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應急預案
二次供水應急預案
為確保小區二次供水安全,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迅速有效地處置二次供水突發事件,減少損失,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
本應急預案旨在規范和指導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二次供水質量,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二、編制依據
本應急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結合小區二次供水實際制定。
三、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小區內二次供水設施發生故障、污染、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四、組織機構及職責
1. 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物業公司經理
副組長:物業公司副經理
成 員:工程技術人員、客服人員、保安人員、保潔人員
應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小區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制定應急處置方案,負責指揮、協調、部署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 制定、完善和組織實施二次供水應急預案。
(2) 收集、分析和研究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信息,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3) 負責二次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組織、協調、指揮和部署。
(4) 負責做好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預防、演練、培訓和宣傳。
(5) 負責組織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和總結。
五、應急處置
1. 預警機制
(1) 工程技術人員日常巡查和維護二次供水設施,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2) 監控系統實時監控二次供水水質,一旦發現水質異常,立即報告。
(3) 居民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物業服務中心反映家中用水異常情況。
2. 信息報告
發現二次供水突發事件后,現場相關人員應立即向物業公司報告,物業公司接到報告后,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向政府部門報告。
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件發生時間、地點、原因、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及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3. 分級響應
根據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嚴重程度等,應急領導小組對應急響應進行分級,并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1) I級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I級響應:
a) 二次供水設施遭受破壞,導致全小區停水。
b) 二次供水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c) 二次供水設施發生火災、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2) II級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II級響應:
a) 二次供水設施故障,導致部分樓宇停水。
b) 二次供水水質受到輕微污染,影響部分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3) III級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啟動III級響應:
a) 二次供水設施故障,影響單個單元用水。
b) 二次供水水質波動,對居民生活用水無影響。
4. 應急處置措施
(1) I級響應應急處置措施
a) 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了解事件情況,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b) 立即向市政供水部門、衛生監督部門報告,請求援助。
c) 通過小區公告、微信、電話等方式,通知居民事件情況,提醒居民注意用水安全。
d) 組織技術人員立即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供水。
e) 協助相關部門進行事件調查,并及時將調查結果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2) II級響應應急處置措施
a) 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了解事件情況,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b) 通過小區公告、微信、電話等方式,通知居民事件情況,提醒居民注意用水安全。
c) 組織技術人員立即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供水。
d) 協助相關部門進行事件調查,并及時將調查結果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3) III級響應應急處置措施
a) 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了解事件情況,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b) 組織技術人員立即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供水。
c) 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事件處置情況。
5. 應急結束
二次供水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供水恢復正常,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后,由應急領導小組宣布應急結束。
六、后期處置
1. 事件調查
應急處置結束后,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人員對二次供水突發事件進行調查,查明事件原因、影響范圍、損失情況等,形成調查報告,并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2. 善后處理
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善后處理工作,包括維修、更新二次供水設施,恢復正常供水,對受影響的居民進行解釋說明等工作。
3. 總結評估
應急領導小組應對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情況進行總結評估,分析應急處置工作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完善應急預案。
七、保障措施
1. 物資保障
物業公司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應急物資,包括水泵、水管、管件、凈水設備、消毒設備、消防器材等,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能夠迅速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2. 資金保障
物業公司應設立專項應急資金,用于二次供水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確保應急工作需要的資金支持。
3. 培訓與演練
物業公司應定期組織二次供水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的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協作能力,確保應急處置工作能夠迅速、高效地進行。
八、預案修訂與更新
本預案由物業公司制定并負責修訂、更新。預案的修訂和更新需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N醫院供水系統應急預案
第一醫院供水系統應急預案
供水系統正常運行,是確保醫院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實施醫療服務,醫療急救的根本條件之一。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特根據供水系統的具體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供水系統系統具體情況
1、我院自來水供應由我所自備廠供應。
2、住院手術室配置30噸水箱兩組,可保短時應急使用。
二、故障及解決方案
1、“跑,冒,滴,漏”故障。
由總務科組織維修人員在最短時間修復或更換其配件。
2、管網爆管處理。
由總務科管理人員,管道維修人員協助自來水廠維修人員第一時間處理。維修后,鐵管道養護時間10-12小時。
3、管網計劃停水,管網爆管等停水的處理。
(1)管網計劃停水:由總務科通知各用水科室做好工作安排,保證重要科室應急用水。
(2)管網爆管:發生此情況后由總務科管理人員,聯系送水,為醫院重要科室應提供必要的用水,保障醫院醫療工作正常進行。同時向主管院長匯報。
篇3: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預案格式
一、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抓不懈。提高對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盡量杜絕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故的發生。對各類可能引起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檢測、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統一領導、分部負責。行政辦負責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有關工作。
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各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完善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應急處置體系,對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和可能發生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監測、報告和處置工作。
4、要重視開展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防范和處置的培訓,組織員工廣泛參與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二、應急指揮體系和職責
1、應急指揮組織及職責
重大、特別重大的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時,行政辦牽頭成立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協調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各部門根據職責做好相應的應急處置和行動保障工作。
2、日常管理機構
設立專職的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監測機構,該監測機構負責日常定期監測水質情況、二次供水設施的安全巡查,預防水質污染事件發生,若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則由該監測機構直接向行政辦匯報,并配合行政辦協調處理應急處置工作。
三、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采取的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供水,封存保護二次供水現場,以便相關部門檢測;
2、二次供水監測機構立即向行政辦、衛生行政部門等報告突發事件情況;
3、行政辦牽頭成立水質污染事件應急指揮部,組織各部門及時配合衛生醫療部門救治因水質污染受害的病人;
4、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檢查、檢測等工作,待水質污染事件有效控制后,在衛生行政部門指導下,恢復供水。
四、總結報告,存檔備查
1、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結束后,各部門在行政辦領導下,組織有關人員對水質污染事件的處置情況進行評估,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置情況、病人救治情況、處置措施情況、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教訓,提出需該進的意見。后期的總結報告由行政辦進行存檔備查,同時將事件總結報告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2、對于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和處置過程中,有失職、瀆職等行為的相關責任人,將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責任。
五、培訓與預演
1、邀請主管的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情況,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理能力。
2、行政辦不定期開展模擬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演練,并對演練結果進行總結。
3、對各部門員工廣泛開展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指導員工以正確的行為和方式對待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
六、嚴格執行,責任到人
各部門要嚴格執行《突發二次供水水質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根據預案要求,嚴格履行職責,實行責任制。對履行職責不力,造成工作損失和后果的,要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