后,電氣設備可能因絕緣損壞而碰殼短路,電氣線路也可能因電線斷落而接地短路,使正常時不帶電的金屬構架、地面等部位帶電,也可能導致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觸電的危險。所以要切斷電源。

2)火災發生后,由于受潮或煙熏,開關設備絕緣能力降低,因此,拉閘時最好用絕緣工具操作;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適當,防止切斷電源后影響滅火工作。

3)如需切斷電線時,非同相線應在不同部位剪斷,以免造成短路;剪斷空中電線時,剪斷位置應選擇在電源方向支持物附近,以防剪斷電線掉下來造成接地短路或觸電事故。對已落下來電線處要設警界區域。

4)當一時無法切斷電源時,為了爭取時間,就需要采取帶電滅火。帶電滅火劑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簡稱1122)、二氧二溴甲烷或干粉滅火劑都是不導電的。泡沫滅火機的滅火劑有導電性能,帶電滅火嚴禁使用。帶電滅火時,現場所有人員應防止電線斷落后觸及人體,人與帶電體保持安全距離。

5)充油電氣設備著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再滅火。備有事故貯油池的,必要時設法將油放入池內。地面上的油火不能用水噴射,以防油火漂浮水面而蔓延擴大。為了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現場上應備有常用的消防器材外,還應根據情況配備適當的帶電滅火器材。

6)當火勢較大,一時難以撲滅或可能引起嚴重后果時,應立即通知消防部門,不可延誤時機。

篇2:某工程項目火災應急措施

工程項目火災應急措施

(一)防火、滅火的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法

基本原理是限制燃燒的基礎或縮小可能燃燒的范圍。具體方法是:

a、以難燃燒或不燃燒的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如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作建筑結構、裝修材料);

b、加強通風,降低可燃汽體、可燃燒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開存放、隔離等措施;

c、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變其燃燒性能;

d、對性質上相互作用能發生燃燒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開存放、隔離等措施。

2、消除著火源法

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燒的著火源。具體方法是:

a、在危險場所,禁止吸煙、動用明火、穿帶釘子鞋;

b、采用防爆電氣設備,安避雷針,裝接地線;

c、進行烘烤、熬煉、熱處理作業時,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可燃物質的自燃點;

d、經常潤滑機器軸承,防止摩擦產生高溫;

e、用電設備應安裝保險器,防止因電線短路或超負荷而起火;

f、存放化學易燃物品的倉庫,應遮擋陽光;

g、裝運化學易燃物品時,鐵質裝卸、搬運工具應套上膠皮或襯上銅片、鋁片;

h、對火車、汽車、拖拉機的排煙氣系統,安裝防火帽或火星熄滅器等。

3、阻止火勢蔓延法

阻止火勢蔓延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其原理是不使新的燃燒條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災擴大。具體方法是:

a、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使建構筑物及貯罐、堆場等之間留足防火間距,設置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

b、在可燃氣體管道上安裝阻火器及水封等;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

c、在能形成爆炸介質(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和粉塵)的廠房設置泄壓門窗、輕質屋蓋、輕質墻體等;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

d、在有壓力的容器上安裝防爆膜和安全閥;

4、冷卻滅火法

這種滅火法的原理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的溫度于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冷卻滅火法是滅火的一種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滅火劑冷卻降溫滅火。滅火劑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這種方法屬于物理滅火方法。

5、窒息滅火法

窒息滅火法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的滅火方法。具體方法是:

a、用沙土、水泥、濕麻袋、濕棉被等不燃或難燃物質覆蓋燃燒物;

b、噴灑霧狀水、干粉、泡沫等滅火劑覆蓋燃燒物;

c、用水蒸氣或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灌注發生火災的容器、設備;

d、密閉起火建筑、設備和孔洞;

e、把不燃的氣體或不燃液體(如二氧化碳、氮氣、四氯化碳等)噴灑到燃燒物區域內或燃燒物上。

(二)根據火災類型,采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1、按照不同物質發生的火災,火災大體分為四種類型:

①A類火災為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包括木材、布料、紙張、橡膠以及塑料等。

②B類火災為易燃可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火災。

③C類火災為帶電電氣設備火災。

④D類火災為部分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等火災。

撲救A類火災:一般可采用水冷卻法,但對于忌水的物質,如布、紙等應盡量減少水漬所造成的損失。對珍貴圖書、檔案應使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干粉滅火劑滅火。

撲救B類火災:首先應切斷可燃液體的來源,同時將燃燒區容器內可燃液體排至安全地區,并用水冷卻燃燒區可燃液體的容器壁,減慢蒸發速度;及時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干粉滅火劑將液體火災撲滅。

撲救C類火災:首先應關閉可燃氣閥門,防止可燃氣發生爆炸,然后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撲救D類火災:如鎂、鋁燃燒時溫度非常高,水及其他普通滅火劑無效。鈉和鉀的火災切忌用水撲救,水與鈉、鉀起反應放出大量熱和氫,會促進火災猛烈發展。應用特殊的滅火劑,如干砂等。

2、不同的滅火器材所適用的火災類型:

一般滅火器都標有滅火類型和滅火等級的標牌。例如A、B等,使用者一看就能立即識別該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哪一類火災。目前常用的滅火器有各種規格的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撲救帶電火災:用"1211"或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效果好,因為這三種滅火器的滅火藥劑絕緣性能好,不會發生觸電傷人的事故。

a、泡沫滅火器一般能撲救A、B類火災,當電器發生火災,電源被切斷后,也可使用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

b、干粉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則使用于撲救B、C類火災。

c、可燃金屬火災則可使用撲救D類的干粉滅火劑進行撲救。

d、鹵代烷(1211)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易燃液體、帶電電器設備和精密儀器以及機房的火災,這種滅火器內裝的滅火劑沒有腐蝕性,滅火后不留痕跡,效果也較好。

必須指出的是,手提式滅火器其內裝藥劑的噴射滅火時間在一分鐘之內,實際有效滅火時間僅有10至20秒鐘,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必須正確掌握使用方法,否則不僅滅不了火,還會貽誤了滅火時機。

3、不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滅火器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使用手提式干粉滅火器時,應撕去頭上鉛封,拔去保險銷,一只手握住膠管,將噴嘴對準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壓把或提起拉環,干粉即可噴出滅火。噴粉要由近而遠,向前平推,左右橫掃,不使火焰竄回。使用外掛式儲壓式的,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開啟提環。如果儲氣瓶的開啟是手輪式的,則向逆時針方向旋開,并旋到最高位置,隨即提起滅火器。當干粉噴出后,迅速對準火焰的根部掃射。使用的干粉滅火器若是內置式儲氣瓶的或者是儲壓式的,操作者應先將開啟把上的保險銷拔下,然后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部,另一只手將開啟壓把壓下,打開滅火器進行滅火。有噴射軟管的滅火器或儲壓式滅火器在使用時,一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射。

干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要部掃射,如果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

遠,并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使用者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晃動掃射,使噴射出的干粉流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應注意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面噴射,防止噴流的沖擊力使可燃液體濺出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當可燃液體在金屬容器中燃燒時間過長,容器的壁溫已高于撲救可燃液體的自燃點,此時極易造成滅火后再復燃的現象,若與泡沫類滅火器聯用,則滅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撲救固體可燃物火災時,應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并上下、左右掃射。如條件許可,使用者可提著滅火器沿著燃燒物的四周邊走邊噴,使干粉滅火劑均勻地噴在燃燒物的表面,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泡沫滅火器:

要將滅火器平穩地提到火場,注意筒身不宜過度傾斜,以免兩種藥液混合。然后用手指壓緊噴嘴口,顛倒筒身,上下搖晃幾次,向火源噴射,如是油火,使用手提式化學泡沫滅火器時,應向容器內壁噴射,讓泡沫覆蓋油面使火熄滅。在使用舟車式滅火器時,先將器蓋上的手柄向上扳轉,中軸即自動彈出,再啟瓶口,用手指壓緊噴嘴口,然后顛倒器身,上下搖晃幾次,松開手指,按照上述方法滅火即可。

*"121l"滅火器:

使用"1211"滅火器時,首先撕下鉛封、拔掉保險銷,然后在距火源1.5~3米處,將噴嘴對準火焰的根部,用力按下壓把,壓桿就將密封開啟,"1211"滅火劑就在氮氣壓力作用下噴出,松開壓把,噴射中止。如遇零星小火,可采取點射方法滅火。

*二氧化碳滅火器:

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開啟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手動開啟式(即鴨嘴式)的滅火器,使用時先拔去保險銷,一手持噴筒把手,一手緊壓壓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噴出,不用時將手放松即可關閉。如果是螺旋開啟式(即手輪式)的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時,先將鉛封去掉,翹起噴筒,一手提提把,-手將手輪順時針方向旋轉開啟,高壓氣體即自行噴出。

4、使用滅火器應注意的事項

*金屬鉀、鈉、鎂、鋁和金屬氫化物等物質火災,禁止使用二氧化碳撲救。因為這些物質的性質十分活潑,能奪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燃燒。

*二氧化碳滅火,主要是隔絕空氣,窒息滅火,而干粉、"1211"等屬化學滅火,通過中斷燃燒的鏈式反應,使火熄滅。用于粉、"1211"滅火器滅火時,噴嘴要對準火源上方往下掃射;而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時,噴簡要從側面向火源上方往下噴射,噴射的方向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使二氧化碳能迅速覆蓋著火源。滅火器應放置在被保護物品附近,干燥通風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曬;滅火器各連接部件不得松動,噴嘴塞蓋不能脫落,保證密封性能良好;滅火器應按規定的時間進行檢查;使用后必須進行再充裝。

(三)火災報警

一旦發現火災,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及時報警,萬萬不可指望滅火器撲滅火災而不向消防隊報警,因為滅火器的撲救面積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適應撲救初起的火災?;馂陌l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較快,推遲了報警時間,貽誤了滅火戰機,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①牢記火警電話"119"。

②接通"119"火災報警電話后,要向接警中心講清失火單位的名稱地址、什么東西著火、火勢大小,以及火的范圍。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

③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系。

④打完電話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

⑤要迅速組織人員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礙物,使消防車到達火場后能立即進人最佳位置滅火救援。

⑥如果著火地區發生了新的變化,要及時報告消防隊,使他們能及時改變滅火戰術,取得最佳效果。

(四)傷員急救

1、休克的急救:

火場休克是由于嚴重創傷、燒傷、觸電、骨折的劇烈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種威脅傷員生命,極危險的嚴重綜合癥。雖然有些傷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時,其引起的嚴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的癥狀是口唇及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嚴重者可出現反應遲鈍,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發紺,四肢冰涼,脈搏摸不清,血壓下降,無尿。預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①在火場上要盡快地發現和搶救受傷人員,及時妥善地包扎傷口,減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對骨折、大關節傷和大塊軟組織傷,要及時地進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時有效地止血。凡確定有內出血的傷員,要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②對急救后的傷員,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讓傷員平臥休息,并給予親切安慰和照顧,以消除傷員思想上的顧慮。待傷員得到短時間的休息后,盡快送醫院治療。

③對沒有昏迷或無內臟損傷的傷員,要多次少量給予飲料,如姜湯、米湯、熱茶水或淡鹽水等。此外,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有條件時要及時更換潮濕的衣服,使傷員平臥,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還應做人工呼吸。

2、燒傷急救處理

①、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②、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③、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