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儀表調試技術措施

儀表調試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8513

1、編制依據及工程概況

1.1編制依據

1.1.1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設計圖紙。圖紙號為50-00

1.1.2《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技術規程》SH3521-1999

1.1.3《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3-86

1.1.4《自動化儀表安裝工程質量評定標準》GBJ131-90

1.1.5《工程建設交工技術文件規定》SH3503-90

1.1.6《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H3505-1999

1.2工程概述

長嶺煉油化工總廠50萬噸/年催化重整裝置是新建裝置,由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設計。本次我公司對以下六個區進行施工:預加氫部分、重整反應部分、再生部分、氫氣再接觸部分、爐區部分。端子排由DCS廠家供貨,室內端子排右側的接線也由DCS廠家設計完成。變送器使用的是Fisher-rosemount公司的3051系列產品;控制系統采用HONEYWELL的最新工業控制系統TPS(TotalPlantSolution),有GUS操作站4個,控制柜5個。壓縮機組的控制及檢測信號全部進DCS。其安全連鎖和裝置共用一套ESD系統FSC(FailSafeControl)。閉鎖料斗部分采用GE公司的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控制,獨成一體。

2、主要工程量

儀表(I/O)名稱數量單位備注

熱電偶146支

雙金屬溫度計110支

壓力表286塊

變送器157臺

調節閥99臺

閥門定位器44臺

流量計13臺

行程開關42臺

熱電阻88支

分析儀和檢測器58臺

AI(4~20mA)384點

AO(4~20mA)176點

DI(無源觸點)288點

DO(無源觸點)176點

T/C(熱電偶)256點

RTDPt100(熱電阻)160點

PI(脈沖信號)8點

RS485通訊2點

總計1450點

3、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藝

3.1施工工序

A、儀表及DCS出庫;

B、儀表單校(變送器單校、調節閥單校、T/C&RTD單校、壓力表/溫度計單校、其它儀表單校)、DCS安裝及內部調試(總體外觀檢查-系統電纜連接-供電及系統接地檢查-系統上電-裝載程序-系統基本性能檢查-I/O精度測試-I/O回路/報表/報警功能檢查);

C、回路試驗及聯校。

3.2施工工藝

3.2.1儀表單體校驗

A.、首先對儀表進行外觀檢查。內容包括:銘牌及實物的型號、規格、材質、測量范圍、刻度盤等,應符合要求。

B、一般儀表單體校驗應不少于5點,基本誤差應小于允許誤差。

C、溫度計示值校驗應不少于2點,有特殊要求的溫度計,應作四點試驗。

D、壓力表校驗過程中指針的上升和下降應平穩、無遲滯現象。一般真空壓力表真空部分選取至少2點,壓力部分測量上限超過0.3MPa時,真空部分選1點。

E、調節閥調試要求

a、氣密性試驗將相當于調節閥輸入量程上限的氣源壓力送到薄膜氣室,切斷氣源后5分鐘,氣室壓力應不下降;

b、強度試驗在閥門全開狀態下用潔凈的水(或煤油)進行試驗,壓力為最大壓力的1.5倍;

c、泄漏量試驗試驗介質為水或空氣,試驗壓力為0.35MPa,當閥的壓差小于0.35MPa時用規定允許壓差。泄漏量允許值:單座閥規定容量×10-4m3/h;雙座閥額定容量×10-3m3/h。

d、行程試驗根據閥的輸入信號要求,分別加入0%、25%、50%、75%、100%。允許偏差+-2.5%(不帶定位器);±1%。

e、靈敏度試驗分別使閥停留在15%、50%、85%的位置上,增加或減小信號壓力,測量使閥桿開始移動的壓力變化值,不得超過信號壓力的1.5%。

f、行程時間測定事故切斷閥和設計明確規定的全行程時間的調節閥,必須進行全行程時間試驗。在閥全開(或全關)狀態下,使閥動作并走完全行程趨于全關(或全開)。用秒表測定從閥開始動作東動作完成的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

g、調節閥試驗調整完畢,必須放盡試驗用水,并用空氣吹干,將進出口封閉。

F、變送器的調試給變送器供電,將SFC連接到回路上,根據儀表規格表輸入位號、量程、遷移量、單位、特性、通訊方式等,加入模擬壓力/壓差信號,驗證相應的輸出電流。基本誤差應符合要求。

G、旋轉機械監視儀表均應作間隙輸出電壓特性試驗,探頭與前置放大器,延伸電纜必須成套試驗。

3.2.2儀表聯校即系統調試、儀表回路調試

A、系統調試應具備下列條件:

1、儀表設備全部安裝完畢,規格、型號、材質符合設計要求;

2、取源部件位置適當,正負壓管連接無誤,導壓管經吹掃、試壓合格;

3、氣信號管配管與回路圖一致,并經過導通試驗檢查,接頭緊固,氣密性試驗符合要求;

4、氣源管線經吹掃、試壓、氣密性試驗合格并已通入清潔、干燥、壓力穩定的儀表空氣;

5、電氣回路已進行校線及絕緣檢查,接線正確,端子牢固且接觸良好。

B、儀表回路試驗后應達到的要求:

a、基本誤差應符合儀表精度登記要求;

b、變差應符合該儀表精度等級的允許誤差;

c、儀表零位正確,偏差值不超過允許誤差的1/2。

C、參加系統試驗的施工人員應會同監理、業主工藝操作人員共同進行試驗,并及時做好系統試驗紀錄,合格后要讓以上相關人員及時簽字確認。不合格儀表應會同監理、業主等有關人員檢查確認后,退庫處理。

3.2.3DCS內部調試

A、一般規定與要求:

a、DCS和ESD系統必須在土建、安裝、電氣及空調工程全部完工后安裝;

b、應符合《控制室儀表盤、計算機系統施工標準措施》QC06/YB-11-1999的有關內容及規定;

c、所有檢查測試工作必須如實、清晰地做好紀錄,將不合格軟硬件產品及時報予有關人員或單位處理。

B、總體外觀檢查

a、DCS/ESD安裝就位后,首先要對照設計文件中的中控室平面布置圖、盤柜內部布置圖、裝箱單、設備一覽表及廠家資料檢查核對操作站、盤柜內部插件等設備組件的數量、型號、規格、安裝位置正確與否;其次詳細檢查操作站、盤柜及其內部組件有無硬性損傷等外部缺陷。

b、系統硬件檢查時,應記錄制造廠設置的DIP開關缺省位置及硬件地址開關位置。拔插卡時應首先采取防靜電措施,再用手或工具觸摸電子線路板,嚴禁用易產生靜電的刷子或化纖織物刷洗各類卡件及設備。

C、系統電纜連接

a、DCS/ESD系統操作站與盤柜之間、盤柜與盤柜之間有隨機帶的專用電纜,也有普通電纜。專用電纜要按照設計文件提供的電纜表進行敷設連接;普通電纜的敷設要首先測量好電纜的走向距離,敷設時留出一定的富余量,信號電纜與電源電纜要盡量分開敷設。

b、LCN電纜的連接

LCN電纜是連接于LCN各節點之間的專用同軸電纜,有A、B兩套(分別標記為LCN-A、LCN-B),互為冗余。連接LCN電纜時,兩套電纜不要互相交叉,空閑的三通接頭必須接上專用的終端電阻器,各接口部分要用專用的力矩扳手擰緊。

c、UCN電纜的連接

UCN通訊電纜用于連接各UCN設備(HPM),是專用同軸電纜,也有A、B兩套(UCN-A、UCN-B),UCN電纜連接到電纜隔離器時要注意方向,同一根電纜應該一端接到隔離接口,另一端必須連接到非隔離接口,并且A、B兩套電纜不能交叉,所有未使用的接口都要接上終端電阻器,并用力矩扳手擰緊。

D、FTA電纜連接

FTA電纜的兩個接頭上都標有連接位置,按照該位置連接一般不會出錯,但連接時需注意連接處要保留一定的弧度,不要使接頭過度受力,以免變形,影響通訊和使用壽命。

E、供電及接地系統檢查

a、交流電源柜接受UPS的220VAC電源,通過各分開關把220VAC電源送到各控制柜、操作站等用電設備。重點檢查其電源穩定性、變化幅度,線纜連接是否正確與牢固程度、有無外露的電纜接頭;各開關絕緣、動作是否良好、及其容量規格是否與設計相符、開關標識是否清晰。

b、DCS/ESD的接地系統重點檢查工作接地與安全接地,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圖紙及廠家資料的具體要求。注意:應以廠家資料為準。

F、系統上電并裝載程序

a、對系統接地、電源及內部連接檢查完成后,方可對系統進行上電。

b、各設備的上電都需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將該路電源所有開關(電源柜總開關以后)斷開;

2、檢查總開關電源,若正常,合上該路電源的分開關;

3、檢查設備本身開關前電源,若正常,合上該電源開關。

c、LCN設備上電

按照上面1、2、3所述給US、HM、NIM等LCN設備上電,根據系統操作資料為上述設備裝載程序。

d、UCN設備上電

按照上面1、2、3所述給HPM等UCN設備上電,根據系統操作資料為上述設備裝載程序。

e、外部設備如打印機等通電自檢。

G、系統基本性能檢查

a、UCN、LCN電纜冗余測試

在系統狀態顯示畫面下確認所有LCN節點正常。斷開A纜,檢查系統是否正常;復位后以同樣的方法試驗B纜。UCN冗余實驗方法同上。

b、I/O卡件冗余測試

確認I/O卡件正常后,調出該卡上某一點的細目畫面,記錄該點的相關數據,將主卡件拔下,檢查該I/O點是否仍正常;恢復主卡件,以同樣方法測試副卡件。

c、HPM冗余測試

在系統狀態顯示畫面上確認控制站狀態OK,調出該站下某一點的細目畫面,記錄相關數據。將主控制站的電源開關置OFF位置,確認冗余站投入運行,且相關數據不變;恢復主控制站電源,再確認相關數據。

H、輸入/輸出(I/O)精度測試

a、模擬輸入(AI)測試

1、使用FLUKE701過程校準儀模擬現場變送器在安全柵端子排輸入端對應位號上輸入4-20mA信號;

2、用標準電阻箱模擬現場熱電阻,參照阻值對照表給出相應的阻值信號;

3、用YOKOGAWA2422校驗儀模擬現場熱點偶,參照毫伏對照表給出相應的毫伏信號,或者直接給出相應的溫度值;

4、記錄操作站CRT上顯示的相應位號的PV值,檢查是否滿足精度要求,同時,確認該點的量程及報警值與設計是否相符,增大或減小輸入信號檢查報警動作是否正常,報警笛(喇叭)有無反應,以及報警總畫面上是否有報警信息顯示。

b、數字輸入(DI)測試

采用在相應端子排上用短接或斷開兩個輸入端子的方式,檢查CRT上顯示相應位號是否相符,同時檢查報警笛(喇叭)有無反應,以及報警總畫面上是否有報警信息顯示。

c、模擬輸出(AO)測試

在CRT上把軟調節器設定為手動方式,輸出0%、50%、100%,用FLUKE701過程校準儀在相應輸出端子排上測量該輸出信號,其值應與手動輸出值相對應。同時檢查該調節器的作用方式、輸入連接是否與設計相符。

d、數字輸出測試

數字輸出往往有許多輸入因素,中間變量、邏輯程序對其都有影響,可直接強制輸出,業可短上或斷開響應的輸入點,使輸出狀態發生變化,用數字萬用表檢測輸出狀態的變化。

I、I/O回路、報警、報表功能檢查

a、回路檢查

1、回路連接檢查:按照設計資料逐一檢查各軟調節器的輸入輸出連接。此工作可與AO測試同時進行。

2、復雜回路檢查與測試:按照設計資料給出的控制方案逐一檢查回路中各調節器的輸入輸出設定連接、參數設置、控制作用,并確認其功能。

3、連鎖邏輯、程序檢查:對邏輯、程序對應的各項輸入條件逐一測試,確認其結果與設計動作相符。具體方法是,在控制室內相應端子上用信號發生器施加信號,或手動強制方法使各條件正常,然后針對某一條件測試邏輯動作,用數字萬用表檢查邏輯觸點開閉情況,并做好記錄;其它條件逐一測試。

b、報警、報表功能檢查

重點檢查報警報表畫面及其打印功能,操作組畫面、功能鍵組態。

3.2.4、系統聯校

a、DCS聯校

1、在現場一次表和檢測元件處加以相應模擬信號,在CRT上檢查其PV值,確認精度符合要求,報警功能正常;在CRT上用手動方式輸出相應的AO、DO信號,檢查現場調節器切斷閥動作及回訊良好。

2、聯校基本完成后,機組試運、開車前,連同現場儀表對整個報警連鎖保護系統進行模擬試驗。方法是在現場加實測信號或用信號發生器模擬實際儀表發送信號至ESD系統,檢查邏輯程序運行情況,檢查相應閥門或其它執行機構的動作情況。如有電機參與連鎖,電氣人員將電機打至試驗位置,檢查電機起停情況及各種狀態指示是否正常。

b、FSC、閉鎖料斗PLC的聯校與靜態試驗,和DCS基本相同。

3、質量保證措施

本裝置施工質量要求嚴格執行《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93-86和《自動化儀表安裝工程質量評定標準》GBJ131-90。儀表調試過程中,使誤差盡可能減少,并保證留有再調整余地。精度要求:單臺儀表誤差小于儀表精度允許誤差;系統誤差小于系統中各單臺儀表允許誤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合格率應達到100%。

4、安全保證措施(略)

5、主要施工儀器

名稱規格數量單位

標準壓力表10MPa、4MPa、0.4MPa3塊

壓力校準儀70bar、15bar、7bar3臺

臺式壓力表0-0.25MPa1臺

數字萬用表75522臺

壓力校驗臺1臺

數字壓力計0-0.2MPa1臺

加壓泵1臺

FLUKE701校準儀1臺

YOKOGAWA2422校準儀1臺

標準電阻箱1臺

力矩扳手1把

檔案管理制度

篇2:檢測儀表分析儀表設備安裝調試規范

檢測儀表及分析儀表設備的安裝調試

檢測儀表及分析儀表是自控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安裝質量是確保工藝過程正確運行的必要保證,自控系統能否正常投運的基礎。

1)、安裝前開箱目測外觀應完好無損壞,儀表備件齊全,活動部位靈活自如,測試儀表輸出觸點正常。安裝儀表過程中輕拿輕放,避免安裝過程中損壞儀表。

根據儀表布置圖安裝儀表,安裝同類型號儀表時應注意位置和高度方向一致。儀表安裝平整美觀,便于維修更換。

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安裝過程中保護好設備面板油漆。

2)、儀表單體校驗

所有儀表在安裝前必須進行單體調校,以消除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造成的缺陷。儀表的單體調校,在環境條件滿足調校要求的前提下進行。

調校試驗項目以設計要求和出廠使用說明書、出廠調試資料為依據。調校之前技術人員要確定試驗項目、試驗方法,所用的管路、線路連接原理圖,試驗用的氣源、電源、標準壓力,所選用的標準表的精確度、量程要滿足要求。調校試驗記錄要有正式記錄,調校試驗合格的儀表應按照工藝系統安裝圖將儀表的設計位號標志清楚、封裝,分類存放,以便安裝時發放。儀表校驗后,拆除的運輸鎖定件應重新鎖定,運至安裝地后,到系統調試和投運時再拆除。如隔離墊、防震墊、保護性充填物、短接線、活動部件的止動固定件等。

3)、儀表安裝

檢測儀表安裝之前應檢查現場環境。支架、盤、柜、箱安裝應完成,電纜到位,支架的安裝尺寸應和儀表及安裝附件相配。其他工種的安裝施工基本完成,現場范圍內不會再有較大物件搬運。房間內不會漏水積水,無其他墜落物發生,安裝現場的環境條件和儀表投入運行條件基本相似,才能將儀表安裝到現場。儀表安裝位置要與設計圖紙和產品說明書相符。如果設計圖紙上的接線圖和產品說明的接線不一致時,要及時提請設計人員校對,經以可靠的接施工圖,保留變更通知。儀表在現場安裝完成后應注意保護,特別是調整螺絲、電位計旋紐等,可調整部位應可靠加封,以防他人亂動。

4)

篇3:儀表調試工安全操作規程

1.電動儀表的供電電壓與儀表的額定電壓相符。供電電壓波動較大時,應予穩壓。直流電源要檢查確認極性。

2.電動儀表的電源變壓器的一次線圈應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其電阻值不應小于0.5兆歐。對新型和特殊儀表,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測定。

3.不得直接向儀表供電,應加電源開關或插座等。

4.氣動儀表的氣源,必須清潔、干燥,其壓力必須穩定。儀表用的電源、信號、管路不得接錯。

5.電子儀表接線時,嚴禁帶電作業。離開作業崗件,應切斷電源。

6.不準將各儀表的分路開關,全部合上后,再合總開關。應先總后分。

7.抬運調解閥時,要密切配合,防止人身和設備事故。吊裝繩扣要拴在閥體上,不準拴在膜頭上。

8.使用電爐子,恒溫油浴或水浴,應有專人管理,周圍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不得帶電向爐內、油、水浴內,放入或取出物件。

9.標準儀器與工業儀表存放,應清潔干燥。其環境溫度、濕度、磁場、振動都應滿足使用說明書要求。

10.搬運儀器、儀表要輕拿輕放,防止振動和傾倒。

11.對標準活塞壓力計,搬運時注意防止絲桿和法碼桿彎曲。

12.系統聯校時,控制室與現場聯系后,方可送電聯校。保證通訊暢通。

13.對各種儀器,一定要清楚使用方法,否則不準使用。

14.不得直接向氣動儀表供氣,必須加過濾器減壓閥。

15.校驗電磁閥時,必須注意電壓是否與標牌相符。

16.使用標準儀器,應按著說明書的要求執行。

17.使用標準電阻箱時,應先從小檔到大檔操作,以免損壞儀器。

18.DCS的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滿足后方可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