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風設施管理規范

通風設施管理規范

2024-07-22 閱讀 2185

一、通風設施質量管理

(一)通修隊(準備隊)要嚴格按照通風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建筑風門、密閉、防火墻、擋風墻等永久設施和臨時風門、臨時密閉等臨時設施,保證通風設施可靠。

(二)永久通風設施墻體平整,無裂隙(雷管腳線不能插入)、重縫和空縫,要嚴密不漏風。墻體周邊掏槽(巖巷、錨噴、砌碹巷道除外),要見硬頂、硬幫,與煤巖體接實,四周要有不少于0.1米的裙邊。墻體用白水泥粉刷,用紅漆刷裙邊。

(三)臨時設施設在頂、幫良好處,見硬底、硬幫與煤巖體接實。設施四周接觸嚴密,木板要魚鱗搭接,保證嚴密漏風小。

(四)采區進回風巷之間、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在建正向風門的同時,必須建反向風門,并將正向風門的連鎖裝置上齊。

(五)生產技術部門在設計布置必須建筑風門的行人聯絡巷時,聯絡巷的長度不得小于10米;設計布置必須建筑風門的行車聯絡巷時,聯絡巷的長度不得小于15米。確保行人、行車時兩道風門不能同時敞開。

(六)所有通風設施前后5米巷道要支護完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達不到要求的按礦文明生產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屬于有明確責任單位的,考核責任單位,無明確責任單位的考核通修隊(準備隊)。

(七)按照“就近管理、服務負責”的原則,各區隊對生產施工范圍內的通風設施負有管理責任和義務,出現損壞、不正常使用等問題時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要愛護通風設施,嚴禁破壞通風設施;設施損壞要積極維修和匯報。對損壞通風設施的視情況考核責任單位。損壞通風設施造成通風系統紊亂、風量不足等導致較大安全隱患的,按事故進行分析考核處理。

(八)通防專業人員、安全生產管理檢查人員、通修隊人員(包括瓦斯檢查員)等,下井時要對沿途通風設施認真檢查,發現損壞時必須及時通知通修隊,通修隊接通知后必須立即派人下井維修,防止風量不足或通風系統紊亂。

二、風門管理

(一)每組風門不少于兩道,嚴禁單道風門。通車風門間距不小于一列車的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小于5米。采區進回風巷之間、主要進回風巷道之間的聯絡巷,建永久風門時同時建反向風門。

(二)所有風門都必須有風門管理牌版,內容包括地點、建筑時間、維修負責人等。風門保持清潔,門扇上印有關風門管理警示語。

(三)風門之間及前后各5米范圍內保持清潔,不準堆放各種材料、設備、雜物、積水、淤泥等。

(四)所有風門必須自動關閉,裝有閉鎖裝置。門框包邊沿口緊密,并設襯墊不透光,底坎部位訂設擋風簾和木條,門扇平整不漏風(過鐵路風門除外)。

(五)通車風門實現自動化,行人、運輸頻繁的風門安設語音報警裝置,斜巷運輸風門裝有信號報警并落實專人管理,同時制定專項安全措施。

(六)調節風門的調節窗必須用活板控制,不用的調節窗三天內要用磚、砂、灰堵好,不準用板子和風袋布封堵。

(七)風門墻上過電纜時必須安設電纜孔管,并用水泥封堵,不漏風。電纜孔管的長度要適宜,不得過長或過短,不準用黃泥封堵電纜孔管,電纜撤除后及時用水泥封堵。建墻時電纜孔管由通防科設置,在此之后如需安設電纜時,安設單位提前一天通知通修隊并提供電纜孔管,嚴禁隨意砸墻開孔。

(八)風門墻因巷道壓力大或其它原因出現裂縫、破損時,要及時修補完好。

(九)有水通過風門時,應設水溝,風門水溝要設擋風簾。風筒穿過風門墻時必須在墻上安設與風筒等徑的鐵風筒。

(十)如因現場條件限制等特殊情況需訂臨時風門時,必須經過通防副總批準,待條件具備后,及時改為永久風門。風門釘設牢固,木板魚鱗式搭接,門框墻面、門扇敷設風筒布,確保四周接觸嚴密、平整不漏風。

(十一)不應在傾斜運輸巷中設置風門;如果必須設置風門,應安設自動風門或設專人管理,并有防止礦車或風門碰撞人員以及礦車碰壞風門的安全措施。

(十二)任何地點、任何人員,嚴禁同時敞開風門或頂住風門不關。

三、密閉管理

(一)永久密閉厚度不小于0.5米,四周均要見硬底、硬幫,與煤巖體接實;墻面平整,達到嚴密不漏風。密閉必須設在距三岔口以里不大于6米的位置。密閉墻用白水泥刷面,裙邊用紅漆抹出且不少于0.1m。密閉前巷道要支架完好,無片幫、冒頂現象,衛生清潔無設備、雜物、積水、淤泥。

(二)永久密閉前要設置柵欄(距巷道口不大于2米時,可不設),揭示警標;墻前要設置密閉管理牌板和檢查箱。管理牌板內容包括:封閉時間、封閉地點、施工負責人、墻體厚度等。墻前要有明顯標注“密閉前嚴禁堆放雜物”的字樣。

(三)密閉墻開槽時必須開到圍巖硬幫,并進入硬幫10-30cm。密閉內有水的設反水池或反水管;采空區密閉要設觀測管、安設U型壓差計;自然發火煤層采空區密閉設注漿管,管孔封堵嚴密。

(四)計劃廢棄的巷道必須及時進行永久封閉,較長時間停工的巷道經有關部門同意后予以封閉,臨時停工、停風超過24小時的掘進巷道進行臨時性密閉。

(五)臨時停工、停風的盲巷必須及時進行封閉,墻厚度不小于0.24米。

(六)進行密閉時,密閉以里應撤除的東西必須全部撤除,特殊情況下必須經有關部門同意,密閉處的鐵路、鋼管、電纜必須全部斷開,嚴禁有導電物體通入密閉以里。

(七)如因特殊情況需訂柵欄、板閉時,必須經過通防副總批準,待條件具備后,及時將柵欄或板閉改為密閉墻,訂柵欄、板閉必須設置嚴禁入內牌,柵欄處每天至少進行一次瓦斯檢查。

(八)密閉墻因巷道壓力大或其它原因出現裂縫、破損時,要及時修補完好。

篇2:通風設施管理制度范本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對通風系統進行合理的調節,在調節通風系統的同時,增設的通風構筑物進行使用、管理,特定以下制度。

一、通風工應根據礦井的風流合理調整有效風量,進行控風管理,安設的控風設施要牢固有效,減少漏風率。

二、安全員、通風工對礦井的通風設施嚴格加強管理和維護。

三、管理人員和工人不得破壞通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

四、對通風設施加強愛護、安設地點合理,設置距離要符合技術標準。

篇3:通風設施風道管理制度

1.通風設施是構成通風系統,防止瓦斯事故的基礎設施,全礦職工和所有單位都要必須愛護,確保其完好。故意損壞通風設施,按礦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2.通風科負責按標準對井下所有通風設施進行設計施工,杜絕出現不合格設施,采區通風設施完畢后,移交給生產隊組進行管理,生產過程中如果發生或發現設施損壞,要及時通知通風區進行維修,保證通風系統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3.任何人不得將一組風門同時打開,否則按嚴重“三違”論處。運輸設備或物料經過風門時,必須小心謹慎,不得損壞風門。當設備或物料的長度或寬度超出風門規格時,必須事先與通風科取得聯系,通風科指派專人在現場配合工作,不得強行通過風門,以免造成損壞及其它不良后果。

4.通風科負責每月對全礦風道全面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向有關領導匯報,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對于損壞嚴重的風道,通風科要及時匯報有關領導和部門,進行處理。

5.風道的工業衛生按礦劃定的責任范圍,分片進行管理,按規定周期進行清掃、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