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墻運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電網公司信息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海南電網公司信息網絡的所有防火墻及相關設備管理和運行。
第二章人員職責
第三條防火墻系統管理員的任命
防火墻系統管理員的任命應遵循“任期有限、權限分散”的原則;
系統管理員的任期可根據系統的安全性要求而定,最長為三年,期滿通過考核后可以續任;
必須簽訂保密協議書。
第四條防火墻系統管理員的職責
恪守職業道德,嚴守企業秘密;熟悉國家安全生產法以及有關信息安全管理的相關規程;
負責網絡安全策略的編制,更新和維護等工作;
對信息網絡實行分級授權管理,按照崗位職責授予不同的管理級別和權限;
不斷的學習和掌握最新的網絡安全知識,防病毒知識和專業技能;
遵守防火墻設備各項管理規范。
第三章用戶管理
第五條只有防火墻系統管理員才具有修改入侵檢測設備策略配置、分析的權限。
第六條為用戶級和特權級模式設置口令,不能使用缺省口令,確保用戶級和特權級模式口令不同。
第七條防火墻設備口令長度應采用8位以上,由非純數字或字母組成,并定期更換,不能使用容易猜解的口令。
第四章設備管理
第八條防火墻設備部署位置的環境應滿足相應的國家標準和規范,以保證防火墻設備的正常運行。
第九條防火墻設備定期檢測和維護要求如下:
每月定期安裝、更新廠家發布的防火墻補丁程序,及時修補防火墻操作系統的漏洞,并做好升級記錄;
一周內至少審計一次日志報表;
一個月內至少重新啟動一次防火墻;
根據入侵檢測系統、安全漏洞掃描系統的提示,適時調整防火墻安全規則;
及時修補防火墻宿主機操作系統的漏洞;
對網絡安全事故要及時處理,保證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
第十條防火墻設備安全規則設置、更改的授權、審批依據《防火墻配置變更審批表》(參見附表1)進行。防火墻設備安全規則的設置、更改,應該得到信息系統運行管理部門負責人的批準,由系統管理員具體負責實施。
第十一條防火墻設備配置操作規程要求如下:
記錄網絡環境,定義防火墻網絡接口;
配置靜態路由或代理路由;
定義防火墻的網絡對象和應用端口;
定義安全策略;
配置冗余的防火墻設備,并安裝到網絡當中;
定義管理員清單和管理權限;
測試防火墻性能和做好網管資料。
第十二條防火墻設備安全規則的備份和恢復。修改防火墻安全規則之前對現運行的安全規則必須進行備份,以便于修改防火墻安全規則失敗后能夠快速恢復現運行的安全規則。
第十三條防火墻設備運行狀況的監視和記錄
系統管理員應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防火墻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查看防火墻日志,對異常情況的發生,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對防火墻設備的CPU和內存利用率、數據流量、地址翻譯數量等進行均時監測、跟蹤工作,每周形成報表。
第十四條防火墻設備安全事件處理和報告,由系統管理員填寫《防火墻維護和應急處理記錄》(參見附表2)。當防火墻設備發生宕機引起網絡擁塞或網絡癱瘓等重大安全事件時,應立即啟動緊急響應程序,對網絡進行緊急處理,堵塞攻擊入口,恢復網絡的正常運行,并追查攻擊來源,及時上報。
第五章附則
第十五條本制度由海南電網公司信息中心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行,有新的修改版本頒布后,本規定自行終止
篇2:防火墻安全標準要求
防火墻的安全標準
安全標準(5)防火墻(85)
防火墻的安全標準
為保護人和物品的安全性而制定的標準,稱為安全標準。安全標準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專門的特定的安全標準;另一種是在產品標準或工藝標準中列出有關安全的要求和指標。從標準的內容來講,安全標準可包括勞動安全標準、鍋爐和壓力容器安全標準、電氣安全標準和消費品安全標準等。安全標準一般均為強制性標準,由國家通過法律或法令形式規定強制執行。
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標準,是在如下一些“原動力”的作用下發展起來的。
安全產品間互操作性的需要。
加密與解密、簽名與認證、網絡之間安全的互連互通等等,都需要來自不同廠商的產品能夠順利地進行互操作,共同實現一個完整的安全功能。這種需求導致了最初一批網絡信息安全標準的誕生,它們是以“算法”、“協議”或者“接口”的面目出現的。比如著名的對稱加密算法DES的英文全稱就是“數據加密標準”。
對安全等級認定的需要。
人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聽信廠家說自己有哪些安全功能,大多數用戶自己又不是安全專家,于是就需要一批用戶信得過的、恪守中立的安全專家,對安全產品的安全功能和性能進行認定。經過總結提煉,就形成了一些“安全等級”,每個安全等級在安全功能和性能上有特定的嚴格定義,對應著一系列可操作的測評認證手段。這些用客觀的、可操作的手段定義的安全等級,使得安全產品的評測認定走向科學的正軌。
對服務商能力進行衡量的需要。
隨著網絡信息安全逐漸成長為一個產業,安全等級認定的弱點——周期長、代價高就逐步暴露了出來。于是,除了對“蛋”(安全產品)的等級進行認定以外,人們想到了通過對下蛋的“雞”(安全服務商)等級的認定來間接地對“蛋”進行認定。這樣,使得以產品提供商和工程承包商為評測對象的標準大行其道,同以產品或系統為測評認證對象的測評認證標準形成了互補的格局。網絡的普及,使以網絡為平臺的網絡信息服務企業和使用網絡作為基礎平臺傳遞工作信息的企業,比如金融、證券、保險和各種類型的電子商務企業紛紛重視安全問題。因此,針對使用網絡和信息系統開展服務的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標準應運而生。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與網絡和信息安全有關的標準,大致可分成三類:
互操作標準
比如,對稱加密標準DES、3DES、IDEA以及被普遍看好的AES;非對稱加密標準RSA;VPN標準IPSec;傳輸層加密標準SSL;安全電子郵件標準S-MIME;安全電子交易標準SET;通用脆弱性描述標準CVE。這些都是經過一個自發的選擇過程后被普遍采用的算法和協議,也就是所謂的“事實標準”。
技術與工程標準
比如,信息產品通用測評準則(CC/ISO15408);安全系統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
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標準
比如,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標準(ISO13335)。
篇3: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宣傳標語
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宣傳標語
1、筑牢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確保全省火災形勢持續穩定;
2、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
3、消除火災隱患,構建平安社會;
4、政府主導,齊抓共管,落實政府部門消防工作“四項責任”;
5、落實政府部門消防工作“四項責任”:組織領導部門行業監管設施建設檢查考評;
6、單位主抓,完善機制,提高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7、提高社會單位“四個能力”構筑消防安全“防火墻”
8、全面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撲救、疏散、宣傳”四個能力建設;
9、能火場逃生自救會引導人員疏散;
10、消防設施標識化消防常識普及化;
11、增強社會單位消防管理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2、提高社會單位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切實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
13、提高社會單位組織撲救初起火災能力,切實做到火情發現早、小火滅得了;
14、提高社會單位組織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切實做到能火場逃生自救、會引導人員疏散;
15、提高社會單位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切實做到消防設施標識化、消防常識普及化;
16、全面覆蓋,群防群治,夯實農村、社區火災防控“四個基礎”;
17、社區火災防控“四個基礎”:組織建設、設施建設、群防群治工作、隊伍建設;
18、開拓創新、整治規范,提高公安機關消防監督管理“四個水平”;
19、提高公安機關消防監督管理“四個水平”: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消防宣傳教育、社會管理創新;
20、落實《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推動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
21、掌握火場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線和引導人員疏散程序;
22、加強消防教育培訓,員工普遍達到“三懂三會”;
23、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全面提升社會單位“四個能力”;
24、構筑消防安全“防火墻”防控火災事故保平安;
25、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墻”開創消防工作新局面;
26、落實政府部門消防責任推動消防工作跨越發展;
27、全民參與根治火患營造美好家園;
28、消防治理人人參與百姓安居戶戶受益;
29、齊心筑牢防火墻,攜手打造平安家;
30、消防安全進企業,共筑平安防火墻;
31、消防安全進社區,共筑平安防火墻;
32、消防安全進農村,共筑平安防火墻;
33、消防安全進學校,共筑平安防火墻;
34、廣泛利用社會傳媒資源開展消防宣傳活動,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識;
35、加強消防法制建設,依法實施消防監督;
36、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
37、加強消防法制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質;
38、遠離火災,珍愛生命,共建平安家園;
39、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推進消防工作社會化;
40、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依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41、加強消防法制建設,依法實施消防監督;
42、增強消防科學發展觀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知識;
43、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44、消除火災隱患,創造美滿生活,構建和諧社會;
45、加強消防宣傳,提高全民預防和抵御火災能力;
46、普及消防知識,傳播消防文化;
47、隱患險于明火,防患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48、人人防災防火,家家平安快樂;
49、消防情系你我他,預防火災靠大家;
50、防火常識進校園,自防自救保安全;
51、兒童玩火最危險,家長老師要嚴管;
52、家庭防火注意啥,煤氣電源勤檢查;
53、社區是我家,防火靠大家;
54、人民消防為人民,救火不收半分文;
55、預防和撲救火災是每個單位和成年公民的應盡義務;
56、積極推進消防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工作;
57、關愛弱勢群體,共創平安和諧;
58、學一點消防知識,多一份安全保障;
59、消防知識多一點,火災火情少一點;
60、百姓生活無小事,消防安全是大事;
61、消防演練經常搞,火災損失能減少;
62、火災面前莫驚慌,報警逃生兩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