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豎井與斜井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豎井與斜井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2024-07-22 閱讀 5033

1豎井與斜井的井附近,應在施工前做好修整,周圍應修好排水溝、截水溝,防止地面水侵入井中,發生坍塌。豎井井口平臺,應比地面至少高出0.5m,井口應有嚴密的井蓋,只有當吊籠罐升降時,才準許打開井蓋;

2裝配起爆藥卷,應在距井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內進行,起爆藥卷應由爆破工攜送下井,除起爆藥卷外,不得攜帶其他炸藥;

3每次爆破之后均應有專人清除危石和掉落在井圈上的石渣,并應修整被打壞的支撐,待清修完畢后,才準進行正常工作;

4當工作面附近或井筒未襯砌部分發現有落石,支撐發響或大量涌水時,工作面施工人員應立即循安全梯或使用提升設備撤出井外,并報告處理;

5在吊盤上工作人員的工具,應妥善地放在工具袋內,使用時應牢固地拴在身上或其它固定物上,不得將不使用的零星工具放置在附近的支撐上;

6在井口明顯部位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及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則。

井口及井底應懸掛有關信號;

7豎井提升作業中,必須做到:

1.井口應設防雨設施,接罐地點應設置牢固的活動柵門,由專人掌管啟閉。接罐人員均應佩帶安全戴,上下井的人員應服從接罐人員的指揮。通向井口的軌道應設阻止器;

2.施工期間采用吊桶升降人員與物料時,應做到:

1)吊桶必須沿鋼絲繩軌道升降,保證吊桶不碰撞巖壁。在施工初期尚未設罐道時,吊桶升降距離不得超過40m;施工時吊盤下面不裝罐道的部分也不得超過40m;

2)運送人員的速度不得超過5m/s,無穩繩地段不得超過1m/s。運送石渣及其他的材料時不得超過8m/s,無穩繩地段不得超過2m/s,運送爆破器材時,不得超過1m/s

3)提升鋼絲繩應用鉤頭與吊桶連接牢固,保證在升降時不致脫鉤;

4)吊桶上方必須設置保護傘;

5)不得在吊桶邊緣上坐立,乘坐人員的身體任部位不得超出桶沿;

6)用自動翻轉式吊桶升降人員時,必須有防止吊桶翻轉的安全裝置。嚴禁用底開式吊桶升降人員;

7)吊桶提升到地面時,人員必須從地面出車平臺進出吊桶,并應在吊桶停穩和井蓋門關閉以后進出吊桶,雙吊桶提升時,井蓋門不得同時打開;

8)裝有物料的吊桶不得乘人;

9)吊桶載重量應有規定,不得超載。

3、施工期間采用罐籠升降人員與物料時,應做到:

1)灌頂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

2)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并不得有孔。如果罐底下面有阻車器的連接桿將置時,必須設牢固的檢查門;

3)兩側用鋼板檔嚴,內裝扶手,靠近罐道部分不得裝帶孔鋼板;

4)進出口兩頭必須裝設罐門或罐簾橫桿的間隙不得大于0.2m,罐門不得向外開;

5)進出裝渣車的罐籠內必須裝有阻車器;

6)載人的罐籠凈空高度不得小于1.8m,罐籠內每人應有0.18m2的有效面積,罐籠的一次容納人數和最大載重量應明確規定,并在井口分布;

7)提渣、升降人員和下放物料的速度不得超過3m/s,加速度不得超過0.25m/s2;

8)罐籠、鋼絲繩、卷揚機各部及連接處,必須設專人檢查,如發現鋼絲繩有損,罐道和罐耳間磨損度超過規定等,必須立即更換;

9)升降人員與物料的單繩提升罐籠必須設置可靠的防墜器,建井期間使用無防墜器的臨時罐籠升降人員時,必須有安全措施;

10)罐籠升降作業時,下面不得停留人員。

4.檢修井筒或處理事故的人員,如果需要站在罐籠或箕斗頂上工作時,必須做到:

1)罐籠或箕斗頂上,必須裝設保護傘和欄桿;

2)佩帶保險繩;

3)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為0.3~0.5m/s,最大不得超過2m/s;

5.每一提升裝置,必須裝有從井底接罐員給井口接罐員和井口接罐員發給卷揚機駕駛員的信號裝置,井口信號裝置必須同卷揚機的控制回路閉鎖。只有井口接罐員發出信號后,卷揚機才能起動,除常用的信號裝置外,還必須有備用信號裝置。井底車場和井口之間、井口和卷揚機之間,除上述信號裝置外,還必須裝設直通電話或對講機。

6.一套提升裝置供給幾個洞室使用時,各洞室都必須設有信號裝置和閉鎖,所發出的信號必須有區別。

7.井底車場的信號必須經由井口接罐員發出,井底車場不得直接向卷揚機發信號。只有在發送緊急停車信號時,才可直接向卷揚機駕駛員發出信號;

8斜井運輸中,必須做到:

1.斜井的牽引運輸速度不得超過3.5m/s。接近洞口與井底時,不得超過2m/s。升降加速度不得超過0.5m/s。

2.斜井的垂直深度超過50m時應配備運送人員的車輛,使用時應做到:

1)運送人員的車輛必須有頂蓋,車輛上必須裝有可靠的防墜器,當斷繩時能自動起作用,同時也能用手操縱;

2)運送人員的列車必須設車長跟隨,車長坐在行車前方的第一輛車第一排座位上。手動放溜裝置也必須在車長座位處;

3)每班運送人員前,必須檢查車輛的連接裝置、保險鏈及防墜器,運送人員前,先放一次空車,檢查斜井和軌道的安全狀況;

4)乘人車輛不得超過定員,乘員攜帶的工具不得超出車廂;

3斜井口必須設置擋車器,并設專人管理。擋車器必須經常處于關閉狀態,放車時,放可打開。車輛在井內行駛或停留期間,井內嚴禁人員通過和作業。

4.斜井長度超過100m時,應在井口下20m和接近井底60m左右設置第二道檔車器。

5.井口、井下及卷揚機間應有聯系信號。提升、下放與停留應各有明確的色燈和音響等信號規定。

6.主、副井應設專職信號員,負責接發車工作。卷揚機駕駛員未得到井口信號發出的信號,不得開動。

7.運送人員的車輛中必須裝有向卷揚機駕駛員發送緊急信號的裝置。

8.斜井底停車場,應設避車洞,斜井底附近的固定機械電器設備與操作人員,均應設置在專用洞室內。

9.車輛連掛提升時,應有可靠的連接裝置和斷繩保險器,掛鉤均應加保險拴。

10.車與車之間應增加連接保險鋼絲繩,提升鋼絲繩應有地滾承托。

篇2:傾斜井巷車輛運送人員檢查

(1)傾斜井巷環境、斜巷斷面、管線敷設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巷道支護是否達到合格;巷道兩側有無雜物,堆放物品與行車的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規定。

(2)軌道鋪設是否平直、穩固、不懸空,軌型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3)是否有足夠的照明和完備的聲光信號。

(4)傾斜巷道各車場有無信號硐室和躲避硐,是否設阻車器或擋車欄。

(5)過卷開關上端有無過卷距離。過卷距離是否根據巷道的傾角、設計載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矩計算確定,并有1.5倍的備用系數。

(6)傾斜巷道運輸時,是否嚴禁蹬鉤。行車時是否嚴禁行人。

(7)傾斜井巷運輸礦車的鋼絲繩、連接裝置是否設專人負責檢查,安全系數及有關要求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8)掛鉤工是否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在礦車停穩后摘掛鉤。

(9)司機下放重載時,是否因違章操作而出現超速。

(10)鋼絲繩嚴重銹蝕,過度磨損或斷絲超限時,是否及時更換。

(11)司機操作運行中是否有過大的加減速度。

(12)礦車的插銷、環鏈及連接件是否認真檢查,有無漏檢或掛鉤工沒掛好防脫插銷或防脫失靈的現象。

(13)道床有無煤和石塊造成行車顛簸的現象發生。

篇3:傾斜井巷跑車主要原因預防措施

(一)傾斜井巷跑車的主要原因

1.鋼絲繩斷裂跑車

1)鋼絲繩損傷,強度降低:鋼絲繩斷絲超過安全規定;繩徑減小過限或密封鋼絲繩外層鋼絲厚度磨損過限;鋼絲繩鋼絲銹蝕過限;鋼絲繩出現硬彎或扭結;

2)鋼絲繩張力過大:提升過載;刮卡車輛;拉掉道車輛。

2.連接件斷裂跑車

連接件有疲勞隱裂或裂紋;刮卡車輛張力過大;使用不合格的連接件。

3.礦車底盤槽鋼斷裂跑車

底盤槽鋼銹蝕過限,失于管理;超期服役,疲勞過限或遭受嚴重脫軌沖擊形成隱患。

4.連接銷竄出脫鉤跑車(竄銷脫鉤)

沒按規定使用防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連接銷竄出。

其具體原因有:軌道或礦車質量低劣,車輛運行嚴重顛簸或脫軌導致脫銷跑車;軌道結冰,車輛顛簸傾倒,脫銷跑車。

5.制動裝置不良引起跑車

6.工作失誤造成跑車

沒掛鉤或沒掛好鉤就將礦車從平巷推下斜巷,造成跑車;未關閉阻車器就推進礦車造成跑車;推車過變坡點存繩,造成墜車沖擊斷繩跑車;連接插銷不到位造成脫鉤跑車;下放重載,電動機未送電又沒施閘造成帶繩跑車事故(放飛車);綱絲繩在松弛的條件下,提升容器突然自由下放(或下落)造成松繩沖擊。

(二)預防措施

1.按規定設置可靠的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實現一坡三擋,加強檢查、維護、試驗,健全責任制。

2.傾斜井巷運輸用的鋼絲繩連接裝置,在每次換鋼絲繩時,必須用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進行試驗。

3.采用專用人車運送人員。

4.對鋼絲繩和連接裝置必須加強管理,設專人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礦車要設專人檢查。至少每2年進行一次2倍于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礦車的連接鉤環、插銷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6.礦車之間的連接、礦車和鋼絲繩之間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裝置。

7.把鉤工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各防跑車裝置和跑車防護裝置的安全功能。檢查各礦車的連接情況、裝載情況、牽引車數,如不符合要求不準發出開車信號。嚴禁先打開擋車裝置后進行掛鉤操作,嚴禁礦車在沒有運行到安全停車位置就提前摘鉤,嚴禁在松繩較多的情況下把礦車強行推過變坡點,嚴禁用不合格的物件代替有保險作用的插銷。

8.斜井串車提升,嚴禁蹬鉤。行車時,嚴禁行人。運送物料時,每次開車前把鉤工必須檢查牽引車數、各車的連接和裝載情況。

9.絞車操作工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開車前必須認真檢查制動裝置及其他安全裝置,操作時要準、穩、快,特別注意防止松繩沖擊現象。

10.保證斜井軌道和道岔的質量合格。

11.保持斜井完好的頂、幫支護,并保持運行軌道干凈無雜物。

12.滾筒上鋼絲繩繩頭固定牢固,留夠3圈鋼絲繩,防止發生繩頭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