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山桅桿起重機安全問題探討

礦山桅桿起重機安全問題探討

2024-07-18 閱讀 2245

?一、非煤露天礦山應用的狀況

非煤露天礦山所用的特種設備的狀況,從多年調查及前幾年檢驗情況來看,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尤其是大多數中小型礦山使用的提升設備為桅桿式起重機,桅桿式起重機又稱為拔桿或把桿,是最簡單的起重設備。目前我省只有龍巖龍凈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具有制造改造5噸桅桿式起重機資質的生產廠家(有兩家廠家正在申請認證中),但該廠制造的拔桿僅作為本廠的設備安裝用,所以我省礦場所使用的桅桿式起重機均無正規廠家制造,屬土制起重設備。并且由于桅桿起重機目前還沒有行業和國家標準,制造出來的桅桿式起重機五花八門,事故隱患較多,是礦場機械事故的多發源,所以應列為礦場安全整改的重點項目之一。

桅桿式起重機按材料來分可分為木制桅桿和鋼制桅桿。露天非煤礦山使用的桅桿式起重機多為金屬桅桿,金屬桅桿按結構形式可分為:金屬管式桅桿起重機,金屬格構式桅桿起重機。

目前礦場上使用的桅桿起重機從三個環節來看,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制造環節:該機結構簡單,無標準設計圖紙和設計計算書,無配置任何安全保護裝置,無生產廠家銘牌和使用技術參數說明以及生產合格證,為三無產品。焊接人員未經培訓,主要結構焊縫有目測可見的裂紋、孔穴、固體夾渣、未熔合和焊透等明顯缺陷,桅桿起重機的底座強度不夠,使用中的桅桿起重機底座變形較大。起重機的減速箱是采用報廢汽車的變速箱,經維修更換損壞零部件制作的。起升機構的制動裝置為非常閉式制動,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如何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有待專家探討。起重臂與底座的連接采用插銷,但無采用防脫落措施。回轉機構造簡單,由于主桅桿頂部是固定的,起重桅桿底部是靠回轉軸銷來轉動,所以回轉范圍很小,而起吊礦石時回轉半徑較大,這樣回轉時,主桅桿受扭轉力矩較大,主桅桿容易變形。

2、安裝環節:礦山為了解決由于斜拉主桅桿的容易受力變形及常移機的問題,就采用底座安裝不固定的辦法,即桅桿底座與基礎的聯接無采用地腳螺栓,僅在一塊巖石上鉆四個炮眼,然后用鋼管、鋼釬插在炮眼內、壓彎卡住桅桿起重機底座。因此桅桿起重機主桅桿的穩固是靠幾根纜風繩(一般用六根纜風繩),但是纜風繩布置、聯接和固定往往不符合規范要求,這樣纜風繩受力不均衡,在起重過程中有可能造成部分或單根繩受力的不利因素,而造成纜風繩斷裂,主桅桿傾倒的重大事故。還有卷揚裝置固定不可靠,出繩角度不符合技術要求,容易造成鋼絲繩亂繩、斷繩事故。

3、使用環節:桅桿起重機均為露天使用,終年風吹雨曬,使用條件較為惡劣,如果不加強日常維護保養或使用不當,將會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或增加事故的隱患。從現場情況來看,所使用的起升鋼絲繩和纜風繩等銹蝕、斷絲較為嚴重,礦場桅桿起重機司機均無經過上崗前培訓,從底座變形、開裂情況來看,除了制造強度不夠、安裝不符合要求外,與日常長期超載,維護使用不當分不開的。

二、整治方案設想

1、實行綜合治理,加大監察力度

由于對礦場特種設備的治理單靠質量技術部門將是勢單力薄,難以開展,應有各行政部門參與,尤其是當地政府配合,進行綜合整治,也只有在綜合治理的大環境才能對礦場特種設備進行有效的整治,并把特種設備的驗收檢驗列入有關行政部門辦證的條件之一,否則將會出現前整后亂或礦場拒絕也無可奈何等尷尬局面。

2、扶持幾家有制造、安裝維修能力的廠家來承擔整改任務

目前,由于我省制造桅桿起重機的廠家除了龍巖龍凈設備安裝有限公司外,均沒有制造、安裝維修資質,所以有些地區為了杜絕無資質廠制造的桅桿起重機流入礦場,對這些企業進行處罰和勒令停產。但事與愿違,由于采石場是貧困山區農民致富的途徑,農民為了生存,礦場為了生產,就需要桅桿起重機,所以土制起重機便遍地開花。原先鶴塘鎮有二家制造廠原想進行資質認證,后來顧慮到即使花了大量精力花了錢辦了證,生產成本提高了,對產品的銷售反而不利,產品無法競爭過無證制造廠生產的產品,所以便望而怯步。本人認為要想整治礦場土制起重機,應采用“疏、堵”并進策略,“疏”即先扶持幾家初步具有生產條件并愿意認證的廠家進行生產、安裝和維修資格認證,使礦場有地方購買合格產品或聘請有資質的廠家進行整改。考慮辦證初期廠家的經濟實力,可緩期收取認證費用,待銷售形勢好轉后再收取認證費等。“堵”就是發動當地政府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企業和無證桅桿起重機。

3、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形成共識,推動整治工作的開展

俗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人認為在開展礦場特種設備整治工作之前,應先做好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使大家對礦場特種設備的整治必要性達到共識,尤其是要使場主認識到“安全就是力,安全出效益”。20**年我所開展對加油站燃油加油機稅控功能改造、整機防爆安全性能驗收工作時,前期由于業主對整治工作的不理解,驗收工作難以開展,后經對各加油站管理人員防爆安全知識培訓后,使業主充分認識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油機的驗收工作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順利地完成。

4、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有關規范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鑒定和驗收標準

目前桅桿起重機還沒有行業和國家制造、安裝標準,桅桿起重機的型式試驗規程還在待批之中,如果安全按臂架式起重機的檢驗規程和國家電力中心報批的桅桿起重機型式檢驗規程來驗收我省礦場的桅桿起重機,不是危言聳聽的結論是“均不合格”。但是人們要生活,礦場要生產,目前我省在礦場上使用的桅桿起重機從上報的安全統計報表中還未出現過重大的機毀人亡事故。因此,如何制定出既確保起重機安全運行,又切合現場實際的桅桿起重機的標準就擺在我所技術人員身上。

本人認為,對整治中桅桿起重機鑒定和驗收項目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參考的標準和規程:

(1)GB3811《起重機設計規范》;

(2)GB6067《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3)JB/T8906《旋臂起重機》;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編制的《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程》;

(5)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編制的《固定式桅桿起重機型試驗細則》。

檢驗項目共分成基礎和外觀檢查、金屬結構及聯接、機構及主要零部件、動力系統、安全裝置和試驗六大部分,對新安裝的桅桿起重機驗收增加技術資料審查項目。

2、主要檢驗內容:

(1)基礎方面:桅桿起重機的底座固定必須平整、穩固,與基礎的連接應符合有關圖紙要求。

(2)金屬結構方面:金屬結構的銹蝕不得超過規范要求,金屬結構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以及焊接質量等必須達到技術規范的要求。由于土制起重機,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無設計計算書,在現場檢驗時,可采用與其規格相近似的桅桿起重機來比對和進行動、靜載試驗來校驗。

(3)機構方面:提升機構、變幅機構和回轉機構。大多數的變幅機構是固定的,其主要工作機構是提升機構和回轉機構(吊鉤水平牽引機構)。檢驗的主要內容檢驗機構運行的可靠性,主要對其制動裝置、卷揚裝置,傳動裝置、鋼絲繩、纜風繩以及吊鉤等重要的零部件的檢驗上。

(4)動力系統:桅桿起重機的動力裝置有:電動機、柴油機兩種。電動機主在采用380V的交流電,所以應根據不同的供電系統對其保護裝置進行檢驗,可對電動機的功率進行校核。對柴油機來說主要防止“飛車”。

(5)安全裝置:桅桿起重機屬臂架型起重設備,其主要的事故類型有:整機失穩傾翻、因超載、銹蝕、磨損等引起鋼絲繩斷裂、吊鉤上升超限和觸電等。從現場調查的情況來看,現有礦場上使用的桅桿起重機均無配置這些安全保護裝置。因為中、小型露天礦場上使用的桅桿起重機主要用來頂翻荒料和荒料裝車時使用,而荒料的規格尺寸一般是固定不變的(約3~10噸多重),如果將金屬結構的材料安全系數考慮大些,譬如對結構的材料、鋼絲繩和吊鉤等按16噸來選取,超載限制器可暫不作強制性要求。對無變幅和回轉角度不大的桅桿起重機若底座安裝和錨定牢固,16噸以下的桅桿起重機的力矩限制器也不作為強制性檢驗項目。

(6)載荷試驗。主要作靜載和動載試驗,考核結構的變形情況,機構的運轉情況和桅桿起重機的錨固情況。

三、結論

對非煤露天礦場起重設備的整治工作是確保礦山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非煤露天礦場起重設備安全隱患較多,要徹底解決這一被動局面,本人認為當務之急應是加強宣傳培訓,形成“安全就是生產力,安全就是效益”的共識。聘請專家認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礦場專用桅桿起重機的檢驗內容和要求。聯合各行政部門,對現有在用桅桿起重機采用“疏、堵”并進和采取取締、改造與依法整治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綜合治理。

篇2:桅桿式起重機使用安全技術規定

1桅桿式起重機應按國家有關規范規定進行設計和制作,經嚴格的測試、試運轉和技術鑒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安裝起重機的地基、基礎、纜風繩和地錨等設施,必須經計算確定。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45°之間。纜風繩不得與供電線路接觸,在靠近電線附近,應裝設由絕緣材料制作的護線架。

3在整個吊裝過程中,應派專人看守地錨。每進行一段工作后或大雨后,應對桅桿、纜風繩、索具、地錨和卷揚機等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有擺動、損壞等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處理解決。

4桅桿式起重機移動時,其底座應墊以足夠的承重枕木排和滾杠,并將起重臂收緊處于移動方向的前方,傾斜不得超過10°,移動時桅桿不得向后傾斜,收放纜風繩應配合一致。

5卷揚機的設置與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1)卷揚機的基礎必須平穩牢固,并設有可靠的地錨進行錨固,嚴格防止發生傾覆和滑動。

2)導向滑輪嚴禁使用開口拉板式滑輪。滑輪到卷筒中心的距離,對于帶槽卷筒應大于卷筒寬度的15倍;對于無槽卷筒應大于20倍,并確保當鋼絲繩處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應與卷筒的軸心線垂直。

3)鋼絲繩在卷筒上應逐圈靠緊,排列整齊,嚴禁互相錯疊、離縫和擠壓。鋼絲繩纏滿后,不得超出卷筒兩端擋板。嚴禁在運轉中用手或腳去拉、踩鋼絲繩。

4)在制動操縱桿的行程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離開卷揚機,并禁止人員跨越卷揚機鋼絲繩。

篇3:桅桿式起重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2)

桅桿式起重機安全操作技術交底(二)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設備名稱:桅桿式起重機

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桅桿式起重機的卷揚機應符合JGJ33-20**第4.7節的規定。

2.起重機的安裝和拆卸應劃出警戒區,清除周圍的障礙物,在專人統一指揮下,按照出廠說明書或制定的拆裝技術方案進行。

3.安裝起重機的地基應平整夯實,底座與地面之間應墊兩層枕木,并應采用木塊楔緊縫隙。

4.纜風繩的規格、數量及地錨的拉力、埋設深度等,應按照起重機性能經過計算確定,纜風繩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45°之間,纜繩與桅桿和地錨的連接應牢固。

5.纜風繩的架設應避開架空電線。在靠近電線的附近,應裝有絕緣材料制作的護線架

6.提升重物時,吊鉤鋼絲繩應垂直,操作應平穩,當重物吊起剛離開支承面時,應檢查并確認各部無異常時,方可繼續起吊。

7.在起吊滿載物前,應有專人檢查各地錨的牢固程度。各纜風繩都應均勻受力,主桿應保持直立狀態。

8.作業時,起重機的回轉鋼絲繩應處于拉緊狀態。回轉裝置應有安全制動控制器。

9.起重機移動時,其底座應墊以足夠承重的枕木排和滾杠,并將起重臂收緊處于移動方向的前方。移動時,主桿不得傾斜,纜風繩的松緊應配合一致。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