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維修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措施
1、開工前對施工環境未進行安全確認,可能造成傷人事故。預防措施:做好開工前的安全確認工作,包括附近有無電力線、構筑物是否牢固、井下頂板完整、瓦期超標、有無運輸車輛等。
2、登高作業前未檢查登高工具、工具折損,易摔傷。預防措施:作業前應仔細檢查登高工具牢固可靠。
3、登高作業時無安全防護,易摔傷。預防措施:安全防護齊全。有輔助人員扶梯,桿上作業必須配用保安帶;精神集中,嚴禁說笑打鬧。
4、登高作業時與地面人員拋接工具易發生傷人事故。預防措施作業人員使用工具袋攜帶工具,使用后及時裝入工具袋內。
5、大巷架線附近檢修或修理時,未停電,可能造成人員觸電傷亡。預防措施: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作業前要驗電,做好保護接地。
6、立桿時附近有行人,桿路突然倒下發生傷人事故。預防措施:立桿時要有專人維持現場秩序,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工作現場。
7、桿上工作時垂直下方有人,易發生落物傷人事故。預防措施:有專人維持現場秩序,任何人員禁止站在作業的桿路下。
8、立起的桿路未夯實前上桿作業,桿路倒下發生傷人事故。預防措施:立起的桿路必須在夯實,并經檢驗牢固后方可上桿作業。
9、檢修主機時嚴禁帶電作業,可能造成人員觸電傷亡。預防措施:檢修主機時必須停電。
10、檢修前沒有檢查周圍瓦斯濃度,可能引起瓦斯爆炸傷人。預防措施:瓦斯濃度在1%以下方準許送電。
篇2:水曖維修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措施
1、噴燈使用前,沒檢查是否漏油漏氣,出現事故。預防措施:噴燈使用前,應檢查是否漏油漏氣。
2、噴嘴堵塞,加油螺絲沒擰緊,出現事故。預防措施:噴嘴是否堵塞,加油螺絲是否擰緊。
3、噴燈裝油超過油筒容積的3/4,出現事故。預防措施:噴燈裝油不準超過油筒容積的3/4。
4、使用前未烤熱噴火嘴,壓力火焰未調整,出現事故。預防措施:使用前前應烤熱噴火嘴,壓力火焰要調整適當。
5、噴嘴對著人和易燃易爆物品點火,出現事故。預防措施:噴嘴不準對著人和易燃易爆物品點火。
6、噴燈使用完畢后沒放氣,未等冷卻存放,出現事故。預防措施:使用完畢后要放氣,并待冷卻后再存放。
7、在使用煤油或酒精的噴燈內注入汽油,引發爆炸。預防措施:禁止在使用煤油或酒精的噴燈內注入汽油。
8、使用砂輪機、切割機、臺鉆前未仔細檢查設備完好,造成傷人。預防措施:使用設備前應仔細檢查設備完好情況。
9、砂輪機、切割機、電動鑿機無防護罩傷人。預防措施:各類砂輪機、切割機、電動鑿機等必須有防護罩。
10、作業時不穿戴專門防護用品,造成火焰燒傷、機械傷害等。預防措施:防護用具配戴齊全。
11、砂輪機、切割機、電動鑿機不用時,沒有停電,造成傷人。預防措施:設備不用時,要隨時停電。
12、操作人員使用砂輪、切割機、電動鑿機時操作時站位不當,造成傷人。預防措施:操作者站立位置要正確,切莫站在切割碎片飛出方向上。
13、使用砂輪機、切割機、臺鉆加工工件,工件沒有夾緊,或用力過猛,傷人。預防措施:將工件夾緊后才能進行切割,加工時用力不得過猛。
14、砂輪機、切割機、臺鉆未停止旋轉時去取工件,造成機械傷害。預防措施:待設備停穩后方可取出加工件。
15、打磨、切割、鉆眼時周圍有易燃易爆物,火花飛濺到易燃易爆物上,引起火災或爆炸。預防措施:加工機械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或將易燃易爆物搬離。
16、工作完后,馬上離開,造成傷人。預防措施:工作完后,必須切斷電源,清掃場地后方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