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抽穿轉子技術措施
#2機大修抽、穿發電機轉子采用兩臺行車與專用滑車配合進行接吊的方法。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1、鋪設專用滑車軌道并用螺栓緊固與勵磁機基架上。
2、用專用滑車支撐轉子勵端。
3、在滑車配重架上加5噸配重并綁扎牢固(不可用正式設備)。
4、對滑車輪的軸承和軌道上加二硫化鉬潤滑脂,以減小摩擦力。
5、拆去#2行車的大車限位器。
6、安裝并全部抽出接長軸各節。用#2行吊配以直徑39mm的鋼絲繩(6*37--1700繩)吊住接長軸端部,掛繩方法為把鋼絲繩兩端繩頭掛于大鉤上,以繩中部從下方吊住轉子接長軸。用倒鏈配合行吊移動轉子
7、在轉子抽、穿過程中,派專人監視轉子與定子的徑向間隙。確保轉子與定子不發生摩擦。
8、當轉子重心(與轉子中心基本重合)露出端蓋約500mm時,停止移動轉子,檢查各處應正常。
9、用#1行吊大鉤掛直徑為47.5mm(6*37--1700繩)的鋼絲繩起吊整個轉子(包括接長軸及配重滑車),掛繩方法為把鋼絲繩兩端繩頭掛于大鉤上,以繩中部從下方繞過轉子后掛于大鉤上,使鋼絲繩與轉子有兩個接觸部位,此兩處應相距約1500mm并對稱于轉子重心。
10、在配重架上栓一直徑為30mm(6*37--1700繩)鋼絲繩并配以5T倒鏈掛于#1行吊大鉤上作調平用。
11、#1行吊微吊轉子,使#2行吊不受力但不得撤去#2行吊吊具,直至轉子被調平。
12、撤去#2行吊吊具,#1行吊走大車使轉子緩緩抽出,當轉子接長軸露出勵端端蓋后,起吊轉子。
13、轉子起吊應先微吊,檢查無異常并確認轉子平穩后緩緩起吊轉子并放置指定位置。
抽、穿發電機轉子吊具受力分析:
1、分析依據
轉子(包括接長軸及配重滑車)重量約61000kg。
轉子長14m(包括接長軸)
《五金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
2、分析過程
(1)對起吊轉子的直徑47.5mm(6*37-1700繩)鋼絲繩校核。
起吊時按繩索與水平面夾角為60度計算。
則:每個角的繩在垂直方向受到的總拉力為:
F1=61000×9.8÷2=299000N
每個角的繩在沿繩方向受到的總拉力為:
F=F1÷Sin60=299000÷Sin60=345000N
因每端均為雙股繩共同承受拉力,所以每根繩所承受拉力為:
T=F÷2=172500N
對于直徑47.5mm的鋼絲繩(6*37--1700繩)破斷拉力為1430000N。則安全系數為n=1430000÷172500=8.3≥6。
(2)對吊轉子接長軸的直徑39mm的鋼絲繩(6*37--1700繩)進行校核。
該處兩股繩承受轉子一半重量且為垂直方向受力,每根繩受力為:T=61000×9.8÷4=149500N
直徑39mm的鋼絲繩(6*37--1700繩)的破斷拉力為959500N。則其安全系數為n=959500÷149500=6.4≥6。
由以上分析知本次抽穿轉子選用直徑分別為47.5mm、39mm的鋼絲繩,足夠安全。
篇2:發電機轉子軸頸修復項目安全技術措施
一.設備或系統簡介我廠2期2臺330MW機組發電機采用水氫氫方式冷卻,發電機軸端兩側采用密封瓦密封。汽輪機側軸頸450mm,勵磁側軸頸400mm。二.改造前存在的主要問題1、改造前存在的問題目前4號機在運行過程中補氫量大(日均補氫量20立米,正常值為4~5立米左右),由于密封瓦密封效果不好,機組氫氣壓力一直低于額定壓力,在對密封瓦的解體中發現密封瓦處軸頸有0.10~0.20mm的溝痕。2、原因分析在檢修中,我廠檢修人員對密封瓦進行了檢修,檢查中發現密封瓦有磨損現象,密封瓦處軸頸有磨損現象,由于軸頸的磨損,無論密封瓦間隙如何調整都部能保證密封瓦的間隙在合格范圍內(廠家規定密封瓦間隙氫側0.16~0.20mm,空側0.06~0.10mm),造成軸頸磨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機組潤滑油系統含有雜質,雜質隨潤滑油進入密封瓦,導致軸頸和密封瓦的磨損,二是電建公司在安裝過程中將7、8號軸承的密封瓦彈簧裝反,造成了密封瓦間隙部大小不均,加重了對密封瓦的磨損情況。三.施工改造主要內容1、改造更換方案修補4號機發電機轉子密封瓦處軸頸,對密封瓦進行研磨。2、技術準備;1)發電機轉子圖紙2)發電機轉子軸頸尺寸公差3、材料準備;1)、聚四氟板2平米2)、其他材料(如焊接用焊絲等)有具體外委單位提供4、施工安排;1)、發電機轉子抽出2)、修復軸頸廠家人員對轉子軸頸進行修復3)、對密封瓦進行檢修4)、密封瓦間隙測量5)、回裝轉子四.技術措施1、軸頸修復廠家必須能保證修復后的軸頸應和原來軸頸的偏差部大于0.02mm2、檢修后的密封瓦應在專用的胎具上進行檢查,保證和假軸的間隙部大于0.02mm3、密封瓦安裝后檢查密封瓦氫側和空側間隙五.安全措施1、本次改造項目所有工作應在機組潤滑油系統停止運行后進行2、對拆下的油管路進行標記,防止回裝時裝錯3、對于需要搭設腳手架拆卸的管路,腳手架應取得安監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油管路法蘭應包裹嚴密,防止落入雜物5、回裝前徹底清掃油石,防止雜物混入潤滑油內六.改造后安全、技術、經濟分析1、改造后可以減少每日機組的補氫量2、改造后可以使機組在額定氫壓下運行,提高發電機內氫氣純度七、停工待檢點序號待檢部位待檢項目責任人檢查程序班組分公司廠部1轉子焊接后表面光潔度●●●2轉子回裝前軸承室內衛生●●●3密封瓦密封瓦間隙●●●
篇3:抽穿發電機轉子安全措施
為確保#1機組大修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
1.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現場設置臨時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揮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負責指揮、協調現場工作;起重總指揮1人,負責發電機轉子抽穿起吊指揮;機、電工作負責人各1名,各自負責設備起吊工作過程中設備安全,與起重指揮人員保持密切聯系,發現異常及時和起重指揮人員聯系,協助起重指揮安全順利地完成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
2.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前,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交代安全注意事項,布置安全措施,進行人員分工。
3.在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場所設置隔離區,無關人員嚴禁入內,現場指定一人進行監護。
4.所有參加抽穿發電機轉子的起重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抽穿發電機轉子的程序和安全技術要求。
5.在抽穿發電機轉子的工作過程中,行車操作人員只應聽從起重指揮人員指揮,在起重指揮人員沒有發出指揮信號的情況下嚴禁隨意操作。其他工作人員無權指揮,只有在特殊緊急情況下,方可直接向操作人員發出停止信號或直接和起重指揮人員聯系。
6.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之前,起重指揮人員應對行車進行仔細全面檢查,確認一切運行正常后方可投入運行。
7.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之前,起重指揮人員應對工作中所使用的工器具進行仔細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方進行工作。
8.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之前,機、電工作負責人應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具備抽穿發電機轉子后方可通知現場總指揮、起重指揮人員進入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
9.工作現場照明應充足。
10.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過程中,所有工作人員應按照人員分工要求各負其責,發現異常或有其他要求隨時和起重指揮人員聯系。
11.在將發電機轉子吊離原位置時,應先將其吊起300mm高度靜止15分鐘制動正常后再上下往復升降三次,確認大鉤制動可靠完全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將其吊離原位置。
12.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過程中嚴禁發生動、靜子之間相互摩擦及碰撞現象。
13.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過程中,應保證轉子中心線與靜子中心線一致,其最大誤差不超過10mm.
14轉子起吊過程中,行車操作要平穩,不可忽快忽慢,以免轉子晃動過大。
15.在抽穿發電機轉子過程中,靜子兩端應分別指定兩名具有一定起吊技能的專業人員監護,以便協調起重指揮人員發出正確的指令和指揮信號。
16.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之前,起重指揮人員應和行車操作人員協調統一指揮信號和指揮手勢。
17.抽穿發電機轉子工作過程中,當行車操作人員不清楚起重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或發現起重指揮人員發出錯誤指揮信號時,應拒絕操作,并且鳴鈴提示起重指揮人員。
以上各項條款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嚴格遵守。
編寫:唐世勝
初審:
審核:
批準:
2003年3月20日
淮北電力檢修工程有限公司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