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藥品管理制度范例
為了防止相似藥品混淆錯發,保證臨床用藥安全,結合醫院管理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項制度。本制度適用于藥庫、中轉庫及各藥房相似藥品的管理。
1.相似藥品分類:品名相似藥品、包裝相似藥品、成分相同廠家不同的藥品、規格不同的相同藥品。
2.各部門根據日常工作容易錯發的藥品,歸納制定出相似藥品目錄,通過在藥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類型的醒目標志提醒藥師特別注意,保證藥品出庫、調配準確無誤。
3.對于相似藥品定期安排藥師進行清點并建立記錄,保證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并糾正。
4.對于品名相似的藥品,如藥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藥品,在藥品柜中分開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特別注意;如藥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藥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作為提醒,此類標志字體為紅色,以便更加醒目。
5.對于包裝相似藥品,從中轉庫到藥房要雙人復核,如藥效相同,包裝相似的藥品,在藥品柜中分開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如藥效不同,包裝相似的藥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標志特別注意,標志要醒目。
6.對于成分相同廠家不同的藥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標志,并在標志上標明產地以便區分。
7.對于規格不同的相同藥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標志,并在標志上標明規格以便區分。
8.胰島素類藥品種類繁多,為了區分不同類型的胰島素,要求把不同種類的胰島素在冰箱分區放置,分別貼上常規胰島素、混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等標簽。
9.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減少配藥人員錯拿藥品的幾率,從而形成藥房藥品質量安全的保證體系,詮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管理年服務理念,各部門應認真貫徹落實。
篇2:化學藥品儲存管理規定范本
1、化學藥品應根據其性質(劇毒、爆炸、易爆、怕潮、怕光)進行分別儲存,液體與固體要分開貯存。
2、易燃、易爆的藥品要遠離藥源,分別儲存于低溫、干燥處。
3、從大瓶內取出藥品,用后剩余部分,不得倒回原瓶內,必須另裝小瓶儲存。以免影響原瓶藥品的純度,小瓶上要加標簽,以備再用。
4、對于易燃及易發生泡沫的藥品,嚴禁在密閉的情況下劇烈搖蕩,以免發生爆炸危險。
5、所儲存的藥品,必須有明顯標簽,對有毒、易爆藥品要有特殊標記,不準隨意弄掉標簽,以免錯用藥品發生危險。
6、對無標簽而又不知其性質的藥品,不得隨意亂*用,必須經過化驗確定后,方可使用。
7、工作室內需經常使用的易燃、易爆或有毒藥品,必須分別妥善保存在藥品柜內,須以紅色標簽注明藥品名稱規格,并加注“易燃”、“易爆”、“有毒氣”等字樣。
8、劇毒藥品要嚴加管理,如必須使用時,須經技術人員批準簽字限量領用,對用后剩余部分,領取人必須親自辦理歸庫手續,或交指定專人處理。
篇3:H縣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正確處置各類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第二條本預案適用于雙流縣行政區域內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健康嚴重損害的藥品、醫療器械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第三條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藥品、醫療器械質量事件、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重大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事件及其他嚴重影響群眾健康的突發事件。第四條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可能或已經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將突發事件分為三個等級。一級:重大突發事件。指在全縣范圍影響下,涉及面廣,蔓延勢頭緊急,已經發生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上重傷,或致人嚴重殘疾,或十人以上輕傷或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事件。二級:較大突發事件。指導在全縣范圍內影響大,有蔓延上升趨勢,已經導致一人重傷、或五人以上輕傷或其他嚴重后果的事件。三級:一航突發事件。指在一定區域內造成較大影響,危害較嚴重,已致一人以上、五人以下輕傷或其他嚴重后果的事件。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第五條藥監雙流分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和決策工作。第六條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突發事件的組織、協調和處理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長兼任。第七條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綜合督查和后勤保障二個工作組。(一)綜合督查組:由監督科長任組長,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負責應急工作預案的實施,組織人員調查取證,必要時依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二)后勤保障組:由辦公室主任任組長,負責經費保障、車輛調度等后勤服務,以及通訊聯絡和信息報送等工作。第三章突發事件的報告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及時向藥監部門報告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突發事件的發生單位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的義務。第九條藥監部門在接到轄區內發生突發事件的信息或報告后,應立即派人進行調查,并向上級報告,重大突發事件可越級上報。第十條分局在接到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向市局報告,同時報縣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第四章應急預案的設定與啟動第十一條藥品、醫療器械安全事件發生后,按照突發事件的性質和等級分別采取以下三套應急預案進行處置。第一套預案:發生一級突發事件時啟動1、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對報告的內容進行核實,確認后下達指令,督查組盡快趕赴現場,同時報告縣政府和市藥監局。2、到達現場后應立即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以下工作:采取緊急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協調醫療部門,開展傷員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證據,對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藥品及有關證據材料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對質量可疑藥品進行抽樣送檢;已流入社會的有毒有害物品要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對源頭和流通、使用渠道進行安全監控。必要時會同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迅速組織協調有關單位采取措施,以控制突發事件的進一步發展。3、現場處理工作實行動態報告制度,每2小時向市場和縣政府報告一次突發性應急處理工作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4、要做到領導在崗、車輛待命、通訊暢通,所有人員都要服從單位的統一調度。5、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及時向媒體發布突發事件的動態,掌握主動,穩定人心,消除恐慌。第二套預案:發生二級突發事件時啟動1、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對報告內容進行核實,確認后下達指令,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督查組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2、到達現場后立即組織開展以下工作:采取緊急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協助醫療部門,開展傷員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證據,對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藥品及其他有關證據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對質量可疑藥品進行抽樣送檢;已流入社會的有毒有害物品要立即采取緊急控制措施,對源頭和流通、使用渠道進行全面監控,必要時會同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迅速組織協調有關單位采取緊急措施,控制突發事件的進一步發展。3、現場處理工作實行動態報告制度,每4小時向市局和縣政府報告一次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情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4、所有工作人員都要服從單位統一調度,休假人員立即返回工作崗位,開通所有通訊工具,保持通訊暢通。5、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及時與新聞媒體聯系,通報有關情況,穩定勢態。第三套預案:發生三級突發事件時啟動1、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局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暢通應急通訊聯系系統,及時調度和綜合、分析、匯總應急工作情況,向領導小組報告。2、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督查組于2小時內趕到現場,迅速開展突發事件調查處理工作。每12小時向市局和縣政府報告一次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情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3、有關人員要開通所有通訊工具,保持通訊暢通。4、加強應急值班,安排雙人24小時值守電話,做好記錄,及時向領導匯報。5、領導小組辦公室主動與有關部門聯系,溝通情況,協調工作。第五章后勤處置第十二條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應在1小時內向市局和縣政府報告,并在2日內將書面總結報市局和縣政府。第十三條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給使用者造成損害的,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十四條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單位或人員未認真履行職責或行動遲緩、失職、瀆職而造成損失或不良影響的,有關部門應依照黨紀、行政給予紀律處分或行政處分;對表現突出并做出貢獻的予以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