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DS小區機電設備設施與智能化系統管理

DS小區機電設備設施與智能化系統管理

2024-07-18 閱讀 8574

小區機電設備設施與智能化系統管理

一、設備的接管驗收

公司將組織各部門相關專業工程師組成驗收組,依據設備出廠說明書及國家有關規范、標準進行全面驗收

二、對設備進行分類管理

*對所有設備進行編號

*建立設備臺帳

*對所有設備的標識進行整改

①設備標牌:依據設備編號,統一制作設備標牌。對所有設備在規定位置貼設備標牌。

②設備的顏色:設備一律按表《設備顏色規定》的要求顏色進行刷漆。以便于對設備的識別和有效管理,以達到中海物業設備管理要求標準。

③設備狀態標識:重要危險設備的工作狀態須標識(如配電柜掛"禁止合閘"等),報廢、封存的設備須標識。

三、設備管理模式

質量方針

為業主提供"專業、專注、高效、優質"的樓宇設備管理服務。

質量目標

設備完好率:≥99%

顧客滿意率:≥98%

杜絕重大設備事故及人身傷亡事故,輕傷頻率控制在0.5‰以下

公共設施及設備維修保養

采用計劃預修制(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小修、中修、大修、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與狀態維修、事后維修相結合的管理模式。

表1設備保養、中修、大修計劃

注:逢高級保養的,低級保養可以不再做;對Ⅲ級設備,每年至少保養一次。

參照我司相關維修保養作業文件,制訂維保標準及作業指導書,各設備維保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及維保標準作業規范文件。

建立健全考核監督機制來確保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確實落實到位,建立以下幾級檢查監督制度及完整的記錄制度:

備設施維保責任制,將所有設備設施維保量做成菜單,確規定維保項目、技術指標、維保人主要責任、維保方法、設備年度月度維保時間。使各個設備維保任務真正落實個人,維保任務與經濟利益直接掛鉤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維保效能和維保質量。

A.設備管理部主管每日對員工工作的檢查;

B.項目部經理每日對各自所管工作范圍的檢查;

C.公司質量管理部每月對項目部工作的全面檢查;

D.開展單項檢、月檢、季檢、半年檢、年檢等各項檢查工作。

另外,公司還把對員工的持續培訓和考核看作是維持和提高質量體系有效性的關鍵之一。

設備運行管理

1)建立設備周巡檢制度、交接班制度

2)主要設備運行管理措施如下:

變配電設備系統的運行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

①從事變配電系統的操作、巡查、維修、養護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熟悉電氣設備情況和有關安全措施。

②配送電建立24小時運行值班制度,對變配電裝置及高壓室每2小時巡查一次,做好巡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在值班記錄及巡查記錄中注明。

③配電設備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和值班,配電設備的停送電由值班電工操作,非值班電工禁止操作。復雜的倒閘操作,必須執行操作票制度、監護制度,高壓環進、環出柜嚴禁操作。操作及檢修時必須按規定使用電工絕緣工具、絕緣鞋、絕緣手套等。高低壓柜開關狀態須作好警示、標識。值班員必須做好值班記錄,認真作好交接班。

④變壓器嚴禁超負荷或極低負荷運行,應有計劃的向供電局報停或啟用。冬季可報停部分變壓器,夏季供電高峰時,按負荷的需求,恢復使用。嚴禁變壓器空載運行。

⑤設專人對巡查記錄、抄表記錄進行統計、制圖、分析,監視系統運行狀態,診斷系統故障,制定節能措施。

⑥停電時,提前向客戶發出通知;恢復送電時,在確認供電線路正常、電氣設備完好后方可送電。

⑦配電房室溫不可超過攝氏40℃。消防設施須定期檢查,保持完好、有效,并有手持式氣體滅火器。注意防止小動物進入;無關人員須經管理處辦公室許可方可進入。

⑧加強日常清潔、維護、檢修,確保供配電系統正常,配套設施、設備、裝置完好。

給水設備系統運行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

①水泵房、地下水池、屋面水箱、消防水系統、設備等,由設備運行部負責使用管理,并指定專人負責(以下稱"水管員")。做好日常運行的巡查、點檢、抄表及狀態監控,并做記錄。

②水泵房內機電設備由設備運行部值班人員負責操作,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水泵房。停水須經客戶批準。

③消防泵、生活泵、穩壓泵、污水泵在正常情況下,選擇開關應放在自動位置,所有操作標志簡單、明確。

④生活水泵每周至少輪換使用一次,接觸器主開關每10天檢查一次。

⑤消防泵每月進行一次"自動、手動"切換操作檢查。無條件啟動的消防水泵(有過壓危險或開噴的系統),須對其進行盤車(一般情況下,45KW以下的水泵采用受動盤車,45KW以上的水泵采用點動測試),每月對電動機進行一次絕緣搖測。

⑥水泵房配電室室溫不超過40℃;泵房每周打掃一次,泵及管道每月檢查、清潔一次,并進行潤滑、緊固、調整。

⑦水池入孔需加蓋密封并加鎖,透氣孔需用不銹鋼紗網包扎上。鑰匙由水管員保管。

⑧水管員按規定定期取水(或由水務局取樣)送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水質檢查化驗,化驗結果交公司存檔。

⑨對公共水表須每月定時抄表,水管員須對抄表記錄進行統計分析,確定給水系統是否正常,并協助設備運行部作好水量平衡測試。

⑩嚴禁非火災情況使用市政消防水。消防演習用水須向用水主管部門辦理申請手續。

火災報警聯動控制系統運行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

①中控室/消防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值班人員須持證上崗。

②各種相關制度、規程、流程、應急電話等須上墻。

③值班人員必須熟悉相關工作流程、規定,值班時不得擅離崗位,須全神注視顯示器、儀表、信號燈等,認真作好記錄,交班時雙方須對設備狀態進行檢查。

④火災報警控制、聯動系統的終端設備(如水泵控制柜、風機控制柜等)須將主令開關置于自動檔,中控室/消防中心聯動柜可置于手動檔。當值班人員發現報警信號后,須立刻核實信號的真偽,信號為真時,將其置于自動,并按相關程序對設備進行操作,信號為誤報時,及時將設備復位。

⑤消防

中心設備應由有資質的人員進行維修保養、對計算機軟件進行備份,定期清理垃圾文件、修復軟件。設備密碼須報設備部備案。使用者應在使用界面內進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系統程序、密碼等。設備供貨商/保修單位技術人員對系統進行調試、維修、系統升級時必須征得管理處同意、登記,且管理處技術人員在場情況下,方可進行,無關人員不得操作中控室/消防中心設備。

⑥辦理業主裝修申請時,管理處須對擬裝修部分的火災報警裝置、噴淋裝置、弱電裝置狀況進行檢查,檢查結果須由業主簽字確認。裝修造成的系統故障或損壞,須由業主支付系統維修恢復費用。

電梯運行管理

電梯的管理總體目標和指標如下:

電梯修復率為100%;

業主滿意率為98%以上;

電梯維修及時率達100%;

電梯年檢合格率達100%;

電梯完好率達100%;

①推行駐點服務模式

電梯維保工作將依照《電梯安全使用管理作業指導書》規范,實施駐點服務模式,進行全天候的零等待服務,打破以往通過服務熱線求救的傳統方式,大大提高服務的及時性。

②采用'五級保養、五級檢驗'的服務標準

嚴格依據《電梯工作手冊》的要求開展工作,對電梯嚴格執行(半月、月、季度、半年、年)的服務標準。我司將根據工作內容及層次,在上一級的保養和調整中增加相應內容,并如實填寫各項質量記錄,使得每項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電梯隊的自檢、公司的月檢、季檢、半年檢、技術監督局年檢來對電梯進行嚴格檢查檢驗,保證安全運行。

③個性要求,閑暇保養

在工作中我們將盡量按照業主的用梯需求,利用電梯使用頻率較低的時間來進行日常保養、調整等維護工作,達到既保證安全運行,又減少故障,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

篇2:煤礦機電設備事故管理制度

為加強機電、運輸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3.1在生產、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機電、運輸設備事故,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登記、調查、分析、統計和報告。

1.3.2?機電、運輸事故按其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時間,造成損失程度和性質,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重大事故三種。

1.3.2.1?一般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一般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0.1~2萬元者。

2)造成設備停運影響生產或基建施工1小時及以上或產量損失200噸及以上者。

3)3千伏級以上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者。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不到或達到一般事故程度者。

1.3.2.2?重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重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2萬元以上到50萬元者。

2)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進水或淹泵者。

3)全礦井停電10分鐘以上,地面車間供電中斷4小時以上至7天。

4)提升設備的斷繩,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車輛顛覆、斜井跑車,壓風機風管爆炸或風缸搗毀,膠帶、電纜或電氣設備著火等惡性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一般事故程度者。

5)全礦井停風10分鐘以上者。

1.3.2.3特大事故

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稱為特大事故:

1)造成設備直接損失價值超過50萬元者。

2)因機電、運輸事故引起的淹井、著火、瓦斯爆炸、停電造成全礦井停止生產8小時以上,基建施工企業造成全部礦井工程停工8小時以上者。

3)全礦井停風30分鐘以上者。

1.3.3提升設備的過卷,大型物件墜入井筒,運輸設備的碰頭、追尾、撞信號、斜井跑車,3千伏及以下的變配電設備誤停、送電等惡性事故,但情節嚴重,應視為未遂事故。

1.3.4機電、運輸事故的管理和報告辦法:

機電、運輸事故發生后,除分別按程序匯報及時組織搶修外,還要按下列程序逐級上報:

1.3.4.1?發生一般機電、運輸事故時,各科隊負責人應立即向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匯報,并在2天內把事故報告報機電動力科和安監部門。

1.3.4.2?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時,礦安監部門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故單位應將機電、運輸事故發生經過、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事故責任者、處理意見及結論在5日內逐級上報。特大事故要于15日內逐級上報到有關部門。

1.3.4.3?發生未遂事故時,班組長應立即向科隊負責人匯報,情節嚴重的應向礦相關部門匯報。

1.3.5?發生事故,機電動力科要會同安全監察部門,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進行追查,對事故的責任者要及時處理,按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于批評教育、經濟賠償或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隱瞞事故情節或不報者應加重處罰。

1.3.6?發生重大、特大機電、運輸事故,各生產單位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本單位內通報,同時抄報上級主管部門,以便共同接受教訓。

篇3:機電設備安裝調試驗收管理制度

1、礦井上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和10KV及其以下的電氣安裝工程,按《煤礦機電安裝工程質量標準及檢驗評級試行辦法》進行驗收。

2、新安裝的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由礦機電主管工程技術人員組織有關人員詳細研究說明書內容,并制訂出操作規程。在使用初期,主管工程技術員要經常檢查其運行情況。

3、新設備安裝必須有安裝設計,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對隱蔽工程應有工程記錄。

4、施工單位對新設備,或經大修后的設備進行驗收,凡未經檢修好的設備嚴禁繼續使用。

5、設備安裝完畢后,由機電動力科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人員,施工單位及使用單位共同按施工圖與安裝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收。

6、在設備試運轉驗收中,一般設備空運轉2—4小時,帶負荷運轉24小時無故障,無異常才算合格,特殊設備按相關標準驗收,如發生故障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由安裝單位限期進行處理,合格后方能移交。

7、大型設備或關鍵設備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調試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