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一般安全須知
(一)、建筑工人安全職責1、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思想,自覺接受安全教育,增長安全知識,做到持證掛牌上崗作業。2、嚴格遵守安全施工規章制度、執行標準、規范,掌握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思想意識,增強安全技術素質,提高自我防護的能力。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3、工人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互相監督。對初上崗工人要熱情傳授安全生產技術知識,虛心學習安全生產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4、認真開展班組崗前教育、崗前交底、崗前檢查和崗后檢查。做好文明施工,各種機具設備及時維修保養。5、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和機械設備等,自覺維護各類安全防護設施,愛護安全標志、堅守崗位職責,不違章作業,不冒險作業,不違反勞動紀律。6、工人有權越級報告一切違章違紀行為,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7、發生傷亡事故,立即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如實向項目部管理人員或班組長報告。吸取事故教訓,積極提出防止事故發生、促進安全生產和改善勞動條件的合理化建議。(二)、建筑工人一般安全須知1、施工作業人員要熟悉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要施工操作過程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2、電工、架子工、電焊工、施工電梯司機、起重機司機、起重指揮工、打樁機司機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操作培訓,經考試和體檢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準上崗作業。3、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扣好安全帶;在沒有任何防護設施的高空、陡坡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高度距地面2米及2米以上)要有防護欄桿、攔腳板和安全網防護。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施工現場嚴禁赤腳或穿三鞋(拖鞋、硬底鞋、高跟鞋)。4、愛護安全防護設施,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安全警示牌,不得擅自搬移或拆除。需要搬移或拆除的,必須經安全員審查并報項目經理同意,但應采取其他有效預防措施。5、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四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五臨邊”(無外架的屋面周邊、無外架的框架結構樓層周邊、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跑道斜道的兩側邊、缷料平臺的兩側邊)等危險處,應設置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通道口搭設雙層防護棚,并設置危險警告標志。6、施工現場要有交通標志,交通頻繁的交叉路口應設指揮;危險地帶要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牌,夜間應設紅燈示警。7、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壁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邊坡、支護形式、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施工機械設備距坑邊水平距離(一般不小于1米)和材料堆放高度(不超過1.5米)。往坑槽運材料,應由專人指揮。8、高處作業時,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易滑的鞋,工具、材料、物品要放置平穩,使用的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內,傳遞物件嚴禁上下拋擲。9、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應拴掛在牢固的掛點上,嚴禁在未固定牢靠的支架、結構上栓掛安全帶。沒有防護設施,禁止在屋架、梁、石棉瓦屋面、刨花板或三合板頂棚及其他構件上行走和作業。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設通信裝置或聯絡信號,并有專人指揮。10、梯子、升降架、吊籃及各種腳手架、平臺、馬道等,使用的材料及綁扎、制作、設置等必須符合安全要求。斜道和腳手板應設置防滑。乘人用的電梯、吊籃等要有可靠的安全裝置。高處作業要按指定的通道上下,不準隨意攀爬,嚴禁乘坐起重機械、提升機及運料的吊籃、提升平臺等上下。11、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如需接長使用,應綁扎牢固。梯子橫檔間距以30cm為宜。使用時上端要扎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單向梯與地面夾角以60—70度為宜,禁止兩人同時在梯上作業。人字梯底腳要拉牢。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12、懸空作業采用的吊籃、挑架、須經專門設計。吊籃周圍須設有防護欄桿、踢腳板或掛立網,設置兩道以上的安全繩。挑架外側應嚴密封閉立網。不準將起重設備作吊籃使用,也不準將操作吊籃(架)掛吊在起重機臂桿上。13、施工現場的起重機、井架、龍門架等機械設備和鋼管腳手架,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以外則應安裝防雷裝置。若最高機械設備上的避雷針,其保護范圍按60°計算能夠保護其它設備,且最后退出現場,則其它設備可不設防雷裝置。14、及時清理高處作業的廢料及安全網上的墜落物。15、遇有六級以上的大風及惡劣天氣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處、起重機和打樁作業。16、在施工現場,不懂機電設備的人員嚴禁使用和撥弄機電設備。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壓線路下方施工,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設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17、如達不到要求的安全操作距離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增加屏障、遮攔、圍欄或保護網,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在加防護設施時,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安全人員負責監護。18、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取三相五線制、TN—S接零保護系統,三級配電,三級保護。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19、施工現場的各種配電箱,開關箱必須有防雨設施,門、鎖齊備,固定式配電箱底邊距地高度宜在1.3—1.5m之間,移動式底邊距地高底宜在0.6—1.5m之間,配電室(房)門應向外開,無人值班時應上鎖,室內不準堆有雜物、住人或作為電氣檢修間。20、用電機械設備必須“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并裝設漏電保護裝置,嚴禁帶電移動電氣設備或配電箱,禁用倒順開關。架設與拆除電線、安裝與檢修電氣設備,必須由兩名以上電工進行。21、作業場所安裝臨時照明時,室外燈具距地面(作業層)高度不得低于3m;室內燈具距樓地面不得低于2.4m。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在潮濕場所或金屬容器內工作時,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22、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視力良好,無聽力障礙,無妨礙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按規定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23、施工機械操作人員和維修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機械操作時要束緊袖口,女工頭發要挽入帽中,嚴禁他人擅自啟動和操作。24、進場施工機械設備必須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做好驗收記錄,驗收人員履行簽字手續。各種機械設備的機座必須穩固,性能良好,傳動部位及刃口等可能造成操作人員傷害之處,必須裝設有安全裝置,設備的各種防護、保險、信號裝置必須齊全完好,靈敏可靠,作到“有輪必有罩、有軸必有套”。25、機械操作人員要嚴守崗位,遵守交接班制度,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室內。施工機械運轉時,不得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清理。26、起重機械“十個不準吊):1)超載和斜拉不準吊。2)散裝物裝得太滿或捆扎不牢不準吊3)無指揮、亂指揮和指揮信號不明不準吊4)吊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準吊5)吊物上站人和堆放零散物件不準吊6)埋在地下的構件不準吊7)安全裝置失靈不準吊8)霧天和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不準吊9)高壓線下面和過近不準吊10)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27、作業中突然斷電,應立即切斷電源,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斷電上鎖。28、進行電氣、儀表、管道、設備試運轉時,必須嚴格按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試運轉時,應觀察運轉情況,發現問題應停機修理,嚴禁邊運轉邊修理,或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查看摸試。29、工地所用電氣線路和設備,必須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職電工(即負責該工地用電的電工),負責該工地的電氣線路和設備的安裝、維修、送電、拆遷等全部工作,非電工不得擅自安裝、維修、拆遷電氣設備和線路(包括生活用電)。
?(三)、文明施工須知1、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置進出口大門、圍墻,執行門衛制度。嚴禁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大門口配備車輛沖洗設備,保持環境整潔。2、遵守國家有關勞動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有效地控制粉塵、噪音、固體廢棄物、泥漿、強光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禁止焚燒有毒、有害物質。3、工程施工的廢水、泥漿應經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集水池統一沉淀處理,不得隨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區域以外的河道、路面。4、施工現場實行作業清掃和衛生保潔制度。作業區內搞好落手清工作,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生活垃圾盛放在容器內,及時清理,污水不亂潑亂倒,確保周圍環境整潔、衛生。5、建筑材料、物件、料具,必須按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合理堆放,要做到磚成堆,砂成方,大型工具一頭見齊,鋼筋、模板、構件等應堆放整齊并用方木墊起。作業區和倉儲間堆料整齊統一,標示醒目。6、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除現場有集中存放處外,班組使用的零散的各種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按有關規定存放。7、嚴禁在在建工程施工樓層內、配電間、廚房間等處住人。工地臨時宿舍內保持通風、整潔、衛生,生活用品擺放整齊,工具放入工具間。浴室、廁所專人清掃、沖洗。8、建筑物內和施工現場應保持衛生,不準隨地大小便。9、食堂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辦理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辦理健康證,并且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紗門紗窗齊全,生熟視頻分開存放,保持食堂整潔衛生。10、施工不擾民,夜間施工按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四)、消防安全須知1、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2、現場動用明火必須有審批手續和動火監護人員,配備合適的滅火器材,下班前必須確認無火災隱患后方可離開。3、宿舍內嚴禁使用煤油爐、煤氣灶、電飯煲、熱得快、電炒鍋、電爐等。4、施工現場除指定地點外作業區域禁止吸游煙。5、嚴格遵守冬季、高溫季節施工等防火要求。6、從事金屬焊接(氣割)等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焊割時應有防火措施。7、焊、割作業不準與油漆、噴漆、木料加工等易燃易爆作業同時上下交叉作業。高處焊接下方設專人監護,中間應有防護隔板。8、木工車間及裝修施工區易燃廢料必須及時清除,防止火災發生。發生火災(警)應立即向119報警。9、按消防規定施工現場和重點防火部位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和有關器具。10、當建筑施工高度超過30米時,要配備有足夠消防水源和自救的用水量,立管直徑在50mm以上,有足夠揚程的高壓水泵保證水壓和每層設有消防水源接口。11、當現場有火險發生時,不要驚慌,應立即取出滅火器或接通水源撲救。當火勢較大,現場無力撲救時,立即撥打119報警,講清火災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五)防毒防爆須知中毒就是指接觸有毒物質,引起人體急性中毒或窒息,以及缺氧造成窒息的事故,如煤氣、油氣、瀝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學品等中毒或缺氧,危及生命急需搶救的事故。施工過程中,中毒事故一般發生在防水涂料施工、油漆施工、挖孔樁施工、新建下水管道與市政污水管道借口施工、化糞池或污水池清理及其他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物質)的施工過程。施工現場也有食物中毒事故發生。1、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食用霉變食物?!皝喯跛徕c”是混凝土的添加劑,有人叫它“工業用鹽”,是一種有毒物質,千萬不要當作食鹽使用,以防食物中毒。2、井下作業、深基礎開挖、爆破作業、有毒有害作業等專業性強的施工作業人員應具有安全作業資格,并且身體經體檢合格。3、凡進入空氣不流通的坑井、洞室、沉箱作業,應有專人監護,采取預防中毒、窒息等措施,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照明。4、當作業場所空氣中同時存在有害氣體時,每次作業前都要測定氧氣濃度的同時測定有害氣體的濃度,并根據測定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在作業場所的空氣質量達到標準后方可作業。5、在密閉容器內使用氬、二氧化碳或氦氣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在作業過程中通風換氣,使氧氣濃度保持在18%以上,或者讓作業人員使用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6、噴涂有毒養護劑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并應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當通風條件不能滿足要求時,工作人員必須戴防毒口(面)罩。7、運輸、使用和存放化學危險物品,應當根據化學危險物品的種類、性能,設置相應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設施。8、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物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9、經常接觸有毒物質的作業人員,應定期檢查身體,下班后應淋浴更衣,工作服等防護用品不得帶回家。10、在光線不足或無照明等情況下,禁止進行爆破工作。(六)治安防范須知1、進場作業人員應具備有效的身份證、務工證、計劃生育證,嚴禁使用無證盲流和童工。2、加強職工思想道德教育,提倡誠信做人,自覺遵守社會治安各項管理規定,同違法亂紀行為做斗爭。3、提倡共創文明衛生、人人愛護公物的道德風尚。保管好公私財務,柜門及時加鎖,現金和貴重物品不得隨便帶入工具(更衣)間,多余現金存入銀行,防止財物被盜。4、自覺維護食堂、浴室、宿舍等公共場所秩序,嚴禁撬門、爬窗、亂拿別人物品。不準用公物制作私人用具。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行來訪登記制度和門衛糾察制度,增強職工治安防范責任意識。6、施工現場嚴禁酗酒滋事、聚眾賭博、打架斗毆、起哄鬧事、偷盜建筑材料和工具設備等。嚴禁耍流氓行為和其他違法亂紀行為,嚴禁男女非法混居。(七)季節性施工安全及其他安全須知1、遇惡劣氣候(如暴雨、臺風等)影響施工安全時。禁止進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樁作業。惡劣天氣過后,作業人員應對作業環境安全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施工機械設備、臨時用電線路和基坑工程的安全。安全防護不到位的,應及時整改。暴雨、臺風過后發生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2、施工用電設備的電氣開關要有防雨防潮設施。在空曠地域建筑物、高層建筑、煙囪、水塔的腳手架,物料提升機及易燃、易爆倉庫和塔吊、打樁機等機械,應設臨時避雷接地裝置。3、現場道路應根據季節變化加強檢查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措施。4、夏季施工應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高溫工作場所,要采取一定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通風,配備必要的防暑降溫藥品。5、冬季施工應加強防火、防凍、防滑和防中毒等工作。使用煤炭取暖的,應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6、工地發生傷亡事故時應立即做好三件事:1)有組織地搶救受傷人員;2)保護事故現場不被破壞;3)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如實報告。7、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急救電話:120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
篇2:施工工地新工人安全須知
1.新工人進入工地前必須認真學習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未經安全知識教育和培訓,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操作。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
3.在沒有防護設施的二米高處,懸崖和陡坡施工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
4.高空作業時,不準往下或向上拋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5.不懂電器和機械的人員,嚴禁使用和玩弄機電設備。
6.建筑材料和構件要堆放整齊穩妥,不要過高。
7.危險區域要有明顯標志,要采取防護措施,夜間要設紅燈示警。
8.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
9.特殊工種(電工、焊工、司爐工、爆破工、起重及打樁司機和指揮、架子工、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專業培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方準獨立操作。
10.施工現場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腳和易滑、帶釘的鞋和赤膊操作。
11.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警告牌、腳手架連接鉛絲或連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須經過加固后經施工負責人同意。
12.施工現場的洞、坑、井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險處,應有防護措施并有明顯標志。
13.任何人不準向下、向上亂丟材、物、垃圾、工具等。不準隨意開動一切機械。操作中思想要集中,不準開玩笑,做私活。
14.不準坐在腳手架防護欄桿上休息和在腳手架上睡覺。
15.手推車裝運物料,應注意平穩,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16.拆下的腳手架、鋼模板、軋頭或木模、支撐要及時整理,元釘要及時拔除。
17.砌墻斬磚要朝里斬,不準朝外斬。防止碎磚墜落傷人。
18.工具用好后要隨時裝入工具袋。
19.不準在井架提升后到下面去清理砂漿、混凝土等雜物;不準吊籃久??罩?下班后吊籃必須放在地面處,切斷電源。
20.腳手架上霜、雪、泥等要及時清掃。
21.腳手板兩端間要扎牢、防止空頭板(竹腳手片應四點扎牢)。
22.腳手架超載危險。
砌筑腳手架均布荷載每平方米不得超過270kN,即在腳手架上堆放標準磚不得超過單行側放三側高。20孔多孔磚不得超過單行側放四側高,非承重三孔磚不得超過單行平放五皮高,只允許二排腳手架上同時堆放。
腳手架連接物拆除危險;
坐在防護欄桿上休息危險;
搭、拆腳手架、井字架不系安全帶危險。
23.單梯上部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
24.掛梯上部要掛牢,下部要綁扎。
25.人字梯中間要扎牢,下部要有防滑措施,不準人坐在上面,騎馬式移動。
26.高空
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嚴禁患有高血壓、貧血癥、嚴重心臟病、精神癥、癲癇病、深度近視眼在,500度以上人員,以及經醫生檢查認為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空作業,對井架、起重工等從事高空作業的工種人員要每年體檢檢查一次。
(1)在平臺、屋沿口操作時,面部要朝外,系好安全帶。
(2)高處作業不要用力過猛,防止失去平?而墜落。
(3)在平臺等處拆木模撬棒要朝里,不要向外,防止人向外墜落。
(4)遇有暴雨、濃霧和六級以上的強風應停止室外作業。
(5)夜間施工必須要有充分的照明。
篇3:設備操作工人須知范本
設備操作工人須知
設備操作工人要做到嚴、實、細、快的作風,對設備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認真保護好設備。用嚴肅的態度和科學方法來維護、檢修設備。各崗位要實行操作工人與機修人員相結合的區域負責制,做到臺臺設備,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有專人負責,消滅無人負責現象,實行定人、定機的崗位責任制。
設備操作人員對崗位范圍的設備必須做到“三好”“四會”,維護設備的“四項要求”,使用設備的“五項紀律”,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安全操作規程。
一、設備操作人員對崗位范圍的設備必須做到“三好”“四會”。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1.1管好設備:操作者應負責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設備,未經批準,不準其他人操作使用。附件、零部件、工具及技術資料保持清潔,不得遺失。
1.2用好設備: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正確用合理潤滑,做好交接班記錄和認真填寫規定的記錄。
1.3修好設備:嚴格執行維護規程,弄懂設備性能及操作原理,及時排除故障,配合檢修工人,檢修設備并參加試車驗收工作。
2.1會使用:熟悉設備的性能,結構,工作原理,學習和掌握,操作規程,操作技術熟練準確。
2.2會保養:學習和執行維護潤滑要求,按規定進行清掃擦洗,保持設備及周圍環境的清潔。
2.3會檢查:熟悉設備結構性能,了解工藝標準和檢查項目,根據點檢的要求,對設備各部位技術狀況進行檢查和判斷,能鑒別出設備的異常現象及發生部位,找出原因,能按設備完好的標準判斷設備的技術狀態。
2.4會排除故障:設備出現故障,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擴大,能完成一般的調整和簡單故障的排除。
二、維護設備的“四項要求”
1.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安全完整。
2.清潔:設備內外清潔;各滑動面、絲杠、齒條、齒輪等處無油垢、無碰傷,各部分不漏水、不漏油、切屑垃圾清掃干凈。
3.潤滑: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杯齊全;油氈、油線、油標清潔,油路暢通。
4.安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設備結構和遵守操作規程,合理使用,精心維護,安全無事故。
三、使用設備的“五項紀律”
1.憑操作證使用設備,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2.經常保持設備清潔,并按規定加油。
3.遵守設備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遺失。
5.發現異常,立即停車,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
四、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
1.凡主要設備的崗位操作工,必須經過三個月以上的技術培訓,熟知本崗位的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知識和故障處理,經車間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獨立操作。
2.嚴格按操作程序與規定步驟,進行設備啟動與停車,做到啟動前認真準備,啟動中反復檢查,停車后妥善處理,不超壓,不超負荷。
3.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身帶三件寶(抹布、板手、聽棍)。執行五字操作法(聽、摸、擦、看、比),定時、定點,按照巡回路線對設備進行細致檢查,切實做“四勤”(勤檢查、觀察、聯系、調節)。
4.認真填寫操作運行記錄,發現設備缺陷能處理的應主動進行消除,處理不了的應及時向區域維修人員,設備科員工或者有關人員反映,檢查中發現的臟、松、缺、亂、漏等可以解決的問題,應隨時處理解決,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
5.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堅持“五定”(定質、定量、定時、定點、定期對部位換油加油)和“三級過濾”,保證油質,工具清潔好用,潤滑效果良好。
6.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各崗位下班前要對所操作的設備及周圍搞一次衛生,實行“十交”“六不接”。十交:交任務、交指示、交原料、交操作指示、交質量、交問題、交經驗、交工具、交安全衛生、交記錄。六不接:操作情況不清不接。事故(故障)未處理好或交待不清不接,設備潤滑不好不接,工具不全不接,記錄不全不接,衛生不好不接,交接雙方要在現場逐項交接,雙方在操作日記簽字。
7.生產操作人員發現設備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反映,發現特殊響聲,振動,漏水,冒火花等緊急情況,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車并和上級聯系,不弄清原因不得盲目強行開車。未處理的缺陷需記于運行記錄上,向班長和生產部匯報,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8.操作工人對本崗位范圍內的設備,管道,儀表,支架,地面等應保持整潔,要做到;場地清、溝見底、軸見光、設備見本色,搞好環境衛生,做到文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