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體積混凝土安全文明施工規范

大體積混凝土安全文明施工規范

2024-07-23 閱讀 8353

1、澆筑混凝土的操作工人上班時,應帶好安全帽,夏期施工嚴禁赤膊上班。

2、振搗作業人員應帶好絕緣手套,工作時兩人操作,一人持棒,一人看電機,隨時挪電機,嚴禁拖拉電機,防止電線破皮漏電。

3、電源箱內要有漏電保護器,電機外殼做好接零保護,隨機用的電纜線不得捆在架管或鋼筋上,防止破損漏電。

4、用完振動棒先斷開電源再盤電纜,電機放在干燥處,防止受潮造成電機燒毀現象。

5、罐車司機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絕對服從項目人員的指揮,一律不得鳴笛,以防噪聲影響居民生活,進入現場速度要緩慢,防止發生交通安全事故。

6、施工現場安排人員及時清理落地灰,保持場容場貌整齊、干凈。

篇2:裝修安全文明施工技術規范

1.總則

1.1為保障現場人員的身體健康,改善現場人員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保護生態環境,預防環境污染和各類疾病,提升企業社會形象,根據國家有關施工現場管理的要求,制定本規定。

1.2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的現場環境衛生與文明施工管理。

1.3本規定所指的施工現場包括施工區、辦公區和生活區。

1.4施工現場管理除應執行本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及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并考慮業主與相關方的要求。

2.一般規定

2.1施工現場的施工區域應與辦公、生活區劃分清晰,各區域應設置導向牌,導向牌應牢固、美觀,并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施工區域內嚴禁住人。

2.2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門衛室,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非施工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外來人員必須經批準、登記后戴好安全帽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2.3施工現場必須采用封閉圍擋,高度不得小于1.8米。

2.4施工現場出入口、臨建和標牌等必須統一執行公司制定的相關標準及有關規定,并保持整潔、完好、美觀。主要出入口明顯處應設置工程概況牌(包括:工程規模、性質、用途;發包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單位、監理單位的名稱;工程開竣、工時間等)、安全紀律牌、防火須知牌、安全生產無重大事故計日牌、施工總平面圖、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目標牌、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及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圖、其它當地主管部門規定所示公示內容。

2.5施工現場要設置安全生產、文明衛生內容的宣傳欄或宣傳標語等。

2.6施工現場危險部位必須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安全裝置、設施等必須用安全色涂刷警示標記。

2.7施工現場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辦公、生活用房、倉庫、料場、臨時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動力線路等)應選址合理,并應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國家有關規定。

2.8在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防治大氣、水土、噪聲污染和改善環境衛生的有效措施。

2.9采取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措施,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安全衛生標準要求的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病危害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和培訓。

2.10結合季節特點,做好作業人員的飲食衛生和防暑降溫、防寒保暖、防煤氣中毒、防疫等工作。

2.11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環境衛生及文明施工的各項管理和檢查制度,現場要有除“四害”制度和措施(制度和措施要上墻),并應做好檢查記錄。

2.12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考核應包括環境保護、環境衛生、文明施工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

2.13項目部應根據法律、法規和公司的規定,制定施工現場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環境保護

3.1防治大氣污染

3.1.1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必須進行硬化處理(硬化率100%),土方應集中堆放。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

3.1.2拆除建筑物、構筑物時,應采用隔離、灑水等措施,并應在規定期限內將廢棄物清理完畢。

3.1.3施工現場土方作業應采取防止揚塵措施。

3.1.4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出入口處應采取保證車輛清潔的措施。

3.1.5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

3.1.6施工現場混凝土攪拌場所應采取封閉、降塵措施。

3.1.7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必須采用相應容器或管道運輸,嚴禁凌空拋擲。

3.1.8施工現場應設置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應及時清運出場。

3.1.9城區、旅游景點、療養區、重點文物保護地及人口密集區的施工現場應使用清潔能源。

3.1.10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車輛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要求。

3.1.11各項目部必須對污染源大氣污染物限值進行監視和測量,當地有規定的必須嚴格執行當地污染物限值標準,確因條件限制不能監視和測量的必須委托當地環境監測機構檢測。

3.1.12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3.2防治水土污染

3.2.1施工現場內的道路、作業場地、腳手架及塔吊基礎等的排水設施要形成網絡,保證流水暢通。

3.2.2施工現場應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經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或河流。

3.2.3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處理。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

3.2.4食堂應設置隔油池,并應及時清理。

3.2.5廁所的化糞池應做抗滲處理。

3.2.6食堂、盥洗室、淋浴間的下水管線應設置過濾網,并應與市政污水管線連接,保證排水通暢。

3.2.7在城市排放污水管網覆蓋區域,凡具備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條件的,應當按照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納入城市排放污水管網排放,不得任意排放。禁止下列行為:

(1)在城市排放污水管網覆蓋區域,已具備條件但未按規定納入城市排放污水管網排放污水的;

(2)擅自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

(3)將污水排入城市雨水排放管網的;

(4)超出污水排放手續規定事項排放污水的;

(5)向城市排水設施超標排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污水的;

(6)未按規定設置水質采樣、流量檢測、排水控制等設施及相關標志的。

3.2.8向城市排放污水管網排放污水的,還必須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對排放污水水質必須進行監視和測量,確因條件限制不能監視和測量的必須委托當地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檢測。

3.2.9在向城市排水設施排放污水前,應當會同建設單位持下列資料到當地排水管理機構或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污水排放手續:(1)排水申請;(2)排水平面布置圖;(3)水質、水量數據資料。

3.3防治施工噪聲污染

3.3.1施工現場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GBl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并對施工現場的噪聲值進行監測和記錄。

3.3.2施工現場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并應采取降低噪聲措施。

3.3.3對因生產工藝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確需在夜間進行超過噪聲標準施工的,施工前應由建設單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3.3.4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3.4建筑垃圾管理

3.4.1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

3.4.3施工現場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棄物混入建筑垃圾。

3.4.4施工現場應當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垃圾臨時堆放不得超過3天。

3.4.5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運輸。

3.4.6在運輸垃圾時,應當隨車攜帶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運輸路線、時間運行,不得丟棄、遺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準范圍承運建筑垃圾。

3.4.7施工現場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3.4.8不得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因建設等特殊需要,確需臨時占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對方物料的,應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同意后,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4.環境衛生

4.1臨時設施

4.1.1施工現場應設置辦公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文體活動室、密閉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設施等臨時設施。臨時設施所用建筑材料應符合環保、消防要求。

4.1.2辦公區和生活區應設密閉式垃圾容器。

4.1.3辦公室內布局應合理,文件資料宜歸類存放,并應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4.1.4施工現場應配備常用藥及繃帶、止血帶、頸托、擔架等急救器材。

4.1.5宿舍內應保證有必要的生活空間,室內凈高不得小于2.4米,通道寬度不得小于0.9米,每間宿舍居住人員不得超過16人。

4.1.6宿舍必須設置可開啟式窗戶,宿舍內的床鋪不得超過2層。嚴禁使用通鋪。

4.1.7宿舍內應設置生活用品專柜,有條件的宿舍宜設置生活用品儲藏室。

4.1.8宿舍內應設置垃圾桶,宿舍外宜設置鞋柜或鞋架,生活區內應提供為作業人員晾曬衣物的場地。?

4.1.9宿舍內未經許可一律禁止使用電爐及其他用電加熱器具。

4.1.10食堂應設置在遠離廁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場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4.1.11食堂應設置獨立的制作間、儲藏間,門扇下方應設不低于0.2米的防鼠擋板。制作間灶臺及其周邊應貼瓷磚,所貼瓷磚高度不宜小于1.5米,地面應做硬化和防滑處理。糧食存放臺距墻和地面應大于0.2米。

4.1.12食堂應配備必要的排風設施和冷藏設施。

4.1.13食堂的燃氣罐應單獨設置存放間,存放間應通風良好并嚴禁存放其他物品。

4.1.14食堂制作間的炊具宜存放在封閉的櫥柜內,刀、盆、案板等炊具應生熟分開。食品應有遮蓋,遮蓋物品應有正反面標識。各種佐料和副食應存放在密閉器皿內,并應有標識。

4.1.15食堂外應設置密閉式泔水桶,并應及時清運。?

4.1.16施工現場應設置水沖式或移動式廁所。廁所地面應硬化,門窗應齊全,窗有窗紗。蹲位之間宜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0.9米。

4.1.17廁所大小應根據作業人員的數量設置。高層建筑施工超過8層以后,每隔四層宜設置臨時廁所。廁所應設專人負責清掃、消毒,化糞池應及時清掏。

4.1.18淋浴間內應設置滿足需要的淋浴噴頭,可設置儲衣柜或掛衣架。

4.1.19盥洗設施應設置滿足作業人員使用的盥洗池,并應使用節水龍頭。

4.1.20生活區應設置開水爐、電熱水器或飲用水保溫桶;施工區應配備流動保溫水桶。

4.1.21文體活動室應配備電視機、書報、雜志等文體活動設施、用品。

4.2衛生與防疫

4.2.1施工現場應設專職或兼職保潔員,負責衛生清掃和保潔。

4.2.2辦公區和生活區應采取滅鼠、蚊、蠅、蟑螂等措施,并應定期投放和噴灑藥物。

4.2.3食堂與污染源(污水溝、廁所、垃圾箱等)應保持30米以上距離。

4.2.4食堂必須有衛生許可證。

4.2.5凡在崗位上的炊事人員,必須持有所在地區衛生防疫部門辦理的健康證和崗位培訓合格證,并且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炊事人員無健康證的不準上崗。

4.2.6炊事人員上崗應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做到“三白”(白衣、白帽、白口罩)并應保持清潔整齊,做到文明操作。不得穿工作服出食堂,非炊事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制作間。

4.2.7炊事人員必須做好個人衛生,要堅持做到四勤(勤理發、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

4.2.8食堂的炊具、餐具和公用飲水器具必須清洗消毒,做到生熟分開。

4.2.9施工現場應加強食品、原料的進貨管理,不得采購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有異味或《食品衛生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堂嚴禁出售變質食品。

4.2.10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職業中毒時,必須在2小時內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并積極配合調查處理。

4.2.11現場施工人員患有法定傳染病時,應及時進行隔離,并由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處置。

5.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場地整潔、衛生,施工組織科學,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系列施工活動。實現文明施工,不僅要著重做好現場的場容管理工作,而且還要相應做好現場材料、機械、安全、技術、保衛、消防和生活衛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5.1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管理負責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

5.2施工現場臨時水、電要有設專人管理,不得有長流水、長明燈。

5.3施工區必須清潔整齊,做到工完料清。

5.4要有嚴格的成品保護措施,嚴禁損壞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篇3:安全文明施工規范要求

1、進入廠區須帶安全帽;不準裸背,不準穿拖鞋、涼鞋、高跟鞋。

2、1.8米以上高空作業需辦理登高作業申請;危險化學品區、易燃易爆區動火需辦理動火作業申請;臨時接線須辦理接線作業申請。

3、施工區域須掛牌和拉警示線。

4、臨時接線必須由專業電工進行接線操作;臨時線路架設距地高度:戶內大于2.5米;戶外大于4.5米;過道時大于6米;沿地面鋪設時過道處有保護措施(如套鋼管護線)。

5、電焊機須金屬外殼接地,電源線樁頭、接頭處有護蓋、絕緣膠布等保護措施。

6、高空作業須系安全帶,使用的竹梯無明顯裂紋,兩端須包防滑膠。

7、動用電焊、明火時,附近可燃物(如油箱、紙皮箱等)須移開,附件零件須隔離保護。

8、氣割時氧氣瓶、可燃氣瓶與明火三者應有足夠安全距離,氣瓶配有防震圈,瓶閥、表完好,可燃氣瓶須裝回火器,所有氣瓶不允許臥放,且有防傾倒措施,不允許曝曬。

9、油漆過程須對地面及附近物品屏蔽好,防止油漆飛濺、粘污地面。

10、打磨操作需戴防護眼鏡。

11、切割機、手持電鉆、角磨機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小于3米,不允許有接頭;金屬外殼接地良好。

12、吸煙必須到指定吸煙點進行,嚴禁流動吸煙。

13、在作業過程中需動用我公司設備設施、材料的必須經工作場所所在單位同意后方可使用和施工。

14、進入廠區的汽車按直線道路20公里/小時、拐彎處5公里每小時限速行駛;車輛到指定停車點停放。

15、每天下班前對本次工作職責區域進行清掃清潔及垃圾整理、處理。

16、施工方若未按以上規范執行,按《承包(勞務)工程安全環保生產協議書》有關條款進行處罰。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