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現場作業基本安全條件
1入場指導
《建筑業企業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暫行規定》規定所有的體力和非體力職工,無論初次雇用還是再次受雇,至少都要接受一次基本的新職工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入場指導培訓。
2來訪者
所有來訪者都將在進入任何施工工作區域之前發給一頂安全帽和其它適當的個人勞保用品。
陪同或準許來訪者到現場的人員有責任監督該來訪者是否正確穿戴著必要的個人勞保用品并已經接受了入場安全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入場指導培訓。
3個人勞保用品
使用"三證"齊全的安全帽(生產廠家有生產許可證、安全許可證,每個安全帽有產品合格證),禁止使用無使用期限或壽期超過30個月的安全帽,禁止敲打安全帽、坐在安全帽上,禁止卸掉下頜帶或不系下頜帶。
項目經理戴(紅)?管理人員戴(白)
特種作業人員人員戴(籃)?現場普通工人戴(黃)
焊工在焊接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只有在施工經理的批準下可以戴軟帽進行焊接或切割。
在項目中除下述地方之外都要求一直戴著安全帽:辦公室(辦公室工作)、午飯、沒有工作的中間休息時間內在休息的地方。
安全帽不可以以其它任何方式改裝,除了在電焊作業時間,其它時間帽檐必須朝前。
所有打磨操作均要戴上能防護整個面部的護罩和安全眼鏡或護目鏡。
進入現場要穿安全鞋或安全靴,禁止拖拉安全鞋,禁止將安全鞋當雨鞋使用,禁止使用硬底鞋作為登高作業鞋。
在無措施(如:強制通風)的溫度大于40度的環境中作業或者直接接觸80度以上物體時應穿戴隔熱服、隔熱手套、冰背心等。
在大于85分貝的高噪音環境中作業應正確使用護耳器(如耳塞、耳罩),嚴禁以作業交流為由不使用護耳器。
在接觸酸、堿腐蝕物品作業時使用防酸堿面罩、衣服、手套、鞋子,禁止用耐腐蝕等級低的耐酸堿用品從事高腐蝕風險工作,禁止使用破損、劃傷的防護用品,禁止將其用作防機械強度的防護用品。
打磨、切割作業應使用護目鏡、防濺面罩,嚴禁無護目措施從事或在有飛射物場所作業,禁止將近視(老花)眼鏡用作護目鏡。
在密閉或窒息場所應使用測氧儀、正壓式呼吸器,嚴禁無措施在密閉場所從事焊接作業(密閉場所包括地井、地下溝道、涵管、密閉容器等),嚴禁在缺氧(氧含量小于19%)環境中直接作業。
4所有職工要求穿統一工作服
所有職工要求穿統一工作服,在本項目為每個職工發春秋裝二套,夏裝二套。
春秋裝為藍色"三緊"式工作服,夏裝為緊口式藍色襯衣,整個現場只有二種款式,衣服上繡有公司標志。
禁止將工作服敞開,袒胸露背。
禁止穿破損嚴重或剪掉袖子、褲腿或其上開口的工作服。
在運動機械附近工作的人員必須防止衣服和身體部分被運動部件夾住。
不可穿著滲有油脂、油漆、稀釋劑、溶劑等物質的工作服。
對于穿其他單位顏色與本項目相近的工作服進入工地的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有其它目的交相關部門處理。
5現場用電及照明
現場用電按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布置。
現場使用的電壓種類有:380V、220V、36V、24V、12V。
現場照明燈具有鏑燈、有罩碘鎢燈、防爆燈及各種低于36V燈具,有金屬外殼的燈具要做保護接地。
密閉場所、有高溫、粉塵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應高于36V;
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大于24V;
在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金屬容器內工作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12V。
6高處作業
在無防護區域工作及面臨潛在的1.8米或更高的墜落可能的人員要使用墜落防護設備。防護設備可以是安全帶、工具吊帶、緩降器、速差器等,但必須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等相關規定。
在本項目使用英標全身式安全帶和國標雙背式安全帶,高風險作業使用英標全身式安全帶,低風險作業使用國標雙背式安全帶。
禁止使用斷股破損的安全帶,禁止將安全帶掛在活動的部件和設備上,禁止將安全帶低掛高用。
現場無掛設安全帶條件時設置生命線(安全掛繩),垂直方向上下移動過程中采用速差器。
在一次墜落可能導致刺穿或其它傷害(如:在熱工藝區域、運行中的設備上方作業等)情形下不管可能墜落的高度是多少都要使用墜落防護設備。
豎直的可刺穿物體,如鋼筋要在頂部用木塊、鋼筋帽或者其它適合物蓋住。
職工墜落防護設備必須由使用者在使用之前進行檢查。
全身式安全帶套件、系索和其它個人用品要由安全部門指定的有資格的人員每半年檢查一次。
墜落防護輔助設施(如固定纜索、周邊保護或其它合適的設施)要在職工作業之前安裝到位。
要給職工提供到所有工作區域去的安全通道并使用"安全通道→"或"←安全通道"標志標明,任何人員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禁止移動或拆除。
一旦有人被發現未使用墜落防護設備將被記住并通知相關的主管,職工則要遭受紀律處分直至終止合同。
職工必須使用發給的全身用的安全帶。
個人勞保用品的維護,任何方式的更改而降低其效力的個人勞保用品將被沒收和修理或銷毀。
安全部應對職工正確檢查、使用、維護和存放個人勞保用品進行培訓。
7標志和標牌
標志和標牌的用途、顏色、位置、措詞、尺寸要符合《安全標志》GB2984-1996規定和各種要求。
安全部負責批準有關警告、預防措施、通知標志的設置、以及其它與人員、道路入口引道和關閉有關的信息。
標志和標牌的掛摘實行誰掛誰摘的原則。
8吸煙區
現場在辦公區域設置吸煙區,其它區域禁止吸煙。
吸煙區采用鋼管搭設,上面蓋藍色彩板瓦,設置避雷接地,四角采用鋼絲繩斜拉防止臺風侵襲。
吸煙區要保持干凈、整潔,面積不得小于12m2,能夠作臨時休息用。
吸煙區設置煙頭桶、垃圾桶、滅火器及醒目的吸煙區標志,任何人不得將設施移動用作它用。
9作業平臺
高處作業要搭設好操作平臺,并經過驗收掛牌,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上人作業。
作業平臺上使用的腳手板為5cm厚的木板,其寬度不小于20cm,并且在鋪設過程中不得出現探頭,損壞的要及時更換。
禁止使用木枋、模板、鐵釘組合的凳子用于本施工現場。
驗收掛牌上要標明驗收人、驗收日期、搭設人、作業平臺的承重量、驗收結論及相關人員的聯系電話。
10作業信息牌
在每個分項工程開工之前,由該分項工程負責人到安全部辦理作業信息牌,如無作業信息牌則禁止施工。
辦理作業信息牌之前必須對從事的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建立作業區,風險大的作業要有圍護,否則,不予辦理作業信息牌。
作業信息牌要標明該項作業的負責人、技術員、質檢員、安全員等相關作業人員的姓名、聯系電話。
作業信息牌要掛在現場,同時避免雨淋。
作業中,安全員要全過程在現場進行監控,如要離開,只能將安全員袖章交給該項作業負責人。
11聽力保護與噪聲控制
當噪聲超過下表所示水平時將利用切實可行的工程技術或行政管理控制手段來對職工進行保護。
噪聲聲級與接觸時間表
持續時間,小時/天聲級,dB(a)慢作用
當工程技術控制手段不能將噪音降低到表中所示極限值以內,則要提供和使用聽力保護裝備。
12廁所
本項目施工現場設置固定廁所1處,按周圍工作的人數來確定內部的配置:20或更少的人員按一套設置;20或更多人員按每40人一個蹲位;200或更多人員按每50人一個蹲位。
廁所要有頂、有門、有窗、有照明,并且離施工的構、建筑物一定的距離,防止高處落物造成上廁所人員的傷害,如果現場廁所不能滿足安全距離時,要在廁所上設置防護棚或者在構、建筑物的外腳手架上設置防墜板。
在廁所張掛"節約用水"、"愛護公共設施"、"講究衛生"等標志。
廁所每天上、下班派專人打掃,并定期進行消毒。
夜間在危險區域設置警示燈。
對指揮交通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13圍護設施
13.1臨邊防護
臨邊防護必須遵循《建筑施工高處作業技術規范》的要求。
臨邊用腳手架鋼管搭設1.2m高防護欄桿,設上中下三道扶欄,并刷上紅白相間油漆,用密目式安全網作圍擋,下部設置20cm高的踢腳板。
立桿間距不得大于3M,所有鋼管必須做到橫平豎直成一條直線。
搭設的防護欄桿要做到牢固美觀,能承受1000N的力不傾倒、不變形。
13.2洞口防護
洞口防護必須遵循《建筑施工高處作業技術規范》的要求。
預留洞口小于0.5m×0.5m的直接用木板固定作防護。
預留洞口小于1.5m×1.5m大于0.5m×0.5m先用間距不大于200mm鋼筋網片作第一層防護,其上加蓋木板固定作第二層防護。
預留洞口大于1.5M×1.5M的按腳手架要求搭設鋼管腳手架。
13.3安全通道
井字架進出口和建筑物出入口要搭設4m×4.7m×6m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要符合腳手架要求,立桿間距不大于2M,側面設置斜撐。
安全通道上部設雙層防護,第一層距地面4M,第二層距地面4.7M,兩層全采用5cm厚木板滿鋪,當需要進行大型設備時,其安全通道的大小以能安全通過大型設備為宜。
13.4水平擋板防護
當建筑物的附近為臨時道路時,設置水平擋板。
水平擋板采用在外腳手架上用鋼管挑升的方法,長度為3M。
水平擋板上要滿鋪5cm厚的木板。
木板要綁扎結實,定期檢查,在臺風來臨時,要仔細檢查,防止木板落下傷人。
14拆除作業
本項目在開工初期和完工階段有部分設施要進行拆除,拆除的準備工作和安全要求如下:
a)拆除將選擇有資質的班組進行。
b)拆除前將待拆建筑內物品和設備搬遷,同時做到斷水斷電。
c)向過往人員講明情況,出示安全告示,危險區域設置"警戒區"標志,派專人看守。
d)拆除采用人工和機械相接合的方法,但不得人工和機械在同一區域同時作業。
e)拆除應按自上而下的順序,不得同一垂直方向多人同時拆除。
f)人工拆除不得采用推倒法和挖墻腳的方法。
g)拆除作業要嚴格控制噪聲和粉塵,只有上午8:00-12:00和下午2:00-6:00才可進行拆除作業,并派專人從事灑水工作。
h)局部危險作業要給工人配備安全帶,風險大的作業要搭設腳手架圍護或操作平臺。
i)拆除作業做到工完場清,每天派人清理拆除區域和附近有影響的區域。
15工傷保險
本項目鄭重承諾"為在本項目工作的每一個職工購買工傷保險"。
辦理保險工作由各施工隊報名單,由安全部匯總后到深圳市勞動局辦理。
新進場人員經過培訓授權后,由安全部在其進入現場前為其購買工傷保險。
在本項目如使用分包商,其資格將報業主進行審查,其工傷保險由項目部為其購買,本條將在分包合同中給予說明。
如因因工程需要,使用臨時勞務工,也必須在上崗前為其辦理工傷保險。
篇2:S礦掘進工作面現場作業安全確認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職能業務科室安全管理責任,強化外委隊組現場施工過程中人、設備、環境等不安全因素,提高作業現場本質安全,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及***礦現實際情況,特編制《***礦掘進工作面現場安全確認制度(外委單位)》。
第一章?管理內容
第一條?全礦外委掘進隊組、礦各職能業務科室管理人員需嚴格按照本管理制度履行安全確認職責。
第二條?現場安全確認制度實行簽字責任制,本著“誰檢查、誰簽字、誰落實、誰負責”原則進行安全確認,責任落實至相關業務科室主管領導及落實人員。
第三條?安全生產確認制度是各業務科室針對掘進工作面本專業的安全要點和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確認,確認期間必須做到現場認定、確認可靠、確認準確原則確保安全生產。
第四條?各業務職能科室按照《掘進工作面現場安全確認表》內容逐項進行排查,對于現場存在隱患對其當班管理人員說明,規定整改期限,根據所檢查隱患填寫安全確認結論,確認結論需闡述是否具備施工條件、所存在隱患產生何影響。若現場存在隱患不影響正常生產及安全,業務單位下發“四定表”勒令施工隊組整改,同時業務單位需按所下發“四定表”要求時間追蹤落實,落實后將已簽字落實“四定表”交至工程科,由工程科匯總、保存;若現場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不具備施工條件現象,業務單位現場勒令該施工隊組停產整改,下發“四定表”令其整改,待施工隊組整改完畢后,工程科與業務單位聯合進行驗收工作,待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同時將落實后已簽字“四定表”交至工程科,由工程科匯總、保存。
第五條?外委施工隊組按照《掘進工作面現場安全確認表》內容班班進行自我排查,施工隊組當班負責人員于接班過程中根據《掘進工作面現場安全確認表》內容逐項排查,對于現場存在安全隱患當班安排作業人員進行整改,并按照要求填寫安全確認表,每天三班確認表需當班跟班隊長、項目部生產經理、項目部經理簽字后報至工程科,每周確認表需于周一前報送至工程科進行存檔、保存。對于現場存在隱患不得未整改即進行生產作業,自我排查過程中不得弄虛作假,未查填表現象。
第六條?外委施工隊組針對各職能業務科室所查出安全確認隱患內容,項目部經理、項目部生產經理、現場跟班隊長三人聯合跟蹤落實、按照求整改,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各業務職能科室必須每周至少深入各外委掘進工作面一次,進行本專業安全確認工作,現場安全確認后,業務單位安全確認人、外委項目部現場負責人、工程科科長三方于安全確認單上簽字后,此安全確認單方可生效。
第八條?各業務職能科室每周周五前需將已生效安全確認單、已閉合四定表交至工程科進行存檔、備案及總結。每月28日前針對本月檢查內容及隊組整改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同安全確認單、已閉合四定及閱讀總結一同交至工程科進行備案、存檔。
第二章?考核管理
第一條?各職能業務科室未能在規定時間內開展安全確認工作情形,對相關職能科室主管人員處以200元/考核管理;
第二條?各職能業務科室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安全確認單、閉合四定表及閱讀總結情形,對相關職能科室主管人員處以200元/次考核管理;
第三條?各職能業務安全確認人員未檢查謊報已查、檢查過程中未按要求內容檢查、落實過程中弄虛作假、蒙混過關等情形,造成安全隱患未落實、未整改情形,對相關職能科室主管人員處以300元/次考核管理,對安全確認人員處以100元/次考核管理;
第四條?外委施工隊組自我排查過程中發現敷衍了事、弄虛作假、謊報檢查結果情形,對外委施工隊組項目部經理處以500元/次考核管理、生產經理處以400元/次考核管理、當班跟班隊長處以300元/次考核管理;
第五條?外委施工隊組未按照要求時間報送安全確認表情形,對項目部經理處以500元/次考核管理;
第六條?外委施工隊組當班自我安全確認安全后,業務科室安全確認期間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未確認整改情形,對外委隊組項目部經理、安全經理及當班跟班隊長各處以500元/次考核管理。
篇3: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安全生產規定
1.凡從事建筑安裝工程的各種工人必須嚴格遵守本工種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各類機械操作工及其它工種在操作各類機具時應嚴格遵守所操作機械和機具的安全操作規程。
2.參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學徒工、實習生和民工等),要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格酒后操作。
3.電工、焊工、司爐工、爆破工、架子工、塔吊司機和指揮,打樁機司機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準進行本工種獨立操作,非特殊工種持證人員嚴禁從事特殊工種施工。
4.作業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扣牢帽帶。禁止穿拖鞋或赤腳。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有危險的出入口要有防護棚或其它隔離設施。距地面2米以上操作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三件寶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5.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動,需要拆動的,必須經工地施工負責人同意。
6.工作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確認安全完好后方可使用。
7.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發生不正常情況應停機檢查,不得在工作運轉中進行檢查和修理。
8.電氣、儀表、管道和設備試運轉,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準擦洗和修理,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各類施工機械應由持證機操工操作,其它人員不得無證操作,不得操作與工種無關的機具和機械。
9.從事高空作業要定期體檢,經醫生診斷,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疾病的,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10.高空作業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
11.高空作業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
12.遇有惡劣氣候(如風力在六級以上)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樁作業。
13.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梯子橫檔間距以30厘米為宜,使用時上端、下端都應扎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人字梯底腳要拉牢,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單面梯與地面夾角以60-70度為宜,梯下應有專人監護,禁止二人同時在梯上作業。所有使用人字梯和單面梯在2M以上高空作業時,作業人員應戴好標準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生根可靠。
14.作業工人應定期參加安全活動,加強安全施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做到自己不傷害自己,自己不傷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