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碹支護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1條上崗前必須經過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2條認真學習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有關內容,必須掌握作業規程中規定的支護形式,支護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等。
第3條熟悉掌握所用工具、設備和材料的性能,操作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二、安全規定
第4條作業環境安全檢查:
1、由外向里依次檢查巷道的支護和各種安全設施,發現不符合作業規程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凈頂幫的活矸(煤)。
3、檢查有害氣體濃度是否符合規定,尤其是局部冒空點,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5條刷幫、挑頂前,應先檢查支架和頂幫安全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獨頭巷道進行刷幫挑頂時,在施工段以里不得有人工作。
第6條拆除臨時支架,應由外向里依次進行。每次拆除的長度和數量不得超過作業規程的規定。拆除支架時,無關人員應撤至安全地點。
第7條臨時棚腿撤除后,應立即進行挖底槽和砌墻工作。分段碹墻砌完后,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距離拆除順巷抬棚和原有支架棚梁,按碹拱尺寸檢查,并處理好拱部毛斷面,如有漏頂危險,須在墻頂壁后牢固架設小棚。小棚拆除后,穿棒護頂,穿棒的一端插入碹茬,另一端托在未撤的臨近小棚梁上。
第8條采用短段掘砌,一般不超過三個循環,根據作業規程規定,采取好臨時支護,如果頂板條件良好,斷面在10平方米以下的巷道,可采用點柱的臨支方法,但拆除臨時支護要根據現場條件逐段(循環)進行,嚴禁一次全部拆去臨時支護。
第9條砌碹用砂漿配合比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砌筑時,砂漿要均勻飽滿,無干縫、瞎縫,嚴禁干壘。
第10條用料石砌碹時,嚴禁使用半石,嚴禁料石橫放。
第11條嚴禁使用腐朽、開裂、變形、折損的碹胎及模板。有特殊要求的碹胎及模板必須編號。跨度超過4m的碹胎,各節之間必須使用螺栓連接,不準使用其他連接方式,小于4米跨度的碹胎,原則使用一根整體鋼木結構,穩定性好,以保證施工質量。
第12條基礎槽應挖到實地。巖巷雖然為巖石底板,必須按設計要求深度施工。如基礎下是煤層或軟巖層時,基礎必須加深,加寬,執行技術要求;底鼓嚴重時,應加砌底拱。基礎加大和底拱施工,要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第13條架設碹胎的工作,應由碹頭向里依次進行,第一架碹胎應穩在老碹下,兩碹胎間距不應大于1m,特殊情況也不能超過1.2米,相鄰碹胎之間必須用拉桿連接。嚴禁將碹胎直接支到工作平臺上。
第14條腳手板的厚度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原則采用木板時厚度不小于60毫米。嚴禁將腳手板直接搭在胎垛上或胎腿橫梁上,作為工作平臺使用。工作平臺下需通過礦車時,必須保證礦車進出安全。工作平臺上要留有躲閃冒落活石的空間,禁止在平臺上堆積過多的材料或砸料石。
第15條采用澆筑混凝土碹時,要先清理模板上的矸石雜物,檢查模版間的縫隙,要嚴密,防止漏漿液影響質量,必要時要采取防滲漏漿措施。采用鋼筋混凝土碹時,還要檢查鋼筋排列數量、直徑、規格和位置以及綁扎質量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第16條回收碹胎的時間,應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一般料石砌碹不小于48小時,混凝土砌碹原則不小于7天,混凝土塊和磚碹不小于48小時。回收碹胎必須使用長柄工具,嚴禁使用動力機械回收。
第17條砌筑水溝前,應將水溝毛斷面內的積水和煤巖碎塊清除干凈,并按設計的厚度,坡度位置鋪好底,溝底表面應光滑平整。水溝幫面澆筑混凝土時,應邊澆灌邊搗固,使其保持平整,無錯口或臺階。
三、操作準備
第18條備齊砌碹施工工具及有關支護材料,支護材料要堆放整齊,尤其是料石要放穩,一般情況就車存放,邊使用邊卸車,以防多次卸車損壞料石質量。
第19條檢查并處理工作地點的安全隱患。
第20條檢查施工所需的水、電等管線路。
第21條施工前,要掩護好風、水、電等管、線設施;施工設備要安放到規定地點。
第22條砌碹前,要根據《作業規程》要求,按中、腰線檢查巷道斷面尺寸,進行刷幫、挑頂和拆除臨時支架工作,凡有礙砌碹的部分都要刷大。
第23條錨噴作為臨時支護時,應先檢查毛斷面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再按錨桿間排距補打錨桿,并噴砂漿或薄層混凝土封閉頂、幫。
第24條砌拱前,要根據現場條件,必須搭設牢固的工作平臺。
四、操作順序
第25條砌墻架工字鋼梁支護操作順序:
1.檢查處理工作地點的安全隱患。
2.臨時支護。
3.挖底槽砌基礎。
4.砌墻。
5.上鋼梁,背頂。
6.檢查質量,清理現場。
第26條砌拱形碹操作順序:
1.執行第25條1~4款。
2.搭工作臺。
3.支碹胎、砌碹或混凝土澆灌。
4.封頂與合龍門。
5.拆碹胎與模板。
6.檢查質量,清理現場。
五、正常操作
第27條挖底槽砌基礎:
1.按中、腰線和設計尺寸確定底槽位置和深度,并作出標記。
2.用手鎬、風鎬挖底槽。挖槽時,要注意觀察抬棚腿窩,防止松動失腳。底槽挖完后,檢查尺寸,并排凈積水,清底找平,要求基礎到實底上。
3.砌基礎前,根據中腰線檢查底槽位置和深度,并定上基礎邊線和上平線。
4.砌基礎時,應先填入30~50mm厚的鋪底砂漿,然后擺放基礎石,基礎石要平、直、穩、實,灰縫飽滿,灰縫大小符合規定要求。
5.澆筑混凝土基礎時,應先支好模板,根據中、腰線校正后,再用撐木、拉桿固定好模板。
第28條砌料石墻。
1.敲幫問頂,清除浮矸,清洗基礎面。
2.根據巷道的中、腰線先掛好垂線和水平線,按線施工。
3.砌墻時,必須將料石擺正放平,不平時,應用片石墊平、墊穩。在傾斜巷道,料石大面縫口應和巷道的坡度一致。
4.隨砌隨將壁后用碎石充填嚴實,用片石塊充填時,要用砂漿灌實。
5.一次砌筑墻高不得超過1m,超出部分應待灰漿初凝以后再砌。
6.料石壓茬要明顯,正常情況下,壓茬寬度不得小于料石寬度的1/4。接茬要嚴密,嚴禁出現對縫、重縫和齊茬。碹頭必須留好長短茬。
7.新碹與舊碹的接茬處,必須清除煤矸等雜物,并用水沖凈。茬口要錯開,必須留好長、短茬,不準出現齊茬。
8、砌墻時要一層一層進行砌筑,必須按層拉層平線和墻垂線,以保持墻體平整和層線平直,每砌一層要用專用大錘敲震壓實,垂直立縫要用專用工具搗實,不出現空干縫。
第29條澆筑混凝土墻:
1.敲幫問頂,清除浮矸,清洗基礎面。
2.支模板,固定后用中線校正,起拱線要用中腰線校正。
3.澆筑混凝土,隨澆筑隨搗固,并隨時對模板進行加固。
4.應采用連續澆灌法。在澆灌中,如間隔2小時以上時,必須將上一次混凝土表面處理成麻面,清洗后再鋪一層10~20mm的灰漿。
第30條支碹胎:
1.由班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同一指揮。
2.支碹胎前先檢查巷道頂板安全情況,腳手架或操作臺的穩固情況、碹胎規格、質量情況。
3.用水沖洗碹胎與模板,碹胎和模板上有灰漿時,要刮掃以下不影響表面質量。
5.按作業規程規定的碹胎間距支設胎腿子木,并支穩支牢。
6.支碹胎并固定。用胎腿穩定碹胎時,胎腿和碹胎之間的接口要對齊并用扒鋸固定牢固,不能歪扭,必須將胎腿支在實底上。在用磚或料石壘垛穩定碹胎時,要壘在找平的堅硬底板上,并要保持垛架的穩定、牢靠,與碹胎接觸處應墊方木。
6.碹胎的模板應隨砌隨放(鋼筋混凝土碹除外)并擺放平整。外部不平整處,可用木楔墊平。模板厚度應一致,對接要齊,對縫應嚴密、平整,不準漏漿。
第31條砌拱。
1.砌碹拱時,必須從兩側起拱線向中心對封,使碹胎受力均勻,嚴禁非對稱砌封。
2.隨砌拱隨鋪好碹板。
3.碹拱料石要緊貼碹板,大頭朝上,料石安放要平、直、穩實,不得有單點支撐。每塊料石都要用頂頭灰,料石間打支石時必須使用原石塊,嚴禁用木楔代替。封口的砌塊之間必須用石楔打緊,砂漿必須飽滿。
4.要隨砌隨充填。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填實,隨砌隨充填;冒頂過高時,拱后充填層厚度不得小于0.5米,再往上可用木垛或水泥板垛接頂。
5.砌雙層碹時,第一層應比第二層超前2~3排料石。
6.澆筑混凝土碹拱前,必須處理好接茬,用清水沖洗后再鋪上一層薄灰漿,固定模板。碹拱的鋼筋應事先加工成型。混凝土的澆灌、搗固、模板檢查等,可與澆灌混凝土墻相同。
7.料石和其他砌塊砌碹時,必須使用手錘和瓦刀,砸支石楔時不準對人。
第32條封頂及合龍門。
1.料石碹封頂時,碹拱砌到最后三層料石時,將碹板全部放好,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安放拱頂料石,直至封頂結束。封頂灰漿必須飽滿,料石居中,嚴防偏頂或灰縫居中。
2.料石碹合龍門時,一般只留正中一層碹石,先將封頂鐵板插入碹板上,然后依次托上料石,用咬子石塞緊,灌滿灰漿。最后一塊料石用咬子石塞牢后,自下而上塞填砂漿,再用封頂板托牢。
第33條拆碹胎和模板。
1.拆除碹胎、模板應由外向里依次進行,并禁止有人在拆碹胎附近逗留。先擊掉拉板上的小墊,并觀察碹有無松動,如有松動時,應立即停止拆除,監護現場并匯報處理。
2.回胎人員站在安全一側,并預先清理好退路。
3.回胎后,將貼在碹壁上的懸板、模板全部拆掉。
4.拆下的碹胎、碹板、模板、撐木等,應及時清理,拔掉鐵釘,并碼放整齊。
5.上下山回胎前,應設擋板,回胎時人站在上方。
6.料石墻必須勾縫。拆除碹板、模板后,混凝土碹體表面凹凸不平或有蜂窩、麻面時,要用砂灰找平。
7.拆除碹胎和模板前,應觀測灰縫是否已經硬化,未過硬化時間,不準回碹胎和模板。并要由班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統一指揮。
8、嚴禁使用機械拆除。
六、收尾工作
1、將施工現場清理干凈,確保運輸行人通暢,當班工具必須清點無誤,確保下一班組順利施工。原則砌碹用料每砌完一個循環段后,所回收料要在工作面15米處的安全地點靠巷側點進行臨時存放,以保證掘進工作面安全。
2、拆模后要按質量標準化對表面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一次,對不符合要求的要處理,對主要尺寸(凈高、凈寬)要上下檢測,以進行安全質量確認。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單體支護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上崗條件
第1條單體支護工應熟悉采煤工作面頂底板特征、作業規程規定的頂板控制方式、支護形式和支護參數,掌握支柱與頂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二、安全規定
第2條進行支護前,必須在已有的完好支護保護下,用長把工具敲幫問頂,摘除懸矸危巖和松動的煤幫。第3條隨時觀察工作面動態,發現異常現象(如:巨大的震頂聲、大量支柱卸荷或鉆底嚴重、頂板來壓顯現強烈或出現臺階下沉現象等),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離所有人員,待頂板穩定后,由班(組)長按規定處理。
第4條按作業規程的規定進行鋪、聯網。聯網時不得出現空聯。
第5條頂梁前的余網不得小于0.3米。
第6條支護時,嚴禁使用失效和損壞的支柱、頂梁和柱鞋。
第7條頂梁與頂板應緊密接觸。若頂板不平或局部冒頂時,必須用木料背實。
第8條不準將支柱架設在浮煤(矸)上,堅硬底板要刨柱窩、見麻面;底板松軟時,支柱必須穿鞋。
第9條支柱必須支設牢固、迎山有力;嚴禁在支柱上打重楔,嚴禁給支柱帶雙柱帽。
第10條必須根據支護高度的變化,選用相應高度的支柱。選用單體液壓支柱時,支設最大高度應小于支柱設計最大高度0.1米,最小高度應大于支柱設計最小高度0.2米,選用其它支柱時,嚴禁超高支設。
第11條工作面內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特殊情況下需使用時,必須經礦上研究確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第12條不準站在輸送機上或跨著輸送機進行支護。
第13條調整頂梁、架設支柱時,其下方5米內不得有人。
第14條臨時支柱的位置應不妨礙架設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架設好前,不準回撤臨時支柱。
第15條平行作業的距離必須符合規定。支柱與回柱間的間隔距離不得小于15米;其他的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當支護工序與其他工序發生脫節時,支護工有權要求暫停或減緩其他工序,優先進行支護。
第16條在采煤工作面架設單體液壓支柱時,要掌握好注液用力與時間,保證支柱的初撐力其柱徑為100毫米的不小于90千牛,、柱徑為80毫米的不小于60千牛。
三、操作準備
第17條備齊注液槍、卸荷手把民、液壓升柱器、支柱定位卡具、锨、鎬、錘、斧子、鋸等工具,并檢查工具是否完好、牢固可靠。
第18條檢查液壓管路是否完好。
第19條檢查工作地點的頂板、煤幫和支護是否符合質量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正常操作
(一)單體液壓支柱支護操作
第20條架設帶帽點柱程序:單體液壓支柱: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豎立支柱→用注液槍清洗注液閥煤粉→將注液槍卡套卡緊注液閥→給支柱帶帽→供液升柱。
第21條架設掛梁支柱程序:單體液壓支柱:掛梁(使用頂網的先掛網)→插調角楔→背頂→打緊調角楔→清理和定柱位→豎立支柱→清洗注液閥煤粉→供液升柱。
第22條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掛網時將網展開拉直,按作業規程規定要求進行連接。
2、掛梁支柱時,每組不少于2人,1人站在支架完整處兩手抓住鉸接頂梁將其插入已安設好的頂梁兩耳中,另1人站在人行道,插上頂梁圓銷并甩錘將圓銷打到位。
3、插調角楔時,先將頂梁托起,然后從下向上將調角楔插入,使梁與的間留有一定的間隙(0.1-0.15米或按作業規程規定)
4、豎立支柱前,要按作業規程規定確定柱樣清掃柱位浮煤,刨柱窩、麻面、放置柱鞋,對號回出臨時密集支柱。
5、支柱時,人員要站在支柱地點上方操作。架設單體液壓支柱時:1人扶柱,將手把體和注液閥調整到規定位置;1人用注液槍清洗注液閥嘴,然后將注液槍卡套緊注液閥,開動手把均勻供液升柱,使柱爪卡住梁牙或柱,并供液使支柱達到規定初撐力為止。
6、升柱后要及時拴好防倒繩。
7、單體液壓支柱架設工作結束后,必須對新架設的支柱進行二次注液。
第23條應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鋪網、掛梁、支設臨時支柱和貼幫柱。
第24條頂板破碎、煤壁片幫嚴重時,應掏梁窩掛梁,提前支護頂板;提前支護方式按作業規程規定操作。
(二)木支護操作
第25條架設帶帽木點柱程序: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將木柱細端插入結實。
第26條順山棚子和走向棚子的架設按作業規程規定的操作方法進行。
第27條急斜工作面采用木支護的,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放置好底梁;不使用底梁的工作面必須用木料在人街道兩側支柱的根部搭設臺階。架設支柱前,必須在支柱位置的上方設置擋卡。
五、特殊操作
第28條架設木垛操作程序:確定垛位→清理垛位→順走向碼放底層→順傾向碼放第二層→順走向、傾向交替碼放到與頂板緊密接觸為止→打好加緊楔。三角形木垛按作業規程規定操作。
第29條架設木垛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架設木垛應選用同規格的木料,其長度應不1.2小于米,木料之間必須采用平面接觸,不準使用圓木,三棱木,腐爛、破損和變形的木料。
篇3:噴漿支護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噴漿支護工必須掌握作業規程中規定的巷道斷面、支護形式和支護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等,熟練使用作業工具,并能進行檢查和保養。
二、噴漿機轉動時,嚴禁手或工具進入噴漿機內。
三、噴射混凝土注意事項
1、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分次噴射,但復噴時間間隔不得超過2小時,否則應用高壓水沖洗受噴面。
2、遇有超挖或裂縫低凹處,應先補噴平整,然后再正常噴射。
3、嚴禁將噴頭對準人員。
4、噴射過程中,如發生堵塞、停風或停電等故障,應立即關閉水門,將噴頭向下放置,以防水流如輸料關內;處理堵塞時,采取敲擊法疏通料管,噴槍口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人。
5、在噴射過程中,噴漿機壓力表突然上升或下降,擺動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6、噴漿時嚴格執行除塵及降塵措施,噴射人員要佩帶防塵口罩、乳膠手套和眼鏡。
7、噴射工作結束后,噴層在7天內每班灑水一次,7天后,煤天灑水一次,持續養護28天。
8、噴射混凝土的骨料應在地面拌允。
9、金屬網連接扣距、聯網鐵絲規格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10、定期進行混凝土強度檢測,對不合格的地段必須進行補強支護。
四、操作準備
1、檢查施工所需的風、水、電、噴漿機是否完好,有無漏風、漏水、漏電現象。
2、檢查臨時支護,清理浮煤矸,平整工作場地。
3、按中腰線檢查巷道毛斷面的規格、質量,清基、挖底根,處理好不合格的部位。
4、輸料管要平直,不得有急彎,接頭必須嚴緊,不得漏風。嚴禁將非抗靜電的塑料管做輸料管使用。
五、操作順序
1、備齊施工機具、材料
2、安全質量檢查,處理危巖懸矸
3、補噴
4、打錨桿眼、壓網、聯網
5、復噴
6、檢查、整改支護質量,清理施工現場。
7、噴射混凝土
(1)開風,調整水量、風量,保證風壓不得低于0.4兆帕。
(2)噴射手操作噴頭,自上哦下沖洗巖面。
(3)送電,開噴漿機、攪拌機,上料噴漿。
(4)根據上料情況再次調整風量、水量,保證噴面無干斑、無流淌。
(5)噴射手分段自下而上先墻后拱的順序進行噴射。
(6)噴射時噴頭應盡可能垂直受噴面,夾角不的小于70°。
(7)噴頭距受噴面保持0.6~1.0m。
(8)噴射時,噴頭運行軌跡應呈螺旋形,按直徑200~300mm,一圈壓半圈的方法均勻緩慢移動。
(9)噴漿結束時,按先停料后停水、再停電、最后關風的順序操作。
六、收尾工作
1、噴射工作結束后,卸開噴頭,清理水環和噴射機內外部的灰漿或材料,盤好風水管。
2、清理、收集回彈物,并將當班拌料用凈或用做澆筑水溝的骨料。
3、噴射混凝土2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28天后取芯檢測強度。
4、每班噴完漿后,將控制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閉鎖,拆開噴漿機清理內外衛生,作好交接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