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中心QHSE部門職責
為了更好有序的運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明確各部門責任和義務,做出如下分工:
一、生產調度部
1.生產調度部是生產中心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重點組織實施部門,對所有部門運行材料和記錄進行了綜合管理和監督檢查,并書寫季度及年度運行總結報告。
2.認真學習、貫徹執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方針、政策,根據生產中心年、季、月度生產計劃和各項生產任務的要求,編制生產作業計劃和輔助生產作業計劃,并組織檢查、落實和考核。
3.加強統一指揮,組織并領導生產調度工作,定期召開生產調度會,嚴格按生產作業計劃進行督促、檢查,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平衡,搞好均衡生產。
QHSE根據生產計劃和生產需要,向工藝、技術、供應等有關部門,提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并做好跟蹤工作。
5.有權對車間和生產服務單位下達完成或配合完成生產計劃方面的調度命令,并對各單位執行調度命令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6.在保證完成生產計劃的前提下,有權根據生產的實際情況提出調整月度生產計劃的建議。
7.對生產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有臨時處置權,事后應及時
向有關領導匯報。
8.嚴格按照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要求組織好生產中心的學習和培訓工作。
二、安全設備部
1.安全設備部是生產中心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輔助和監督者,應落實職能部門的QHSE職責和每個管理人員的“一崗一責制”。
2.認真學習、貫徹執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方針、政策,輔助和監督好車間的順利、有序、安全生產,不發生因管理失誤造成的各類事故。
3.在生產中嚴格要求、嚴格管理,不違章指揮,糾正違章、違紀行為。
QHSE在部門、專業系統全面推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管理,并確保生產中心生產計劃的實現。
5.采用先進的裝備和手段,不斷改善作業環境和作業條件,防止事故和職業危害。
6.依據QHSE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部門QHSE管理相關文件的記錄、審批、發放、更改和歸檔管理措施。
7.建立文件修訂制度。在新、改、擴建和技術改造后,及時修訂相關的操作規程、管理制度等.在車間不間斷地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業務活動有關的危害、影響和隱患,
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把風險降到最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程度。
8.組織或參加制定應急預案,落實部門管理人員和所管轄專業系統應急處理的責任,組織或參加應急預案的檢查和演練;并做好應急預案的評估、修訂。
9.制定所管轄專業系統的檢查考核制度;組織對專業管理情況(如設備管理狀況等)檢查和考核,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落實主要負責人、整改期限、整改要求和整改方法,組織對整改情況的檢查驗收等。
三、現場工藝部
1.現場工藝部是生產中心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重點輔助實施部門,主要對生產現場工藝制定與改進、產品質量提升及合理化建議進行了綜合管理。
2.認真學習、貫徹執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方針、政策,負責生產現場工藝制定與改進、產品質量提升及合理化建議。
3.組織好生產一線工藝技術工作近期和長遠發展規劃,并制定技術組織措施方案。根據生產一線要求,設計工藝裝備并負責工藝工裝的驗證和改進工作。
QHSE工藝人員要深入生產現場,掌握質量情況;指導、督促車間一線生產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搞好工藝
技術服務工作。組織相關人員搞好工藝管理,監督執行工藝紀律,協助人力資源部搞好對職工的技術教育及培訓。
5.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工作,對技術改進方案與措施,負責簽署意見,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依據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方針目標的展開和檢查、診斷、落實好工藝工作。按規定審批程序,對工藝文件、工裝圖紙有更改權,對制訂的工藝文件有解釋權,對不符合圖紙要求的工藝作業有糾正權。
6.對各車間執行工藝的情況有檢查、監督權,對違反工藝紀律的行為有制止和處罰權。有權向有關部門索取產品質量和原材料消耗的資料。
7.組織好工藝技術人員的專業會議,進行技術交流、技術攻關,對各車間的技術業務工作進行布置和指導。
8.對因工藝編制或工裝設計問題,導致產品大量報廢或返修,造成經濟損失負責。對解決生產中發生的工藝技術問題不及時,影響生產負責。
9.對審查簽署的工藝技術文件、產品技術條件、工藝標準、工藝規程等工藝資料的正確性、合理性、完整性負責。
10.現場工藝部協助生產調度部工作,對調度部布置的工作負責。
四、生產車間
1.生產車間是生產中心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重點實施部門,主要負責生產一線的綜合管理。
2.認真學習、貫徹執行QHSE質量、健康、安全、環境體系方針、政策,負責生產現場質量、健康、安全、環境綜合的有序生產,是QHSE實施中綜合體。
3.按照生產調度部的工作任務、工作目標,結合專業職能,編制生產班組職責和管理人員的一崗一責制。
QHSE建立本部門專業系統QHSE管理制度,制定QHSE管理體系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并定期進行考核。
5.負責本部門的日常生產活動,不斷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完成生產中心下達的年、季、月的生產作業計劃。
6.負責生產過程中的關健控制點、質量指標、生產進度、物料消耗、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等工作,并及時做好各問題的及時反饋。
7.負責生產班組的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各項設施、設備安全正常運行保證生產任務的按時按質完成。
8.協助各職能部門做好在本部門開展的各項生產和質量、安全工作,開展節能降耗、增產節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等各項活動,進行全面質量管理,持續穩定發展。
篇2:質檢中心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總體推進”的方針,抓緊抓好質檢中心的安全生產,防患于未然,確保每一位職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時時教育職工,利用班前會的時間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職工自身的安全意識,增強職工的自我保護能力,切實做到“安全為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到首位。
2、化驗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化驗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技術規程,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預防和處理事故的方法。
3、在進行危險性操作時,如危險物料的現場取樣,易燃易爆物的處理,加熱易燃易爆物,焚燒費液,使用極毒物質等均應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應能清楚地看到操作地點,并觀察操作的全過程。
4、化驗室嚴禁喧嘩打鬧,保持化驗室秩序井然,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長頭發要扎起來戴上帽子,不能光著腳或穿著拖鞋進實驗室,不能穿著工作服到食堂等公共場所;進行有危險性工作時要配戴防護用具,如防護眼睛,防護手套,防護口罩,甚至是防護面具等。
5、當班工作完成時,應檢查電、水、汽、窗等后鎖門。
6、化驗室閑人免進,嚴禁無關人員在實驗室久留,并嚴禁化驗人員在化驗室干與化驗無關的事。
7、化驗人員應具有安全用電、防火防爆、滅火、預防中毒及中毒救護等基本安全常識。
篇3:井控裝備管理中心安全生產工作例會制度
一、目的及適用范圍:
1.1為協調和部署井控中心安全、消防管理工作,保證中心各項生產、消防、治安、交通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順利落實,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于中心安全會議的管理。
二、會議形式及頻次:
2.1安全會議包括: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安全專題工作會議和安全例會等。
2.2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專題工作會議根據公司安全工作需要召開。
2.3參加會議人員:
2.3.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
由中心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辦公室負責會議的會務工作;參加會議人員為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全體成員。
2.3.2安全例會
由中心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主持,辦公室負責會務工作;?
參加會議人員為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各中隊、部門主要負責人。
2.3.3安全專題會議?
由公司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主持,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會議的會務工作,參加會議人員為公司領導、各職能部門領導、中心主要負責人、各部門人員、基層中隊干部等。
三、安全會議的主要內容
3.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的主要內容?
3.1.1聽取近期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情況匯報;
3.1.2研究公司重大安全管理事項,并做出決策;?
3.1.3聽取事故和重大隱患情況匯報,決定處置方案;?
3.1.4總結前段安全工作,研究確定下一步安全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
3.2安全例會的主要內容?
3.2.1傳達上級和公司各項生產、消防、治安、交通、計算機信息等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指示、通報、通知等;
3.2.2根據上級的要求進行工作布置;
3.2.3落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精神,聽取、檢查上月例會布置工作的完成情況;?
3.2.4發布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信息,交流安全工作經驗;學習有關安全專業知識;?
3.2.5分析、通報公司及各單位上月安全生產管理狀況;
3.2.6布置、安排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任務;?
3.2.7檢查隱患整改情況,提出對事故、隱患的進一步整改意見;
3.2.8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消防、治安、交通、計算機信息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3.3安全專題工作會議主要內容
3.3.1傳達上級和公司有關安全工作的指導精神,并進行工作布置;
3.3.2聽取有關安全管理工作、事故和重大隱患情況匯報;
3.3.3專題研究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措施;
3.3.4安全工作階段性安排、布置、總結和獎懲等。
3.4中隊安全會議
3.4.1由中隊長負責召開,小組成員參加。在每天上班前15分鐘開始,時間一般5-10分鐘,地點由各車間部門自定。
3.4.2會議主要內容:傳達上級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布置、檢查、交流、總結安全生產工作;學習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規章制度等;分析班組內外事故案例;結合本班組特點開展事故隱患的預測預控等。
3.4.3會議在各班組交接班記錄中進行記錄。主管領導和安全組每月進行定期檢查并簽字。
3.5不定期安全生產會議
3.5.1由主管安全副經理根據安全生產的季節性和突發性等情況隨時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由召集人負責記錄。由各職能部門對會議決議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四、相關要求
4.1會議召集者在開會之前,應做好有關資料準備工作,會議上要討論研究解決的問題應列出,重要會議會后要下發會議紀要。按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進行傳遞,并對存在問題及時協調處理。
4.1.2通知參加會議人員時,要把會議主要內容、開始時間、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會議地點交代清楚。
4.1.3被通知需要參加會議的人員,都應按時參加會議,做到善始善終,確實不能參加的要在開會之前和召集人說明情況,并得到允許。對未經允許擅自不參加或遲到、早退的人員,由會議召集人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對其進行經濟處罰。
4.1.4會議上決定的情況各部門和責任人,必須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及時完成。
4.1.5每次安全會議都要有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包括日期、參加人員、召集單位、主持人、會議主要內容、處理結果、決議執行情況的檢查等,安技部門應定期對各種會議記錄及決議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指
導、考核。
?井控裝備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