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施工擾民及亂民處理措施
為了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切實搞好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現場噪聲限值》(GB12523—90)及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基本標準》有關規定,結合現場施工情況,制定施工防優民處理措施如下:一、組織管理二、擾民措施1.人為噪聲控制(1)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對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中或生活中不準大聲喧嘩、唱歌等,盡量減少人為噪聲擾民。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2)材料不準從車上往下扔,采用人扛卸車和吊車吊運,鋼鐵件堆放不發出大的聲響。(3)信號指揮吊車時用對講機代替中哨。2.控制作業時間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于6時,并根據季節的變化作用相應調整。特殊情況(確需連續或夜間作業的)即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邊群眾的工作,并報工地所在區環保局備案后施工。3.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1)選用低噪聲或有消聲降噪的施工機械,如降低混凝土振動器噪聲(把高頻改為低頻)。對現場的攪拌面、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設置封閉式的機械棚,經減少強咢的擴散。(2)降低鋼模施工咢,小鋼模改為竹夾板以減少振動作業時沖擊鋼模產生的噪聲。4.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測設專人監測、填寫測量記錄,凡超過《施工場界咢限值》標準時,及時對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三、處理1.項目部設立現場居民來訪接待室并定期走訪居民,廣泛聽取居民對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意見和建議,以求得居民的諒解和支持。2.設立專項資金,及時上交污染檢測費、擾民補助等費用,專項專用。
篇2:不擾民施工措施范本
為保證讓施工現場周圍的單位、居民有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以下不擾民施工措施:
(1)晚上10時至早上6時,原則上停止一切建筑施工活動,特別是噪聲較大的施工活動,以免影響周圍的單位、居民的休息。不可避免要在該時段內施工作業的,施工前要先取得周圍的單位、居民或居委會的同意,并到政府有關部門辦理相應施工許可手續。
(2)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廢水、廢氣等有可能污染周圍環境的,應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處理,不可隨意傾倒、排放。
(3)施工現場車輛進出場時,要避開每日上、下班(學)時段,不要造成施工現場周圍交通不暢或發生事故。
(4)施工現場材料的運輸車輛要沖洗干凈,方可進出現場,運送散裝材料的車輛要有防止散落、飄落的措施,防止污染周圍地面。運送砂、石的車輛在卸車時,要避開居民休息時段,以免卸料噪聲影響他人休息。
(5)施工過程中若造成周圍環境地面及空氣污染,應及時中止施工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時清理、整改。
(6)施工現場周圍設置安全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施工可能對其造成影響。若施工需要破附近的路面或在路邊挖坑,一定要設防護,夜間要設照明和警示燈。在近行人出入的附近施工,應設置封閉的防高空墜物走道,并懸掛安全警示牌。
(7)教育好工人要遵紀守法,嚴禁施工人員騷擾附近單位、居民。
(8)施工現場要公布施工投訴電話,虛心接受他人批評意見。
(9)要經常與當地單位、居委會保持聯系、交流情況,經常征求其意見,及時消除施工帶來的擾民隱患,切實做好文明施工。
篇3:施工防塵防噪音不擾民措施
1、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固體廢棄物及噪聲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2、施工污水泥漿不得溢流到臨街路面,應妥善處理泥漿水,不得將有沉淀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
3、除設有符合規定的裝置外,不得在工地現場融瀝青或燒油氈,油漆等產生有毒氣體的物質。
4、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撒建筑垃圾,控制施工過程中揚塵、禁止將有毒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5、在市區內施工,對產生噪音振動的施工機械,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噪聲擾民,夜間二十二時后,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禁止使用噪聲大的施工機械。
6、施工車輛(機具)駛出工地必須進行清掃沖洗干凈,不得污染馬路,運輸散體材料、流體材料或清運垃圾等不得撒漏飛揚污染市容,建筑垃圾運到規定的地點卸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