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防雷防靜電安全要求

電氣防雷防靜電安全要求

2024-07-23 閱讀 9735

雷電和靜電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雷電與靜電電荷產生和聚集的方式不同、存在的空間不同、放電能量相差甚遠、防護措施也有很多不同。

一、防雷安全要求

雷電的種類較多,按危害方式分為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侵入波,按形狀分為線形、片形和球形三種。

1.雷電的危害

雷電的危害分為電作用的破壞、熱作用的破壞、機械作用的破壞。

(1)電作用的破壞:雷電數十萬至數百萬伏的沖擊電壓可能毀壞電氣設備的絕緣,造成大面積停電。

(2)熱作用的破壞:巨大的雷電流通過導體,在極短的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的熱能,使金屬熔化飛濺而引起火災和爆炸。

(3)機械作用的破壞:巨大的雷電流通過被擊物時,瞬間產生大量的熱,使被擊物內部的水分或其他液體急劇汽化,劇烈膨漲大量氣體,致使被擊物破壞或爆炸。

2.防雷措施

(1)建筑物防雷措施各類建筑物防雷措施應采取防直擊雷和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建筑物可利用基礎內鋼筋網作為接地體;可利用外緣柱內外側兩根主筋作為防雷引下線;應將45m以上外墻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以防側擊雷;建筑物上面可裝設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

(2)架空線路防雷措施

設避雷線;

提高線路本身的絕緣水平;

用三角形頂線作保護線;

裝設自動重合閘裝置或自重合熔斷器。

(3)變、配電所的防雷措施

裝設避雷針,用來保護整個變、配電所建(構)筑物,使之免遭直擊雷;

高壓側裝設閥型避雷器或保護間隙。

主要用來保護主變壓器,以免高電位沿高壓線路侵入變電所,損壞變電所這一最主要的設備,為此,要求避雷器或保護間隙應盡量靠近變壓器安裝,其接地線應與變壓器低壓中性點及金屬外殼連在一起接地。

低壓側裝設閥型避雷器或保護間隙主要在多雷區使用,以防止雷電波由低壓側侵入而擊穿變壓器的絕緣。當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不接地時,其中性點也應加裝避雷器或保護間隙。

二、防靜電安全要求

與流電相比,靜電是相對靜止的電荷。靜電現象是一種常見的帶電現象,如雷電、電容器殘留電荷、摩擦帶電等。靜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以下主要介紹靜電的危害及防靜電要求。

1.靜電的危害

靜電的危害方式有爆炸和火災、電擊、妨礙生產。

(1)爆炸和火災:靜電電量雖然不大,但因其電壓很高而容易發生放電,產生靜電火花。在具有可燃液體的作業場所(如油品運場所),可能因靜電火花引起火災;在具有爆炸性粉塵或爆炸性氣體、蒸汽的作業場所(如煤粉、面粉、鋁粉、氫氣等),可能因靜電火花引起爆炸。

(2)電擊:當人體接近帶靜電體的時候,帶靜電荷的人體(人體所帶靜電可高達上萬伏)在接近接地體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電擊。由于靜電能量很小,靜電電擊不致于直接使人致命,但可能因擊墜落摔倒引起二次事故。

(3)妨礙生產:在某些生產過程中,如不清除靜電,將會妨礙生產或降低產品質量。例如,紡織行業,靜電使纖維纏結、吸附塵土,降低紡織品質量;在印刷行業,靜電使紙張不齊,不能分開,影響印刷速度和質量;靜電還可能引起電子元件誤動作。

2.防靜電安全要求

消除靜電危害的措施大致有接地法、泄漏法、中和法和工藝控制法。

(1)接地法

接地是消除靜電危害最簡單的方法。接地主要用來消除導電體上的靜電,不宜用來消除絕緣體上的靜電。

在有火災和爆炸危險的場所,為了避免靜電火花造成事故,應采取下列接地措施:

凡用來加工、貯存、運輸各種易燃液體、氣體和粉體的設備、貯存池、貯存缸以及產品輸送設備、封閉的運輸裝置、排注設備、混合器、過濾器、干燥器、升華器、吸附器等都必須接地。如果袋形過濾器由紡織品類似物品制成,可以用金屬絲穿縫并予以接地。

廠區及車間的氧氣、乙炔等管道必須連接成一個連續的整體,并予以接地。

注油漏斗、浮動缸頂、工作站臺等輔助設備或工具均應接地。

汽車油槽車行駛時,由于汽車輪胎與路面有摩擦,汽車底盤上可能產生危險的靜電電壓。為了導走靜電電荷,油槽車應帶金屬鏈條,鏈條的上端和油槽車底盤相連,另一端與大地接觸。

某些危險性較大的場所,為了使轉軸可靠接地,可采用導電性潤滑油或采用滑環、碳刷接地。

靜電接地裝置應當連接牢靠,并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可以同其它目的接地用一套接地裝置。

(2)泄漏法

采取增濕措施和采用抗靜電添加劑,促使靜電電荷從絕緣體上自行消散,這種方法稱為泄漏法。

增濕就是提高空氣的濕度。這種消除靜電危害的方法應用比較普遍。增濕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帶靜電絕緣體的絕緣性,或者說增強其導電性,這就減小了絕緣體通過本身泄放電荷的時間常數,提高了泄放速度,限制了靜電電荷的積累。

加抗靜電添加劑:抗靜電添加劑是特制的輔助劑,有的添加劑加入產生靜電的絕緣材料以后,能增加材料的吸濕性或離子性,從而把材料的電阻率降低,以加速靜電電荷的泄放。

采用導電材料或紙絕緣材料:采用金屬工具代替絕緣工具;在絕緣材料制成的容器內層,襯以導電層或金屬網絡,并予以接地;采用導電橡膠代替普通橡膠等,都會加速靜電電荷的泄漏。

(3)靜電中和法

靜電中和法是消除靜電危害的重要措施。靜電中和法是在靜電電荷密集的地方設法產生帶電離子,將該處靜電電荷中和掉。靜電中和法可用來消除絕緣體上的靜電。靜電中和法依其產生相反電荷或帶電離子的方式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感應中和器:感應中和器沒有外加電源,一般由多組尾端接地的金屬針及其支架組成。根據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中和器的金屬針可以成刷形布置,可以沿徑向成管形布置,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布置。

②外接電源中和器:這種中和器由外加電源產生電場,當帶有靜電的生產物料通過該電場區域時,其上電荷發生定向移動而被中和和泄放;另外,外加電源產生的電場還可以阻止電荷的轉移,減緩靜電的產生;同時,外加高壓電場對電介質也有電離作用,可加速靜電電荷的中和和泄放。

③放射線中和器:這種中和器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線使空氣電離,進而中和和泄放生產物料上積累的靜電電荷。α射線、β射線、丁射線都可以用來消除靜電。采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防止射線對人體的傷害。

④離子風中和法:這種方法是把經過電離的空氣,即所謂離子風,送到帶有靜電的物料中以消除靜電。這種方法作用范圍較大,但必須有離子風源設備。

(4)工藝控制法

前面說到的增濕就是一種從工藝上消除靜電危險的措施。不過,增濕不是控制靜電的產生,而是加速靜電電荷的泄漏,避免靜電電荷積累到危險程度。在工藝上,還可以采用適當措施,限制靜電的產生,控制靜電電荷的積累。

篇2:CNG站消防防雷防靜電安全制度

為貫徹*同志關于安全工作:“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確保國家、企業財產和人身安全,制定以下制度:

1、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列入CNG加氣站的議事日程,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安全、防火、防雷的知識講座,定期檢查重點部位(壓縮機房、儲氣庫等)防火、防雷措施是否落實到實處,器材是否有專人管理。

2、CNG加氣站的主要負責人抓生產的同時,必須抓好安全,將消防、防雷、防靜電工作分解到班組,落實到人,實行逐級負責目標管理。

3、進行經常性的自檢、自查制度。公司每月對CNG加氣站進行安全檢查,加氣站實行每日巡查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認真填好記錄,

4、任何人禁止在具有火險、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使用明火作業的應經有關部門審批,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能進行。

5、進站充氣的車輛,應按指定的方向停放,加氣時汽車必須熄火,關閉車上所有電路開關,嚴禁在充氣時發動車輛,嚴禁在站內修車。

6、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和器材,按消防、防雷主管部門及相應規范配備,并按規定定期檢查和更換。

7、CNG加氣站內嚴禁使用手機和吸煙,全體人員都有維護設施、預防災害的義務,一旦發生火險和雷擊,要立即切斷電源、氣源,迅速啟動消防預案。

站內人員必須按規定著裝上班,不得穿化纖制品和帶鐵釘鞋進入生產區。

篇3:加油站設備防雷防靜電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1)加油站的下列設施設備應當設置防靜電接地:

a.金屬油罐及其通氣管;

b.加油站工藝設備;

c.輸油管道及閥門;

前款所列設施設備設有防雷接地的可以不另做防靜電接地。

(2)加油站設施設備的防靜電接地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a.防靜電接地、防感應雷接地和電氣設備接地可以共同設置,防靜電接地裝置單獨設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0歐姆,防靜電接地與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防靜電接地與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

b.設施設備和車輛的防靜電接地,不得使用鏈條類導體連線;

c.防靜電接地不得使用防直接雷引下線和電氣工作零線;

d.防靜電接地的測量點位置不宜設在爆炸危險區域內;

e.設備、管道的法蘭連接螺栓少于5根的,應當設置防靜電跨接連線;

f.檢修設備、管道可能導致防靜電接地系統斷路時,應當預先設置臨時性接地,檢修完畢后及時恢復。

(3)加油站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a.在爆炸危險場所作業的運油車輛,應當設置接地端板,作業前接好防靜電接地,作業后待罐裝油料達到規定的靜置時間,方可拆除靜電接地線;

b.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線必須連接在作業場所的專用防靜電接地點上,并不得采用纏繞等不可靠的連接方法;

c.移動設備的防靜電接地連線應當采用銅芯軟絞線,橫截面積不得小于10平方毫米;

d.裝卸油料的輸油軟管,應當使用耐油導靜電軟管,作業時軟管兩端的導靜電鋼(銅)絲必須與設備可靠連接并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