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電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措施
1、不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工作過程中造成人身傷害。預防措施:電工應服裝整齊,袖口要扎緊。頭帶安全帽,腳穿絕緣膠鞋,手帶干燥線手套,不準赤腳赤膊工作,不準戴金屬絲的眼鏡,不準用金屬制的腰帶和金屬制的工具套。
2、工具準備不全,或絕緣不良好,工作過程中造成人身傷害預防措施:工作前,負責人應檢查保安用具,試電器、橡皮手套、短路地線、絕緣靴等是否良好齊全;檢查登桿工具踩板、安全帶是否完好。確認完好,方可登桿作業。
3、帶電作業,可能造成觸電傷人。預防措施:電氣設備不準在運行中檢修。檢查修理時必須先停電,切斷電源,取下熔斷器,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方可進行、必要時在開關閘箱處加鎖,并留人看守,以防萬一。
3、檢修過程中,誤送電,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工作負責人在作業結束后,必須先清點作業人員及器具,確認無誤后,方可送電。
4、配電柜(箱)內查找故障時,不謹慎,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檢查配電柜(箱)故障時,應站在絕緣墊上,穿好絕緣鞋,戴好絕緣手套。
5、維護電工作業時無監護人員,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維護電工作業時,必須有人監護,其中一人操作,另一人監護。
6、作業結束后未清點工具,容易引發意外事故。預防措施:每次檢修結束時,必清點所有工具零件,以防止遺失或留在設備內造成事故。
7、帶電裝卸熔斷管,可能造成觸電傷人。預防措施:帶電裝卸熔斷管時,要戴好防護手套和眼鏡,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站在絕緣墊上進行工作。
8、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不接地,可能造成觸電傷人。預防措施: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接地線要符合規格要求,不得隨意取消或取代。
9、帶負荷合閘,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設備安裝好后,必須對設備及接線仔細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合閘試運轉。
10、低壓設備上帶電作業,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低壓設備上必須進行帶電作業時,必經有關部門批準,采取安全措施后進行。
11、電器或線路拆除,易發生觸電事故。預防措施:電器或線路拆除后,可能來電的線頭必須及時用絕緣膠布包扎好。
12、室內外電線路架設不符合規定,使用不合格電線等,可能造成觸電、火災。預防措施: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負責保證所有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13、電線私拉亂接,可能造成觸電。預防措施:及時拆除,專人負責現場臨時供電設施的運行與維護,負責工地供用電設施的運行、維護、操作及記錄的安全管理。
14、夜間施工無安全照明,可能造成物體打擊。預防措施: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篇2:電工危險源及預防措施表范本
電鉗檢修崗位危害因素風險評估預防控制措施未停電閉鎖,人員誤操作導致誤啟動造成設備周圍及作業人員傷害。中等先停電后閉鎖,嚴禁帶電檢修,閉鎖鑰匙由專人保管。檢修人員未撒出,指揮或操作失誤而開機,造成作業人員傷害。中等
檢修完畢后進行檢查,確認檢修人員撤出后,方可開機。未將焊機停到頂幫完整的地點,在檢修過程中,發生磷皮,滑石及片幫煤冒落傷人中等停機后,要進行敲幫問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接線不合格,影響供電安全。中等電纜節線處在用絕緣膠布包好后,再進行冷補斷路器未斷開,誤起動截割頭,傷人。中等再將焊機停電。由專職司機進行操作并保管好遙控器。吊鏈吊掛不當或發生斷裂,使人員受傷。中等吊具使用前進行完好檢查。用起吊環將吊具與錨固良好的錨桿連接。保護裝置不全或不可靠造成人員設備損壞。中等由專職電工進行安裝延伸并負責調試。未驗放電,帶電作業造成人員觸電傷害。中等停電后用電筆進行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對地放電。送電前,未進行絕緣檢測,造成漏電、短路損壞設備、傷人。中等由專職的電鉗工進行絕緣測試合格后,方可送電。1、電纜不起吊造成損壞;2、裝載機清理浮煤時人員站在裝載機兩側,造成人員擠傷重大1、電纜必須起吊;2、裝載機清理浮煤時人員嚴禁站在裝載機行車區域;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制度1、打眼時手握鉆桿造成人員傷害2、裝載機誤動作造成人員傷害中等1、打鉆時嚴禁手握鉆桿。2、裝載機行走前必須發出警示,行走時裝載機上嚴禁站人。移動電纜框時電纜框兩側站人造成人員擠傷重大移動電纜框時電纜框兩側嚴禁站人電纜吊掛不平直,造成電纜交叉;中等電纜吊掛必須平直;1、延伸閉鎖線時接頭未包裹,水、泥進入接頭,造成通訊效果差;2、閉鎖線扭勁,吊掛不平直重大1、延伸的閉鎖線接頭必須包裹;2、閉鎖線不得扭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