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庫存管理制度
物業庫存管理制度
物業公司庫存管理制度是為了規范物業公司庫存物資的管理,提高庫存物資的使用效率,降低庫存成本,防止物資積壓和浪費。
1. 庫存物資分類:
1.1 物業公司庫存物資分為常用物資、備用物資、維修材料三大類。
1.2 常用物資是指日常運營中頻繁使用的物資,如保潔用品、辦公用品等。
1.3 備用物資是指為應對突發事件或設備維修所需的物資,如應急燈具、消防器材等。
1.4 維修材料是指用于設施設備維修的物資,如管道配件、電氣元件等。
2. 庫存物資管理職責:
2.1 物業公司應設立專門的庫存管理部門,負責庫存物資的采購、入庫、保管、領用、盤點等管理工作。
2.2 庫存管理部門應制定庫存物資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庫存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3. 庫存物資采購:
3.1 庫存管理部門應根據物業公司的運營需求和物資使用情況,制定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
3.2 采購計劃應考慮到物資的使用頻率、價格波動、庫存成本等因素,確保采購物資的數量和種類合理。
3.3 采購物資時應遵循質量第一、價格合理、交貨及時等原則,確保采購物資符合使用要求。
4. 庫存物資入庫:
4.1 采購物資到貨后,庫存管理人員應對物資進行驗收,核對品種、規格、數量、質量等是否符合采購要求。
4.2 驗收合格的物資,由庫存管理人員辦理入庫手續,填寫入庫單,注明物資名稱、數量、采購單價、總價等信息。
4.3 入庫物資應按照類別、型號、規格等進行分類存放,便于查找和領用。
5. 庫存物資保管:
5.1 庫存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庫存物資進行檢查,確保物資完好、質量穩定。
5.2 易燃、易爆、易腐蝕的物資應存放在專門的庫房內,并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5.3 庫存物資應做到防塵、防潮、防腐、防火、防蛀,避免物資損壞和變質。
6. 庫存物資領用:
6.1 各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提出物資領用申請,填寫領用單,明確物資名稱、數量、用途等信息。
6.2 領用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交由庫存管理人員核對庫存,發放物資。
6.3 領用物資時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避免物資積壓、過期。
7. 庫存物資盤點:
7.1 庫存管理部門應定期進行庫存物資盤點,確保庫存物資賬實相符。
7.2 盤點工作應在月末、季度末或年末進行,盤點內容包括物資名稱、數量、質量、有效期等。
7.3 盤點結束后,庫存管理人員應編制盤點報表,反映物資的盤盈、盤虧情況,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8. 庫存物資處理:
8.1 庫存物資因過期、損壞等原因無法使用時,應進行報損處理。
8.2 報損物資由庫存管理人員填寫報損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辦理報廢手續。
8.3 報廢物資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嚴禁隨意丟棄。
9. 庫存管理制度的修訂與完善:
9.1 庫存管理部門應根據物業公司的實際情況,定期檢查和修訂庫存管理制度,使其不斷完善。
9.2 庫存管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確保庫存物資的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
篇2:市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市級醫院血液庫存動態預警制度
第一條工作原則
在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輸血科按照臨床供血實際情況及時發布血液庫存動態預警信息并嚴格按照臨床用血計劃和預告預警等級要求發放臨床用血,臨床科室要繼續做好臨床用血管理工作,保證臨床用血的科學合理。
第二條適用范圍
輸血科血液庫存動態預警適用于醫院臨床科室用血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低于相應天數的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或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三條預告預警等級設置
擬設置3級預告預警等級,分別是:Ⅲ級(輕度緊缺)、Ⅱ級(中度緊缺)、Ⅰ級(嚴重緊缺),依次用黃色、橙色、紅色表示:Ⅲ級預告預警(黃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3天低于5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時;Ⅱ級預告預警(橙色):輸血科血液的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連續2天低于4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可能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Ⅰ級預告預警(紅色):輸血科血液庫存總量或某一血型庫存量(含待檢血液)低于3個工作日正常發血量或重大突發事件已經影響臨床急救用血時。
第四條動態預警階段發血標準
(一)Ⅲ級(黃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70%發血;
(二)Ⅱ級(橙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50%發血;
(三)Ⅰ級(紅色)預告預警:輸血科按臨床科室計劃用血量的30%發血;血液偏型緊缺時,另按照A型、B型、O型、AB型4種血型30%、30%、30%、10%的比例根據上述等級折算緊缺血型的發血量。對超過月度用血計劃的臨床科室,輸血科可以下調上述發血標準。
第五條動態預警的啟動、級別調整與終止
輸血科預計庫存接近動態預警臨界值或預期庫存將恢復正常時應當及時告知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市血液管理辦公室將結合全市血液庫存量和當期采血趨勢決定啟動、調整級別及終止預告預警,并報市衛生局。
篇3:危險化學品存儲出入庫存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規范公司危險化學品儲存、出入庫管理,防止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保護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所涉及的所有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出入庫管理
3、職責
126
3.1綜合管理部為危險化學品安全歸口管理單位。負責監督、檢查危險化學品的儲存、使用和報廢處理;負責協助行政部進行劇毒物品驗收、保管、發放等管理。
3.2行政部負責生產場所和庫房的消防設施的檢查與維護,負責劇毒物品的驗收、保管、發放;
3.3各單位負責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出入庫、使用、報廢。
4、內容
4.1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保管必須有專人負責。
4.2危險化學品入庫時必須進行驗收,核對品名、標志、數量、規格、包裝等,
并進行登記,做到帳、貨、卡相符。
4.3危險化學品倉庫要符合相關規定,要按規定配備安全設施和消防設施。
4.4不同危險化學品不能堆放在一起,要分別堆放。
4.5庫房要按規定配足滅火器,滅火器應放在明顯、易取的地方。
4.6危險化學品出入庫,保管人員須按照單位領導批準的領料單發放,出入庫情況要及時登記。
4.7各單位庫房要建立危險化學品臺帳,保管員要每周不少于一次進行檢查,檢查要有記錄。
4.8劇毒危險化學品的存儲、出入庫按照《劇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