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配電線路倒桿安全措施
架設電網線路基本上都橫夸山坡、農田的地方比較多,就現在的線路取用水泥電桿比較多,因此必須采取對策的安全措施:
一、對于架設混凝土的電桿已更換粗導線的電力線路,為防止大風引起倒桿應根據實際情況,每隔7—10基桿應設置防風拉線,在電桿的終端、轉角及分支處應回裝拉線,拉線與電桿夾角一般為45°,最小不應小于30°。
二、電桿埋深一般不小于1/6桿長,對酥松土壤及轉角、終端桿應當回深埋設,對低洼水田和易積水的地方,根據四周情況應采取措施將泥土填高夯實,以利于排水,必要時在桿根底部加裝底盤或卡盤。
三、轉角橫擔要根據受力情況,15°采用單橫擔,15°-45°采用雙橫擔,45°以上應采用十字橫擔。達不到以上要求的,要利用線路停電、大修等時機進行整改。
四、混凝土電桿不應有嚴重裂紋、鋼筋銹獨、流鐵銹水等現象,電桿保護不應脫落、酥松、鋼筋外露,不宜有縱向裂紋,橫向裂紋不宜超過電桿的1/3周長,裂紋寬度不應大于0.1mm,否則,要及時更換電桿,以防萬一。
篇2:選煤廠內部供配電系統停電送電作業組織措施
1.工作票制度
1.1在選煤廠內部供配電系統電氣設備上作業,應填用第一種工作票的工作為:
1.1.1.高壓設備上工作需要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者。
1.1.2.二次系統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將高壓設備停電者或做安全措施者。
1.1.3.高壓電力電纜需要停電的工作。
1.1.4.其他工作需要將高壓設備停電者或做安全措施者。
1.2.在選煤廠內部供配電系統電氣設備上作業,應填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為:
1.2.1.二次系統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無需將高壓設備停電者或做安全措施者。
1.2.2.低壓控制盤、配電柜/箱/盤、電源干線上的工作。
1.2.3.高壓配電設備和高壓電纜不需要停電的工作。
1.3.工作票由工作負責人填寫,也可以由工作票簽發人(分管廠長或電氣技術員)填寫。
2.工作許可制度
2.1.工作許可人為當班調度,負責工作票所列工作項目排入當日檢修計劃,協調生產組織,并及時掌握工作進度。
2.2.現場作業人員停、送電操作前,必須獲得工作許可人的核準。
2.3.和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票上分別確認、簽名。
3.工作監護制度
3.1.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向工作班成員交待工作內容、人員分工、帶電部位和現場安全措施,進行危險點告知,工作組方可開始工作。
3.2.專責監護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對工作組人員的安全認真監護,及時糾正不安全的行為。
3.3.工作組人員作業時,必須按照“選煤廠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作業流程進行操作。
4.工作終結制度
4.1.工作票內的所有工作全部完成,匯報工作許可人,在得到其許可指令后,方可合閘送電,工作票終結。
4.2.已終結的工作票應保存一年。
選煤廠
2012-3-8
收銀制度
篇3:配電室的安全技術措施
配電室的安全技術措施
1)配電室應靠近電源,并應設在灰塵少、潮氣少、振動小、無腐蝕介質、無易燃易爆物及道路暢通的地方。
2)成列的配電柜和控制柜兩端應與重復接地線及保護零線做電氣連接。
3)配電室和控制室應能自然通風,并應采取防止雨雪侵人和動物進入的措施。
4)配電室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配電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寬度,單列布置或雙列背對背布置不小于1.5m,雙列面對面布置不小于2m。
②配電柜后面的維護通道寬度,單列布置或雙列面對面布置不小于O.8m,雙列背對背布置不小于1.5m,個別地點有建筑物結構凸出的地方,則此點通道寬度可減少O.2m。
③配電柜側面的維護通道寬度不小于1m。
④配電室的頂棚與地面的距離不低于3m。
⑤配電室內設置值班或檢修室時,該室邊緣距配電柜的水平距離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離。
⑥配電室內的裸母線與地面垂直距離小于2.5m時,采用遮欄隔離,遮欄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小于1.9m。
⑦配電室圍欄上端與其正上方帶電部分的凈距不小于O.075m。
⑧配電裝置的上端距頂棚不小于O.5m。
⑨配電室內的母線涂刷有色油漆,以標志相序;以柜正面方向為基準,其涂色符合表16―8規定。
表16―8母線涂色
相別顏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下排列
L1(A)黃上后左
L2(B)綠中中中
B(C)紅下前右
N淡藍
⑩配電室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耐火等級不低于3級,室內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
11配電室的門向外開,并配鎖。
12配電室的照明分別設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5)配電柜應裝設電度表,并應裝設電流、電壓表。電流表與計費電度表不得共用一組電流互感器。
6)配電柜應裝設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電源隔離開關分斷時應有明顯可見分斷點。
7)配電柜應編號,并應有用途標記。
8)配電柜或配電線路停電維修時,應掛接地線,并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
9)配電室應保持整潔,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