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頂管機應用注意事項

頂管機應用注意事項

2024-07-23 閱讀 8042

頂管機用于鋪設電力、通信、煤氣和自來水管線,鋪管直徑、長度和材料范圍較寬,主要有PE管鋪設和鋼管鋪設.頂管機主要結構由四大部分組成,液壓泵站分別配有柴油機泵站和電動機泵站,主動力采用電啟動裝置,解決了野外施工用電難的現象.

頂管機通過合理的注漿方式,可改良土體,保持控制面穩定及地面沉降.變形極小,棄土的運輸和處理方便、簡單,作業環境好,操作安全、方便,適合大口徑、長距離頂管.

頂管機使用注意事項:

1.在應用頂管機時,施工人員要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和頂管中是否遇到障礙,如有意外要即時酌情處理;

2.在頂管機施工過程中,液壓泵站一定要用高質液壓油,并要保持絕對清潔;

3.油缸、活塞桿嚴禁磕碰(無論在工作中或擺放搬運中);

4.鉆桿接頭時一定要將螺紋旋牢,絕不能有絲毫松動;

5.施工完畢后要將頂管機各部擦試干凈,導向桿及鉆桿螺旋部分要上好油,以備再用.

通過以上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頂管機應該有所了解,小編還要提醒廣大用戶,在應用頂管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專業的人士來進行.

篇2:沉井頂管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基坑開挖

a.沉井制作前,應先在設計位置挖好基坑,基坑開挖采用機械為主.人力配合的方式,適度放坡。基坑標高根據現場情況而定。

b.基坑底部沿四周設置2%坡度的排水溝,四角設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比四周溝的深度深500mm以上。

2.井壁的制作

a.井壁采用組合鋼模板,采用D48鋼管做豎向圍檁,D48鋼管做水平圍檁,鋼管接頭部位錯開。圍檁水平間距不大于500mm,豎向間距不大于400mm。水平圍檁相互用扣件扣牢。

b.澆搗混凝土采用D70型振動棒,并配部分D50的振動棒,以解決因為鋼筋間距過密而振搗困難問題,振動間距不大于50cm。

c.混凝土下料時要求沿墻周圍均勻進行,不得在某一處的井壁內集中下料,靠振動器趕淌混凝土,不允許造成高差過大的現象,不允許在模板外側振搗。

d.振搗砼時應控制好振動棒的插入深度,不能少振、漏振、也不能在同一深度過度振搗,每棒控制在30秒左右,以免模板發生爆模現象。

3.鋼筋工程

a.依據設計施工圖和國家規范編制出鋼筋加工的清單,按清單進行來料加工制作。

b.加工好的鋼筋必須進行清理、分類、按照施工設計劃分點堆放整齊,并掛牌標明種類及使用部位。

c.鋼筋采用現場綁扎,進場的原材料鋼筋必須有鋼材質保書、試驗報告,并批量做好原材料試驗,經現場技術部門及監理單位認可后方可使用,進場成型鋼筋的質量資料需齊全。

4.混凝土澆筑

a.混凝土澆筑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進行。

b.沉井根據井高分節制作,采用商品混凝土,通過砼泵車直接運送,接高時下節混凝土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然后再澆筑下一節混凝土且一次到位。

c.沉井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應保持同步均勻上升,并密切注意做好沉降觀測,若發現不均勻下沉,應即時調整,嚴防井壁斷裂。

d.沉井直壁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50%以上,刃腳斜面的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拆模。

e.沉井混凝土施工時,必須嚴格按施工規程進行,嚴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潔和良好級配、振搗密實,精心養護,以防產生早期裂縫,當氣溫低于5度時,采取保溫施工措施。

f.混凝土澆搗前,所有預埋件、套管、預留鋼筋等要準確就位。

5.混凝土質量保證技術措施

a.加強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嚴禁有任意加水現象產生。

b.反饋現場混凝土實際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質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攪拌站出料質量。

c.按照澆搗方案,組織全體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會,使每個操作工人對技術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搗步驟做到心中有數。

d.各種設備的預埋件位置要準確。

e.混凝土拌車進場,混凝土品質嚴格把關,檢查混凝土裝車時間、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到場時間等是否達到規定要求,對不合格者堅決予以退貨,嚴禁不合格混凝土進入施工現場。

f.混凝土澆搗工程中質量部門要巡回監督檢查,發現質量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g.混凝土澆筑前只有各項準備工作完善到位,現場各級驗收工作順利通過,混凝土才能開泵進行澆筑。

h.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搗完后,按規范要求澆水養護。

6.沉井下沉

沉井在下節強度達到100%,其余各節達70%后即可一次下沉。

a.沉井下沉根據土層及周圍建筑物情況采用排水或不排水法施工,土層中有流砂、軟土或距建筑物較近時采用不排水法施工。井內取土時,先挖鍋底后掏刃腳。掏土時要對稱取土,均勻下沉,每層掏土不要大于30cm,下沉時如遇中風化巖或強風化巖,用風鎬鑿除開挖。在下沉過程中要及時測量觀察,若發現偏移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井內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圍,避免對基坑外圍增加載荷。

b.當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以上1m時,應適當減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3米,這時要減少鍋底開挖深度,刃腳掏土時要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的發生。

c.不排水下沉時,井內水位宜高于井外水位1米。

沉井下沉糾偏

在沉井下沉各階段,應即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糾正。

a.沉井傾斜:即沉井垂直度出現歪斜超過允許限度。此時應加強觀測資料的校核和分析;分區、依次、對稱、同步拆除磚模;或在刃腳高的一側加強取土,低的一側少取土或不取土,待正位后再均勻分層取土,還可以在高側配重加載,設置空氣幕等。

b.沉井偏移:即沉井軸線產生位移現象。此時應首先加強測量資料的校核,然后控制沉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傾斜,在刃腳高的一側加強取土,低的一側少取土或不取土。

c.沉井下沉過快:即沉井下沉速率超過挖土速度,出現異常情況,則應控制底梁等處取土,井外塌方即時回填并夯實,以增大側面阻力,同時保證井內水位。

d.沉井難以下沉:用配重、泥漿護壁、井外射水等減阻辦法。

7.沉井封底

沉井下沉至設計標高后,應立即進行素混凝土封底施工。

主要施工步驟為:清除井底浮泥等?井壁等接觸部清洗?水下砼澆筑?預留插筋表層鑿除底板澆注。

澆注平臺搭設:平臺搭設由型鋼、腳手管搭設,以利于施工時控制導管、泵車軟管等。導管采用ф250鋼管,提升移動用手葫蘆控制。注重測量,合理確定導管埋深和導管提升高度,避免堵管或返水事故的發生。封底混凝土的澆注時,應對稱均勻。當封底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井內抽水,抽干后不得有滲水現象,否則應予修補。當澆注底板混凝土前,應先將槽口鑿毛,用水槍、鋼絲刷對井體與素混凝土接觸部位進行清掃,以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的淤泥等,并沖洗干凈,底板鋼筋應與框架底梁和井壁上的鋼筋焊接牢固。

a.澆筑底板混凝土前,應先將槽口鑿毛,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殘渣,并沖洗干凈,底板鋼筋應與井壁上的鋼筋用鋼筋接駁器連接好或焊接牢固。

b.底板鋼筋綁扎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①基槽處理驗收工作;

②軸線、墻、截面尺寸必須符合設計施工圖;

③綁扎下層鋼筋時,在墊層面彈出鋼筋綁扎控制線,以保證鋼筋間隔尺寸,其偏差值應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鋼筋保證質量應符合規范要求;

④底板鋼筋綁扎時,每施工二皮即隱蔽驗收一皮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以免造成返工,影響進度要求;

⑤所有底板鋼筋應在澆搗底板混凝土前,按設計圖紙綁扎完畢,并在適當部位加以電焊固定,防止振搗砼時,鋼筋移位;

⑥各種設備的預埋件位置要準確;

⑦只有通過各個方面的驗收合格后,才能澆搗混凝土。

8.頂管設備選擇

根據現場地質情況,采用擠壓式工具管,人工出土,這種工具管的特點是操作簡便,土質較好的情況下,頂進速度較快而且排障較強,對地下可以出現的孤石等障礙物可以人工排除,為防止地面沉陷,人工挖土時不能超挖,如遇局部流沙、淤泥質土,則可短距離悶頂。在過河,過鐵路等特殊地段將根據實際情況,在土頂設備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采用泥水平衡頂管系統設備,它有以下優點:

a.適用的地質范圍比較廣,如遇地下水位高以及地質范圍變化大的土質條件,它也能適用。

b.可保持挖掘面的穩定,對周圍土層的影響比較小,施工后,地面沉降也較小。

c.與其他類型頂管相比,泥水平衡式頂管的推力比較小,適宜長距離頂管。

d.工作井內作業環境比較好,作業比較安全,如挖掘面穩定,不太會造成地面沉降而影響交通及各種公用管線的安全。由于采取泥水輸送棄土,沒有吊土、搬運土方等客觀比較容易發生危險的作業。可以在大氣常壓下工作,不會有因采用氣壓頂管帶來的各種問題以及影響作業人員的健康等。

e.由于可以連續出土,因此作業速度快。

9.頂管進出洞口措施

頂管順利進出洞是頂管成功的基礎,部分地段土質條件較差,采用以下進出洞口措施:

a.沉井時如造成洞口周圍地基塌陷,應進行回填粘土壓密加固,必要時加以井點降水疏干土體水分。

b.為使出洞口在施工中不發生泥水流失,洞口止水裝置必須良好,必須做到:止水膠圈安裝平整牢固,水密性良好;止水膠圈安裝位置必須與管道在同一軸線。

c.為了確保工具管安全進出洞,盡量避免泥水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在必要時,我們可以對洞口外的土體采取壓密注漿進行加固。

10.管道外圍壓注觸變泥漿減阻

為了減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可以在管道外圍壓注觸變泥漿。

a.觸變泥漿壓注力和耗量:觸變泥漿的壓注力應與注入土層的土體壓基本相當或略大,而觸變泥漿的耗量亦應略大于或等于地層土體的損失量。

b.觸變泥漿的配比及拌制:膨潤土:水:堿=100:614:2.0(重量比)

泥漿的拌制要均勻。首先將定量的水放入拌和桶內,開動拌和機徐徐投入膨潤土,拌和2-3分鐘,繼續攪拌7-8分鐘,即成泥漿。制成的泥漿排放入貯漿池內貯存12小時,使膨潤土、水、堿發生置換作用,形成穩定性良好,且有一定粘度的泥漿,使用時用泵壓至管道外圍。為了防止貯漿池內泥漿離析,應間歇地對貯漿池內泥漿進行攪拌。

c.泥漿的壓注方法

在管節上預埋壓漿孔,兩個壓漿孔與鋼筋砼圓心為120度。采用在頂管機壓漿、中繼環補漿的方法,對掘進機壓漿要與頂進同步,以迅速在管道外圍空隙形成粘度高、穩定性好的膨潤土泥漿層。

d.中繼站補漿是在已有泥漿層的基礎上改善泥漿層,補充其損失量。掘進機尾部第一壓漿孔后的10m處設置第一道補漿孔,此后每隔4m通過管節上的補漿孔補漿,以保證管道外圍空隙充滿觸變泥漿,補漿始終要堅持從后向前補壓和及時補漿的原則。對于各層土質,特別在夾砂土層施工時根據其滲透系數充分考慮泥漿的損失,調整注漿壓力和注漿量。

e.泥漿的置換:每段管道頂進完成后,立即用2:1水泥漿將泥漿置換出來,以確保管道外圍土體有足夠的支撐和減少滲漏水。

11.頂管推進

a.最大允許推頂力

頂管中推頂力不僅受設備的制約,而且受工作井后靠土體穩定的允許反力和管材軸向承壓力的限制,因此在頂管施工中允許推頂力應受諸多因素中的最小允許承載力來決定。

b.中繼站的設置

頂管施工中,頂管中繼站的設置與頂管允許推頂力有關,管道的頂進總阻力由掘進機的正面阻力和管道外壁的摩阻力組成。

12.頂管管材和接口

我們選用符合建設單位要求的成套管材,進場時按規范進行驗收,不合格品予以清除,在施工前,每種規格管材各送一節到市檢測中心做破壞性試驗,試驗合格后,方使用該廠管材。

安管前再次檢查管子接口的槽口尺寸,橡膠圈和襯板的外觀和質地。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接管時可在接口外均勻涂上抹薄層硅油等橡膠無腐蝕性的潤滑材料以減小摩阻力,承插接管時加力要均勻,應保證橡膠圈不移位,不反轉,不露出管外,頂管結束后要按設計要求對管接口進行處理,對管道進行防腐。

13.頂管施工

頂管施工質量的好壞與設備安裝的精確度有直接的關系。安裝前,應根據已知的控制點、標高,準確無誤地測放出進出洞口的標高和頂管的軸線,并依此測放設備和安裝位置。導軌、千斤頂支架、靠背等設備必須安放準確牢固,以保證頂管的順利進行。

頂進:

a.工具管出洞:開始頂進前,必須對所有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并經過試運轉無故障后,方可開門出洞。開始頂進前,先在洞口安裝好止水裝置,如土質不好則采用深井降水,確保工具頭順利進出洞口。

b.安裝管節:管節安裝前認真檢查,確認質量合格后方可使用。管道接口為“F”形接口。安裝管節前,應先安裝止水膠圈,在管節端面粘貼好松木襯墊,再將管節吊放在軌道上穩好,使管節插口端對正前管的承口中心,緩緩頂入,直至兩個管節端面密貼襯墊,并檢查接口密封膠圈及襯墊是否良好,如發現損壞,應重新安裝,確認完好后方可布置頂鐵。

c.工作面工藝:頂進管節的方向和標高控制,主要取決于挖土操作,頂管工作面上的挖土質量不僅影響頂進效率,更重要的是影響質量控制。因此,熟練的操作工是重要的技術力量。

E、頂進:頂進施工,應嚴格控制前5m管道的頂進偏差,其左右及高程偏差均不能超過0.3cm,在頂進過程中若產生偏差,應及時糾正。要把較大的偏差作為主要突破點予以糾正。糾偏不得急于求成,應逐步進行,必須堅持“勤測、勤糾”的原則,可在污水管內安放水平尺中間設置刻度線控制。管道頂進到離接作井井壁50cm時,應卸管,回程加頂鐵,然后繼續頂進。大堤頂管穿越原有管道時應注意上下管道,隨時觀察.

14.頂進注意事項

a.隨時注意主泵壓力的變化,當發現壓力突然上升時,應立即停止頂進,查明原因,以防發生意外。

b.千斤頂的伸長值,不得超過臨界沖程。

c.應連續頂進,不得長時間停歇。

d.根據土質進行挖土控制,隨挖隨頂,頂進時及時補漿,并注意注漿壓力及注漿量的控制。

e.加強對頂進速度的控制,加強監測,及時控制,糾正偏差。

f.停止頂進時,一定要使挖掘面保持一定的壓力,防止漏水及土層中泥水流失,尤其是出洞時,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g.在掘進過程中,應注意地下水壓力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務必使挖掘面保持穩定,同時還要注意挖掘面穩定與否,泥水的濃度和比重是否正常,進推泥漿是否正常,防止排泥流量過小而造成泥水在管道中堆積。

在管道頂進過程中,如果出現管段覆土較淺時,在這些管道施工前,要根據具體覆土厚度,計算工具管前的土壓力,并在頂進過程中做相應的調整。在穿越池塘時,為防止發生管涌,可先將池塘的水抽干。

15.頂進監控

a.前期測量:頂管前,應在工作井處設置管道軸線控制樁和臨時水準點、工作井護樁,以便復核頂管軸線和工作井位置是否移動。開始頂進前,準確測量掘進機中心的軸線和標高偏差,并作好原始記錄。

b.頂進測量:測量儀器固定安放在工作井的后部千斤頂架子中心,并在工作井內建立臨時測量系統。管道頂進過程中必須按要求測量和控制管道標高及中心偏差,并作好記錄。每頂進50cm必須測量一次,每節管道頂進結束后測量管道中心的軸線和標高偏差,記錄交工

程師審核確認,測量儀器隨時校正,每一次交接班時必須校正儀器一次。

c.竣工測量:一段管頂完后,應立即在每節管道上選點,測量其中心位置和管底標高。根據測量結果,繪制竣工曲線,以便進行管道質量評定。同時測量各地段的沉降,并作好記錄以確定頂管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情況。

篇3:建筑安裝工人操作規程頂管施工

第1條頂管前,應查明頂管沿線地下障礙物的情況。對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橋梁等結構物,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第2條頂管后座安裝時,如發現后背墻面不平或頂進時枕木壓縮不均勻,必須調整加固,方可頂進。

第3條吊裝頂鐵或鋼管時,嚴禁在扒桿回轉半徑內停留。往工作坑內下管時,應穿保險鋼絲繩,并緩慢地將管子送入導軌就位,防止滑脫墜落。

第4條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頓時,應加強聯系,及時通知工具管頭部操作人員停止沖泥出土,防止由于沖吸過多造成塌方。在長距離頂進過程中,應加強通風。

第5條當吸泥蓮蓬頭堵塞、水力機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開胸板上的清石孔進行處理時,必須采取防止冒頂塌方的安全措施。

第6條管子的頂進或停止,應以工具管頭部發信號為準。遇到頂進系統發生故障,應發信號給工具管頭部的操作人員,引起注意。

第7條頂進過程中,不得站在頂鐵兩側操作,以防發生崩鐵傷人事故。

第8條工具管中的糾偏千斤頂,應絕緣良好。操作電動高壓油泵應戴絕緣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