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鉆探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預防措施
1、施工各類鉆孔不按規定操作,探異常區域、突水、有毒有害氣體超標不及時采取措施,可能造成透水及瓦斯突出事故,有害氣體中毒;防范措施:嚴格按照鉆機操作說明書及要求操作,施工過程中發現透水、突出預兆時,必須立即采取措施,撤出人員。
2、未掌握鉆機一般故障的識別和排除方法,設備帶病作業,可能造成機械傷人;防范措施: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熟悉各類鉆機設備原理、故障識別及排除方法。
3、安設鉆機后未打設壓戧柱或打設不牢,可能造成運行后鉆機易移動而使人員受傷;防范措施:鉆機必須用地腳螺絲固定或用壓戧柱支撐牢固。
4、各種電氣設備防護裝置不全,易造成傷害;防范措施:各種電氣設備必須防爆,機械傳動部分要安裝防護欄、保護罩。遠程操作按鈕應安放在操作人員使用方便的地方。
5、未按設計和施工要求施工鉆孔,可能造成誘發事故;防范措施:嚴格按照測量人員標定的孔位及鉆孔施工要素進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動。
6、液壓管路連接松動,可能造成傷人;防范措施:各部件連接可靠,油水管連接正確無誤。
7、打鉆施工時有設備或礦車運行,可能造成機械轉動傷人、礦車撞人;防范措施:作業地點兩側閘車,確認好周圍設備情況。
8、鉆機、鉆具使用不規范,可能造成轉動部位傷人;防范措施:鉆機安裝必須平穩,防護裝置完好。
9、鉆桿豎直擺放,可能造成鉆桿倒落傷人;防范措施:鉆桿必須平放在巷道底板上。
10、放水管上沒有安裝壓力表或壓力表失靈,可能造成不能觀察壓力狀況、放水時傷人;防范措施:放水管上安裝壓力表并及時檢修。
篇2:井下鉆探注漿停止作業補充規定
為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提升井下鉆探、注漿工程質量的過程控制,嚴格落實《煤礦防治水規定》,對井下鉆探、注漿作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給予停止作業處理。
一、無設計、無措施及未按規定審批組織施工的。
二、未按設計施工的。
三、未持證上崗的。
四、安全退路不暢通;施工現場支護不完好存在安全隱患的。
五、探放水地點及其附近未安設專用電話。
六、排水系統未達到設計要求的。
七、水文地質鉆孔孔口管耐壓試驗未達到設計要求繼續施工的;水壓大于1.5Mpa無防噴、反壓裝置;底板注漿改造鉆孔見灰巖前未進行二次復注試壓的。
八、水文孔施工現場無鉆孔放樣測點和標注、沒有合格的測量校檢器具。
九、鉆探注漿現場沒有施工牌板,無施工記錄的;未安裝注漿壓力表施工的。
十、本規定自2014年1月1日執行。
篇3:井下鉆探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依據“科學找疑,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根據工程需要安裝鉆機超前鉆探,探放水、探小窯、探放瓦斯等;根據地質需要,探煤質,探煤厚,探斷層構造等。
2、鉆機應安裝在通風良好,頂板支架完整的地方,用打地錨固定或打壓戧柱固定(壓注直徑不小于Φ20cm優質圓木),確保鉆機牢固可靠。
3、鉆探施工地點應有避災路線圖,現場附近應安裝電話,預有緊急情況應立即通知調度室。
4、每個鉆孔孔口應安裝孔口管和控制閥門,孔口管采用水泥漿或化學漿注漿封固,注漿壓力不小于設計壓力。
5、按設計要求和地質狀況、位置及孔徑合理選擇鉆機型號。
二、設備的運輸和安裝:
1、鉆機裝在車盤上必須捆綁結實,不得超長、超寬、超高、超重,并符合井下運輸的有關規定。拆下下的零部件,要用箱子裝好并派人保管好,預防丟失。
2、運輸長管材料時,必須有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3、鉆機裝運、搬遷必須嚴格按照斜坡運輸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斜坡開車把勾制度,人工搬遷應相互配合好,杜絕磕手碰腳現象的發生。
4、鉆機安裝前首先要檢查鉆場附近頂板的安全情況,清理好雜物,挖好排水溝。
5、安裝時鉆場地基必須平坦,鉆機應坐在實地擺放周正水平的方木基礎上,機身安放平穩,上緊底固螺絲,基礎必須穩固牢固,鉆機穩固首先采用打地錨固定,然后打上牢固的戧柱、壓柱。
6、鉆機操作必須使用遠方控制按鈕,且靈敏可靠。
7、所有機電設備必須保證完好,杜絕失爆。
8、堅持“誰停電,誰送電”原則,并設專人看守,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警示牌。嚴禁任何人擅自送電。
9、泥漿泵安裝:根據設計要求選用合適的泥漿泵做為沖洗液供給。注漿泵壓力必須大于設計壓力。
三、開鉆前的檢查:
1、施工人員進入鉆場后,首先必須檢查鉆場及其周圍的安全狀況,防火、防水、安全設施等,如有不安全因素不得開鉆。
2、檢查有害氣體的含量,瓦斯濃度超過1%時,嚴禁開鉆。
3、檢查機械設備安裝質量和安全設施情況,經試車合格后,方可開鉆。
四、鉆進工作:
1、定位:根據設計參數確定好鉆機的傾角、方位角,未經技術部門同意不得擅自更改鉆孔參數。
2、開孔:按設計選擇合適鉆頭開孔,一般開孔孔徑應比下人孔內孔口管外經大10-15mm。放水孔開孔孔徑應比下人孔內孔口管外經大15-30mm。
3、下孔口管:首先鉆孔下孔口管,下孔口管按設計要求的長度,套管一般要露出孔口100-150mm。4、孔口管封固:采用水泥注漿或者化學漿,注漿泵壓力不得小于設計壓力。注漿后,關閉閥門等待凝固。(上斜孔可采用化學漿封孔)
5、壓力試驗:等達到凝固時間后,水泥一般2-3天,化學漿一般2-3小時,按設計的終孔直徑(直徑較大時也可先用小徑鉆頭,然后擴孔)安裝鉆頭掃孔,等打到超過孔口管100-500mm時停鉆,拔桿,然后進行注水試壓(按設計壓力),試驗時間不少于30分鐘,以套管不松動、不漏水為合格。若打水試驗時孔口管周圍漏水,表明封孔不合格,必須再重新掃孔、注漿封孔固管,直到壓力試驗不漏水為止。注意孔口管與孔壁之間必須灌滿水泥漿固定。垂直孔也可注清水至孔口,觀察水位變化情況連續2小時,每小時下降不超過40毫米即為合格。
6、孔口鉆進前必須安裝上閥門,揭露高壓水的鉆孔,還要裝好防噴裝置,方可鉆進。
7、清水鉆進時,要保證足夠的水量,不準干鉆,為防止埋鉆,鉆具下至距孔底1-2米時,立即開泵送水,孔口返水后,方可鉆進。
8、鉆進過程中,一旦發現“見軟”、“見水”、“見空”和變層,要立即停鉆,丈量殘尺并記錄孔深。9、若發現孔內涌水時,應測定水壓、水量。
10、啟動開關時,注意力要集中,做到手不離按紐、眼不離鉆機,隨時觀察和聽從司機命令,準確、及時、迅速地啟動和關閉開關。
11、鉆進時嚴格執行“先停機、后停水;先開水、后開鉆”的操作順序。
12、采用硬質合金鉆進時:
①下鉆前必須嚴格檢查鉆頭的鑲焊質量不合格者嚴禁入孔。取心鉆頭鋼體的長度以90毫米為宜直徑110毫米以下其錐度為3°23″。鉆頭外出必須用套環檢查,翼片必須焊接牢固針狀自磨胎塊的出露不得超過二分之一。
②鉆具快接近孔底時,應提前開泵緩慢下放慢速掃孔待到底鉆進正常后再給予所需要的壓力與轉數。正常鉆進嚴禁無故提動鉆具,發現孔內有異狀如蹩泵、巖心堵塞或回轉阻力增大時應立即處理。
③必須保持孔底清潔及孔徑一致,孔內殘留巖芯超過0.3m時,應及時排除。
④避免新鉆頭掃孔,舊鉆頭鉆進。⑤擰卸鉆頭時,嚴防管鉗咬傷合金或夾扁鉆頭。采取巖芯時,嚴禁猛墩鉆具。
13、采用金鋼石鉆進時:
(1)鉆孔直徑應與金鋼
石鉆頭、擴孔器外經一致,孔徑小時應采取措施處理。
(2)下鉆要穩,避免沖撞,遇阻時應立即提鉆排除故障
(3)擰卸鉆頭和擴孔器時,應使用自由鉗,禁止將鉆頭在地面上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