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帶電滅火安全注意問題

帶電滅火安全注意問題

2024-07-23 閱讀 9005

為了爭取滅火時間,防止火災擴大,在來不及斷電,或因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斷電,則需要帶電滅火。帶電滅火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按滅火劑的種類選擇適當的滅火機。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即1211)、二氟二溴甲烷或干粉滅火機的滅火劑都是不導電的,可用于帶電滅火。泡沫滅炎機的滅火劑(水溶液)有一定的導師電性,而且對電氣設備的絕緣有影響,不宜用于帶電滅火。

(2)用水槍槍時宜采用噴霧水槍,這種水槍通過水柱的泄露電流較小,帶電滅火比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槍滅火時,為防止通過水柱的泄露電流通過人體,可以將水槍噴嘴接地;也可以讓滅火人員穿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靴或穿均壓服操作。

(3)人體與帶電體之間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用水滅火時,水槍噴嘴至帶電體的距離:電壓110KV及以下者不應小于3M,220KV及以上者不應小于5M。用二氧化碳等不是導電的滅火機時,機體、噴嘴至帶電體的最小距離:10KV者不應小于0.4M,36KV者不應小于0.6M。

(4)對架空線路等空中設備進行滅火時,人體位置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不應超過45°,以防導線斷落危及滅火人員的安全。

如遇帶電導線跌落地面,要劃出一定的警戒區,防止跨步電壓傷人。

篇2:大廈消防培訓:帶電滅火幾種方法

大廈消防培訓:帶電滅火的幾種方法

發生電氣火災時,在一般情況下是要求切斷電源后才能撲救,因斷電后撲救的危險性小,與一般火災撲救相同。但是,有時在危急的情況下,如果等待切斷電源后才進行撲救,就會失去滅火良機,使火熱蔓延擴大波及危險部位或重要部分,或者由于切斷電源,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有保證撲救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帶電撲救。

帶電滅火的方法有:

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

撲救初起,電氣火災,可采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滅火劑等滅火。因為這些滅火劑的絕緣能力較強,一般電氣火災可直接帶電噴射。由于這種類型的滅火器射程較近,要接近火源才能發生效果,所以使用時既要注意滅火器的作用距離,又要注意滅火器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見下表),且施放滅火劑時應盡量在上風方向施放。

電壓(千伏)。。。

距離(厘米)。。。

啟動固定的滅火裝置

按照有關的規范,高層主體建筑內的可燃油浸電力變壓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室,多油開關室,大中型計算機房,大樓建筑內的自備發電機房和其他貴重設備房,應設有二氧化碳或鹵代烷、水噴霧滅火、蒸氣滅火等固定裝置,當安裝有固定裝置的部位發生火災時,應及時啟動滅火裝置滅火。

用水帶電滅火

用水進行帶電滅火,帶電體與水柱、人體、大地可形成一個電氣回路。在回路中,所通過的電流大小對人身安全有直接的影響。人體電阻約為1000歐姆,當通過的電流為1毫安時,人就能感覺有電(見下表)。帶電滅火時,如果設法使通過人體電流不超過1毫安,就可以保證滅火人員安全。

電流對人身的危害程度

電流(毫安)人的感覺程度

2感到有電

5有相當的痛苦

10感到忍受不了的痛苦

20筋肉劇烈收縮失去動作自由

25已相當危險

100致死

帶電滅火的方法

盡可能增大水槍噴嘴與帶電體的距離。如因環境限制,可向斜上方射水,使水流以拋物線狀落于火點,增加水柱長度。

采用直流水槍滅火時,以點射方法射向火源,或以反射水幕覆蓋火源,避免用充實的水柱射向帶電體。另外,可在金屬水槍噴嘴上安裝接地線,也可以讓滅火隊員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靴或穿均壓服,以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

采用噴霧水槍帶電滅火,滅火時保持距離,保持5-7Kg/cm2壓力,并在水霧充分霧化后再射向火源。

帶電滅火的注意事項

水槍噴嘴與帶電體之間須有安全距離,人體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見下表),考慮到滅火中人員的活動范圍和其他意外情況,所以水槍噴嘴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不少于下表的值:

電壓(千伏)15-1023-25110220。。。

最小安全距離(米)2.53467。。。

撲救架空的供電設備火災時,人與架空帶電體與地面的夾角不要大于45度角,以防止導線斷落危及撲救人員的安全,如果發生電線斷落,要劃出警戒區(10-18米),并通知電業部門處理。

在帶電滅火的過程中,撲救人員要防止直接與水流接觸,沒有穿戴保護用具的人員,不應接近燃燒區,以防止地面水漬導電傷人。

當使用金屬工具破拆結構時,人與帶電體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

篇3:帶電設備線路火災中滅火劑運用安全防范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電的普及深入千家萬戶,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每年因電而導致火災的案例舉不勝舉,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甚為嚴重。電氣發生火災后燃燒蔓延迅速、撲救難度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般應采用斷電滅火的方法,但在實際的滅火戰斗中,常因等待斷電而失去最佳的滅火時機,或因停電而嚴重影響了生產,若采取有效的帶電滅火方法,可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勢,撲滅火災,減少災害損失。滅火劑的運用與安全防范措施得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撲救帶電火災的成敗。筆者根據電氣理論知識結合火場實踐就帶電設備、線路火災撲救中滅火劑的運用與安全防范措施與同行作一探討。

一、運用不導電的滅火劑帶電滅火

由于水、泡沫等滅火劑是導電體,在撲救帶電火災時,容易造成滅火人員觸電,因此,需要運用不導電的滅火劑滅火?;饒錾铣2捎玫牟粚щ姕缁饎┯?

(一)干粉。干粉滅火劑由鉀和鈉的碳酸鹽類加入滑石粉、硅藻土等摻合而成,不導電干粉滅火器有人工投擲和壓縮氣體噴射兩種。滅火原理是抑制燃燒,干粉能夠與物質燃燒所產生的OH等活性基團進行反應,使其成為非活性物質,讓燃燒連鎖反應不能繼續進行,從而達到滅火的效果。干粉滅火劑不適用于撲滅有旋轉電機的電氣設備和怕滅火劑污損的精密電氣設備火災。

(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滅火劑是完全燃燒產物,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不導電的氣體,對設備無腐蝕性,屬不燃氣體。相對空氣密度為1.5,液態狀態下裝入滅火器筒內,極易揮發,常溫下保持60kg/cm2的壓力,當液態二氧化碳噴射時,體積擴大400—700倍左右,強烈吸熱冷卻凝結為霜狀干冰,在燃區直接變為氣體,吸熱降溫使燃燒物隔離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目的。二氧化碳氣體容易致人窒息,使用時人應在上風或側風方向,同時手應握住滅火器手柄,防止干冰接觸人體造成凍傷。

(三)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滅火劑是一種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液體,不自燃、不助燃、不導電,相對密度為1.6,沸點76.8℃,蒸氣密度約為空氣的5.5倍。當液態的四氯化碳噴射到著火區時,迅速吸熱氣化,蒸氣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從而使燃燒中止。四氯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0%時,即可熄滅火災。但四氯化碳具有毒性,高溫下與水蒸氣等物質作用產生劇毒氣體,因此,使用時應配戴防毒面具,人要在上風或側風方向,以防中毒。

(四)1211滅火劑。1211滅火劑常成為液體狀態被裝入滅火器筒內,分為手提式和固定噴嘴裝置兩種。它是一種高效、低毒、腐蝕性小、滅火后不留痕跡、不導電、使用安全、貯存期長的滅火劑。它能夠阻止燃燒連鎖反應,并有一定的冷卻和窒息作用,對撲救電氣設備、精密儀器火災有特殊的效果,可以與火災報警裝置組成固定滅火系統,對電控室、主變壓器、電子計算機房、電纜隧道實施自動滅火。

二、運用水作為滅火劑帶電滅火

水是廉價又廣泛的滅火劑。比熱大,在標準大氣壓下,每千克水沸騰蒸發要吸收539KJ的熱量。水冷卻效果好、滅火效率高,是常用的滅火劑。但是水具有導電性,在用水撲救帶電設備火災時,帶電體、水柱、人體和大地便形成電氣回路,容易發生觸電事故。據試驗,當電流通過人體為1mA時,人就感覺有電。因此只要熟悉了影響泄漏電流大小的因素,把水柱泄漏電流控制在1mA以下,就可以保障撲救人員的安全,帶電滅火時人員就沒有任何感覺了。

(一)水槍噴嘴口徑對泄漏電流大小的影響。不同的水槍噴嘴口徑所形成的水柱截面是不同的,水柱電阻也跟著變化,噴嘴小、截面小;噴嘴大、截面大。若滅火時帶電體電壓一定,泄漏電流大小遵從歐姆定律規律,假如噴嘴直徑一定,泄漏電流又不超過1mA,那么,對應一定的噴嘴,就可以確定最小水柱的安全距離。在電壓相同,水的電阻率相同,距離相等的條件下,用小口徑水槍,通過水柱的漏泄電流比大口徑的要小。在火場上采用直流水槍進行帶電滅火時,如電壓比較高,或水的電阻率比較小時,為了提高安全程度,宜采用小口徑水槍。如需增加滅火用水量時,可增加小口徑水槍數量而不需改用大口徑水槍。

(二)水壓和水槍射流的形式對泄漏電流大小的影響。當水泵壓力增大時,噴嘴大小一定,從直流水槍射出的充實水柱,就相應增長,水柱密實,電流更易通過,泄漏電流就會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若水流經開花水槍射出,則水泵的壓力愈大,射出的水流和水滴分散得愈好,水滴間的間隙愈均勻,電阻也相應增大,而漏泄電流則相應減少。若水流經噴霧水槍射出,則水泵壓力愈大,水流的霧化程度愈好,水射流中氣泡增加,使電阻增加,泄漏電流也就相應減少。因此,在火場上,采用直流水槍帶電滅火時,距帶電體較近的情況下,不宜采用過高的水壓;采用開花水槍時,不宜用過低的水壓;采用噴霧水槍帶電滅火時,壓力必須>7Kg,從而保證有足夠的水壓,確保霧化程度和足夠的電阻值。

(三)水質的電阻率對泄漏電流大小的影響。不同的介質有不同的電阻率,其導電性能隨雜質而變化。采用水電阻率大的水質進行帶電滅火時,水柱的電阻就大,通過水柱的漏泄電流就小,這樣就可以提高安全程度。使用化學純凈水不導電,但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四)水槍噴嘴至帶電體的距離對泄漏電流大小的影響。水槍噴嘴至帶電體的距離越大,則水柱愈長,水柱電阻就愈大,而通過水柱的漏泄電流就愈小。因此,在火場上如果用直流水槍帶電滅火時,就可以充分發揮直流水槍射程遠的特點,適當增大水槍噴嘴至帶電體之間的距離,以提高用水帶電滅火的安全程度,也可適當地用直流水槍直射滅火。

(五)帶電體電壓對泄漏電流大小的影響。在火場上用直流水槍進行滅火時,如果帶電體的電壓比較高,通過水柱的漏泄電流也比較大。因此要注意水槍噴嘴至帶電體之間的距離。

三、帶電滅火時應做的安全防范措施

撲救帶電火災是一項比較危險的作業,滅火指揮員要全盤考慮火災現場的情況,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實施滅火工作。

(一)穿戴防護用具:帶電滅火時,撲救人員應當穿著絕緣鞋,防止腳腿部位接觸帶電體。要戴絕緣手套,防止手直接與帶電體接觸;有條件時滅火人員應穿均壓服,穿戴均壓服時一定要把帽子、襪子、手套、膠鞋之間用銅絲和銅扣連接好,使其相互間連成整體。

(二)設置接地裝置:在金屬水槍噴嘴上,安裝接地線,方法是用截面積5—10mm2的銅絞線作接地線,用長1m以上,直徑50mm鋼管或50×50mm的角鋼作接地棒,接地線兩端分別與水槍噴嘴和接地棒牢固連接。且接地棒最好釘入底下0.5m,要求土壤不能太干燥,并在接地棒處倒入鹽水或普通水使接地體與導線之間可靠連接,導除水槍上的電流。另外,避雷針引下線、自來水接管,金屬暖氣管、電線桿拉線都可以作為接地裝置使用。

(三)保持最小安全距離:最小安全距離指人體通過漏泄電流<1mA時應保持的最小距離。在實施帶電滅火時,撲救人員以及所使用的消防器材裝備要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距離,電壓越高,距離越大。距電壓10KV的帶電體,保持最小距離不應小于40cm。當室內高壓電氣設備或線路發生接地時,其周圍4m范圍內,滅火人員不得靠近,如在室外,其周圍8m的范圍以內,人員不得接近。在用水帶電滅火時,無論采取何種措施,一般的最小安全距離都應保持在≮5m;撲救變壓器火災時,撲救人員所站位置的地面水平距離與帶電體高度形成的上傾角應≯45°。在撲救架空帶電線路火災時,滅火人員與帶電體導線之間的仰角應≯45°,并應站在線路外側,以防導線斷落后掉下觸及人體致人傷亡。架空電線斷落時在水流能到達火點的情況下,人與帶電體之間應盡量保持較大的水平距離,發生電線斷落時,要劃出警戒區,禁止人員入內。

(四)避免人體與帶電體接觸:在用水帶電滅火時,撲救人員的身體各部位不要接觸直流水槍射向帶電體的水柱,以防止漏泄電流經過人體入地;不須接地線的情況下,宜采用塑料水槍,進一步提高絕緣強度;在向帶電設備射水時,水槍手宜穿普通圓筒膠靴,在滅火中,防止水流入靴中,其他人員要防止與水帶接觸;使用直流水槍滅火時,如發現放電聲或放電火花、有電擊感時,采取臥姿射水,將水帶與水槍的結合部金屬觸地,以免觸電傷人;破拆時,要防止工具與帶電體接觸。沒有穿戴防護用具人員,不應接近燃燒區,以防地面水漬有導電危險

(五)盡量采用高壓水槍的霧化水流撲救。高壓水槍口徑一般為6.5mm、7.0mm、7.5mm、8.0mm,工作壓力4MPa,其對應射程為9m、11m、12m、15m,霧化水滴直徑100—200um,并根據電壓高低選好距離,霧化水流正常后,才能射向帶電體進行滅火。實踐證明噴霧水槍噴嘴距離帶電體1.5m,并大于7.07×105Pa的水壓下進行滅火時,沒有漏泄電流。用噴霧水槍滅變壓器火災時,要求水槍手不要亂擺動,最好用兩支槍相對用強有力的噴霧水流覆蓋窒息將火災撲滅。

(六)合理采用射流形式:使用銅網格代替不能使用接地棒的地方。盡量采用噴霧水流帶電滅火,噴霧水流可以不接地線,但要根據電壓大小選好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消防車泵壓力保持0.5—0.7MPa。直接使用充實水柱帶電滅火。宜用大口徑水槍,采用點射進行遠距離射水滅火或使水流呈拋物線狀落于火點,增加水柱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