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輛安全運行技術標準內容

車輛安全運行技術標準內容

2024-07-18 閱讀 9798

(一)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衢州杭氧氣體有限公司液體槽車的管理、使用、維修,對車輛安全性的要求。

(二)引用依據

1、《汽車大修竣工出廠技術條件》;

2、《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例》;

3、《汽車對掛車外照明和信號裝置的數量位置和光色》的規定。

(三)整車

1、車輛標記

①車輛必須保留產品銘牌,大修竣工的車輛必須符合《汽車大修竣工出廠技術條件》的要求。

②更換發動機缸體進,應先向車輛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后,按規定打上原發動機號,字體為二號印刷體。

③更換車架時,應向車管部門申請辦理有關手續,然后按規定打上原車架號,字體為一號印刷體。

2、漏水檢查:

在發動機運轉及停車時,要經常檢查水箱、水泵、缸體缸蓋、暖風裝置及所有連接部件,不能有漏水現象。

3、漏油檢查:

機動車連續行駛距離不少于10公里,停車后觀察杜絕滴油現象。

4、車速表檢查

車速表允許誤差范圍+15%-10%。

5、車輛外觀:

①保持車輛外觀整潔,各零件部件完好,聯結部位緊密,無缺損,技術性能良好。

②車體周正,左右對稱部位高度偏差不大于40mm,左右軸距差不大于5mm。

(四)發動機

1、發動機動力性能良好,運轉平穩,不得有異響。怠速穩定,機油壓力正常,發動機功率不低于原額定功率的75%。

2、發動機應有良好的啟動性能。

3、發動機在突然加速的情況下,不能有明顯突爆聲,消聲器不得有“回火”、“放炮”現象。

4、發動機點火系、潤滑系、冷卻系的機件齊全,性能必須良好。

(五)轉向系

1、機動車的方向盤應轉動靈活,操作輕便,無阻滯現象,車輛轉到極限位置時,不得與其他部件有靡擦現象。

2、機動車轉向輪向后轉向時,應有自動回正能力,以保證機動車穩定的直線行駛。

3、機動車方向盤的最大自軸轉動量,從中間位置向左右轉移時,不得超過15度。

4、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行駛,其方向盤不得有左右擺振現象及路感不靈活、跑偏或其他異常的現象。

5、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行駛,以10公里速度從直線行駛過渡到直徑為24米圓周行駛時,其施加于方向盤最大圓周力不得大于245N。

6、機動車前輪定位應符合原廠有關技術條件的要求。

7、用側滑議檢驗前輪的測滑量,其值不得超過5mm/Km。

8、轉向機構各連接部位要鎖上可靠,不松曠。

9、轉向節及臂、轉向橫直徑及球銷應無裂紋或損傷,并且球銷不得松曠,橫直拉桿不得拼焊。

(六)制動系

1、機動車及掛車必須設置彼此獨立的行車和駐車制動裝置。

2、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應符合該車型的有關技術條件規定。

3、行車制動在產生最大制動作用時,踏板力不得超過700N,手制動桿接力不得超過340N。

4、行車制動最大制動效能,應在踏板安全行程的五分之四內達到。

5、駐車制動操作裝置的安裝位置要適當,其操縱桿必須有一定的儲備行程,一般應操作桿全程的四分之三以內產生最大交通。

6、施加于駐車制動操作桿的力應不大于300N。

7、對采用氣壓制動操作的機動車輛,當氣壓升至590Kpa的情況下,將制動中波板踏到底,待氣壓穩定后觀察3分鐘,單車氣壓降低下能超過19.6Kpa。

8、采用液化壓制動系統車輛,當制動踏板壓力最大時,保持1分鐘踏板不得有緩慢向底板移動現象。

9、氣壓制動系統必須裝有限壓裝置,貯氣筒應裝有放水閥。

10、采用制動的車輛,發動機在中等轉速下,4分鐘內氣壓的指標從零升到起升壓的329Kpa。

11、車輛在運行過程中,不應有自動制動現象,當掛車與牽引脫離后,掛車應能自動制動,牽引行的制動仍然有效。

12、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制動距離和跑偏量應是:總質量大于4.5t小于12t的汽車,空載20Km/n時,制動距離小于或等于3.8m;滿載30Km/n時,制動距離小于或等于8.0m;緊急制動時,20Km/n跑偏量小于或者等于8mm,30Km/n跑偏量小于或等于200mm。

13、機動車制動完全采放時間不得大于0.8s。

14、機動車輛駐車前動性能要求,車輛空載正反兩個方向在20%的坡道上使用駐車制動裝置5分鐘以上,應保持固定不動。

(七)照明、信號裝置和其他電氣

車輛燈具應安裝牢固,燈泡要有保護裝置。所有燈光、開關安裝要牢固,開關自如,不得因車輛震動而自動開關。電器開關位置要適當。

1、照明、信號裝置

①汽車及掛車的外部照明和信號裝置的數量、位置、光色、最小幾何可見度等應符合有關規定。

②空載高為3米以上的必須安裝廓燈。

③總長超過9米的車輛兩側及前方必須安裝轉向信號燈。

2、前燈光束照射位置要求

①機動車在檢查前照燈的近光束照射位置時,車輛空載,允許一名駕駛員。前照燈距有屏幕10米處,光束明暗截止線轉角或中點的高度應為0.75-0.8H(H為照燈中心高度),其水平方向位置左右不得大于100mm。

②四燈制前燈,其遠光單光束在屏幕上的調整,要求光束中心離地高度為0.05-0.9H,水平位置要求在燈偏不得小于100mm,向右偏不得大于170mm,右燈向左或向右偏不能大于170mm。

③兩燈制的汽車,每只的發生強度應大于1500cd,四燈制的汽車每只燈的發光強度應大于12000cd。

3、其他電器設備

①機動車必須設置喇叭,其性能應可靠,聲音清晰。

②機動車在城區行駛,喇叭在距車前21米,離地1.2米處應為90-105db(A)。

③機動車在山區道路上行駛,其喇叭聲級可大于105db(B)。

④大型車應設置電源總開關。

(八)行駛系

1、輪胎的要求:

①輪胎的磨損:輪胎在磨損后花紋深度不得小于3.2mm。

②輪胎胎面因局部磨損不得暴露出輪胎簾布層。

③輪胎胎面和胎壁上下不得有長度超過2.5cm的深度,不得暴露出輪胎布層的踴裂割傷。

④任何一軸上的輪胎,型號和花紋應是相同的。

⑤機動車轉向輪不能裝用翻新輪胎和次品輪胎。

2、輪胎橫向和徑向擺動量:小型汽車不大于5mm,其他車輛不大于8mm。

3、車輛的鋼板、彈簧等組成部分,不得有裂紋、斷片和缺片現象。其中心螺栓和V型螺栓必須堅固。

4、車架不能有變形、銹蝕、彎曲等現象,鉚釘不能缺少或松動。

5、前后橋不能有變形、裂紋。

6、減震器工作必須正常。

(九)傳動系

1、離合器

①機動車的離合器接合部要平衡、分離徹底,不能有異響、抖動或打滑現象。

②離合器踏板自由行使應符合整車技術條件規定。

③踏板力不能超過300N,手握力不得超過20N。

2、傳動軸

①、轉動軸運行時,不應發生震動和異響,中間軸承、方向節不得有裂紋和松動現象。

②、轉動軸的聯接螺栓必須使用專用螺栓,不準用普通粗螺栓代替。

(十)車身

1、車身和駕駛室應緊固耐用,覆蓋件無開裂紋銹蝕。

2、車身內、外部不能有任何人致傷的尖銳凸現象。

3、車門鎖、質量要可靠,不能自動開啟現象。

篇2:機動車輛安全運行制度

為了保障廠區的交通運輸安全,維護交通秩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有關的交通安全規程,結構我廠的實際,制定如下制度。

1、機動車輛駕駛員必須經有資格的培訓單位培訓,并經考核檢審,發給駕駛執照方可駕駛。

2、未經車輛所在單位負責人批準,廠內機動車輛禁止在廠區外隨意駕駛。

3、車輛通過十字、拐彎路口時,駕駛員一定要減速鳴笛,認真瞭望、確認信號,在沒有危險時才能通過。

4、車輛的各種機構零件,必須符合技術規范和安全要求,嚴禁帶故障運行。(如照明、剎車等)

5、機動車輛進出廠區大門及拐彎時,時速不得超過5千米/小時,在廠區道路上行駛,時速不得超過10—15千米/小時。

6、非專職司機嚴禁動用車輛,違者一律開除。造成事故、事件的按照化工廠其他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送司法機關處理。

7、司機在離開車輛時,必須取下鑰匙、檔復位,如在有坡度的地方還應采取措施防止溜車。

8、靜止狀態下的車輛,在行走時必須鳴笛,車輛每次倒車都必須鳴笛,并了解背后情況。

9、叉車、鏟車在行走過程中除專職司機外,一律不準載入,嚴禁人貨混載行車。

10、嚴禁超標(超高、超長、超重)裝載行車。

11、鏟車在行駛時,無論空載還是重載,其車鏟距地面不得小于300毫米,但也不得高于500毫米。

12、嚴禁駕駛員酒后駕車,疲勞駕車,越道搶行等違章行為。

13、嚴禁空檔溜車和超速開車。

14、嚴禁無阻火器車輛進入禁火區。

15、如違反以上條款一律考核司機、車間主任,考核金額為100—500元。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事故的按照事故有關規定處理。

16、本制度從**年**月**日開始執行。

篇3:車輛安全運行管理規定

各有關單位:

為確保我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扎實的開展,為了各種車輛在生產中有效的管理,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各種車輛在運輸及管理過程中應遵守以下規定:

1.駕駛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在行駛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車輛操作規程和交通規則。

3.要做到腦勤、眼勤、手勤,嚴格做到不超速,不違章,不超載,要知車,知路,知氣候,知貨物,要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情況,對車輛要勤檢查,勤保養,勤保修,勤搞衛生。

4.在行駛中對路況不明要慢,視線不良要慢,起步、會車、停車要慢,在交叉路口,狹路,彎路,人行道,人多繁雜地段要慢速行駛。

5.進入公司區內行駛的各種車輛,每小時最高行速5公里,要低速安全行駛。兩臺以上車輛前后行駛時,兩車最小車距50m,嚴禁超車,嚴禁在沒發生意外情況下采取緊急停車。

6.為保證車輛及人身的安全,在公司內任何車輛不準帶人,駕駛室內只允許駕駛員一人,除學徒司機外(注:學徒司機只準坐一人),外出車輛因工作需要搭乘的人員,應坐在安全可靠的指定部位,嚴禁坐在車廂側板上,或駕駛室頂上,也不得站在踏板上,手腳不得伸出車廂外,嚴禁扒車和跳車。

7.各種車輛在生產區內嚴禁亂停亂放。因工作需要中途需停車者,應選擇安全地點,停車或未卸完貨物前,駕駛員不得離車。

8.各種車輛嚴禁進入易燃,易爆區域,如工作需要必須進入者,必須先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安全人員指揮下方可進入工作。

9.裝卸貨物的車輛,車輛與堆放貨物之間的距離,一般不得小于1m,與滾動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2m,裝卸貨物時,駕駛室內不準坐人;吊物時,不準將貨物經過駕駛室的上方裝卸。

10.裝運熱錠,熱切頭,鐵水和熔渣等灼熱物質的特種車輛,嚴禁急轉彎,嚴禁在煤氣,氧氣等管道下停放,更不準在油庫附近停放。

11.倒車時,駕駛員應先查明工作現場,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倒車,必要時要有專人指揮倒車。

12.公司各種車輛要配帶相應的安全消防器材,要不斷檢查消防器材的可靠性,有效性。

13.凡違犯上述任一條規定者發現一次扣罰駕駛員50元;發生超乘(注:鏟車內只準坐司機本人),將處罰當事人100元,司機100元,單位主管100元。

此規定自2006年4月28日起執行。

生產安全部

企業管理部

2006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