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保潔公司員工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某保潔公司員工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2024-07-18 閱讀 3057

保潔公司員工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是公司一切工作的保證,安全工作人人有責,工作中存在的危險隱患只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及加強管理力度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每位員工必須有強烈的安全意識,牢記安全第一。為確保員工、公司、客戶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杜絕傷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公司制定了安全守則和防火措施。對于違反安全、消防措施和制度的人員,造成損失的,將追究當事人直接責任。

一、嚴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項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各種防護用品和防護用具。在組織、管理、指揮生產方面負安全責任,認真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二、組織編制和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時,要貫徹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技術措施要針對性強,使用效果好,能科學的指導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布置下月安全生產工作,責成有關人員分頭檢查實施情況。

三、經常對所屬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檢查執行情況,對上級安全部門的工作指示,應主動布置、檢查,并給予大力支持。

四、深入現場,在檢查作業進度的同時,必須檢查安全生產情況,及時糾正違章行為,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責成限期解決,并令其制定不再重復發生問題的措施。

五、嚴禁在消防通道堆放雜物,要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所有員工進入工作區域必須走指定通道并佩戴保安部門發放的胸卡。

六、遵守吸煙的規定,嚴禁隨意亂扔煙頭、火柴棒,嚴禁在非吸煙區吸煙。

七、嚴禁私自動用,安裝各種電器設備和接通電線。必須將放置在蒸汽管路,散熱器、加熱器及熱的管路周圍的可燃物移至安全位置或用隔板覆蓋。

八、嚴禁將有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工作場所,發現以上可疑物品或人員時應立即報告部門主管或有關部門。并協助有關部門工作。

九、保護賓客和公司全體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我們每位員工的義務。如遇險情,要立即報告部門主管并保護好現場,積極協助部門主管和有關部門排除險情。

十、上下班途中注意過往行人和車輛,不得在機動車道或兩人以上談話并行,過往路口必須看清楚紅、綠燈后方可前行,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注意防雨、防雪、防雷電及大風天氣對周邊的樹木、建筑物、水坑、電線桿等設施的影響造成的各種隱患。(騎電動車上下班的員工小心慢行)

十一、上崗前檢查好操作中所需的工具是否能安全、正常運轉。

十二、室內保潔員要注意水、電、登高擦拭,合理運用“小心地滑”標示牌。

十三、在需要使用化學藥品時首先仔細看清楚說明書,是否對要清洗的物品有無不良影響,并在使用時不得低于兩人操作。

十四、在使用專業清洗設備時(如:洗地機、吸水機、拋光機等)首先要仔細檢查線路是否安全,按照操作流程使用機器設備,保證安全運行。

十五、庫區保潔員注意前后停車區域裝卸貨物行駛車輛的躲讓等。

十六、外圍保潔員注意高處墜物傷人。

十七、高位清潔(如:玻璃、天花板、出風口等)首先應將“工作進行中”標示牌放置于現場,一人扶梯一人清潔,作業期間應留意來往人員,注意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不能碰到人員并注意個人安全。

十八、高墻清洗,應將安全帶保險繩拴在牢固點并掌握重心。

十九、如遇到工作時間內發生工傷事故,必須及時向主管人員報告。

二十、要重視各項環節,結合自身安全工作經驗將安全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從而確保保潔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篇2:油田分公司員工安全上崗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依據《安全生產法》及長慶油田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相關規定,為全面實行全員安全上崗證制度,規范崗位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考核、發證與復審工作,提高崗位員工安全操作技能和防險避險能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安全上崗證采用A證和B證兩種。

生產崗位操作層員工持A證上崗。包括:采油、采氣、油氣集輸、煉油化工、輔助生產崗位及三級以下站庫的班站長等操作崗位人員。

基層生產組織、指揮管理層員工持B證上崗。包括:三級以上(含三級)站庫的站長、井區長等管理崗位人員。

第三條?安全上崗證是崗位員工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技能、符合單獨上崗條件的基本證明,員工必須持安全上崗證上崗,隨身攜帶,一人一證。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油田公司所屬各單位及其基層管理、操作崗位的各類用工人員。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油田公司HSE委員會全面負責全公司安全上崗證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六條?員工安全上崗證的培訓取證工作由公司安全環保部門牽頭,人事教育部門配合。安全環保處具體負責制定員工安全上崗證培訓、取證管理辦法、確定試題范圍及日常管理等工作;人事(教育)部門負責組織開展員工安全上崗證的培訓、考核及復審等工作。

第七條?各二級單位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要具體負責本單位安全上崗證的取證培訓及發證等工作。

第三章?教育培訓

第八條?培訓對象:安全上崗證的培訓對象為A證和B證的所有待取證人員。

第九條?培訓內容:員工安全上崗證培訓,分理論培訓(包括熟悉了解法律、法規、標準、規章制度等)與實際操作培訓兩個方面。

理論培訓:以崗位應知應會、員工安全生產合同條款、事故應急預案、危險源辯識、工作過程安全注意事項、自救互救及應急處理等為重點內容。

實際操作培訓:以規范操作、危險源辯識、正確處理各類險情及相鄰作業、關聯作業、交叉作業過程中的密切配合、相互監督等為重點內容。

基層管理人員培訓以熟練掌握HSE“兩書一表一卡”基本要素、風險識別方法、應急預案、應知應會和安全管理技能等為重點。

第十條?培訓時間:理論知識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其中復審培訓不少于8學時;實際操作培訓應根據崗位及現場熟悉程度確定,一般不少于4學時。

第十一條?培訓形式:崗位操作人員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以崗位、班站為單元,采取分期分批、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由各二級單位合理、統一組織實施。

基層管理人員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以作業區、車間為單位,由二級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各二級單位要建立健全員工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檔案,培訓計劃、教員資格、考試答卷、考核成績等資料要存檔、備案。

第四章?考核、發證及復審

第十三條?員工安全上崗證的考核、發證及復審工作,必須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不得弄虛作假。

第十四條?安全上崗證的考核分為安全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

安全上崗證取證培訓理論考試題由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部門按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兩個層面,分專業、類別、工種、工藝特點建立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題庫,考核、復審時從題庫中隨機抽題考試。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內容要結合崗位特點與現場實際確定。

第十五條?發證:崗位操作人員理論考試70分以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后,由二級單位質量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簽發“安全上崗證(A)”。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有一項不及格或不合格者,不得發證。

基層管理人員經過理論考試70分以上并能熟練辯識和分析作業過程中的危害因素,能正確判斷傷害(危害)方式,危害因素原因分析準確、預防措施切實可行、應急措施得當、應知應會清楚的,由本單位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簽發“安全上崗證(B)”,準予單獨頂崗組織指揮生產。

凡經考試、考核不合格的管理和操作人員,經重新培訓后允許補考1次,補考合格后予以發證。沒有取得安全上崗證的員工不得單獨上崗操作或組織指揮生產。

第十六條?復審

(一)復審內容。除包括本辦法第九條的內容外,還包括以下內容。

1.健康檢查;

2.違章作業記錄檢查;

3.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

4.本崗位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考試、考核。

(二)復審確認。復審合格的由復審單位簽章、登記,予以確認。復審不合格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原復審部門申請再次復審。復審單位可根據申請,再復審1次。再復審仍不合格或未按期復審的,則安全上崗證失效。

(三)復審周期。安全上崗證一年復審1次。由安全環保和人事教育培訓部門在復審欄填寫“至某年某月有效”條形印章。

第五章?管理與獎懲

第十七條?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持安全上崗證人員的管理,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的檢查工作,安全部門應當定期對申報、培訓、考核、復審工作實施監督。

第十八條?各單位人事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在每年12月10日前向安全環保處、人事處報送本年度本單位有關安全上崗證人員培訓、考核、發證和復審的統計資料。

第十九條?員工出現重大違章指揮、違章操作行為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發證部門收繳其安全上崗證,并及時組織進行培訓、考核和復審。

(一)未按規定接受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

(二)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違章操作記錄達2次以上的;

(三)弄虛作假騙取安全上崗證的;

(四)拒絕出示安全上崗證或拒絕上級部門監督檢查的;

(五)私自涂改證件內容或撕毀證件的;

(六)將證件轉借他人使用的;

(七)經確認健康狀況已不適宜繼續從事所規定的作業的。

第二十條?離開本崗位達3個月以上的崗位人員、轉崗、并崗、調整崗位人員或安全上崗證丟失的崗位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核,經確認合格后方可取得安全上崗證上崗作業。

第二十一條?從事安全上崗證人員考核、發證和復審工作的有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應給予行政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處、人事處負責解釋。

篇3:P礦煤礦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礦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規范安全教育培訓秩序,保證安全教育培訓質量,促進我礦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教育培訓是指以提高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活動。

第三條礦安全科負責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建立培訓檔案,詳細、準確記錄培訓考核情況。按上級有關部門的培訓計劃安排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組織落實本礦其他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主要負責人培訓

第四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煤炭工業廳頒發的礦長資格證。

第五條主要負責人必須到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專門安全培訓,取得由煤礦安全監察局頒發的安全資格證,并且每年必須參加一次再培訓。

第三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

第六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指在煤礦企業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具體指:煤礦企業分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副礦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安檢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生產、機電、調度等部門負責人;采煤、掘進、機運、綜采、通防等區隊長;其他從事安全生產管理的人員。

第七條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參加具備相應資質的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組織的安全培訓,經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并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和再培訓。

第八條未取得安全資格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崗位。

第四章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考核不及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每兩年復審一次,過期不參加培訓、復審者,操作證自行作廢。

第十一條特殊工種培訓考試不及格者,除交補考費補考之外,另罰款100元/人。對不按時參加補考或補考不及格,拿不到特種作業證者,培訓費自付。

第五章崗前培訓

第十三條井下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如果曾經從事過煤礦行業,憑相關證明可以縮短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但不少于24小時。培訓結束后,安全科組織新工人進行閉卷考試。考試不及格者,重新培訓。考試合格后,必須簽定一年的師徒合同,在有安全工作經驗的從業人員帶領下工作,經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地面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第十四條煤礦新從業人員上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狀況及發展前景,員工手冊,企業規章制度,國家有關安全形勢,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礦井生產概況、建設與發展狀況、開拓方式、生產系統,煤礦安全規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入井安全知識,事故應急救援、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及防范措施,一通三防安全知識,機電、提運安全知識,掘進安全生產知識,采煤安全生產知識,職業衛生常識,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礦山急救常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

第十五條員工改變工種、調換崗位或操作新設備時,以及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的人員,必須經過業務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否則不準上崗。

第十六條對考試合格人員予以每天50元的學習補助,不考試不及格不參加人員不予發放學習補助。

第六章三違人員培訓

第十七條我礦“三違”人員必須接受安全培訓后方可重新上崗,上崗以安全科開具的上崗通知書為準,任何單位不得在沒有接到上崗通知書的情況下安排“三違”人員上崗,否則對單位責任人按“三違”論處。

第十八條“三違”人員培訓時間以安全科書面通知為準,培訓期間按正常上班時間在安全科教室內學習,不得遲到、早退,有事必須請假,培訓時間按請假的天數延后,無故不請假離礦按曠工處理。

第十九條培訓內容是本崗位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音西煤業“三違”界定標準、礦規、礦紀等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三違”人員培訓結束,經考試合格后發上崗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三違”人員學習期間,不予以任何補助。

培訓要求

1)礦所屬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

2)全礦員工必須定期接受安全教育與培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受培訓。

3)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基本用人原則,新員工必須經過培訓才可以上崗。

4)各單位要強力推行“手指口述”,“應知應會”、“危險預知”“反三違樹正氣”等,重視調度會學習及現場提問。

5)各單位培訓管理員必須積極開展各單位的培訓工作并將培訓工作分類存檔,建立培訓檔案。

6)各單位要每月展開一次全員培訓,并對根據培訓進行考核,考核結果需存檔,并上報安全科。

(一)安全科要建立健全培訓擋案,實行從業人員一人一檔。

(二)安全科要及時對主要負責人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等培訓考核發證情況進行統計,并填入個人培訓擋案。

第二十六條培訓經費提取制度

為保證安全生產培訓的投入,實行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提取制度。礦根據實際需要提取培訓費用,發生的安全生產培訓費用據實列入成本費用。

第二十七條全員培訓質量檢查評估制度

培訓質量檢查評估,應從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出發,貫穿整個培訓過程和學員上崗后的一段時間內,由專門檢查評估小組,結合每一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評估方法,對整個培訓工作實行全過程控制。

(一)課堂效果評估制度

1、檢查受訓者上課記錄的筆記,看受訓者是否認真聽講并記筆記。

2、檢查授課人員是否備課,內容是否充實、有針對性、實用性。

(二)培訓考評制度

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提高培訓回報率,培訓后培訓管理者要對受訓員進行考核、評價。考試是考核、評價培訓質量的又一重要環節。內培一律采用閉卷考試,考題要堅持密切聯系實際,并嚴格監考及改卷制度。

(三)培訓質量跟蹤制度

培訓質量跟蹤制度與考評制度是緊密相關的。考評要根據質量跟蹤的結果進行。

1、受訓者返崗后,培訓部門要派人定期跟蹤反饋,以發現受訓者在各方面的進步,考察員工是否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實際操作水平是否提高了。也可進一步發現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的培訓計劃提供制定的依據。

2、調查方式采取座談和填寫調查表相結合的方式。

參加人員為:

(1)單位分管培訓的領導;

(2)參加培訓后,返回工作崗位工作的在職職工。

3、調查座談內容:

(1)培訓的內容、方式與培訓對象實際生產需要是否合理銜接;

(2)職工對培訓活動有何建議,是否有“三違”現象。

4、被調查單位應認真填寫調查表各項內容,并交勞動人事科。

(四)培訓效果評估制度

1、對學員的考核:包括學員的考試成績優秀率、及格率,培訓前后實際操作水平的真正變化,培訓前后態度上的真正變化。

2、對授課人員的授課情況進行評估。

3、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第十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制度由礦安全科制定,由礦安全科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