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鋼筋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7249

1、鋼材、半成品等應按規定、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制作場地要平整。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

2、拉直鋼筋、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結實牢固,拉筋沿線2米區域內禁止行人,人工絞磨拉直,不準用胸推,松懈時應緩慢,不得一次松開。

3、開盤圓鋼筋一頭卡牢,防止回彈,切斷時要先用腳踩緊。

4、人工斷料時,工具必須牢固,掌克子和打錘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錘區域內的人和物體。切斷小于30厘米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側設置防護籠罩。

5、多人合送鋼筋,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鋼筋堆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倒和塌落。

6、在高空,深坑綁扎鋼筋和安裝骨架,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7、綁扎立柱、墻體鋼筋,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4米以內,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起,柱筋在4米以上,應搭設工作臺。柱梁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以防傾倒。

8、綁扎基礎鋼筋時,應按施工設計規定擺放鋼筋支架或馬登架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支架馬鐙。

9、綁扎高層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墻邊柱鋼筋,應搭設外掛架或安全網,綁扎時掛好安全帶。

10、起吊鋼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落到離地1米以內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

篇2:建筑鋼筋工程作業指導書

一、鋼筋加工

鋼筋一般在鋼筋車間加工,也有在施工現場加工的。鋼筋加工應在常溫下進行,不允許加熱彎曲,也不宜用錘擊或在尖角處彎折Ⅱ級和Ⅱ級以上的鋼筋彎曲時,應一次彎成,不得回彎。

彎曲鋼筋必須平整,成形鋼筋應在同一平面內,不得有歪扭現象。

鋼筋加工時,應注意砼保護層的最小厚度、鋼筋的錨固長度、鋼筋的接頭結構和鋼筋配料長度。

1、砼保護層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指從鋼筋的外邊緣算起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于受力鋼筋的直徑,并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環境與條件

構件名稱

砼強度等級

低于C25

C25及C30

高于C30

室內正常環境

板、墻、殼

15

梁和柱

25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板、墻、殼

35

25

15

梁和柱

45

35

25

有墊層

基礎

35

無墊層

70

2、鋼筋的錨固

(1)當計算中充分利用縱向受拉鋼筋強度時,其錨固強度不就小于下表規定的數值:

鋼筋類型

砼強度等級

C15

C20

C25

≥C30

Ⅰ級鋼筋

40d

30d

25d

20d

月牙紋

Ⅱ級鋼筋

50d

40d

35d

20d

Ⅲ級鋼筋

-

45d

40d

35d

冷撥低碳鋼絲

250

(2)鋼筋骨架中的受力光面鋼筋,應在鋼筋末端做彎鉤,在焊接,骨架、焊接網以及軸心受力構件,可不做彎鉤;鋼筋骨架中的受力變形鋼筋,在鋼筋的末端均可不做彎鉤。

(3)對承受重復荷載的預制構件,應將非預應力受拉鋼筋末端焊接在鋼板和角鋼上,鋼板和角鋼應可靠的錨固于砼中。鋼板或角鋼的尺寸應按計算規定,其厚度不應小于100mm。

(4)受縱向拉力的鋼筋不宜在受拉區截斷,如必須截斷時(應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長度不應小于20d。

(5)縱向受壓鋼筋的在跨中截斷時,必須伸至按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延伸的長度不應小于15d;對綁扎骨架中末端無彎鉤的光面鋼筋不應小于20d。

二.鋼筋配料

由砼保護層,鋼筋彎曲、彎鉤等規定,并根據圖紙中尺寸計算出下料長度。各種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三、鋼筋安裝

1、一般規定

(1)鋼筋在現場綁扎時,應先決定合理的綁扎順序,并確定支模和鋼筋綁扎的先后順序,當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時,應研究確定逐根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

(2)鋼筋綁扎的鐵絲,可采用2022號鐵絲(火燒絲)或鍍鋅鐵線(鐵絲),其中22號鐵絲只用于綁扎直徑12mm以下的鋼筋。

(3)準備控制砼保護層厚度用的墊塊。

為了保證砼保護層的必要厚度,應在鋼筋下設置水泥砂漿墊塊或砼墊塊,也可在鋼筋下墊以短鋼料作承墊(不得用于不加粉刷的外表面的砼中)。梁等構件,兩排鋼筋之間可墊以短鋼筋或鋼板以保持其設計要求的排距,在板內上部鋼筋的下面以其墻內雙排鋼筋之間可安設鋼筋彎成的撐腳或砼墊塊(其強度與構件同)以保持鋼筋位置的正確。

水泥砂漿或砼墊塊的厚度,應等于保護層的厚度。墊塊的平面尺寸,當保護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時為30mm×30mm,大于20mm時為50mm×50mm。當在垂直方向使用墊塊時,應在墊塊中埋于20號鐵絲。

鋼筋撐腳一般每隔1m放置一個,其直徑選用:當板厚h≤30cm時為8~10mm,當板厚h=30~50cm時,為12~14mm,當板厚h≥50mm時,為16~18mm。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基礎鋼筋安裝要點

(1)鋼筋網綁扎時,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位則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其全部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

(2)鋼筋網綁扎時,各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均應扎牢。

(3)鋼筋彎鉤應朝上綁扎,只有雙層鋼筋的上層鋼筋彎鉤朝下綁扎。

(4)獨立主基礎為雙向彎曲受力,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上面。

(5)現澆柱與基礎連接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

3、柱鋼筋安裝要點

(1)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圓形柱與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如果插入式振搗器澆筑小型截面柱時,彎鉤與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

(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份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

(3)下層柱的鋼筋露出樓面部份,宜用工具式柱箍筋將其收進一個柱筋直徑的露出部分,必須在綁扎梁的鋼筋之前,先行收縮準確。

(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鋼筋,應放在柱的縱向鋼筋內側。

4、墻鋼筋安裝要點

(1)墻(包括水塔壁、煙囪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鋼筋每段不宜超過4m(鋼筋直徑≤12mm)或6m(直徑≤12mm),水平鋼筋每段長度不宜超過8m,以利綁扎。

(2)墻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的彎鉤應朝向砼內。

(3)采用雙層鋼筋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以固定鋼筋間距。撐鐵可用直徑6~10mm的鋼筋制成,撐腳每隔1m相互錯開排列。

5、梁與板鋼筋安裝要點

(1)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

(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梁的箍筋彎鉤應放在受壓區,其余同柱。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注意板上部的鋼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臺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斷裂。

(4)板、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筋的鋼筋在上。

(5)框架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主筋間凈距,至少要有30mm,以利灌筑砼。

篇3:鋼筋工作業安全操作要點規程

鋼筋工作業安全操作要點(規程)

(1)展開盤圓鋼筋要一頭卡牢,防止回彈。

(2)拉直鋼筋時的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穩固。拉筋沿線2m寬范圍區域內禁止人員通過。采用絞磨時,不準用胸、肚接觸推杠。緩慢松解,不得一次松開。

(3)鋼筋堆放應分散、規整擺放,避免亂堆和疊壓。

(4)綁扎墻、柱鋼筋時應搭設適合的作業架子,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或攀鋼筋骨架上下。

(5)高大鋼筋骨架應設臨時支撐固定,以防傾倒。

(6)使用切斷機斷料時不能超過機械的負載能力,在活動刀片前進時禁止送料,手與刀口的距離不得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