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運行保修時安全技術措施
1.停電
(1)進行線路作業前,應作好下列停電措施:
a.斷開發電廠、變電所(包括用戶)線路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b.斷開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線路各端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和熔斷器(保險);
c.斷開危及該線路停電作業,且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線路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d.斷開有可能返回低壓電源的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
(2)應檢查斷開后的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是否在斷開位置;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機構應加鎖;跌落式熔斷器(保險)的熔斷管應摘下;并應在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機構上懸掛“線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2.驗電
(1)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接地線前,要先驗電,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要用合格的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
330kV及以上的線路,在沒有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的情況下,可用合格的絕緣桿或專用的絕緣繩驗電。驗電時,絕緣棒的驗電部分應逐漸接近導線,聽其有無放電聲。確定線路是否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
(2)線路的驗電應逐相進行。檢修聯絡用的斷路器(開關)或隔離開關(刀閘)時,應在其兩側驗電。
對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驗低壓、后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
3.裝設接地線
(1)線路經過驗明確實無電壓后,各工作班(組)應立即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要掛接地線。
若有感應電壓反映在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時,要注意在拆除接地線時,防止感應電觸電。
(2)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
(3)掛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時的程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
若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可采用臨時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
(4)接地線應有接地和短路導線構成的成套接地線。成套接地線必須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如利用鐵塔接地時,允許每相個別接地,但鐵塔與接地線連接部分應清除油漆,接觸良好。
嚴禁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和短路線。
兩線一地制系統的線路經驗電后,裝接地線的規定,由各供電局自行規定。
篇2:變電線路運行檢修班安全員安全職責
1、配合班長做好本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
2、負責制定并組織實施控制異常和未遂的安全目標,應用安全性評價、危險點分析和預控等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和異常,采取合理安全措施。
3、負責抓好每次出警搶修進度管理、出警搶修安全監督管理和搶修質量管理,對包括安全設施在內的設備負責。
4、協助班長主持召開好班前、班后會和每周一次或每個輪值的班組安全日活動,并做好安全活動記錄。
5、常檢查本班組工作場所的工作環境、安全措施、設備工器具的安全狀況,對發現的隱患做到及時登記上報和處理。對本班組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進行監督檢查。
6、監督班組員工履行自己的職責。對本班組發生的事故、障礙、異常、未遂、違章,及時登記上報,并組織分析原因,總結教訓,落實改進措施。
7、負責編制本班組“雙措”計劃。
篇3:線路運行檢修技術負責人安全職責
1、對本班組人員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技術負責;對所管轄設備的安全運行負責。
2、應用安全性評價、危險點分析和預控等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和異常,采取合理安全措施。
3、負責抓好各項工程的施工進度管理、施工安全監督管理、施工質量控制管理、工程成本效益管理,對包括安全設施在內的設備、項目質量負責。
4、加強輸配電線路標準化作業的實施,對線路巡視和檢修等線路作業嚴格按要求進行標準化作業操作。
5、貫徹執行安全規程規定和標準,及時對現場規程提出修改建議,及時制止違章違紀行為;組織學習事故通報,吸取教訓,采取措施,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6、常檢查本班組工作場所的工作環境、安全措施、設備工器具的安全狀況,對發現的隱患做到及時登記上報和處理。對本班組人員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進行監督檢查。
7、支持班組安全員履行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