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張拉壓漿工安全操作規程

張拉壓漿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546

1、崗位安全職責

1.1負責張拉、壓漿設備日常保養、檢查、調整、維修并做好記錄。

1.2負責張拉、壓漿設備及操作人員的安全。

2、崗位任職條件

2.1必須接受過專業技能和安全技術培訓。

2.2必須持證上崗。

3上崗作業準備

3.1正確佩戴好防護用品。

3.2張拉臺座兩端必須設置防護墻,沿臺座外側縱向每隔2—3米設一個防護架。

3.3作業區域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

3.4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的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張拉、壓漿設備上的防護裝置完好有效;高壓油泵油表及液壓控制元件靈敏可靠。

3.5有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張拉壓漿工藝及安全注意事項。

4、安全操作規程

4.1確定兩端張拉或單端張拉。

4.2張拉時千斤頂操作人員和測量人員必須站在千斤頂側面。

4.3張拉時分級加載,將鋼絞線達到初張應力。張拉控制采用張拉應力和伸長值雙控,以應力控制為主,以伸長值進行校核,當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差超過6%時,應停止張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進行施工。

4.4張拉順序為先中間后兩邊對稱張拉,千斤頂軸線與預應力筋要保持平行。

4.5操作人員要控制好進油泵的進油速度,給油平穩均勻,加荷平穩。

4.6千斤頂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嚴禁拆卸液壓系統中的任何零件。

4.7在測量剛絞線的伸長量時,應先停止張拉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操作。

4.8張拉完成經檢驗合格后,及時對孔道進行壓漿。

4.9水泥漿從拌制到壓入孔道的時間視氣溫情況不得超過30~45分鐘壓漿時按規定的壓力壓至另一端出現正常的濃漿后再保持壓力3分鐘,以確保漿液密實。

4.10孔道壓漿作業,噴嘴插入孔道后,噴嘴后面的膠皮墊圈必須緊壓在孔口上,膠皮管道與灰漿泵必須連接牢固。

4.11堵塞灌漿孔道時,人員要站在孔道的側面。

4.12張拉、壓漿完成,千斤頂必須全部卸載后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5、其他注意事項

5.1張拉時,嚴禁用手摸或用腳踩剛絞線。

5.2張拉中卡具、錨具,如有裂紋或玻損,應及時停機更換。

5.3兩端或分段張拉時,作業人員應明確聯絡信號。

篇2:張拉壓漿人員的安全操作規程(3)

張拉壓漿人員的安全操作規程(三)

一、張拉要先上好夾具,人員離開后開泵,發現滑動或其他問題時,要先停泵,處理好后才能重新進行操作.

二、張拉要嚴格按照規定應力和伸長率進行,不得隨便變更.不論拉伸或放松都應緩慢均勻,發現油泵,千斤頂,錨卡具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張拉.

三、千斤頂支架必須與構件對準,放置平整,穩固,測量拉伸長度,加楔和擰緊螺栓應先停止拉伸,作業人員應站在兩側操作,所有人員都不能從千斤頂正面通過或停留,以防回彈傷人.

四、預應力灌(壓)漿時,應嚴格按規定壓力進行,輸漿管道應暢通,閥門接頭要嚴密牢固.

五、壓漿時,所有人員不得站或從孔道正面通過,以防水泥漿噴傷人.

篇3:張拉壓漿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預應力筋下料時要防止鋼絞線彈出傷人,尤其原包裝鋼絞線放線時宜用放線架約束,近距離范圍內禁止站人;

2、預應力施工時要搭設可靠的操作臺。對原有腳手架要檢查是否安全,鋪板要牢靠。在懸挑部位進行作業的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

3、預應力筋或拉索安裝時,要防止預應力筋或拉索甩出或滑脫傷人。

4、預應力施工作業處的豎向上、下位置禁止其他人員同時作業;并設置安全護欄和安全警示標志。

5、張拉設備使用前,要清洗工具錨夾片,檢查齒形有無破壞,保證有足夠的加持力。

6、預應力筋張拉時,其兩端正前方禁止站人或穿越,操作人員必須位于千斤頂側面。

7、在油泵和灌漿泵等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8、所有電氣設備使用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更換或消除隱患;意外停電時,立即關閉電源開關。防止電氣設備受潮漏電。

9、電焊時操作人員應戴安全面罩,其他人員不能直視強光。

10、孔道灌漿時操作人員要注意保護眼睛和皮膚,避免接觸水泥漿。

11、在電焊、氣割等涉及明火的作業時和作業結束后,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12、預應力施工人員必須遵守工地有關其他安全生產的規定。

說明:

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張拉強度及齡期后,方可張拉。張拉根據設計要求采用相應的千斤頂和高壓油泵張拉,采用兩端同步、對稱、分批張拉。張拉設備在首次使用或使用次數超過200次或停用時間超過6個月時,千斤頂校驗應選擇有資質的專業部門進行。

因預應力值的準確性對箱梁的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張拉施工之前必須校核張拉設備,張拉機具必須由專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