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管理專業培訓和安全防護
1、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全院各級工作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的培訓,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時貯存、處置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措施、意外事件緊急處置措施等知識的培訓。經過培訓,要求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達到如下要求:
(1)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
(2)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中的安全防護知識;
(3)掌握發生醫療廢物刺傷、擦傷后的緊急處理措施;
(4)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等意外事件情況下的緊急處置措施。
2、根據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種類及風險大小不同,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工作服、工作褲、工作鞋、口罩、工作帽、防護眼罩、防水圍裙和袖套等。
3、對醫院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時貯存、處置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等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和相關免疫接種,如乙肝疫苗。發生醫療廢物銳器傷時,應免費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
4、發生銳器誤傷時,應立即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首先擠壓傷口,讓傷口血液流出;
(2)用無菌水(或清潔水、純凈水,無條件時用溫自來水)徹底沖洗;
(3)再用安爾碘或酒精沖洗消毒傷口(可在所處科室或到保健科接受處理);
(4)報告感染管理科和保健科備案;
(5)采血進行HBV、HCV、HIV等血清標記物檢測,陰性者接種乙肝疫苗;
(6)24小時內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7)接受醫學觀察45天,復測HBV、HCV血清標記物,根據復查結果考慮是否接受相關治療;
(8)明確為HIV污染的銳器刺傷者,應盡快進行AZT(齊多夫定)、賀普丁等治療(最好2小時內,不超過24小時),療程4~6周,并接受醫學觀察2年。
篇2:醫療廢物職業安全防護制度范本
1、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2)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以及處置過程中預防醫療廢物刺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3)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安全防護知識。
(4)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2、為有關人員配備必須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3、在工作中發現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并及時報告。
篇3:醫療廢物人員職業安全防護和健康體檢制度
一、保健院隊從事醫療廢物消毒、毀形收集、轉運貯存、裝運等工作的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二、每年對上述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預防接種,防止其身體受到損害。
三、專職人員在接觸或處置醫療廢物作業時,必須穿戴工作衣、帽、鞋、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每次作業結束后應當及時按規定隊防護用品和手進行消毒和清洗。
四、防護用品有破損時,應及時予以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