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措施

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措施

2024-07-22 閱讀 7560

1、與施工總包單位簽訂施工安全責任書,接受總包方安全領導小組的領導。

2、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施工前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做好安全交底;

3、嚴格政治、能力、品德審查,凡不符合條件的施工人員一律不得到現場施工,并嚴格按照防水操作規程所規定的程序、要點和要求進行操作。

4、每個施工作業面由施工隊長為安全負責人,佩戴安全袖章,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到嚴格執行安全施工中的各項制度;

5、嚴格遵守甲方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做到"工完料凈場清",及時清理現場,保持施工工地整潔。

6、認真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和國務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7、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配備的器材要做到專人保管、專人維修,定期檢查,保證器材的完好率為100%。

8、定期進行消防演練,組建義務消防隊伍;

9、嚴格按照現場的布局劃分用火作業區、易燃材料區、生活區,保持防火間距;

10、建立現場明火管理制度。

篇2:工地消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

根據創安計劃中的消防安全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特定消防器材“三定”制度,即定點存放、定人負責、定期保養維修,保持性能良好,完整好用。

1、定點存放:消防設備器材和工具放置在醒目,取用方便的地點,放置在室外的要采取防雨、防曬、防銹蝕、防霉爛、防結塊和防凍措施并把消防器材擺設的位置、品名、設備繪成平面圖,不準隨便移動挪作它用。

2、定人管理:對新上崗的工人(包括固定、臨時、季節性工人以及其他人員)必須進行防火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的后,方準上崗作業,專職消防隊員,除按規定輪休者外,要一律駐庫,外出必須請假,不得擅離職守。要有計劃地進行業務學習和技術訓練,搞好消防設備、器材的維護保養,并在各器材顯眼處張貼管理者名字。

3、定期保養:滅火劑每半年抽檢一次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器材的進出口,每年做一次壓差測定;空氣泡沫混和器,每半年做一次檢查校驗;化學泡沫室和空氣泡沫器的空氣濾網,要經常刷洗保持不堵不爛,隔封玻璃要保持完好,各種泡沫槍,鋼管、升降架等,每季時行一次全面檢查。各種滅火機要避免暴曬、火烤、冬季要有防凍措施,要定期換藥,每隔一至二年進行一次簡體耐壓試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一)消防器材設備應布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消防器材設備附近,嚴禁堆放其它物品,做到取之方便:

(二)消防器材不得用于非消防方面,對于擅自將器材挪作他用的人,必須視情節輕重,嚴肅處理:

(三)消防泵每月應試機二到三次,檢查各種零件是否靈敏有效、完好、保證隨時處于戰備狀態;

(四)泡沫滅火機應每年檢測換藥一次,干粉等其他滅火機每年檢查一次,每三年檢測一次,若有損壞應及時更換加藥;

(五)崗位職工在作業中動用了消防器材或發生火災動用了消防器材應及時補充添藥,使之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

篇3: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確保基本建設工程的消防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消防技術規范,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由建設單位總負責,各現場施工單位(包括土建、安裝、裝修單位)在各自的范圍內具體負責。層層簽訂消防安全責任合同,明確施工期間各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及措施。

第三條高層建筑工地和市級以上重點工程建設工地應配備專(兼)職防火員,建立義務消防隊組織。

第四條建筑工地應建立健全化學危險物品管理、用火電安全管理、用火審批以及人員出入、巡邏值班、消防安全檢查等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條施工現場的易燃、可燃材料應加強管理,廢料要及時清理。

第六條建筑工地應保證施工人員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車道的暢通。

第七條建筑工地搭建的臨時簡易工棚應分類、分組布置,且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

第八條建筑工地進行動火、動焊作業時,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防止火星跌落和飛濺引起火災;對電焊、氣焊作業等重點崗位的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規程。

第九條建筑工地配電箱、變壓器下不得堆放易燃、可燃材;電器設備在工作結束時應及時切斷電源。

第十條建筑工地臨時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須專庫存放、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和使用場所嚴禁用火、吸煙。

第十一條建筑工地的消防用水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工地應設置臨時消防給水設施,保證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二)、高層建筑工地應根據建筑進度,設置永久或臨時的消防豎管。臨時消防豎管可同施工用水豎管合用,豎管每層應設置消火栓口,并配上水帶和水槍。

第十二條施工現場及臨時工棚內應按要求配備滅火器具。

第十三條違反本規定,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