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等電位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等電位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9336

等電位作業應采取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等電位作業人員必須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衣、褲、手套、襪和鞋),且各部分應連接好,屏蔽服內還應套阻燃內衣。嚴禁通過屏蔽服斷、接地電流、空載線路和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電流。

由于在等電位沿絕緣梯或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電位轉移過程中會產生電容充放電,高壓電場對人體各部位間會產生危險電位差,為保證人身安全,作業人員不僅應屏蔽身體,而且還必須屏蔽人的頭部和四肢,所以,作業人員應穿全套的屏蔽服。屏蔽服內的阻燃內衣是防止電容充放電時將人體所穿的衣服燃燒著火而設置的。

(2)等電位作業人員對地距離不應小于表4-1的規定,對鄰相導線的距離不小于表4-3的規定。

?

(3)等電位作業人員在絕緣梯上作業或沿絕緣梯進入強電場時,其與接地體和帶電體兩部分間所組成的組合間隙不得小于表4-4的規定。

(4)等電位作業人員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作業,只能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絕緣子串上進行。扣除人體短接的和零值的絕緣子片后,良好絕緣子片數不得小于表4-2的規定,其組合間隙不得小于表4-4的規定。若組合間隙不滿足表4-4的規定,應加裝保護間隙。

等電位作業人員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一般要短接3片絕緣子,還應考慮可能存在的零值絕緣子,最少以1片計。110kV直線桿絕緣子串共7片,扣除4片之后少于表4-2規定的良好絕緣子片數;而220kV直線桿絕緣子串為13片,扣除4片后,滿足最少良好絕緣子9片的規定。

人體進入電場后,人體與導線和人體與接地的架構之間形成了組合間隙。用試驗的方法將9片良好絕緣子串的工頻放電電壓與上述組合間隙的工頻放電電壓作比較,發現后者要比前者弱得多。因此,等電位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作業時的安全程度主要取決于該組合間隙的放電特性。據有關資料介紹,220kV組合間隙兩部分之和是固定值1.35m,隨人體在絕緣子串上短接的部位不同,工頻放電電壓特性曲線呈凹形,其最低值為606kV,相當于3倍操作過電壓幅值,比1.35m標準間隙的工頻放電電壓還低約15%??梢娺_不到表4-4組合間隙最小距離2.1m的要求。

所以,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作業,要受限于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系統,良好絕緣子片數不僅要滿足表4-2的規定,而且,組合間隙距離也滿足表4-4的規定。若組合間隙距離不滿足表4-4的規定時,還必須在作業地點附近適當的地方加裝保護間隙。

(5)等電位作業人員在電位轉移前,應得到工作負責人的許可,并系好安全帶。轉移電位時,人體裸露部分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表4-5的規定。

(6)等電位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傳遞工具和器材時,必須使用絕緣工具或絕緣繩索進行,其有效長度不得小于表4-6的規定。

(7)沿導、地線上懸掛的軟、硬梯或飛車進入強電場的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在連續檔距的導、地線上掛梯(或飛車)時,其導、地線的截面不得小于:

鋼芯鋁鉸線120mm2

銅絞線70mm2

鋼絞線50mm2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經驗算合格,并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進行:①在孤立檔距的導、地線上的作業;②在有斷股的導、地線上的作業;③在有銹蝕的地線上的作業;④在其他型號導、地線上的作業;⑤二人以上在導、地線上的作業。

要保證在導、地線上掛梯或飛車作業的安全,必須使導、地線符合規定的綜合抗拉強度。而孤立檔距的兩桿塔處承受力與直線桿塔有很大不同,需要對整體(含桿塔)承受的側向力進行核算。導、地線有銹蝕或斷股,會使原來的有效截面減小,抗拉能力降低?!峨姌I安全工作規程》未予指明的其他型號導、地線及載荷增加超重和一切變動的因素、非一般情況等,都必須經過驗算導、地線強度并證明合格后,方可掛梯作業。

3)在導、地線上懸掛梯子前,必須檢查本檔兩端桿塔處導、地線的緊固情況。掛梯載荷后,地線及人體對導線的最小間距應比表4-1中的數值增大0.5m,導線及人體對被跨越的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離應比表4-1的安全距離增大1m。

在導、地線上掛梯,由于集中載荷的作用,必然使導線的弛度增大。另外,工作中,人及梯子處于運動狀態,考慮安全距離時應留有正?;顒臃秶叭梭w進入強電場作業會引起作業地點周圍電場分布發生變化,使空氣絕緣的放電分散性增大。為保證工作時的人身安全,故作上述規定。

4)在瓷橫擔線路上嚴禁掛梯作業,在轉動橫擔的線路上掛梯前應將橫擔固定。

(8)等電位作業人員在作業中嚴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品擦拭帶電體及絕緣部分,防止起火。

篇2:繼電室電纜溝道等電位接地網施工方案

繼保室及二次電纜溝等電位接地網施工方案

一、目的:

為了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事故反事故措施》繼電保護專業重點實施要求,增強繼電保護抗干擾的能力,防止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根據第六項(二次回路與抗干擾)中的具體要求制定落實繼保室及二次電纜溝等電位接地網方案。

二、施工方法(見安裝示意圖):

施工時間:2011年5月4日至6月4日共計60天,各種材料到貨后,隨時可以進行安裝,安裝后電纜敷設合理,布置上整齊美觀。

1、1-6號發電機組集控室柜屏下部及柜屏下層的電纜室、220KV、110KV繼保室柜屏下部及柜屏下層的電纜室、按柜屏布置的方向敷設100mm2的專用銅排(纜),形成保護室內的等電位接地網。沿二次電纜的溝道敷設100mm2的專用銅排(纜),構建室外的等電位接地網。開關場的就地端子箱內設置100mm2的裸銅排,使用100mm2的銅纜與電纜溝道內的等電位接地網連接,并與廠主接地網緊密連接。

2、等電位銅排敷設在電纜支架上,并用螺栓與電纜支架3處牢固連接。

3、每個屏間用2根銅芯軟線牢固連接。

4、始屏與末屏銅芯軟線用螺栓在等電位銅排牢固連接。

5、繼保室內使用橡塑軟電纜,室外使用交聯電纜。

三、技術措施

1、電纜安裝工作應根據已批準的設計方案進行施工,電纜安裝后應填寫好記錄,安裝完畢后應設計出必要的竣工圖。安裝所用的材料和附件,必須符合技術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

2、施工前電纜支架應齊全,電纜敷設路徑選擇不宜遭受各種損壞,在經濟上和技術上最有利線路。

3、要盡量減少和其它建筑物穿過墻壁的電纜的交叉,跨越和接近特別是熱力管道在必須穿越時,必要時竟保持規定的距離,應采取防范措施,應敷設在堅固的保護管內。

4、電纜沿溝架敷設時,地面上和地下面的一段應加保護管或保護角鐵,且固定要牢固,電纜水平敷設時,應每隔700毫米,垂直敷設時,每隔1500毫米的距離需要加以固定。

5、敷設電纜時要防止電纜局部受力,禁止電纜在地面上拖拉,防止卡傷電纜,在施放電纜之前,應檢查電纜溝內是否具備條件,使用的工具是否合格,人員是否到位,無問題后方可施放電纜。

6、在室內敷設電纜,應避開暖氣道,否則應采取防護措施。

7、電纜固定要牢固,防止脫落,避免使電纜受損傷,并作好防火和機械損傷的措施。

8、敷設在溝道內電纜應掛永久統一形式的標識牌,標識牌上要注明線路名稱,電纜截面,長度和安裝日期。

9、電纜溝蓋板掀揭及恢復按原有標準執行。

四、安全措施

1、開工前辦理電氣第二種工作票,組織學習方案。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向工作人員講清作業中危險點及危險點控制安全措施。

2、準備好施工用的電動工具,做好詳細檢查,電動工具試驗好用,在現場設備上使用電鉆鉆孔,必須做好防止電鉆突然掉下,損壞設備和傷人措施。

3、使用的工具接引電纜時,工作人員必須驗電,并經第二人確認無無誤后,才可進行。

4、在繼電室盤柜、主變、廠高變端子箱工作時,施工人員系帶電工作,必須遵守安全規程,工作人員應穿絕緣鞋,設專人監護,同時應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防止人身觸電。

5、在繼電室盤柜、主變、廠高變、PT端子箱工作,工作負責人及成員必須詳細檢查柜體各部位導線接頭牢固,收工后檢查工具、螺絲不得遺留在設備上,防止設備發生接地、短路故障。

6、在電纜豎井和梯子上工作時,必須把安全帶記在牢固可靠位置,防止感電墜落傷人。

7、電纜工作人員進入密封式的電纜溝道和電纜井時,應首先開放對人體有害的氣體,經檢測無問題后,在有充分照明的條件時,方可進行工作,工作人員不得少于兩人,井口和電纜溝上應設圍欄和標識牌,必要時應設專人看守。

8、工作現場禁止吸煙,工作中要加強防護措施,備好消防器材,避免火災。

9、在繼電室盤柜、主變、廠高變、PT的電纜經金屬管引至就地端子箱內。

五、組織措施:

電氣專業負責人:張大山

安全技術負責人:馮永剛

施工負責人:紀耀鵬

安全監督:桑德軍劉宇

驗收:劉奇竇軍華

六、施工材料

1、橡塑軟電纜(FR-0.5KV):1×100mm25151m

2、銅排:3×4060m

3、電纜接線鼻子(銅)100mm2410個

4、螺絲:M8×25450個

5、平墊:φ8900個

6、彈簧墊:φ8450個

7、螺帽:M8450個

8、鉆頭M830個

篇3:等電位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等電位作業應采取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等電位作業人員必須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包括帽、衣、褲、手套、襪和鞋),且各部分應連接好,屏蔽服內還應套阻燃內衣。嚴禁通過屏蔽服斷、接地電流、空載線路和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電流。

由于在等電位沿絕緣梯或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電位轉移過程中會產生電容充放電,高壓電場對人體各部位間會產生危險電位差,為保證人身安全,作業人員不僅應屏蔽身體,而且還必須屏蔽人的頭部和四肢,所以,作業人員應穿全套的屏蔽服。屏蔽服內的阻燃內衣是防止電容充放電時將人體所穿的衣服燃燒著火而設置的。

(2)等電位作業人員對地距離不應小于表4-1的規定,對鄰相導線的距離不小于表4-3的規定。

?

(3)等電位作業人員在絕緣梯上作業或沿絕緣梯進入強電場時,其與接地體和帶電體兩部分間所組成的組合間隙不得小于表4-4的規定。

(4)等電位作業人員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作業,只能在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絕緣子串上進行??鄢梭w短接的和零值的絕緣子片后,良好絕緣子片數不得小于表4-2的規定,其組合間隙不得小于表4-4的規定。若組合間隙不滿足表4-4的規定,應加裝保護間隙。

等電位作業人員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一般要短接3片絕緣子,還應考慮可能存在的零值絕緣子,最少以1片計。110kV直線桿絕緣子串共7片,扣除4片之后少于表4-2規定的良好絕緣子片數;而220kV直線桿絕緣子串為13片,扣除4片后,滿足最少良好絕緣子9片的規定。

人體進入電場后,人體與導線和人體與接地的架構之間形成了組合間隙。用試驗的方法將9片良好絕緣子串的工頻放電電壓與上述組合間隙的工頻放電電壓作比較,發現后者要比前者弱得多。因此,等電位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作業時的安全程度主要取決于該組合間隙的放電特性。據有關資料介紹,220kV組合間隙兩部分之和是固定值1.35m,隨人體在絕緣子串上短接的部位不同,工頻放電電壓特性曲線呈凹形,其最低值為606kV,相當于3倍操作過電壓幅值,比1.35m標準間隙的工頻放電電壓還低約15%。可見達不到表4-4組合間隙最小距離2.1m的要求。

所以,沿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作業,要受限于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系統,良好絕緣子片數不僅要滿足表4-2的規定,而且,組合間隙距離也滿足表4-4的規定。若組合間隙距離不滿足表4-4的規定時,還必須在作業地點附近適當的地方加裝保護間隙。

(5)等電位作業人員在電位轉移前,應得到工作負責人的許可,并系好安全帶。轉移電位時,人體裸露部分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表4-5的規定。

(6)等電位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傳遞工具和器材時,必須使用絕緣工具或絕緣繩索進行,其有效長度不得小于表4-6的規定。

(7)沿導、地線上懸掛的軟、硬梯或飛車進入強電場的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在連續檔距的導、地線上掛梯(或飛車)時,其導、地線的截面不得小于:

鋼芯鋁鉸線120mm2

銅絞線70mm2

鋼絞線50mm2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經驗算合格,并經廠(局)主管生產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進行:①在孤立檔距的導、地線上的作業;②在有斷股的導、地線上的作業;③在有銹蝕的地線上的作業;④在其他型號導、地線上的作業;⑤二人以上在導、地線上的作業。

要保證在導、地線上掛梯或飛車作業的安全,必須使導、地線符合規定的綜合抗拉強度。而孤立檔距的兩桿塔處承受力與直線桿塔有很大不同,需要對整體(含桿塔)承受的側向力進行核算。導、地線有銹蝕或斷股,會使原來的有效截面減小,抗拉能力降低。《電業安全工作規程》未予指明的其他型號導、地線及載荷增加超重和一切變動的因素、非一般情況等,都必須經過驗算導、地線強度并證明合格后,方可掛梯作業。

3)在導、地線上懸掛梯子前,必須檢查本檔兩端桿塔處導、地線的緊固情況。掛梯載荷后,地線及人體對導線的最小間距應比表4-1中的數值增大0.5m,導線及人體對被跨越的電力線路、通信線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離應比表4-1的安全距離增大1m。

在導、地線上掛梯,由于集中載荷的作用,必然使導線的弛度增大。另外,工作中,人及梯子處于運動狀態,考慮安全距離時應留有正常活動范圍及人體進入強電場作業會引起作業地點周圍電場分布發生變化,使空氣絕緣的放電分散性增大。為保證工作時的人身安全,故作上述規定。

4)在瓷橫擔線路上嚴禁掛梯作業,在轉動橫擔的線路上掛梯前應將橫擔固定。

(8)等電位作業人員在作業中嚴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品擦拭帶電體及絕緣部分,防止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