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使用貧油開關GL繼電保護安全技術措施

使用貧油開關GL繼電保護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6349

一、隱患內容:

1、使用貧油開關

2、使用GL繼電保護

3、開關柜無“五防”功能

二、責任人:

1、大井配電盤:邢潤香李君

2、付立井配電盤:劉占仙張岐山

3、北風井配電盤:楊雙娥趙守學

4、馬武山配電盤:王果平原愛文

5、南山配電盤:張美英施玉昌

6、礦責任人:王琦

7、隊責任人:武忠宋日明

三、隱患數量(84塊)與地點及整改時間:

1、大井配電盤:27塊;所代負荷:主皮帶、地面煤炭篩選、工業廠區、民用電。

整改時間:2008年12月30日前整改20臺;2009年6月30日前整改7臺。

2、付立井配電盤:15塊;所代負荷:主水泵、主提升絞車、機分廠、綜采。

整改時間:2009年6月30日前。

3、北風井配電盤:11塊;所代負荷:河北盤區生產皮帶、麻村主扇。

整改時間:集團公司暫無安排。

4、馬武山配電盤:10塊;所代負荷:公司三產、照明、無生產性負荷。

整改時間:集團公司暫無安排。

5、南山配電盤:21塊;所代負荷:南山主水泵、主皮帶、地面工業生產、綜采、掘進。

整改時間:2009年6月30日前。

四、未更換前的安全技術措施:

1、每3個月更換一次貧油開關絕緣油。

2、貧油開關分斷2次故障電流,檢修貧油開關并換油。

3、負荷選擇時只使用貧油開關額定容量的1/2。

4、GL繼電保護動作5次,重新檢驗一次。

5、加強日常巡視,每班按規定巡視貧油開關、GL繼電保護,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嚴格執行《電業安全規程》,確保各配電盤的安全運行。

五、應急預案:

1、各配電盤配足滅火器、沙子、工具等消防工具,油開關、真空開關運行的每個配電盤至少配備一組已檢修好的油開關與真空開關,隊配備200kg以上試驗合格的變壓器油。

2、當油開關發生噴油或火災事故時,首先切斷故障點的電源,然后滅火、清污,啟動事故應急處理程序,做好安全措施后進行修復。

3、當真空開關點拉不開,炸真空管后,按照事故應急預案進行先減負荷后停故障點電源的順序,待做好安全措施后,進行更換以恢復運行。

4、GL繼電器動作特性無法調整時,更換GL繼電器,保證繼電保護正常運行。

篇2:使用貧油開關GL繼電保護安全技術措施

一、隱患內容:

1、使用貧油開關

2、使用GL繼電保護

3、開關柜無“五防”功能

二、責任人:

1、大井配電盤:邢潤香李君

2、付立井配電盤:劉占仙張岐山

3、北風井配電盤:楊雙娥趙守學

4、馬武山配電盤:王果平原愛文

5、南山配電盤:張美英施玉昌

6、礦責任人:王琦

7、隊責任人:武忠宋日明

三、隱患數量(84塊)與地點及整改時間:

1、大井配電盤:27塊;所代負荷:主皮帶、地面煤炭篩選、工業廠區、民用電。

整改時間:2008年12月30日前整改20臺;2009年6月30日前整改7臺。

2、付立井配電盤:15塊;所代負荷:主水泵、主提升絞車、機分廠、綜采。

整改時間:2009年6月30日前。

3、北風井配電盤:11塊;所代負荷:河北盤區生產皮帶、麻村主扇。

整改時間:集團公司暫無安排。

4、馬武山配電盤:10塊;所代負荷:公司三產、照明、無生產性負荷。

整改時間:集團公司暫無安排。

5、南山配電盤:21塊;所代負荷:南山主水泵、主皮帶、地面工業生產、綜采、掘進。

整改時間:2009年6月30日前。

四、未更換前的安全技術措施:

1、每3個月更換一次貧油開關絕緣油。

2、貧油開關分斷2次故障電流,檢修貧油開關并換油。

3、負荷選擇時只使用貧油開關額定容量的1/2。

4、GL繼電保護動作5次,重新檢驗一次。

5、加強日常巡視,每班按規定巡視貧油開關、GL繼電保護,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嚴格執行《電業安全規程》,確保各配電盤的安全運行。

五、應急預案:

1、各配電盤配足滅火器、沙子、工具等消防工具,油開關、真空開關運行的每個配電盤至少配備一組已檢修好的油開關與真空開關,隊配備200kg以上試驗合格的變壓器油。

2、當油開關發生噴油或火災事故時,首先切斷故障點的電源,然后滅火、清污,啟動事故應急處理程序,做好安全措施后進行修復。

3、當真空開關點拉不開,炸真空管后,按照事故應急預案進行先減負荷后停故障點電源的順序,待做好安全措施后,進行更換以恢復運行。

4、GL繼電器動作特性無法調整時,更換GL繼電器,保證繼電保護正常運行。

篇3:四年級做個小開關教學反思

四年級做個小開關教學反思

首先展示引入,學生發現問題。展示一個電路檢測器,將檢測頭連接起來,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根據上節課的經驗會說:小燈泡亮了;檢測器是由一個小燈泡(包括燈座),一節電池(包括電池盒)三根導線組成的;檢測器是可以使用的;這個電路是通路等方面的回答。我就進一步啟發:從第一個同學發言到第四的同學發言這段時間,你又發現了什么?因為這段時間檢測器沒有變化,許多學生都覺得沒有什么發現,而個別學生認為:電池的電量在減少,這是學生從意識上的認知,但沒有表象出來。有學生馬上說:小燈泡一直在亮著。我進一步說:小燈泡亮著很浪費電能,那怎么辦呢?學生馬上想到使用開關,順理引入本課課題:做個小開關。

學生喜歡動手,做個小開關在學生看來挺簡單,學生做好開關后,老師不加任何評論,學生連接好檢測器后,得意地將制作的小開關連到電路中,不會連接的小組,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學生把小開關連接到電路中后,遇到了問題:自制的小開關不能自由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學生將制作的小開關在實際運用中才覺得不適合,需要改進,如果在實驗過程中一切均很順暢,學生都覺得簡單,一旦運用到實際電路中就缺乏合理性,改進就成了學生的需求和愿望,學生會自主地改進,無需老師費口舌。讓學生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我們的教學中是很需要的。

學生的科學思維是在不斷肯定與否定中交互上升的,想讓學生的思維一步到位也是不科學的,站在學生思維的立場考慮,就覺得學生挺可愛的。

《做個小開關》這節課是第一單元第六課,學生逐步從連接簡單電路到較復雜的電路,隨著電路的復雜,必然需要有一個更方便的控制電路的辦法。前面幾節課都是用斷開連接或拿掉電池的方式來控制小燈泡的亮與不亮,學生已經感到這些辦法比較麻煩,基于這些原因,做個能自如控制小燈泡亮與不亮的器具就顯得十分必要。這節課,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開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平常的物品,學生也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和使用到。對于“做個小開關”理論上講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學生雖然經常接觸,卻很少有知道它的制作方法的,更沒有學生關心過它的原理和運用。所以,我在教授這課時,抓住關鍵,讓學生動手,引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把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學生不關心的東西,轉化成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并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做一個小開關》的教學已經結束,經過這四堂課總感覺有許多的缺陷在里頭。這一內容我感覺還是比較簡單教學的內容相對也比較少的,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比較密切,教材中是根據“手電筒的結構”作為課堂的導入。然而在第一堂課中我也是按照這個步驟進行導入,可是有近三層的學生沒怎么接觸過手電筒,這個因素給整堂課帶來了不利。于是第二堂課我從簡單電路著手,讓學生說說沒有開關電路的缺陷,讓學生體會開關在電路中的作用,這樣的導入感覺層次較低,學生容易接受。

整堂課我安排的重點是“設計一個小燈泡”,第一堂這個環節感覺很“亂”,學生說的比較多,可操作性的不多,多的是“盲目”地討論,不合理。于是在第二堂課我在這一環節進行了細化,首先讓學生互相說說小開關的作用,根據小組的思路設計一個開關,將自己的思路用畫圖或者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根據自己的“設計圖紙”做開關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整個環節下來感覺效果要好多了,但是學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依然存在,是不是這樣的要求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過高了?將這樣的環節讓學生回家操作效果是不是更好。

-制度大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