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管理辦法

施工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6108

第一節?管理目標

要求各施工單位依據GB/T24001-(1996)/ISO14001-(1996)環境管理標準和我集團環保手冊,建立ISO14000環保體系,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配備相應的資源,遵守法規,預防污染,節能減廢,實現施工與環境的和諧,達到環境管理標準的要求,確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并最大限度地達到施工環境的美化,選擇功能型、環保型、節能型的工程材料設備,不僅在施工過程中達到環保要求,而且要確保整體工程成為使用功能完備的綠色建筑。

認真貫徹執行建設部、北京市關于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項規定。使施工現場成為干凈、整潔、安全和合理的文明工地,使之成為北京市“安全文明樣板工地”。

鑒于本工程特殊的周邊環境,我們將重點控制和管理現場布置、臨建規劃、現場文明施工、大氣污染、對水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管理、資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時,考慮對企業形象的影響、環境影響的范圍、影響程度、發生頻次、社區關注程度、法規符合性、資源消耗、可節約程度以及對材料設備對建筑物環保節能的效果等。

第二節?組織保證

1、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

2、施工現場必須嚴格管理,項目經理部成立10人左右的場容清潔隊,每天負責場內外的清理、保潔,灑水降塵等工作。

第三節?工作制度

1、建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工作例會制度,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2、建立并執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制度。由監理單位組織各施工單位的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負責人參加的聯合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隱患問題通知單”,各施工單位在收到“隱患問題通知單”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監理單位及各有關部門應監督落實問題的解決情況。

第四節?管理措施

一、場容布置

1、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開設大門,大門門扇為雙開,完全封閉式,且開啟自如,車輛出入時打開,不用時關閉。做到封閉式管理,人員出入要申請、登記。

2、對現有圍墻按當地城區要求進行統一粉刷裝飾,做到牢固、美觀、封閉完整的要求。

3、為美化環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圍墻邊進行綠化和擺放盆花。

4、在主要大門口明顯處設置標牌,標牌寫明工程名稱、建筑面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開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內容,字跡書寫規范、美觀,并經常保持整潔完好。

5、大門口內設二圖五板(即:施工現場平面圖、施工現場衛生區域劃分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消防保衛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現場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板、施工現場行政衛生管理制度板。)

二、防止對大氣污染

1、施工階段,定時對道路進行淋水降塵,控制粉塵污染。

2、建筑結構內的施工垃圾清運,采用搭設封閉式臨時專用垃圾道運輸或采用容器吊運或袋裝,嚴禁隨意凌空拋撒,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并適量灑水,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物、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要防止遺灑、飛揚,卸運時采取碼放措施,減少污染。

4、現場內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場地全部鋪設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黃土不露天。

5、對運輸車要加強防止遺撒的管理,要求所有運輸車卸料溜槽處必須裝設防止遺撒的活動擋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須清理干凈方準離開現場。

6、在出場大門處設置車輛清洗沖刷臺,車輛經清洗和苫蓋后出場,嚴防車輛攜帶泥沙出場造成道路的污染。

7、現場內的采暖和燒水茶爐均應采用環保產品。

三、防止對水污染

1、確保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嚴禁將非雨水類的其它水體排進市政雨水管網。

2、現場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嚴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

3、施工現場廁所設沉淀池,將廁所污物經過沉淀后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線。

4、加強對現場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管理,對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儲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

四、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對混凝土輸送泵、電鋸等強噪音設備,以隔音棚遮擋,實現降噪。

3、模板、腳手架在支設、拆除和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

4、使用電鋸切割時,應及時在鋸片上刷油,且送料速度不能過快。

5、使用電錘開洞、鑿眼時,應使用合格的電錘,及時在鉆頭上注油或水。

6、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

7、塔吊指揮使用對講機來取代起重工的吹哨聲,消除此項噪音污染。

8、木工棚及高噪音設備實行封閉式隔音處理。

五、廢棄物管理

1、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

2、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消納。

3、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六、材料設備的管理

1、對現場堆場進行統一規劃,對不同的進場材料設備進行分類合理堆放和儲存,并掛牌標明標示,重要設備材料利用專門的圍欄和庫房儲存,并設專人管理。

3、對廢料、舊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4、使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對現場設備材料進行統一編碼和管理。

七、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擇

以建設方和建設方代表為主導,在材料設備選型方面,遵從以下原則:

1、滿足設計要求

2、滿足規范要求

3、滿足質量和建筑物所特有的使用功能要求

4、滿足環保、節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維護和管理,達到降低建筑物維護管理費用和建筑物運營費用的目的。

八、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本工程屬于一類民用建筑,必須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的要求,嚴格做好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工作,否則室內環境質量驗收不合格將不能投入使用。

1、土壤中氡濃度控制

本工程設計圖紙中未顯示出該工程需采取防氡工程措施,則土方回填時盡可能多的用原土回填,若不得不采用異地土,必須進行鐳-226、釷-232、鉀-40的比活度測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材料選擇

本工程施工必須采用A類無機非金屬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

本工程需重點控制的材料則主要為混凝土、隔墻、裝修用砂、石(豆石)、水泥、石材、板材、涂料等建筑材料,其放射性指標限量應符合下表規定:

測定項目

限量

內照射指數

小于等于1.0

外照射指數

小于等于1.0

上述材料進場時,必須具有放射性指標檢測報告并符合規范要求,同時現場還要取樣復驗,否則不得使用。

另外,內墻面和頂棚涂料必須有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游離甲醛含量檢測報告并取樣復驗,不合格嚴禁使用。

嚴禁在工程室內用有機溶劑清洗施工用具。

工程驗收時,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結果應符合下表要求:

污染物

一類建筑工程

氡(Bq/m?)

小于等于200

游離甲醛(mg/m?)

小于等于0.08

苯(mg/m?)

小于等于0.09

氨(mg/m?)

小于等于0.2

TVOC(mg/m?)

小于等于0.5

九、其他措施

1、對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學品的采購、運輸、貯存、發放和使用后對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專項措施,并設置專人管理。

2、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狀態,避免噪音、泄漏和廢油、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杜絕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

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組織清運。

4、施工作業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外逗留、休息,人員用餐必須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內。

5、對水資源應合理再利用,如將沉淀后抽出的淺層水用于沖洗車輛、降塵和沖洗地面。

6、項目經理部配置粉塵、噪聲等測試器具,對場界噪聲、現場揚塵等進行監測,并委托環保部門定期對包括污水排放在內的各項環保指標進行測試。項目經理部對環保指標超標的項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篇2:文明施工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強化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特制訂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所屬各施工現場對文明施工的管理。

3引用文件(無)

4術語與定義

4.1文明施工:指保持施工場地整潔、衛生,施工組織科學、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種施工活動。

5職責

5.1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制訂《施工現場文明施工考核標準》,依據該標準對項目部文明施工管理效果進行定期考核。

5.2項目部負責制訂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規劃,并負責貫徹執行。

5.3專業化分公司負責所屬施工區域內的文明施工管理。

6具體內容

6.1項目部成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委員會,負責現場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

6.2項目部依據項目合同,以及施工現場和周圍的環境特點,制訂出項目部文明施工規劃,報公司安全監察部備案。

6.3項目部劃分出文明施工責任區,監督各專業公司對本單位責任區的管理。

6.4專業化分公司根據自身施工特點以及項目部所制訂的文明施工規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將負責的文明施工區進一步細劃至各施工班組,設置明顯標識。

6.5項目部生活區及現場公共區域(如道路等)的文明施工管理由項目部統一協調安排。

6.6項目部對各專業化分公司的文明施工管理進行定期檢查考核。

6.7公司安全監察部依據《施工現場文明施工考核標準》定期(不定期)對項目部文明施工管理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下發“安全隱患通知單”,并考核其整改效果。

7相關文件(無)

8相關記錄

“安全隱患通知單”

篇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在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保障建設工程項目施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公司發展。

第三條各工程處、項目部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

第四條本管理辦法適用于公司所有的建設工程項目。

第二章責任分解

第五條項目部是項目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項目經理(項目內部承包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由取得相應職業資格的人員擔任,并對項目的安全生產負責,項目所發生的一切事故均由各項目部承擔直接責任。

第六條項目負責人應做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費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據工程特點組織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隱患,及時、準確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第七條項目部應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應及時向項目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應立即制止。

第八條各工程處、項目部應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和安全性事件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

第三章施工現場安全要求

第九條?項目部須按照建設部《建筑施工檢查標準》(JGJ59-99)和《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全生產評估實施辦法》等要求,開展安全達標活動,爭創“示范”工地。非建筑工程類項目參照執行。

第十條大型工程機械操作人員、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爆破作業人員、登高架設作業人員、電工、電焊、起重及架子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上崗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十一條施工現場入口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以及有害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施工現場由于其他原因暫時停止施工的,應做好現場防護工作。

第十二條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應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辦公、生活區的選址應當符合安全規定要求。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內設置員工宿舍。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筑物應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裝配式活動房應當具有產品合格證,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條作業人員有權對施工現場的作業條件、作業程序和作業方式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有權拒絕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在施工中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作業人員有權立即停止作業或者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后撤離危險區域。

第十四條作業人員應當遵守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等。

第十五條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極具及配件必須由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維修保養,建立檔案臺帳,對過期的設備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時報廢。

第十六條作業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或者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七條積極采用安全安全性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重視、尊重和保障每個項目施工人員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利益,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和監督安全生產的積極性。

第十八條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建筑領域安全技術規范和安全質量工作標準,積極開展安全指令標準化活動,建立各崗位、各道工序的安全質量責任制和完整的安全生產臺帳。

第十九條項目部全面實施工傷保險制度,為本項目施工人員交納保險費。保險單交公司安全部門存檔。

第二十條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必須采用TN-S系統,做到“三級配電,二級保護”,漏電保護系統要靈敏可靠,施工臨時用電應有持證的專業電工管理。嚴禁班組和個人私拉亂接;施工機械用電應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保”制度。

第二十一條腳手架搭設必須由具有資質的專業公司搭設,根據各類工程的特點,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經有關部門進行審批。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第二十二條模板安裝根據工程的特點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模板的支撐系統應經設計計算,并經有關部門進行審批。

第二十三條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應按規定使用好“三寶”。做好樓層臨邊、通道口、樓梯口、坑道口及道路管網坑邊和施工臨時道路臨邊的防護,重要部位夜間設紅燈示警。

第二十四條龍門架應使用有資質的廠家生產的產品,架體安裝拆除應有專項方案,并報有關部門進行審批。

第二十五條基礎的地下施工應有支護方案,針對性要強,超過5米的要有專項施工方案,并經過專家論證及上級審批;深度超過2米的基坑,施工現場臨邊應有防護。基槽開挖安全邊坡設置應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十六條塔吊安裝和拆除應由具有專業資質的公司安裝,并應向當地行業管理部門備案,安裝完畢后應經過專業部門的檢測,合格后方準使用,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必須經過特種作業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