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潛水泵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中央水泵房吸水井內1#潛水泵故障,通防隊計劃于2014年3月29日三班對中央水泵房吸水井1#潛水泵進行更換、安裝,因吸水井深度為9.8米,吸水井內又長期儲水,造成吸水井內無風或微風,現需進入吸水井作業,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檢修更換潛水泵必須由救護隊員負責檢測氣體、通防科人員負責監督。
2.首先利用副井(與管子道交叉點上方)進風巷處已安裝好的一臺5.5KW局扇風機,必須將該局扇風筒接至吸水井內,并距離待檢修更換的潛水泵不得超過3米,否則按違章處理;然后開啟風機進行通風工作。
3.在進入吸水井前,必須由救護隊員先檢查吸水井上口及其吸水井內的各種有害氣體,在各種有害氣體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濃度以下的情況下,作業人員方可進入吸水井內。
4.在進入吸水井時,必須認真使用好安全保險繩,并將保險繩一頭捆綁在可靠的固定設施上,另一頭捆扎在進入吸水井人員的身上,并捆綁牢靠;現場操作者不得少于2人。
5.檢修水泵人員在進入吸水井前,先把吸水井上方的所有雜物、材料進行清理干凈,防止人員在吸水井作業時有雜物掉下傷人。
6.在進入吸水井作業時,必須有通安隊長或通防科人員在現場親自指揮方可作業。
7.在檢修、更換該潛水泵時,必須將該潛水泵開關閉鎖,掛設“嚴禁送電”的警示牌,并安排專人進行看守。
8.在檢修潛水泵時,必須認真使用好吊葫蘆,并將潛水泵捆綁牢靠,檢查無誤后,方可下放、上提該潛水泵。
9.檢修完畢后,必須進行試運轉且達到運行正常。
10.以上條款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執行。
篇2:潛水泵:安全操作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泵應放在堅固的籃筐里放入水中,或將泵的四周設立堅固的防護圍網,砂應直立于水中,水深不得小于0.5m,不得在含泥砂的混水中使用。
2.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應先切斷電源,嚴禁拉拽電纜或出水管。
3.泵應裝設接零保護或漏電保護裝置,工作時周圍30m以內水面不得有人、畜進入。
4.啟動前應檢查:
1)水管應結扎牢固;
2)放氣、放水、注油管等螺栓均應旋緊;
3)葉輪和進水節無雜物;
4)電纜絕緣良好。
5.接通電源后,應先試運轉,檢查旋轉方向應正確。在水外運轉時間,不得超過5min。
6.經常注意水位變化,葉輪中心至水面距離應在0.5~3m間,泵體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電纜不可與井壁、池壁相檫。
7.新泵或新換密封圈,在使用50h后,應旋開放水封口塞,檢查水、油的泄漏量。如超過5mL,應進行196KPa(2kgf/C㎡)氣壓試驗,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月檢查一次,若匯漏量不超過25mL,則可繼
續用。檢查后應換上規定的潤滑油。
8.經過修理的油浸式潛水泵,應先經196KPa(2kgf/C㎡)氣壓試驗,檢查各部無泄漏現象,然后將潤滑油加入上、下殼體內。
篇3:潛水泵安裝使用環境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分部工程機械設備安裝使用分項工程(工種)名稱:潛水泵安裝使用環境/安全技術交底1、潛水泵宜先裝在堅固的籃筐里再放入水中,亦可在水中將泵的四周設立堅固的防護圍網。2、潛水泵應直立于水中,水深不得小于0.5m,不得在含泥砂的水中使用。3、潛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時,應先切斷電源,嚴禁拉拽電纜或出水管。4、潛水泵應裝設保護接零或漏電保護裝置,工作時,泵周圍30m以內水面,不得有人、畜進入。5、啟動前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1)水管結扎牢固;2)放氣、放水、注油等螺塞均旋緊;3)葉輪和進水節無雜物;4)電纜絕緣完好。6、接通電源后,應先試運轉,并應檢查并確認旋轉方向正確,在水外運轉時間不得超過5min。7、經常觀察水位變化,葉輪中心距水面距離應在0.5-3.0m之間,泵體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電纜不得與井壁、池壁相摩擦。8、新泵或新換密封圈,在使用50h后,應旋開放水封口塞,檢查水、油的泄露量。當泄露量超過5mL時,應進行0.2Mpa氣壓試驗,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月檢查一次。當每月泄露量不超過25mL時,可繼續使用。檢查后應換上規定的潤滑油。9、經過修理的油浸式潛水泵,應先經0.2Mpa氣壓試驗,檢查各部泄露情況,然后將潤滑油加入上、下殼體內。10、當氣溫降到零度以下時,在停止運轉后,應從水中提出潛水泵擦干后存放室內。11、每周測定一次電動機定子繞組的絕緣電阻,其值不應小于0.5MΩ且無下降。12、潛水泵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13、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1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帶。15、所有安全防護用品(具)必須是在有效期內的合格品。16、必須明確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及其它有關環境/安全知識,工作中隨時檢查工作崗位的環境及使用的工具、材料、電氣,發現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交底人:年月日接底人:年月日注: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與各工種交底(分盒目錄第四盒中除第8頁外)均用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