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所有原材料及工程剩余材料應堆放整齊,不得隨意亂放;并應劃分原材料和成品區域,不得混放。庫房材料成堆、成型、成色進庫。鋼材必須按規格、品種堆放整齊;油漆材料、焊材等輔助材料要存放在通風倉庫內,并堆放整齊。
(2)噪聲必須限制在95分貝以下,對于某些機械的噪聲無法消除時,應重點控制并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以免帶來職業性疾病。嚴格控制粉塵在10mg/m3衛生標準內,操作時應佩帶有良好和完善的勞動防護用品加以保護。進行射線檢測時,應在檢測區劃定隔離防范警戒線,并遠距離操作。
(3)保持車間整潔干凈,成品、半成品、零件、余料等材料要分別堆放,并有標識以邊識別。要使食堂、廁所等特殊部位保持清潔,防止流行病的傳播。
(4)施工現場必須做到道路暢通無阻,排水通暢無積水,現場整潔干凈,臨時建筑搭設整齊,宣傳、安全標志醒目;施工現場應封閉,完善施工現場的出入管理制度;施工人員在現場佩帶工作卡,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在居民區附近施工要避免夜間施工;施工現場的螺栓、電焊條等的包裝紙、袋及廢鐵應及時分類回收,避免污染環境,保持施工場地清潔;在焊接時周圍用彩條布圍住,防止弧光和焊接的煙塵外露。
(5)對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加強職工的文明施工意識;實行區域管理,劃分責任范圍,定期進行文明施工檢查。
(6)高強度螺栓連接施工中擰下來的梅花頭,要隨擰隨收到地面集中存放和處理。
(7)涂裝施工前,做好對周圍環境和其他半成品的遮蔽保護工作,防止污染環境。防腐涂料施工中使用過的棉紗、棉布、滾筒刷等物品應存放在帶蓋的鐵桶內,并定期處理掉,嚴禁向下水道傾倒涂料和溶劑。施工現場應做好通風排氣措施,減少有毒氣體的濃度。
(8)夜間施工時不得敲擊壓型鋼板,以免噪聲。
篇2:施工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管理辦法
第一節?管理目標
要求各施工單位依據GB/T24001-(1996)/ISO14001-(1996)環境管理標準和我集團環保手冊,建立ISO14000環保體系,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配備相應的資源,遵守法規,預防污染,節能減廢,實現施工與環境的和諧,達到環境管理標準的要求,確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并最大限度地達到施工環境的美化,選擇功能型、環保型、節能型的工程材料設備,不僅在施工過程中達到環保要求,而且要確保整體工程成為使用功能完備的綠色建筑。
認真貫徹執行建設部、北京市關于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項規定。使施工現場成為干凈、整潔、安全和合理的文明工地,使之成為北京市“安全文明樣板工地”。
鑒于本工程特殊的周邊環境,我們將重點控制和管理現場布置、臨建規劃、現場文明施工、大氣污染、對水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管理、資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時,考慮對企業形象的影響、環境影響的范圍、影響程度、發生頻次、社區關注程度、法規符合性、資源消耗、可節約程度以及對材料設備對建筑物環保節能的效果等。
第二節?組織保證
1、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
2、施工現場必須嚴格管理,項目經理部成立10人左右的場容清潔隊,每天負責場內外的清理、保潔,灑水降塵等工作。
第三節?工作制度
1、建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工作例會制度,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2、建立并執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制度。由監理單位組織各施工單位的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負責人參加的聯合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隱患問題通知單”,各施工單位在收到“隱患問題通知單”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監理單位及各有關部門應監督落實問題的解決情況。
第四節?管理措施
一、場容布置
1、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開設大門,大門門扇為雙開,完全封閉式,且開啟自如,車輛出入時打開,不用時關閉。做到封閉式管理,人員出入要申請、登記。
2、對現有圍墻按當地城區要求進行統一粉刷裝飾,做到牢固、美觀、封閉完整的要求。
3、為美化環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圍墻邊進行綠化和擺放盆花。
4、在主要大門口明顯處設置標牌,標牌寫明工程名稱、建筑面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開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內容,字跡書寫規范、美觀,并經常保持整潔完好。
5、大門口內設二圖五板(即:施工現場平面圖、施工現場衛生區域劃分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消防保衛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現場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行政衛生管理制度板。)
二、防止對大氣污染
1、施工階段,定時對道路進行淋水降塵,控制粉塵污染。
2、建筑結構內的施工垃圾清運,采用搭設封閉式臨時專用垃圾道運輸或采用容器吊運或袋裝,嚴禁隨意凌空拋撒,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并適量灑水,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物、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要防止遺灑、飛揚,卸運時采取碼放措施,減少污染。
4、現場內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場地全部鋪設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黃土不露天。
5、對運輸車要加強防止遺撒的管理,要求所有運輸車卸料溜槽處必須裝設防止遺撒的活動擋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須清理干凈方準離開現場。
6、在出場大門處設置車輛清洗沖刷臺,車輛經清洗和苫蓋后出場,嚴防車輛攜帶泥沙出場造成道路的污染。
7、現場內的采暖和燒水茶爐均應采用環保產品。
三、防止對水污染
1、確保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嚴禁將非雨水類的其它水體排進市政雨水管網。
2、現場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嚴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
3、施工現場廁所設沉淀池,將廁所污物經過沉淀后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線。
4、加強對現場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管理,對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儲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
四、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對混凝土輸送泵、電鋸等強噪音設備,以隔音棚遮擋,實現降噪。
3、模板、腳手架在支設、拆除和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
4、使用電鋸切割時,應及時在鋸片上刷油,且送料速度不能過快。
5、使用電錘開洞、鑿眼時,應使用合格的電錘,及時在鉆頭上注油或水。
6、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
7、塔吊指揮使用對講機來取代起重工的吹哨聲,消除此項噪音污染。
8、木工棚及高噪音設備實行封閉式隔音處理。
五、廢棄物管理
1、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
2、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消納。
3、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六、材料設備的管理
1、對現場堆場進行統一規劃,對不同的進場材料設備進行分類合理堆放和儲存,并掛牌標明標示,重要設備材料利用專門的圍欄和庫房儲存,并設專人管理。
3、對廢料、舊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4、使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對現場設備材料進行統一編碼和管理。
七、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擇
以建設方和建設方代表為主導,在材料設備選型方面,遵從以下原則:
1、滿足設計要求
2、滿足規范要求
3、滿足質量和建筑物所特有的使用功能要求
4、滿足環保、節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維護和管理,達到降低建筑物維護管理費用和建筑物運營費用的目的。
八、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本工程屬于一類民用建筑,必須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的要求,嚴格做好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工作,否則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將不能投入使用。
1、土壤中氡濃度控制
本工程設計圖紙中未顯示出該工程需采取防氡工程措施,則土方回填時盡可能多的用原土回填,若不得不采用異地土,必須進行鐳-226、釷-232、鉀-40的比活度測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材料選擇
本工程施工必須采用A類無機非金屬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
本工程需重點控制的材料則主要為混凝土、隔墻、裝修用砂、石(豆石)、水泥、石材、板材、涂料等建筑材料,其放射性指標限量應符合下表規定:
測定項目
限量
內照射指數
小于等于1.0
外照射指數
小于等于1.0
上述材料進場時,必須具有放射性指標檢測報告并符合規范要求,同時現場還要取樣復驗,否則不得使用。
另外,內墻面和頂棚涂料必須有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游離甲醛含量檢測報告并取樣復驗,不合格嚴禁使用。
嚴禁在工程室內用有機溶劑清洗施工用具。
工程驗收時,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結果應符合下表要求:
污染物
一類建筑工程
氡(Bq/m?)
小于等于200
游離甲醛(mg/m?)
小于等于0.08
苯(mg/m?)
小于等于0.09
氨(mg/m?)
小于等于0.2
TVOC(mg/m?)
小于等于0.5
九、其他措施
1、對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學品的采購、運輸、貯存、發放和使用后對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專項措施,并設置專人管理。
2、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狀態,避免噪音、泄漏和廢油、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杜絕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
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組織清運。
4、施工作業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外逗留、休息,人員用餐必須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內。
5、對水資源應合理再利用,如將沉淀后抽出的淺層水用于沖洗車輛、降塵和沖洗地面。
6、項目經理部配置粉塵、噪聲等測試器具,對場界噪聲、現場揚塵等進行監測,并委托環保部門定期對包括污水排放在內的各項環保指標進行測試。項目經理部對環保指標超標的項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篇3:高速環境保護景區施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工程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防止和減少環境破壞和污染,把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建設成環保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國家和部門的法律法規,以及河北省有關政策規定和省交通廳文件要求,結合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
第三條任何單位或個人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有權進行舉報。
第四條本制度適用于張涿高速公路保定段工程建設項目。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五條施工現場的大型食堂,污水排放時要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第六條工地臨時廁所,化糞池應采取防滲措施、防蠅滅蛆措施,防止污染水體和環境。
第七條化學用品、外加劑等要妥善保管,庫內存放,防止污染環境。同時拌和場、預制場、自采石料場應采取相應措施,做好環境保護,防止環境污染。
第八條施工現場攪拌站廢水必須經沉淀池沉淀合格后排放,最好將沉淀水用于工地灑水降塵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第九條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在聲源處安裝消聲器消聲。
第十條讓處于噪聲環境下的人員使用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品,減少相關人員在噪聲環境中的暴露時間,以減輕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第十一條凡在人口稠密區進行強噪聲作業時,須嚴格控制作業時間,一般晚10點到次日早6點之間,停止強噪聲作業。確系特殊情況必須晝夜施工時,應取得環保部門批準后公示群眾,求得群眾諒解。
第十二條工地茶爐應盡量采用電熱水器,廚房盡量采用煤氣。若只能使用燒煤茶爐和大灶時,應使用消煙除塵型,使煙塵降至允許排放范圍之內。
第三章野三坡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環保特殊要求
第十三條技術要求
1、凡在景區(九龍鎮、野三坡鎮)施工的單位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施工現場要求美觀、綠化,充分與當地景觀相協調。同時必須依據《招標文件》、《環境影響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報告》編制《景區施工作業指導書》,報監理和業主審批后方可開工。
2、位于景區的施工單位要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明確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建立健全相應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施工前必須與業主簽訂《景區環保施工責任書》。
第十四條棄渣要求
1、隧道棄渣除用于路基填方外必須堆放到業主指定的棄渣場內,不得隨意堆棄。同時在指定的棄渣場內的棄渣要求堆放規整。如果設置臨時棄渣點,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時應符合相應環保要求并及時倒運至永久棄渣場內。
2、棄渣過程中要對棄渣場規范處治,防止堵塞河道、沖淤農田、棄渣滑坡等現象的出現,同時要有臨時防護措施。
3、棄渣場便道要硬化和及時養護,不能揚塵,不能泥濘。
第十五條運輸要求
1、所有途徑景區的施工車輛必須要有明顯標志,夜間通行時要有反光標識。車輛行駛過程中要控制車速,同時主動避讓旅游車輛和游客。
2、施工車輛要求干凈整潔,材料運輸時要用苫布覆蓋,防止遺撒、遺漏、揚塵、車輪帶泥等現象的發生,必要時設專人清掃、養護旅游道路,如有條件盡可能在夜間通行。
3、大型設備的運輸必須征得景區管委會和業主的同意,安排在允許的時段通行,同時要有專人指揮交通。
4、運輸車輛要保證車況良好,盡可能少在旅游路上出現故障。一旦出現故障不能立即排除的,要及時用拖車拖出景區道路之外,以免發生交通堵塞現象。車輛途徑景點附近時禁止鳴笛。
5、遇旅游黃金周期間或景區有重大活動時,施工車輛要繞行,不能繞行的必須征得景區管委會的同意。
6、施工便道必須按要求編制具體方案,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業主備案。便道、臨時占地會破壞地表植被,造成生物量損失。因此施工便道的設置應盡量利用舊路,不能利用舊路的,臨時便道應盡量布設在征地范圍內,施工結束后應立即對施工便道進行恢復。施工便道的設置應考慮到原有景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避免造成景觀破壞和景觀污染。
第十六條地質環境保護
1、本路線主要以隧道結合橋梁的形式穿越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要求施工單位選擇合理的爆破技術,從而減少對圍巖的擾動,保持圍巖的穩定,最終減少爆破施工對地質公園的影響。
2、隧道仰坡、路塹開挖、便道施工時須避免對代表性地質、特殊構造的破壞。
第十七條水環境保護
1、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水要經過沉淀處理后重復利用或合理排放,禁止隨意排放,污染環境。
2、施工中產生的廢渣、巖漿和淤泥運到指定的棄渣場堆放,不得傾倒在水體中。隧道棄渣時首先修建排水設施和擋渣墻,棄渣應從低處分層堆棄,經壓實后再堆棄下一層,棄渣結束后回填表土并恢復植被。
3、雨季施工時要加強施工管理,采取相應的臨時防護措施,盡量減少施工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4、監理人員要做好水保措施實施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對水保措施的實施進度、質量進行監控管理。
第十八條植被和野生動物的保護
所有施工應盡可能少的破壞地表植被,不得已破壞后要及時的恢復,禁止捕捉和獵殺野生動物并盡量保護其生存環境。
第十九條圍擋要求
1、景區范圍內在旅游路兩側的作業區要進行圍擋,圍擋要求使用彩鋼板,其外觀做到整齊美觀,并且必須與景區相協調一致,不能影響景觀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2、景區內平交道口、便道出入口、距離景點近的作業區等處的安全、警示標志要規范、齊全。除必要的宣傳標志外,應盡可能少的設置施工單位的宣傳條幅和標牌,同時所有的標志標牌不得影響行車視距。
第二十條罰則
1、對違反本規定,施工現場存在事故隱患或存在野蠻施工現象的承包人,業主將責令其限期整改。對因此造成的損失,由承包人負責賠償。
2、監理人員對被監理單位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環保施工負有檢查、監督、糾正的權利和義務。對被監理單位疏于管理、發生嚴重問題的,業主將對監理人員進行警告、限期整改、通報批評或罰款。
3、具體的檢查、評比、獎懲制度參照《項目規范化管理考核辦法》。
第二十一條遵守上述規定的同時,施工過程中還必須符合《環境保護評價報告》、《野三坡地質公園影響評價報告》及《水土保持評價報告》的相關要求。
第二十二條未盡事宜在施工過程中業主將另行規定。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保定市張涿高速公路籌建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