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噴臺車操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1、噴射手在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佩戴安全帽、防塵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
2、進入施工現場后,先觀察作業巖面是否穩定、有無危石、鋼筋網是否牢固、與錨桿焊接是否可靠。
3、檢查噴射管、速凝劑管是否完好、通暢,各連接處是否牢固。
4、在未控制好噴頭時不得發出送風指令。
5、噴頭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指向人、機器、設備、電器,以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6、在噴射前應用高壓風吹拭作業巖面,以清潔巖面,去除危石。
7、在噴射過程中,需要增、減風量和速凝劑用量時,應及時通知噴射機操作人員,通知時應用準確的語言和雙方事前約定的手勢、或其它方式一起搭配使用,以免造成誤會。
8、噴射中發生噴射管堵管時應及時處理,處理時,應先關閉高壓風,控制好噴嘴,避免余風在疏通噴射管時,混凝土射出或噴射管亂擺,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松開快速接頭時應緩慢且不能一次松開完,避免余氣傷人。
9、速凝劑管路堵塞時應及時處理,處理時,應先關閉高壓風,速凝劑外泄方向不得指向人,松開連接螺母時應緩慢且不能一次松開,避免余氣使速凝劑噴出傷人。
10、噴射間隙,應關閉高壓風,且使噴嘴向下指向地面,以免混凝土漿堵塞速凝劑管路。
11、停止噴射時,應用高壓風吹凈噴射管、速凝劑管路,若兩次噴射間隔時間超過30分鐘,應用水洗凈噴射管和速凝劑管路。
篇2:井下臺車維護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確保井下臺車作業和檢修維護過程的安全,特針對281和1354臺車維護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管理規定如下,要求相關作業區、班組嚴格落實,并做好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
一、臺車崗位維護過程安全規定
1、每臺臺車上至少配備絕緣手套1付、電纜勾子1個、高壓驗電筆1個,鐵鞋兩只,滅火器1瓶,其中絕緣用品及驗電筆必須在有效檢測期內,且無破損。
2、在移動臺車電纜時,必須穿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靴,并用電纜勾子勾拖電纜。禁止在無任何保護情況直接觸摸電纜。
3、高、低壓電纜禁止在水中浸泡,操作過程中杜絕碾壓電纜,發現電纜破損等問題時應及時停電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崗位自檢自修時,必須采取停電措施,方法是關閉臺車機柜1000v電源開關,并帶好絕緣手套拔出機柜電纜插頭,在電源開關上懸掛崗位“檢修牌”,經驗電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行崗位自檢自修項目。送電時按倒序方法進行操作。
5、崗位自檢自修時應避免將車停在坡道上維護設備,需維護時要采取支架保護措施,如果支架無法升降必須在臺車后輪處用鐵鞋打好掩。。
二、修理崗位維護過程安全規定
1、檢修項目屬于機械類的,施工前,修理人員要確認崗位已執行停電后,向崗位索取“操作牌”并在電源開關上懸掛“檢修牌”,經驗電確認無隱患后方可進行檢修維護。
2、電工在維修臺車機柜電源箱及相關高、低壓配電柜等作業時,必須落實-45m變壓器硐室“停送電”換牌制度。
3、維修前,嚴格確認臺車液壓、空氣和水循環系統不含動力,并采取好檢修前的卸壓工作。
4、檢修時應采取支架保護措施,如果支架無法升降必須在臺車后輪處用鐵鞋打好掩。
5、禁止維修人員開動設備,需檢查或試車啟動時,必須由崗位啟動操作。臺車啟動后,禁止維護操作。
三、考核辦法
凡違反以上相關停送電程序規定的一律填報違規違制。
四、此規定從下發之日起實施。
篇3: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鑿巖臺車潛孔鉆司機
一、在臺車和鉆機作業范圍內,應及時排除影響鉆機和臺車行車的障礙,注意鉆機和臺車行走路面寬度、坡度及鉆機轉彎的可能性,確保行駛安全。
二、電氣箱的安裝要注意防潮、防雨。
三、開車前檢查鉆具、聯結部分、電器部分、壓氣系統、風管和防塵裝置狀況。
四、開孔時,若沖擊器不打、卡鉆、飄鉆,應提出鉆具進行檢查分析,找出故障,再重復操作,直到沖擊器正常工作為止。
五、隨時檢查潤滑情況,不得缺油。
六、操作時注意先開動吸風機,撲塵器,應用厚橡皮套在鉆桿上密封,減少粉塵外揚,及時排除塵箱內的積塵,以免阻礙吸塵效果。
七、鉆孔作業時,回轉減速箱不得反轉,以免轉桿脫扣。
八、作業時,每鉆進一定深度,應上下提升鉆桿數次,減少孔底積塵。
九、在短時間內停止鑿巖時,要向沖擊器供少時壓氣,以免泥沙侵入孔內。若停機時間較長,要把沖擊器提升到距孔底1—1.5米處放置。
十、鉆孔作業時應注意沖擊器的聲音和機械運轉狀況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應停鉆檢查,排除故障。
十一、加接鉆桿時要注意孔的清潔,避免泥沙進入沖擊器內損壞機件。
十二、鉆孔作業時,操作人員應對磨損情況經常檢查,如發現大塊硬質合金片脫落應設法打撈或另開孔,如果該孔不能放棄,則盡量用原鉆打完,新鉆頭開始使用時,應適當降低風壓,以免硬質合金刀片崩裂。
十三、彎曲的鉆桿應及時修理或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