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計算機監控系統失靈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計算機監控系統失靈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1061

為了防止計算機監控系統失靈、熱工保護拒動造事故的發生,根據原國家電力公司《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重點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計算機監控系統配置的基本要求

1.1計算機監控系統配置應能滿足機組任何工況下的監控要求(包括緊急故障處理),CPU負荷率應控制在設計指標之內并留有適當裕度。

1.2主要控制器應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點應考慮采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1.3現地LCU裝置電源應交直流冗余配置,監控系統電源應設計有可靠的后備手段(采用UPS電源),備用電源的切換時間應小于5ms(應保證系統控制器、組件能初始化)。輸入電源全部失去,僅由UPS本身供給系統電源時,應保證系統能正常工作30分鐘以上。定期進行UPS失電試驗(利用機組停運時間,半年進行一次),檢驗UPS電源性能。系統電源故障應在控制室內設有獨立于監控系統之外的聲光報警。

1.4主系統及與主系統連接的所有相關系統(包括專用裝置)的通信負荷率設計必須控制在60%(保證在高負荷運行時不出現“瓶頸”現象)之內,其接口設備(板件)要穩定可靠。

1.5監控裝置的系統接地必須嚴格遵守技術要求,所有進入監控系統控制信號的電纜必須采用質量合格的屏蔽電纜,且有良好的單端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Ω,機組大小修時測試接地電阻合格。

1.6操作員站及少數重要操作按鈕的配置應能滿足機組各種工況下的操作要求,特別是緊急故障處理的要求。緊急停機按鈕配置,應采用與監控系統分開的單獨操作回路。

2監控系統失靈的緊急處理措施

2.1當監控系統上位機單臺操作員站出現故障時(“死機”、“黑屏”,無法操作),運行人員可監視和操作其它操作員站,緊急時可利用工程師站進行監視和操作,檢修人員立即對該操作員站進行重啟恢復。

2.2當監控系統兩地控制單元出現故障時(部分數據不正常),運行人員維持機組當前工況,轉用后備手動操作方式。并及時通知檢修人員對故障單元進行復位處理恢復,若不能恢復,應盡快聯系廠家技術人員處理恢復。

3規范監控系統軟、硬件的管理

3.1建立有效合理的審核批準制度

軟件的修改、更新、升級和硬件的更換必須履行審核、批準制度,更新前必須將更改理由、如何更改、更改后的結果等填入更改申請表,經上級部門審核,總工程師或生產副總經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更改。

3.2建立完善的監護人制度

修改、更新、升級軟件前,應對軟件進行備份,更改過程嚴格執行監護人制度,嚴禁獨自一人進行操作。

3.3建立完整的操作記錄

3.3.1任何人員對監控系統軟件進行操作后都應詳細填寫操作記錄,(操作記錄應至少具備時間、操作理由(原因)、操作步驟、操作后的結果,并有操作人、監護人的簽名)。

3.3.2有針對性的、嚴密的監控系統防病毒措施,禁止任何人員將未經測試確認的各種軟件下載或拷貝到已運行的監控系統中使用。

3.3.3不能將外掛系統直接接入監控系統,必須經可靠的隔離防火墻后才能掛入。

篇2:信息監控系統事故隱患考核制度

為規范信息、監控系統事故隱患管理,提高系統現場標準化水平,結合礦井管理考核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一、信息、監控事故分類將信息、監控事故依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所產生的影響劃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四個等級(四類);事故分類、性質的認定依據《寺河礦事故報告、分析、處理制度》、《寺河礦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一般事故:凡是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事故:1、全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無計劃中斷10分鐘以內的2、除采掘工作面以外,其它地點的監測裝置不能實現故障閉鎖的3、因操作不當引起小于3.0%誤報警的4、單個掘進工作面因故不能正常監測但能實現故障閉鎖在30分鐘以內的5、單臺監測監控傳感器故障或中斷的6、單臺傳感器斷電試驗不符合規定的7、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萬元以內(包括2萬元)的8、其它認定性質為一般的信息、監測事故較大事故: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為較大事故:1、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無計劃中斷一個工作面的2、全礦井監測數據上傳無計劃中斷2小時以內(包括2小時)的3、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2-10萬元(包括10萬元)之間的4、運輸或施工損壞監測監控線路或設備,影響數據傳輸與系統運行時間30分鐘以內的5、多臺傳感器斷電試驗不符合規定的6、甲烷超限達到斷電點,系統顯示斷電但工作面仍正常運行的7、井下現場采掘工作面以外的工作場所未按規定安裝監測傳感器的8、其它認定性質為較大的信息、監測事故重大事故: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非傷亡事故為重大事故:1、礦井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無計劃中斷一個工作面以上的2、全礦井監測數據上傳無計劃中斷2小時以上的3、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的4、運輸或施工損壞監測監控線路或設備,影響數據傳輸與系統運行時間30分鐘以上的5、人為甩掉、破壞監測監控系統各類裝置繼續生產作業運行的6、其它認定性質為重大的事故特別重大事故:凡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非傷亡事故為特別重大非傷亡事故:1、礦井未裝備監測監控系統的2、其它認定性質為特別嚴重的、社會影響較大的非傷亡事故二、信息、監控系統隱患分類一般隱患:1、監測分站、斷電儀等設備未按規定放置在分站架上2、甲烷傳感器保護架損壞3、井下甲烷傳感器未按規定安裝滑輪吊掛裝置的4、甲烷傳感器被灰塵、煤泥覆蓋報警燈、顯示窗看不清的5、甲烷傳感器未蓋充氣孔6、分站、傳感器無管理牌板7、工作面電話安設位置不符合標準要求的8、電話機無管理牌板、無指向牌板的9、監測、通訊線纜及設備未按規定碼放的10、工作面無監測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大樣圖,或者大樣圖與現場不符的11、信息、監測電纜從通風設施墻體或通風設施穿過時沒有穿墻套管的12、監測線、通訊線與動力電纜、風水管路纏繞、搭接13、監測線、通訊線吊掛亂、吊掛高度不符合規定14、監測線、通訊線脫鉤、串鉤,或與動力電纜共鉤、交叉15、監測線、通訊線的接線盒兩端線路未作保護16、甲烷傳感器管理牌板填寫不清楚(一處)17、甲烷傳感器管理牌板吊掛不到位、積塵嚴重未及時清理18、工作面無監測監控設備檢查記錄本的或記錄填寫有涂改的19、現場無試驗斷電記錄本及運行、檢修、巡檢記錄20、現場試驗斷電記錄本內容不全21、設備包機牌的內容與使用單位不符嚴重隱患:1、斷電點、報警點、復電點不符合規定2、甲烷傳感器的報警器、報警燈、顯示窗破損或進氣孔堵塞3、甲烷傳感器吊掛在隔爆水袋中間、頂板不穩定、頂板淋水地點或吊掛不牢固的4、甲烷傳感器未按標準吊掛5、未按規定對甲烷傳感器進行調校的6、風機前、區域回風甲烷傳感器未按標準做出區分標識7、分站、斷電儀等設備無接地8、機載甲烷斷電儀不能正常工作9、掘進工作面迎頭20米范圍內監測線未吸頂貼幫,冗余盤線未置于迎頭20米范圍以外的10、綜采工作面支架內監測電纜未保護的,或冗余盤線未置于超前支護范圍以外的11、甲烷傳感器尾線未保護的12、甲烷傳感器無保護架13、監測線、通訊線用鐵絲捆綁、吊掛14、監測線、通訊線與瓦斯管路纏繞搭接15、井下私自串接電話機16、井下運輸大巷運行車輛未安裝車輛識別卡,或者車輛識別卡失效未及時更換的三、信息、監控管理相關考核標準1、信息、監控事故考核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考核標準按照寺河礦安全管理部下發的寺河礦事故處罰標準執行。2、信息、監控隱患考核信息監控系統所查隱患初次下表不予處罰責令其立即整改,在規定時間內未整改完畢的,下二次三定表后按礦處罰標準進行考核。3、信息、監控設備丟失、損壞考核設備賠償金額以礦設備、配件采購價格為準。造成設備丟失、損壞的對責任人或責任單位按原價全額考核,責任人由責任單位落實。四、信息監控管理考核評分標準根據系統管理要求對各區隊進行月度打分考核,標準見下表。序號考核項目分數考核內容與評分標準1故障及事故351、每發生一次故障斷電扣1分。2、每發生一次誤報警扣1分。3、發生一般事故一次扣5分。4、發生嚴重事故一次扣10分。5、發生一次特別嚴重事故扣15分。6、發生重大事故時,此項不得分。7、現場失控一次此項不得分。2安全質量標準化351、存在一般隱患一條扣0.5分。2、現場存在嚴重隱患一條扣2分。3、出現一處失爆扣此項不得分。4、拒簽三定表此項不得分。5、系統設備及線路不能按規定時間回收扣10分。3傳感器調校201、瓦斯傳感器不完好一臺次扣2分。2、瓦斯傳感器(外殼、顯示窗、報警燈、提手等)損壞一臺次扣5分。3、瓦斯傳感器未按規定時間調校一臺次扣10分。4、出現嚴重違反傳感器調校規定者此項不得分。4斷電試驗5一次不做斷電試驗此項不得分5記錄51、斷電試驗無記錄扣1分。2、移動、延伸傳感器及線路無申請計劃扣1分。3、監測監控系統安裝、搬遷、拆除、回收無審批報告扣1分。4、各項記錄填寫不規范,有涂改、缺項等一處扣0.5分。說明:按月考核打分排隊。考核內容中未明確指出而檢查發現有嚴重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每一處扣2-10分。

篇3:防止監控系統及調度自動化系統事故措施

1?禁止運行人員在監控系統上安裝任何軟件和玩游戲。

2?只有經過授權的運行、維護人員才能在監控系統上進行操作。

3?在監控系統上只能使用專用移動存儲設備,防止將病毒帶入監控系統。

4?加強對各系統UPS的管理,定期進行帶負荷充放電試驗(交直流電源切換試驗),檢查裝置動作可靠性。

5?定期備份監控系統及調度自動化系統歷史數據,防止設備損壞造成數據丟失。

6?各類自動化相關軟件和程序必須進行備份,并刻錄成光盤保留。

7?監控系統開停機不成功時,應進行詳細的檢查,在正確判斷是由于系統故障時,才能進行手動開停機操作。

8?每年應利用全停電機會對主機進行一次全面的除塵工作,并對各冷卻風扇補充潤滑油。

9?加強運行人員的技術業務培訓,提高監控系統故障情況下的事故處理能力,防止因處理操作不當擴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