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的維護維修規范
設備維護保養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設備能得到正確的維護保養,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對設備的維護工作應是連續的、不斷的、全面的。設備在停機或運行時,都要進行不同內容的維護保養工作。
設備的維護保養內容包括:
(1)整理——整理設備現場,將不用的東西,舊配件等清理到規定的地方。
(2)整頓——將巡檢所需的工具,潤滑油及工具、小配件,巡檢記錄等準備齊全。
(3)清潔——保證現場和設備的清潔,擦抹設備,清掃現場。
(4)潤滑——按照說明書或潤滑規范進行設備潤滑,保證潤滑機械和水冷卻系統正常運轉,即適時、適所、適量的加油,做到油多放油,油少補油,油污換油。
(5)檢查——按巡檢制度進行檢查,用“知覺”和先進檢測儀器對設備進行診斷,認真完成設備運行時的檢查與維護,要求做到“四無”和“六不漏”。
(6)緊固——對設備固定連接部分的松動進行緊固工作。
(7)安全——檢查安全保險設施動作靈敏、齊全、可靠、完好,保證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
設備的維修工作包括臨時突擊搶修和計劃檢修。為了使維修工作能得到合理地快速反應,并合理地組織人員,將維修工作按照對生產影響的急迫程度及維修人員的能力進行劃分。
(1)與生產結合的維修工作,它需要很快的反映時間,是由經過訓練有素的生產人員完成。
(2)與生產相關的維修工作,這類工作本可以計劃維修,但對于單個項目。由于是用相對短的時間完成,常常不做計劃安排。
(3)車間定向維修的工作,它需要高度的計劃性,并有單獨的工作程序安排。
(4)做好設備維修計劃的編制與組織。如臨時突擊搶修和計劃檢修所達到的效果與目標;如何對維修工作的時間、人員安排及控制維修成本等。
最后來正確處理維護與維修的關系:
(1)“重維修,輕維護”的觀念應該糾正,做好設備維護工作,才能延長設備正常運行時間及提高生產效率。
(2)建立維護與維修相互滲透的制度。培訓高質量的巡檢隊伍,做到巡檢人員必須參加維修工作,才能學到維修技能,才能了解
維修質量,又解決維修時人力不足問題。這樣,巡檢人員與維修人員“相互埋怨、相互推脫、相互指責”的狀態就會化解。
誠然,設備的維護與維修工作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只有踏踏實實的做好設備的維護工作,認真履行設備維護保養細則,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及時有效排除,才能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統籌安排全部檢修任務,控制設備維修成本,努力減少或避免臨時性搶修,提高設備運轉率,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篇2:汽車維修設備管理維護制度
一、設備操作工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須掌握該設備的操作技能。
二、設備使用應定人定機,對公用設備由專人負責保養。
三、操作工要養成自覺愛護設備的習慣。班前班后認真擦試設備及注油潤滑工作,使設備經常保持良好的潤滑與清潔。
四、操作工要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管好設備附件。
五、對私自操作設備人員,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由此發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負責。
六、設備管理員應根據設備維護要求以及設備技術狀況制定設備和測量裝置的保養細則、保養周期和檢定周期。
七、設備保養人應嚴格按照常規維修設備檢查保養周期進行保養,做好記錄交設備管理員驗收。
八、設備維修以外修為主,本單位操作人員配合,設備管理員做好維修記錄。
九、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停機,使用部門應立即通知設備管理員或單位領導,請修理人員檢查排除故障。當修理人員在排除故障時,操作人員應積極協助修理人員排除故障。
十、對設備使用年久,部件嚴重損壞,又無法修復和沒有改造價值的,可辦理報廢手續報請經理批準。
十一、對設備的檢查、保養、修理應做好所有記錄,由設備員歸檔,以便檢查。
篇3:車輛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認真執行車輛的設備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合格,定期檢測,按照預防性維修方針,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技術標準,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根據車輛設備技術狀況,制定年度維修計劃及月份維修計劃,并具體實施。
三.技術辦同各隊協調配合抓好保養廠、小修班的工作,確保修保計劃完成。
四.操作者要嚴格按照各種車輛設備的結構性能、特點及技術要求進行操作,確保維修質量。
五.各級檢查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和權利,車輛要堅持:“三檢制”。
六.積極采取“修改代制”的方法,認真搞好車輛、設備的舊件修復,及時滿足設備維修的需要。
七、車輛設備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及廢油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