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企業廠房技術夾層防火措施
技術夾層一般用來布置專用的管線和設施,目前在很多企業的廠房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一些棉紡(含毛紡、麻紡,下同)企業廠房中,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新建、改建、擴建的棉紡織等企業,不僅改變了原來廠房形式和結構,而且向高處發展,在建筑體中普遍采用了夾層這一技術。它通過利用建筑空間的吊平形式,讓控制廠房及車間溫、濕度的送風管,節能利用室內溫度的回風管,濾塵除雜的吸塵管,包括室內生產照明的電線、電纜等輔助設施遮隔于夾層之內,既改善了生產條件,又美化了室內環境。
技術夾層的這些功能無可否認,但是,夾層也是一處極易被忽視和遺忘的狹窄、擁擠的防火死角。特別是被稱為安全和消防“老虎口”的棉紡企業,更具有火災事故的潛伏性、突發性、迷惑性、危害性。近年來,起源于技術夾層內的火災時有發生,甚至起源于夾層外的火災,也往往通過技術夾層迅速蔓延擴大,令人措手不及。上海市一家棉紡廠,就曾因清棉成卷機的電器觸頭迸出火星而引發大火,煙火通過吸風管道進入技術夾層后迅速蔓延。由于四面濃煙不斷,火源不清,給前來滅火的消防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最后不得不請求特勤中隊增援,破墻排煙,才撲滅了這起火災。
技術夾層的火災隱患及特點
對于棉紡企業廠房技術夾層的火災隱患及特點,本人結合多年的棉紡企業消防工作經驗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6個方面。
1.棉塵積聚,清理困難
棉紡織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花絮、棉塵,隨著車間的氣流、溫度,源源不斷地從吊平頂的孔眼、縫隙中灌入技術夾層,由于夾層載量輕,光線暗,高度低,空間擠,工作人員無法進入其中清掃,久而久之,花絮、棉塵在夾層中就會越積越多。由于這些棉纖維本身具有易燃、自燃、隱燃的特點,加上車間內的溫濕度控制,有助于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使棉纖維很容易霉變酸敗,分解氧化。此時,一旦遇到火星,就會迅速燃燒,連成一片。
2.吊頂選材,大多易燃
技術夾層最初的吊頂材料,一般選用鈣塑板、消音板、三合板、刨花板等,這些板材質輕、美觀,但是,它們大多為易燃、可燃物質,不僅會燃燒,有些還會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給施救人員帶來嚴重威脅。
3.線路密布,易發事故
技術夾層內一般敷設有大量的電線、電纜,但有些企業在敷設電線、電纜時,并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阻燃穿管處理,也沒有進行必要的理順和排列。大量日光燈嵌在吊頂上,且所有鎮流器、接線頭均放置在夾層內,還有一些未固定的、零星的動力線也敷設在旁邊,這些電線如果出現超負荷、短路,鎮流器出現老化或發熱等,則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4.風管助燃,蔓延迅速
夾層內敷設的風道、風管,有些采用的是木質和玻璃鋼等塑膠材料,遇到火災后,這些材料自身容易燃燒。而且這些在內部形成相互連通系統的風道、風管,能夠以每秒2~3m的速度不斷通風、補氧,同時在火場對流效應下,更會加大火場的火勢強度,還能將伴隨在煙霧中的火種送進車間其他部位及層面,迅速擴大燃燒區域。
5.燃燒隱蔽,延誤時機
技術夾層為相對封閉的空間,火災后升溫快、煙霧濃,而且視線受板壁遮擋,一旦起火,隱蔽性強,不容易被發現。當火順著易燃物向四周鋪開,煙霧從吊頂的孔眼、縫隙中向車間蔓出時,火勢很快轉入猛烈燃燒階段,此時再進行撲救,不但延誤了最佳撲救時機,而且給施救人員準確判斷火源帶來了困難。此外,有時夾層表面的火雖然被滅掉了,但是“躲”進夾層犄角旮旯內的火苗還會隱蔽燃燒,之后再次形成大火。
6.無處立足,施救困難
技術夾層一般采用鋁材輕質龍骨框架,負重輕,加上其內部促狹,遇到火災事故時,消防人員無處立足,也很難選擇牢固的制高點,破頂尋源控制火勢,相反還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技術夾層的防火措施
?對于棉紡企業廠房技術夾層的火險隱患,我們應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落實6個防范措施。
(一)落實吊頂防范,消除積花聚塵
1.拆除技術夾層
對于使用老舊設備的棉紡、毛紡、麻紡等企業,以及火險隱患難除、吊板缺損、容易積花聚塵的前紡清棉車間,徹底拆除技術夾層不失為一個上策。這樣一來雖然不美觀,但安全了,不再像以前那樣提心吊膽了。
2.有條件的保留
有條件保留局限于生產作業場所空氣中實際棉塵、粉塵濃度低于1.0mg/m3和非防火重點區域,并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在吊頂選材上,應采用石膏板、TK板、防火板、鉛皮等阻燃、不燃的材料。
?(2)修補所有的缺損,封死所有的縫隙。對于為消音而大面積使用阻燃、不燃且輕質的材料的,應在吊板上面再嚴嚴實實鋪上阻燃、不燃、輕質的消音纖維材料,防止積花、聚塵。
?(3)在夾層內的縱向和橫向截面上分別采用阻燃、不燃的材料分隔至頂,將技術夾層內大的面積分隔成幾個小的防火分區,其防火分區的面積必須小于500m2,這樣有利于斷火和防火。
(二)落實電氣防范,規范電氣使用
安全用電必須堅持“低規要求”。要裝得可靠,用得安全,修得及時,拆得徹底,管得嚴格。在電線、電纜的敷設、使用和管理中,應做到以下3點。
1.明改暗
所有電線必須采用相同型號,全部穿管,做好漏電保護和接地保護。所有排線必須不露不留線頭、接頭。萬一有接頭,必須進行規范絞合、絕緣處理和設置接線盒,同時避開線線重疊、交叉等。
2.暗改明
處于復雜的夾層中的電線、電纜應移至明處,重新架設。用于生產照明的燈具,特別是鑲嵌式日光燈,應與技術夾層吊頂的平面分開下移,間距應大于200mm,或將技術夾層全部拆除。
3.動改靜
堅決制止使用臨時電線、臨時電氣、不同材質的芯線和亂接亂拉等現象,敷設的電線、電纜必須排列整齊、可靠固定,防止松動、懸掛、拖拉等,并避開高溫、潮濕、腐蝕等處。
(三)落實管頂防范,阻斷防火漏洞
1.技術夾層拆除后,就要防止送風、回風、吸棉等風管頂面的積花聚塵現象
最為有效、簡便的方法是阻擋、割斷和封閉,即:在風管頂面的兩側采用不燃材料加裝高于頂面150~?200mm的擋板;在風管的縱向,按其長度的比例采取間段分隔;定期進行清掃,消除積花聚塵。
如果車間層面高度有限,風管頂面與車間房頂之間的距離較小,應采用不燃材料,沿風管兩側向上將上端全部封死,避免后患。
2.用不燃材料替換木質、玻璃鋼等可燃、易燃風管
在回風窗窗口采取防火濾塵措施,加裝金屬濾塵網,清掃網上積花,在降低車間空間飄花飛塵的同時,防止火星吸入空調回風室。
?3.做好應急預案
?在遇到火警時,能夠及時切斷送風、回風、吸棉等風機的電源,以防萬一。
(四)落實區域防范,防止人員傷害
避免利用夾層做更衣室、辦公室等,防止人員聚集而不利于應急疏散。
對一些混凝土夾層結構用作更衣室、辦公室的,應從“量”上控制,從“防”上管理,即控制人員數量,防止過多集中,可將班制、班次相對錯開,使人員進出相對分散。
將更衣室、辦公室設置在便于應急和疏散逃生的地方,保持應急通道的暢通,禁止設置門檻和鐵柵欄。
在更衣室、辦公室增設氣窗、排氣孔、排煙扇和應急照明、疏散指示、噴淋裝置、報警裝置、滅火器材等,并落實防火禁煙措施。
(五)落實意識防范,增強自我保護
從安全責任制入手,落實各級防火安全責任人的考核簽約,做到責任到人,考核到崗。同時,開展群眾性防火安全宣傳教育和防火應急疏散演練,做好從業人員的“二、三級安全教育”,提高他們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防范技能。其中,要著重提高他們“三懂三會”“三不傷害”的知曉率,使他們知道本車間、本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火災危險性,懂得應對的防范措施,懂得事故應急的針對性保護和施救措施。特別是遇到技術夾層出現火災事故和濃煙彌漫時,知道如何防范煙氣吸入、疏散逃生、報警求援等應急處置方法。
(六)落實監管防范,完善“軟硬”措施
1.軟件上落實管理
(1)建立、健全消防管理,應急演練,培訓教育,日常用電,防火禁煙等防火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2)經常開展防火安全的檢查,對查出的火險隱患和違章行為,要開具整改通知書,明確措施,限期整改,督促復查,確保落實。
2.硬件上落實監控
?(1)加大消防安全的投入,消防報警、噴淋、探頭等裝置要延伸覆蓋到技術夾層(包括更衣室等)的每個區域內,與夾層同處一個平面的噴淋裝置,可通過增加噴頭以及改變噴淋形式等措施,如將部分下噴改為上噴,以消除夾層內的防火死角;
?(2)在生產作業現場配置多功能調節水槍和煙火報警聯動器;
?(3)加固、完善車間高處必要的軋蘭林,為安全檢查、檢修、清潔和應急救援提供可靠的保障。
救助站制度
篇2:防火責任制度-電纜溝電纜夾層
1.全廠電纜溝及電纜夾層的防火工作防火工作由電氣車間及下屬的電纜班設備專責人負責。
2.電纜溝及電纜夾層的防火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設備檢修專責人應熟知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檢修工藝規程》、《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各項有關規定,做到“三懂三會”既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事故、會報警。
3.電纜溝及電纜夾層內應備有足夠的滅火器,保證滅火器有效、好用、衛生清潔。
4.電纜溝及電纜夾層應定期巡檢,設備專責人每天至少對管轄設備的安全防火情況全面巡視檢查一次,發現電纜及接頭溫度超標、封堵不嚴或火險情況,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匯報、處理,并在班組巡檢記錄中如實記錄。
5.電纜溝及夾層內動火工作應辦理動火工作票,做好安全防火措施。
6.檢修、運行車間對電纜溝及夾層內火災報警、消防水噴淋裝置及通風系統應定期進行維護、切換、試驗,保證完備好用。
7.內部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燈應完整好用,無絕緣破損、過熱現象。
8.電纜設施、孔洞封堵應完好,符合防火措施要求。電纜溝及夾層應保證清潔,禁止溝內積水、積灰堆積易燃物和垃圾等。
9.應定期檢測設備出力,改造的設備應采用配套規格型號載流量相當的動力電源電纜,避免電纜、設備長期超負荷運行。
10.利用大小修設備停運機會檢查動力電纜中間接頭安裝質量,定期進行高壓預試試驗,維護好電纜中間接頭感溫報警裝置,加強日常巡視檢查力度。
11.一旦發生火險時,立即匯報,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撲救,把損失控制到最小。
篇3:防火責任制-電纜夾層
1.做好運行工作人員的防火教育培訓工作,監督檢查其運行人員對電纜夾層防火工作的落實情況。
2.做到電纜夾層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因工作需要進入電纜夾層的人員,必須自覺執行公司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3.督促落實鍋爐房運轉層、熱風道和制粉系統附近的電纜積灰的清理,以防溫度升高引起火災。
4.對凡外來人員因公到電纜夾層參觀、實習和工作,必須事先經公司領導批準,佩戴安全監察部制發的“出入證”、由當班值長指派專人帶領方可進入。
5.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機、火柴、汽油等)進入電纜夾層;嚴禁在電纜夾層內吸煙。?
6.電纜層、電纜溝應保持清潔,禁止向電纜溝內傾倒油污。在電纜夾層內進行明火作業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測工作,經測試合格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按動火工作票中的安全防范措施開展工作。?
7.電纜溝、電纜層安裝的自動報警裝置,要定期檢查、維護、測試,使之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8.運行人員發現火情立即報警,并及時做好初期滅火搶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