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現場消防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建設方、施工方及建設施工人員普遍缺乏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災防范措施,施工現場的火災事故及損失逐年上升。分析其火災易發原因,可以從規范施工程序、規范施工作業及落實施工單位主體責任來預防。
建筑施工現場是火災事故的多發、易發區域,并且具有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撲救難度大、后果損失嚴重等特點,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工作,是政府監管部門、施工單位和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工作的重點之一。
火災易發環節
在建筑施工領域中,外墻外保溫施工、臨時用房及明火、帶電作業等環節是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領域中施工現場外墻外保溫、隔音及空調系統等工程使用保溫材料的地方越來越多,但部分施工現場依然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有機可燃保溫材料,如模塑聚苯板(EPS)、擠塑聚苯板(*PS)、PU等,雖然都要求其為阻燃性,但其材料本身的燃燒性能仍屬于B2級可燃產品,材料無法做到不燃燒、不爆裂、不蔓延、不流淌、無毒氣。此外,地下室外墻防水或屋面防水涂刷冷底子油時,稀釋劑有很多采用的是松香水或汽油,有可能引發火災。外墻采用玻璃幕墻、鋁塑板等裝飾時,焊接墻體連接件時所產生的電焊火花,極易引燃外墻保溫材料。而臨時用房是指在施工現場建造的,為建設工程施工服務的各種非永久性建筑物,包括辦公用房、宿舍、廚房操作間、食堂、鍋爐房、發電機房、變配電房、庫房等。目前搭設施工現場臨時用房常用的是彩鋼板活動板房,主要類型有彩鋼板巖棉夾芯板、彩鋼板聚氨脂夾芯板、彩鋼板聚苯乙烯夾芯板3種板材,但在搭建彩鋼板房屋過程中,聚苯乙烯、聚氨酯處于裸露狀態,容易被電焊、氣焊、切割機等明火作業直接引燃。彩鋼板房建成使用后,亂接電線、臨近熱源、火源,也容易引燃夾層中的聚苯乙烯或聚氨酯。彩鋼板聚氨脂夾芯板、彩鋼板聚苯乙烯夾芯板燃燒屬于復合板材內部燃燒,滅火時只能通過把水打到外部鋼板上降溫,不能直接撲救起火點,大大影響了滅火速度,且鋼板容易坍塌。同時燃燒時會產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氫等有毒氣體的濃煙。
此外,防水施工作業中,施工現場正負零(指主體工程的一個基準面,在主體工程基準面下工程完成,該進行主體地上工程施工的時候,也就是主體工程達到“正負零”)以下做防水、用汽油噴燈烤SBS改性防水油氈進行粘結等環節,因噴燈產生的明火,極易引發外墻保溫材料燃燒。明火施工作業時,施工現場電焊、氣焊、切割及使用汽油等作業產生的明火、火星、電火花以及工人在工地現場抽煙等違章行為,極易引發火災。施工機械中,在建筑物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即常說的“三縫合一”處使用泡沫板時,未使用前經常堆聚在一堆,用無齒鋸或切割機切割材料時產生的火花,極易引發火災;電焊機作業時,焊渣極易引發火災事故。施工現場使用的汽油、油漆、稀釋劑、松香水、涂料等,以及存放的泡沫板、木材木制品、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遇到火星、火花、明火或達到爆炸極限遇火極易引發火災。在工人宿舍區內使用大功率電器、亂接電源線,用燃氣、電磁爐做飯等,極易引發火災。施工防護方面,現階段阻燃型安全網的造價是普通安全網的6倍,大部分施工現場腳手架懸掛的安全網都達不到規范規定的阻燃性能要求,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易導致火情的迅速擴大。冷卻塔的主要材料為聚酯玻璃鋼,屬于燃燒體,因此冷卻塔安裝、維修、拆卸時不得動用明火,如動用明火,則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施工現場火災原因
焊接、切割
氧炔焰、電弧焊接、切割工藝流程上決定了其高溫火焰;電焊、普通切割產生的高溫焊渣、火星也是引發火災的元兇。
電氣、電路
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現場機械化操作和用電量大幅度增加,違章安裝電氣設備、私拉亂接電氣線路現象較為嚴重,也有的直接將配電裝置安裝在可燃木制構件上。大功率電器的使用、生活區內私拉亂接導致電線短路從而引發的火災也不在少數,用電量大、電氣線路敷設計不規范也是火災成因。
火源及易燃、易爆材料
有的施工現場忽略了對煙頭等點火源的控制管理:施工現場辦公室、宿舍、建筑材料堆場等可燃、易燃物較多,而且部分人員吸煙的隨意性強,極易造成火災危險;忽視易燃易爆化學品的管理:施工單位經常使用氧氣、乙炔,大部分食堂采用液化石油氣做燃料,一旦使用不當,造成易燃易爆化學品泄漏,遇到明火極易引發火災事故。
預防火災事故對策措施
依法依規保施工本質安全
設計單位在進行設計時,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進行設計,確保設計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消防安全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公安消防部門的規定。2010年上海市靜安區“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第三條間接原因(設計企業、監理機構工作失職),突出顯示了設計安全的重要性。施工過程中,必須按規定履行必要的審批、審查程序,施工過程必須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規定,符合客觀規律,不得出現隨意壓縮工期等現象,自覺接受公安消防部門的監督檢查。
合理規劃營造安全施工環境
施工現場合理布局是為施工提供安全生產作業環境,為此應遵守如下要求:一是臨時用房、臨時設施的布置應滿足施工現場防火、滅火及人員安全疏散的要求。二是施工現場的出入口、圍墻、圍擋,場內臨時道路,給水管網或管路和配電線路敷設或架設的走向、高度,施工現場辦公用房、宿舍、發電機房、變配電房、可燃材料庫房、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場所,臨時消防車道、消防救援場地和消防水源等應納入施工現場總平面布局。三是施工現場出入口的設置應滿足消防車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數量不宜少于2個。四是固定動火作業場地應布置在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等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宜布置在臨時辦公用房、宿舍、可燃材料庫房、在建工程等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五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應遠離明火作業區、人員密集區和建筑物相對集中區。六是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不應布置在架空電力線下。
篇2:建筑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防火管理責任制
1、消防負責人防火責任制
項目消防負責人是工地防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工地的消防安全,履行以下職責:
(1)制定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組織編制火災的應急預安和落實防火、滅火方案以及火災發生時應急預案的實施。
(2)擬訂項目經理部及義務消防隊的消防工作計劃。
(3)配備滅火器材,落實定期維護、保養措施,改善防火條件,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消除火險隱患。
(4)管理本工地的義務消防隊和滅火訓練。
(5)對職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組織消防知識學習,使職工懂得安全動力火、用電和其他防火、滅火常識,增強職工消防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6)組織火災自救,保護火災現場,協助火災原因調查。
2、義務消防隊防火責任制
(1)模范地遵守和貫徹本單位的防火制度,對違反者進行勸阻。
(2)了解本單位的防火措施,定期進行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解決,并向領導匯報。
(3)經常維修、保養消防器材設備,保證完好可用,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需要報請領導添置各種消防器材。
(4)組織消防業務學習和技術操練,提高消防業務水平。
(5)組織隊員輪流值勤。
(6)協助領導制訂本單位滅火的應急預案。發生火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實施滅火與搶救工作,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起火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7)積極參加本地區的消防聯防活動。
(8)全員達到"三懂三會",即:懂得防火知識,會報火警;懂得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協助有關部門調查起火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3、現場電工防火責任制
(1)電工必須持安全生產監察局核發的《電工安全操作證》上崗操作。
(2)要按照有關規范安裝檢修電氣線路和電器設備。
(3)配合技術人員正確計算配電線路負荷,配電正確,對配電線路指定專人負責和維修,不得擅自增加用電設備,不得隨便亂裝亂用。
(4)嚴禁使用銅絲、鐵絲代替熔絲,按容量正確選用熔絲。
(5)要經常檢查電氣設備運行情況,對超負荷和往年加大熔絲容量等隱患,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改意見。
(6)積極主動向用電人員宣傳安全用電常識,組織職工進行電器知識講座,制止違章用電行為。
(7)配合義務消防員對電器防火器材進行維護。
(8)要掌握排除電氣故障的方法,并會使用滅火器電氣火災。
4、焊工防火責任制
(1)有《焊、割工種消防專業培訓合格證》,實習員沒有正式焊工在場指導,不準從事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審批范圍的焊、割作業,未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和落實防火、防爆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3)不了解焊、割現場和周圍的安全情況,不準焊、割。不了解焊、割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準焊、割。
(4)盛裝過可燃、易燃氣體、液體的各種容器、管道、倉間、罐柜等,未經清洗和測爆,沒有安全保障時,不準焊、割。
(5)在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冷卻、隔聲、隔熱、裝飾的部位,未采取切實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不準焊、割。
(6)有壓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準焊、割。
(7)焊割部位附近堆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徹底清理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8)因火星飛濺、導體傳熱和感應能引起焊割部位毗連的物體、建筑物或爆炸的,未采取安全措施不力。
(9)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情況,不準焊、割。
5、木工防火責任制
(1)禁止在木工間和木工作業場所吸煙。
(2)禁止在木械間使用明火。
(3)在操作各種木工機械前,仔細檢查設備是否完好。
(4)在工作完畢和下班時,清理場地,將木屑,刨花堆放到安全地點,并切斷電源泉并閉門窗。
(5)要積極參加消防活動,掌握防火滅火知識。
6、油漆工防火責任制
(1)禁止火種進入工作現場。
(2)禁止使用明火煙葉溫或在密閉狀態下溶解漆料。
(3)禁止亂倒剩余漆料溶劑,。
(4)隨領隨用油漆溶劑、剩料要及時加蓋,注意儲存安全。
(5)經常清除工作場地的油漆沉積物,并要注意工作場的通風。
7、倉庫管理人員防火責任制
(1)不準攜帶火種入庫。
(2)不準在庫房內使用電加熱器具和燃氣具。
(3)不準在庫房內設置辦公室和工場間。
(4)不準在庫房內架設臨時電線和使用60W以上的白熾燈,使用有鎮流器的燈具,應將鎮流器安裝在庫房外。
(5)不準在庫房內存放倉庫人員使用的油棉紗、油手下套等物品。
(6)要將各類物資分類、限額存放;堆放的物資留出頂、燈、墻柱、堆等防火間距。
(7)認真檢查物資堆放安全情況,離開倉庫時切斷電源,并關閉門窗。
(8)掌握儲存物資性質和防火滅火知識,發現火災后能熟練使用滅火器材,及時撲救。
篇3:某大廈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
大廈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
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1.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
1.2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1.3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倉庫、垃圾堆放站和生活區
1.4施工現場的道路應暢通無阻,夜間應設照明,并加強值班巡邏。
1.5不準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1.6土建開工前應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也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備足消防栓、砂、鐵鍬等。
1.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憶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M
1.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小于5M
1.9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完整有效,否則嚴禁使用。
1.10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者不進行焊割作業;
(2)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工作業;
(3)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學徹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險之前,不得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層、冷動層、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的前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切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前,不準焊割;
(9)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得焊割;
(10)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措施之前,不得焊割;
1、冬季施工不得采用煤炭取暖,也不得采用電爐。
2、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的管理
2.1在火災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和業主應共同作好現場保護,并會同消防單位進行現場勘察工作。
2.2對火災事故的處理提出建議,并提出和落實防范的措施。
3、施工現場倉庫的防火
3.1易燃倉庫的設置
(1)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到的地方,并應設在下風方向。
(2)易燃露天倉庫四周應有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
(3)儲量大的易燃倉庫,應設兩個以上的大門,應將生活區、生活輔助區和堆場分開布置。
(4)有明火的生前輔助區和生活用房至易燃堆垛之間,至少應保持30M的防火距離。有飛火的煙囪布置在倉庫的下風地帶。
(5)易燃倉庫堆料場與其他建筑物、架高電線的間距,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6)易燃倉庫堆料場應分堆垛和分組設置,每個堆垛面積為:木材(板材)不得大于300M2,稻草不得大于150M2,鋸末不得大于200M2。堆剁與堆剁之間應留3M寬的消防通道。
(7)對易引起火災的倉庫,應將庫房內、外按每500M2的區域分段設立防火墻,把建筑平面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單元,以便失火后阻止火勢的擴散。
3.2貯存
(1)對貯存的易燃貨物經常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稻草、鋸末、煤等燃料堆放垛,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并應經常注意堆垛內的濕溫度變化。
(3)在易燃物堆垛附近不準生火燒飯,不準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