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保證安全技術措施
一、停電
1.進行線路作業前,應作好下列停電措施:
a.斷開發電廠、變電所(包括用戶)線路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b.斷開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線路各端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和熔斷器(保險);
c.斷開危及該線路停電作業,且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線路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d.斷開有可能返回低壓電源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2.應檢查斷開后的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是否在斷開位置;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機構應加鎖;跌落式熔斷器(保險)的熔斷管應摘下;并應在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機構上懸掛“線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二、驗電
1.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接地線前,要先驗電,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要用合格的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
330kV及以上的線路,在沒有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的情況下,可用合格的絕緣桿或專用的絕緣繩驗電。驗電時,絕緣棒的驗電部分應逐漸接近導線,聽其有無放電聲。確定線路是否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2.線路的驗電應逐相進行。檢修聯絡用的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時,應在其兩側驗電。
對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驗低壓、后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
三、掛接地線
1.線路經過驗明確實無電壓后,各工作班(組)應立即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要掛接地線。
若有感應電壓反映在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時,要注意在拆除接地線時,防止感應電觸電。
2.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
3.掛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時的程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
若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可采用臨時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
4.接地線應有接地和短路導線構成的成套接地線。成套接地線必須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如利用鐵塔接地時,允許每相個別接地,但鐵塔與接地線連接部分應清除油漆,接觸良好。
嚴禁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和短路線。兩線一地制系統的線路經驗電后,裝接地線的規定,由各供電局自行規定。
救助站制度
篇2:監測與監控安全管理措施
(1)甲烷傳感器只有監測人員有權調校,每周必須用標準氣樣進行標校。
(2)監控斷電功能必須每7天試驗一次,并要有記錄可查,確保斷電功能靈敏、可靠。
(3)車場口的常閉風門必須上風門傳感器,工作面風巷安設溫度及風速傳感器。
(4)工作面監測人員或瓦斯檢查工每天必須對甲烷傳感器用光學瓦斯檢查儀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匯報調度室及通防隊值班人員。當兩個檢測儀器誤差大于0.1%時,先以讀數大的為依據,通防隊必須在8小時內用標準氣樣對甲烷傳感器進行重新調校。
(5)因瓦斯超限斷電的電器設備,均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規定值以下時,方可人工復電。
(6)拆除或改變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的電源線及控制線、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轉時,必須至少提前一個小班提出申請經礦調度室、通防隊許可,方可按計劃時間實施,并匯報調度室。
(7)安全監控設備必須具有故障閉鎖功能,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未投入正常運行或故障時,必須能立即切斷該監控設備所監控區域的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并閉鎖。當與閉鎖控制有關的設備工作正常并穩定運行后,自動解鎖。
(8)工作面的監控設備發生故障不能斷電時,監控機房必須立即匯報調度室,調度室通知工作面所有作業單位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并將人員撤到進風巷。然后安排通防隊立即到現場處理。只有監控設備恢復正常后,并向調度室匯報,工作面方可恢復正常工作。
(9)灑水滅塵時,嚴禁將水灑到甲烷傳感器上。
(10)甲烷傳感器每班移動由綜采隊當班班長與瓦斯檢查員負責,當監測系統出現故障時,嚴禁采煤作業。
篇3:采前預抽本煤層瓦斯防突措施模版
(1)本煤層順層抽放鉆孔,由工作面下、上兩巷打孔,采面中間不能留空白帶。其方法是:1)選用大功率鉆機,上、下向鉆孔應能交叉10—15m;2)改變采面斜長(各小階段車場已掘成,斜長已定型,不宜改變)3)掘進底板巖巷,巖巷內開鉆場,向空白帶打穿層抽放孔。
(2)由于二1煤層透氣性低,應采取卸壓抽放措施。即多打孔、大直徑,全煤厚都分布有鉆孔的措施。實施方法為,由機巷向上打不同角度的抽放孔,孔底落在全煤厚范圍內,據焦作礦務局古漢礦經驗,打孔時,三花眼布孔,孔與孔間距1.5—2.0m,上、下排間距0.5—0.6m,鉆孔深度不一樣,仰角不一樣,一組鉆孔5—6個,孔底間距不超過6—8m,達到全煤厚均有鉆孔控制。
優點:(1)鉆孔穿過較多的煤分層,瓦斯在分層層面流動速度快,提高透氣性;(2)煤厚內不留空白帶,鉆孔分布均勻。
缺點:施工技術要求高,抽放鉆孔工程量大,工期較長。
(3)在底板巖巷內向煤層打穿層抽放鉆孔,即能預抽煤層瓦斯,對煤層實施全煤厚抽放,又能進行開采中卸壓抽放,還能進行采空區老塘抽放。底板巖巷布置在距二1煤底板20—25m巖層中。
為解決工作面兩巷本煤層抽放孔工程存在的孔徑較小,鉆孔深度較淺以及鉆孔間距較大等原因造成的瓦斯抽放率低的問題,計劃于06年7月待11111工作面貫通后,在該面進行“低透氣性煤層本煤層抽放提高瓦斯抽采率技術研究”。準備新購置三臺西安分院生產的mkd-5s鉆機在該面試驗,通過增大抽放鉆孔孔徑、孔深和優化鉆孔布置參數以及加強抽放管理等多種措施來提高采面采前瓦斯抽采率。
除利用地面永久泵站系統進行瓦斯本煤層抽放外,增加井下瓦斯抽放泵站系統進行工作面淺孔抽放、采空區抽放和高位鉆孔抽放瓦斯。使回采工作面形成本煤層抽放、工作面淺孔抽放、采空區抽放、高位鉆孔抽放瓦斯的多種形式立體化的抽放瓦斯體系。從而使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達到40%以上,為回采工作面瓦斯綜合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3)回采工作面局部消突措施仍繼續采用煤層中高壓注水、超前排放孔的技術方案。在以后的中高壓注水實際操作時,加強對注水壓力和注水量進行觀測研究,總結水壓、水量和煤體內瓦斯衰減的關系。同時為了解決大采高綜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工程量大,采取防突措施時間較長的問題,需要在11041及11151工作面進行淺孔抽放實驗研究,以進一步搞好該面防突管理工作,消除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此項工作于05年9月開始實施。
(4)在預測、效檢指標方面目前采用的是δh2和s值法。還可增加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或采用綜合指標r值法。通過試驗對比,找出敏感指標和最佳臨界值,提高預測、效檢工作的安全可靠程度和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