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設施安全管理標準規范
1?本標準適用于:油氣田消防系統消防水罐、消防泵房、消防泵、消防栓
2?引用標準:
GB50183—93石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SY6320—1997陸上油氣田油氣集輸安全規定
3?消防水罐安全標準
3.1?水罐的容量應滿足在火災情況下能保證連續補充水時,消防水罐的容量可減去火災持續時間內補充的水量;
3.2?當水罐和生產、生活用水合并時,應采取確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術措施,在寒冷地區專用的消防水罐應采取防凍措施;
3.3?當水罐容量超過1000m3時應分設成兩座,水罐的補充水時間,不應超過96h。
3.4?供消防車取水的消防水罐距消防對象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
3.5?消防水罐(池)的管理與泡沫液的儲存(SY5737-1995)
3..51?消防水罐(池)要求:
3.5.2?消防水罐(池)為滅火專用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應擅自動用。
3.5.3?消防水罐(池)應經常保持最高水位,水罐(池)內應保持清潔;
3.5.4?消防水罐(池)所處位置應設立標志,并保持完好。
4?消防栓安全標準
4.1?當采用高壓制消防給水時,消防栓的出口水壓應滿足最高遠點消防給水壓力要求;當采用低壓制消防給水時,消防栓的出口水壓不應小于0.1MPa;
4.2?消防栓應沿道路布置,油罐區的消防栓應設在防火堤與消防道之間,距路邊宜為2—5m,并應有明顯的標志;
4.3?消防栓的設置數量應根據消防方式和消防用水量計算確定。每個消防栓的出水量按10—15L/S計算。當油罐采用固定式冷卻系統時,在罐區四周應設置備用消防栓,其數量不應少于4個,間距不應大于75m。采用半固定式冷卻系統時,消防栓的使用數量應由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以內的消防栓不應計算在該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4.4?消防栓的栓口應符合下列要求:
4.4.1?高壓制消防給水:室外地上式消防栓應有一個直徑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室外地下式消防栓應有兩個直徑65mm的栓口;
4.4.2?低壓制消防給水:室外地上式消防栓的設置與高壓制消防給水相同;室外地下式消防栓應有直徑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4.4.3?采用高壓制消防給水時,消防栓旁應設水帶箱,箱內應配備2—5盤直徑65mm,長度20m的帶快速接口的水帶和2支口徑65mm×19mm水槍及一把消防栓鑰匙。水帶箱距消防栓不宜大于5m。
5?消防泵房安全標準
5.1?消防泵房可與給水泵房合建,消防水泵可兼作給水泵。
5.2?消防泵房的位置和泡沫混合液管線、冷卻水管線的布置應綜合考慮,采取技術措施,使啟泵后5min內,將泡沫混合液和冷卻水送到任何一個著火點。
5.3?消防泵房的位置宜設在油罐區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其地坪宜高于油罐區地坪標高,并應避開油罐可能破裂、波及到的部位。消防泵房與各建(構)筑物的距離應符合本歸范4.02的規定。
冷卻水供給強度和連續供給時間?表4.02
冷卻形式冷卻強度(L/minm2)連續供給時間
著火罐相鄰罐固定頂罐
固定頂罐罐壁無保溫罐壁有保溫儲罐直徑(m)
≥20<20
固定式2.51.51.064
半固定式或移動式3.02.01.0?
5.4?消防泵房應采用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建筑,并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
5.5?消防泵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4.5.1?消防泵宜采用自灌式引水,當采用負壓上水時,每臺消防泵應有單獨的吸水管;
5.5.2?消防泵應設置回流管;
5.5.3?泵房內經常啟閉的閥門,當管徑大于300mm時,宜采用電動閥或氣動閥,并能手動。
5.5.4?消防泵房應設雙電源或雙回路供電,如有困難,可采用內燃機作備用動力。
5.5.5?消防泵房應設置對外聯系的通信設施。
5.6?消防泵房安全要求(SY6320—1997)
5.7?固定消防泵房安全管理
5.7.1?消防泵房值班人員要熟練掌握本崗位所有設備的性能、滅火流程、滅火作戰方案,并定期進行演練。
5.7.2?消防泵房應24h有人值班,不應擅離職守。
5.7.3?消防泵房通信應暢通,消防泵應能隨時啟動。
5.7.4?消防水泵每班盤車一次,開泵排水循環每周一次,每次運行不少于30min,并有記錄。
5.7.5?每班對消防管線閥門、消防栓箱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5.7.6?每年5~6月份對油罐消防水系統試噴一次,2~3年試泡沫一次。
5.8?泡沫液的儲存
5.8.1?泡沫液不應露天放置,儲存環境的溫度為:植物性蛋白泡沫液0~40度,動物性蛋白泡沫液和氟蛋白泡沫液為-5~40度。
5.8.2?泡沫液儲存量應能滿足一次滅火所需的泡沫液量與充滿管道的泡沫混合液中所含泡沫液量之和;
5.8.3?泡沫液罐儲存的泡沫液使用后應及時補充;
5.8.4?泡沫液應每月檢查一次發泡情況,每年應對泡沫液進行一次全面化驗檢查,不合格的應及時更換。
5.9?消防管理
5.9.1?油氣集輸廠(站)應建立健全義務消防組織,熟悉滅火作戰方案,定期組織演練。
5.9.2?油氣集輸廠(站)及其隸屬單位應認真組織整改安全、消防部門檢查出的火險隱患。
5.9.3消防重點崗位應設置通信設施,并保證線路暢通。
5.9.4消防泵應標志序號,并能隨時啟動。消防泵護罩應齊全,電機應可靠接地。
5.9.5?油氣集輸廠(站)應定期對消防設施、消防器材和滅火劑進行檢查。滅火劑應每年全面化驗一次,并定期更換。消防水槍、水龍帶應半年檢查保養一次。
5.9.6?崗位值班人員和干部對消防器材和消防設備應做到懂原理、懂性能、懂結構、懂用途、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
篇2:消防設施設備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為使消防設施、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確保及時實施滅火工作。特制定本作業文件。2范圍本作業文件適用于公司轄區內所有消防設施、設備。3管理規定3.1在生產區的每一個工(庫)房都應有消防安全通道;生活區樓與樓之間應有消防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的要求見《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寬度不應小于3.5米。通道上遇有管架、棧橋等障礙物時,其凈空高度大于4米。3.2消防水源3.2.1消防水應有可靠的水源,生產區管網應為環狀,當采用環狀管網有困難時,在采取不間斷供水措施情況下可設計為枝狀管網。3.2.2室外消防用水量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計算,但不應小于20l/s,延續時間按3h計算。3.2.3室內消火栓用水量應按充實水柱長度不小于10米計算,消火栓配置應保證每股水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每股水量不小于20l/s,延續時間按3h計算。3.2.4雨淋管網用水量應按同時作用最大一組雨淋管網水量計算,延續時間按2h計算。3.2.5消防水儲在廠區蓄水池時應設置加壓泵,加壓泵應保證水壓不小于0.4Mpa,流量30l/s,若采用高壓或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管道的壓力應保證用水量達到最大且水槍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處時,水槍的充實水柱仍不應小于10米;若采用低壓給水系統,管道口的壓力應保證滅火時最不利點消火栓的水壓不小于10米水柱。3.2.6若設置加壓泵,則加壓泵的動力性能應經常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消防加壓泵的供電回路,在生產現場發生火災時生產、生活用電切斷后,能保證加壓泵的用電系統有時顯標志。3.3室外消火栓3.3.1危險性工房周圍150米半徑之內應有消火栓。3.3.2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毫米或直徑100毫米和兩個直徑為65毫米的栓口,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毫米和65毫米栓口各一個。3.3.3公司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分布圖應標明有消火栓位置,槍口直徑、流量、壓力等。地下式消火栓有高出地面的固定式標志牌,標志牌應符合GB2894—88中的要求。3.3.4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少于20I/S,水槍水柱必須大于10米。3.4室內消火栓在工房設計時,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距離15米設置一消火栓。安裝時消火栓口距地面1.15米,室內消火栓有兩種,直徑65毫米或直徑50毫米。3.5配置滅火器3.5.1手提式滅火器的規格為:10公斤泡沫滅火器,8公斤干粉滅火器,5公斤二氧化碳滅火器,4公斤1211滅火器等。3.5.2在生產區、工房和庫房內,按50平方米一具進行配置。特殊情況(如小庫房、配電室小于50平方米)要求一處必須配置兩具或兩具以上。3.6消防車的技術狀態應滿足下列要求3.6.1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當地消防部門批準,組建專職消防隊,并配備足夠的車輛、裝備和器材。
3.6.2消防車本身與其它運輸車輛共性的技術狀態,應滿足《機械標準》的要求。3.6.3企業兼職消防隊編制均以滿足公安消防部門認定的防火等級的要求為原則。3.6.4消防通訊設備應完好有效,火警電話、調度電話、普通電話應完好暢通。3.7管理要求3.7.1任何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點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3.7.2非火災情況下,任何單位和個人嚴禁私自使用消防器材。室外消火栓半徑1.5米。儲水池周圍5米內不準放任何障礙物、種植物,不得占用消防通道。3.7.3公司要建立消防器材及設施的登記冊,詳細登記本單位消防器材、設施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存放位置、負責人及有效期。3.7.4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設置在室內的墻壁消火栓、水帶、水槍、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等,由所在單位防火負責人分管,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并掛有統一規格標明負責人、領用日期的標簽,防止丟失、損壞和過期。3.7.6負責人員經常對消防器材進行維護保養,每周必須檢查和保養一次。3.7.7室外消防栓、消防儲水池等由消防負責管理和使用,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3.7.8各單位應經常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并制訂火險預案計劃等使員工會檢查、會保養、會使用消防器材。4相關文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篇3:消防設施安全管理制度格式
一、總則
為了加強對消防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制度。
二、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
1.1消防器材的配備:
1.1.1按照GBJ140--90《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及有關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1.1.2依據設計標準按不同的介質配備不同種類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指定的地點,任何人不允許隨意動用。每次使用后,應集中保管,而后更換同樣型號和數量的有效器材;
1.1.3消防器材的擺放要分布合理,擺放在通風良好、明顯和便于取用之處,且不影響安全疏散;
1.1.4消防器材不得放置在超出其使用溫度范圍的地方,室外消防器材應有防曬、防雨、防凍的保護措施;
1.1.5消防栓應有明顯的標志,室外消火栓周圍20米內不準堆放物資和停放車輛。滅火器應設置穩固,其銘牌必須朝外。
1.2固定消防設施的管理:
1.2.1加強對固定消防設施的管理,按期進行試驗;消防噴淋系統每半年試驗一次;消防水炮每半年試驗一次,與消防設施有關的閥門每月一次,并有記錄;
1.2.2加強裝置內固定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經常檢查并定期做防腐處理。對消防系統上的閥門、噴嘴等要經常檢查、清理,損壞的要及時更換,確保零部件齊全、靈活、好用;
1.2.3任何個人不得私自使用各種消防設施或器材,如確需使用,必須經公司生產部批準或安全主管領導批準,用后要立即恢復原狀,并經生產部安全人員驗收。如有損壞,按原價賠償。
1.2.4車間要建立消防設施和器材臺帳,內容要明確具體,數量準確。
1.2.5車間要作好消防設施和器材使用的培訓工作,確保員工能熟練使用各種消防設施或器材。
1.2.6各部門或車間負責各自管轄區域或所屬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和年度檢驗、換藥工作,每月必須對消防設施進行一次檢查,滅火器每季度檢查一次并及時填寫卡片。
1.2.7消防通道必須保持平坦通暢,嚴禁在消防通道上堆放阻礙消防車輛通行的物資。
1.2.8消防器材的配備、更換和維護由安全人員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統一歸口管理。
三、附則
3.1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3.2本制度由生產部負責解釋。
3.3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