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監控設備維修保養規程(3)

消防監控設備維修保養規程(3)

2024-07-18 閱讀 7260

消防、監控設備維修保養規程(三)

1目的

確保監控、消防設備性能良好,保證安全運行。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消防系統、保安閉路電視系統、防盜報警對講電話系統的維修保養。

3職責

3.1工程維修工負責中控、消防設備維修保養。

3.2管理員對維修保養工作進行工作指導、檢查監督及外委修理的聯系工作。

4工作程序

4.1監控、消防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程序

4.1.1監控、消防設備由工程維修工負責維修保養。

4.1.2管理員每年12月制定下一年度《設備年度維修維護計劃》,并按設備運行情況制訂中修、大修計劃。

4.1.3工程維修工按各保養計劃表的要求進行維修保養,并將維修保養情況記錄于《設施維護單》內,并匯總于《設施/設備維修保養記錄》中。

4.1.4消防設備維修后必須恢復原來狀態,不得隨意更改原器材、線路。

4.1.5監控、消防設備故障維修一般不超過8小時,若在8小時內無法解決的故障,應將故障原因、解決時間上報管理處,限期解決。

4.1.6凡是夜間發生的,不影響用戶生活、工作的,不會產生嚴重后果的監控、消防設備故障,可以由早班維修工進行維修。

4.1.7管理員對維修保養提供工作指導及檢查監督。

4.2監控、消防設備檢查保養

4.2.1火災報警系統的檢查保養

a.每日對消防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自檢功能檢查:

按自檢鍵,讓報警控制器進行自檢;然后按消聲鍵,消去控制器的聲音。

b.控制器主要工作電壓測試;

c.公共場所煙感器、溫感器安裝傾斜度不大于45°,與底座接觸是否良好,外觀是否潔凈完好。

d.隨機抽取不低于5%的煙感器,噴煙后查視報警是否正確。

e.手動報警按鈕,檢查安裝是否牢固,有無破損及丟失;任選兩個手動報警按鈕,進行模擬報警,測試報警功能是否正常。

f.對樓層內道中各支箱進行外觀檢查,外接線是否因定良好。

g.對火災報警控制柜、聯動控制柜等進行清掃除塵。線路松動,應進行緊固。對自檢、消音、復位功能檢查,主電源與備用電源切換、報警檢查。

h.巡檢消防設備時,對輸入模塊進行檢查;模塊工作顯示燈是否正常閃亮,蓋板是否齊全,并對各層層顯進行自檢。

4.1.2消防泵的維護保養

a.泵體

檢查、補充、替換潤滑油,如油質變色,有雜質應全部替換;泄漏檢查:機械密封良好,泵體無滲水、溢水、砂眼,泵軸滲水無溢流到地面;轉動靈活,無卡殼,泵軸與電機軸在同一中心線,機座緊固,螺絲無銹(有防銹措施),墊片齊;外觀整潔,油漆完好,標志清楚,銘牌字跡清晰。

b.閥門、管道及附件:

閥門開閉靈活、無卡阻,關閉嚴密,內外無漏水;閥體、手柄完好,閥桿潤滑好,外觀整潔;單向閥動作靈活,無漏水;壓力表指針靈活,指示準確,表盤清晰,位置便于觀察,堅固良好,表閥及接頭不滲水。

c.電機

外觀整潔,銘牌清晰,各部件緊固牢靠,聯軸器有保護罩;線耳聯接端緊密牢靠,無變色跡象,無裸露部分,接地良好。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保養檢修,并記錄。

4.2.3風機的維護保養

a.斷開主電源,掛上標示牌,檢查電機接地是否良好。

b.緊固各部分松動的螺絲及聯軸器。

c.檢測電動機的絕緣電阻,檢查主回路接觸點。

d.手動盤車帶輪,觀察轉動是否良好。

e.檢查與更換各接合面間的墊片和密封填料。

f.清潔電機及風濾器和機殼內部。

g.向轉動部位加潤滑油,保證聯軸器及軸承的靈活性及穩定性。

h.檢查調節閥的機械開閉動作、開閉角度標志。

i.手動開機測定三相電流值,檢查指示燈電壓、電流表,聽查風機各部件運行音。

j.各遙控點的控制箱(含箱內元件)全面檢查。

k.連續三次停開機檢查手動各點遙控的正確性、可靠性。

l.連續運轉半小時驗證風機運轉正常。

m.每半年進行一次定期保養檢修,并記錄。

4.2.4疏散出口指示燈的保養

a.月保養內容

檢查出口指示燈玻璃面板有無劃傷或破裂現象;出口指示燈電源指示燈是否亮,如不亮,應立即修理;檢查出口指示燈安裝是否牢固;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缺陷取下來進行修復,再裝回原位;燈箱外殼及面板擦抹干凈。

b.每3個月進行一次備用電池亮燈(半個小時),使電池放電后再充電,延長電池壽命。

4.2.5滅火器使用及保養(由安保人員負責)

a.滅火器應設置在通風、干燥、清潔的地點,不得受到烈日的爆曬,不得接近熱源或受劇烈振動。

b.滅火器懸掛地點的環境溫度為-10℃~55℃。

c.滅火器設置地點應位置明顯,便于取用,并且不影響安全疏散,推車式滅火器與其保護對象之間的通道應暢通無阻。

d.對滅火器要經常進行檢查,檢查內容為:

噴筒是否暢通(如堵塞要及時疏通);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如在紅色區域要檢查原因,檢查后要重新灌裝);零部位是否完整(有無松動、變形、銹蝕、損壞);可見部位防腐層是否完好(輕度脫落要及時補好,明顯腐蝕應送專業部門維修及進行耐壓試驗);鉛封是否完好(一經開放,必須按規定再行充裝,并作密封試驗,重新鉛封)。

4.2.6按時進行定期檢查、保養:每半年檢查一次噴嘴和噴射管有否堵塞、腐蝕損壞,剛性連接式噴筒是否能繞其軸線回轉,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推車式滅火器的行車機構是否靈活,有否檢驗標志。

滅火器由消防部門指定廠家進行灌裝。

4.2.7消火栓、箱的保養(由安保人員負責檢查,工程人員負責維修)

a.每月逐個檢查一次。

栓外檢查:檢查栓門關閉是否良好,鎖、玻璃有無損壞,栓門封條是否完好;

隨機抽取消火栓總數的10%測試,按消火栓報警按鈕,消防中心應有正確的報警顯示,檢查箱內元件是否良好、有無脫落,栓內水龍頭有無滲漏;栓門封條脫落破損的補貼封條。

b.每年逐個打開消火栓檢查一次。

完成月檢查中栓外檢查部分,開栓門取出水帶,仔細檢查有無破損,如有應立即修補或

替換;檢查有無發黑、發霉,如有,應取出刷凈、晾干;將水帶交換摺邊或翻動一次;檢查水槍、水帶接頭聯接是否方便牢固、有無缺損,如有,立即修復,然后擦凈在栓內放好;查接口墊圈是否完好無缺,替換閥上老化的皮墊,將閥桿上油;檢查修整全部支架,掉漆部位應重新補刷,同時油漆;將栓箱內清掃干凈,部件存放整齊后,鎖上栓門,貼上封條。

相關質量記錄:

1.《設備年度維修維護計劃》

2.《設施維護單》

3.《設施/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篇2:安全監控設備故障處理安全措施

安全監控系統是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強對安全監控系統的管理,保證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安全監控設備出現故障時,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一、甲烷傳感器故障

1、監控中心發現中心站甲烷濃度顯示異常時,應及時與通風科聯系,先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和甲烷傳感器校對,以測量最大值為準,同時和通風科聯系,由該區域的瓦檢員盡快到施工地點用光學瓦斯檢定器進行測量,判定甲烷傳感器是否出現故障。

2、在甲烷傳感器發生故障時,通風科應將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懸掛在甲烷傳感器吊掛位置,以便對甲烷濃度進行連續監測。

3、通風隊應及時向監控中心匯報現場情況,并派人到監控中心調校一臺甲烷傳感器,迅速帶到施工地點進行更換。

4、監控中心根據甲烷傳感器故障情況,如屬人為損壞或現場管理原因造成的,應及時通知通風科相關人員進行事故追查,并按礦安全監控管理規定對相關單位及責任人進行處罰。

二、監控設備及線路故障

1、甲烷傳感器監控線路出現故障時,監控中心應及時通知井下監控維護員進行檢查、處理。

2、如監控主線路和監控設備出現故障時,監控中心應及時安排人員進行處理。無特殊原因必須在8小時內處理完畢。

3、在處理以上故障期間,監控中心必須及時通知所有受影響的施工地點在懸掛甲烷傳感器的位置吊掛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以便對甲烷濃度進行連續監測。

4、在做甲烷超限斷電功能測試過程中,如果斷電范圍內的機電設備不能正常斷電,測試人員應和現場電工(變電所值班人員)結合,查找不能斷電的原因。能夠當班處理的必須當班處理,當班處理不了的,測試人員要及時向監控機房值班人員或監控負責人匯報,采取相應措施在24小時內處理好。

5、在處理風機開停、風門開關、風速、饋電等監控設備故障時,要嚴格按照設備的維修要求及時處理。

6、安全監控設備出現故障后,監控中心應將設備故障情況及采取的處理措施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7、在處理監控設備故障期間,如沒有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好,將按礦安全監控管理規定對相關的單位及責任人進行處罰。

三、故障處理方法:

當甲烷傳感器出現高報現象時處理辦法及匯報程序:

機房人員要認真觀察各個地點瓦斯變化情況。

(1)采掘工作面:

一旦瓦斯達到0.5%時,要立即引起重視,如果有上升趨勢,要立即向本部及生產調度和井下現場匯報,以便及時掌握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當瓦斯達到0.8%時,要及時向通風科、生產調度及本部匯報,征求領導意見,看是否允許井下采掘面放炮、打鉆等工作,然后及時匯報給井下職工傳達領導的旨意。并要求井下瓦檢員、監測工等查明原因,落實情況,并及時與檢測機房聯系。當瓦斯達到1.0%時要及時向本部、生產調度、通風科、安全科、安全副總、總工匯報,然后及時匯報給井下職工傳達領導的旨意。當瓦斯達到1.5%時,除及時向領導匯報之外,還要求在未查明原因瓦斯、未降到0.5%以下時、未接到總工送電指令時,不允許送電與施工。

(2)其他地點及硐室:認真觀察瓦斯變化情況,一旦瓦斯達到0.3%時,要立即引起重視,如果有上升趨勢,要立即向本部及生產調度和井下現場匯報,以便及時掌握情況,做出應對措施。要及時向通風科、生產調度及本部匯報,并要求通知井下人員查明原因,落實情況,及時與檢測機房聯系。當瓦斯達到1.0%時要及時向本部、生產調度、通風科、安全科、安全副總、總工匯報,當瓦斯達到1.5%時,除及時向領導匯報之外,還要求在未查明原因未接到總工送電指令,不允許送電。

2、當出現甲烷傳感器斷線、誤報時處理辦法:

(1)井下監控維護員在處理故障前,要把所帶故障分站插頭接線盒里的傳感器信號線斷開

(2)從傳感器插頭開始,打開接線盒,用萬用表電流檔一表筆接信號線,另一表筆對地線進行測量,按此程序對各個接線盒進行逐一排查測量直到找到問題所在并把其進行處理。

(3)、處理好后再把分站接線盒信號線接好,處理完畢后要及時匯報監測機房。

三、安全措施

1、安全監控設備維修人員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并攜帶維修所需要的各種工器具,包括萬用表、扳手、斜口鉗等。

2、在乘坐罐籠、人車、巷道內行走及穿越皮帶時,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

3、在皮帶上方作業時,應先與皮帶司機聯系好,當皮帶完全停穩后方可作業,當作業完畢后,要及時和皮帶司機聯系。

4、在工作現場要仔細檢查周圍的支護、巷幫、頂板等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工作。

5、在軌道大巷內施工時,如需停架空線,要和運輸隊結合,切斷架空線電源后方可施工。

6、工作過程中要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對作業地點瓦斯濃度進行檢查,瓦斯濃度不超限時方可作業。如果甲烷傳感器和便攜儀數值誤差較大時,以較大值為準。

7、在處理故障期間,維修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施工,不得違章作業。

8、在工作地點如果發現有監控電纜吊掛不符合標準要求,維修人員應指導責任單位及時進行整改。

9、安全監控設備故障處理好后,維修人員升井后應及時按規定填寫安全監控設備故障處理記錄,以備查。

篇3:安全監控設備安裝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為加強公司安全監控系統的管理,保障安全監控系統的正常使用,提高安全監控系統運行的有效性,根據《**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監控系統細則管理制度》的內容要求,特編制安全監控設備安裝、拆除安全技術措施。

一、管理職責范圍劃分

1、瓦斯監測監控系統由通風部負責管理,具體井上、下監測系統的設備安裝、維護、檢修和各類傳感器的標校、線路的管理由綜合隊遙測工負責,監控機房值班人員負責打印報表,協助安設各種設備的定義等工作。

2、凡裝有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及線路的生產隊組,負責該區域安全監控系統管理工作,隊長是第一責任人,對保護和維護設備完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各隊組管理區域內,凡敷設有光纜和監控、通訊設備的隊組,對設備、線路的保護負有重要責任。

4、生產隊組檢修更換與瓦斯監測監控系統設備相關聯的電器設備,或有計劃區域性停電檢修影響監控系統正常運行的,必須提前一天匯報生產調度室,并經安檢站、通風部批準后,配合遙測工實施,生產隊組無權中斷斷電裝置的正常運行。

5、各生產隊組無權甩掉安全監測、監控設備進行生產,一經發現按嚴重“三違”處理,隊長為第一責任人。

6、各級職能部室,各級值班管理人員,在斷電裝置出現故障,未采取措施,未經調度室、安檢站、通風部批準,不得指示甩掉斷電裝置不用。

7、瓦檢員負責所檢查范圍內甲烷傳感器的現場監督管理和日常檢查工作,每班與光檢儀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監控值班人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與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須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調校完成。

8、遙測工負責甲烷傳感器的定期檢驗,建立臺帳,按時校對。

二、監控設備安裝、拆移

1、凡需要安設安全監測、監控設備的工作地點,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對傳感器數量、安裝地點、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裝置安裝地點、斷電的范圍和電源線及控制范圍等作出明確規定。

2、應安裝斷電儀的地點,開工前3天由施工隊組與通風部聯系,監控維修工準備和調試所需斷電裝置、連鎖開關、連鎖線,安裝前一天監控維修工與施工隊具體聯系,安裝期間必須積極協助、緊密配合。

3、遙測工安裝斷電裝置、聯鎖開關到斷電設備部分、斷電線、必須現場檢查測試瓦斯電閉鎖情況。

4、采掘完工或搬家,不再需要斷電裝置時,生產隊組提出申請,經安檢站、通風部批準,下達拆機通知單。拆機通知單自停止采掘當天必須下達,遙測工接通知后2天內必須拆除,凡因延遲不下通知單和不及時組織拆機造成裝置丟失損失的將追究責任。

5、工作面掘進或回撤時,生產隊組負責正常監控系統設備的移動,由于不及時或不按規定執行造成損失的將追究責任。

6、綜采工作面回撤時必須按規定回撤監控線路、設備等,不按規定造成損壞將追究其責任。

三、瓦斯電閉鎖試驗

采掘工作面瓦斯電閉鎖試驗,簡稱斷電試驗,由瓦檢員、遙測工共同在現場完成,每天進行一次測試,并詳細填寫斷電試驗記錄,列入日常檢查范圍。

四、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集團通風瓦斯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