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消防管理措施
1、施工現場必須遵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定現場領導負責保衛工作。有總、分包的施工現場,實行總承包單位負責的保衛工作制度、各分包單位應接受總包單位的統一領導和監督檢查。2、現場要建立門衛、巡邏護場制度。護場守衛人員要佩帶執勤標志。重要工程、重點工程要實行憑證出入制度。3、料場、庫房的設置應符合治安消防要求,并配有必要的防范設施。易燃易爆、貴重、劇毒、放射性等物品,要設專庫專管,嚴格執行領用、回收制度。4、施工現場必須設置寬度不小于3.5M的消防車道。消防車道不能環行時,應在適當地點修建架轉車道。5、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注意以布局合埋,并應經常維修、保養。6、現場進水管道直徑不小于1OOmm。消火栓處晝夜要有明顯標松志,配備足夠的水龍帶,在周圍3m肉不準存放任何物品。7、消防設施要能保證建筑物最高點的滅火需要。高壓水泵及高層消火栓要隨結構施工同時設置。臨時消火栓要有防寒防凍保溫措施。8、嚴格執行用火甲報審批制度,凡是電器焊及用明火處,要有滅火措施及設備,周圍無易燃物,并有專人看管。9、在建工程內不準做庫房用,進入工程的可燃材料,應按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10、冬施保溫材料,不得采取可燃保溫材料施工現場各項管埋工作,應采取專職人員檢查與群眾性檢查相結合平時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施工高峰階段和冬、雨季階段要組織專項檢查。檢查的重點應圍繞高空作業、電器線路、機械動力等萬面進行,防止發生高空墜落、觸電、機械傷人等事故。另外,應針對施工特點,如深基坑、高空吊裝、架預平臺、防火、防塌、防爆、防毒等進行專業檢查。檢查發現的間題和隱患,要限期改正。序次項目基本要求和規定1一般規定1重點工程和局層建筑編制的防火措施并履訂報批手續,一般工程應有防火技術方案;2按配置消防器材、設施用品,并建立消防組織;3明確劃定用火和焚火區域;4動火作業必須履行審批制度,動火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并有專人監護;5定期進行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2滅火器材適用范圍器材名稱適用范圍泡沫滅火器油脂、石油產品及一般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酸堿滅火器竹、木、棉、毛、草、紙等一般可燃物質的初起火災。干粉滅火器石油及其產品、可燃氣體和電器設備的初起火災。二氧化碳滅火器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600V以下電器及油脂火災。"2111"滅火器油脂、精密機械設備、儀表、電子儀表設各、文物、圖書、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初起火災。適用范圍較廣,但不得用于:1非水溶性可燃、易燃物體火災;2與水反應產生可燃體、可引起爆炸的物質起火;3直流不得用于帶電設備和可燃粉塵集聚的火災,貯存大量硫、硝酸場所的火災。3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1各種消防梯經常保持完整完好;2水槍經常檢查,保持開關靈活噴嘴暢通,附件齊全無銹蝕;3帶充水后防驟然折彎不被油類污染,用后清洗晾干,收藏時應單層卷起,豎放在上;4各種管接口和捫應接裝靈便、松緊適度、無泄漏,不得與酸堿等化學品混放,使用時不得摔壓;5消火栓按室內室外(地上、地下)的不同要求定期進行檢查和及時加注潤滑油,消火栓井應經常清理,冬季采用防凍措施;6火災探測和自動報警滅火系統,應由專人管理,保持處于完好狀態。4木工作業棚(場)防火1作業棚應采用阻燃材料搭設;2處于刨花、末較多部位的電動機應裝設防塵罩,電器設備應密封或采用防爆型,電箱下不得堆放物料;3防止電線斷路、用電設備過載運行、設備漏油和缺油;524m以上建筑施工防火1設置具有足夠揚程的高壓水泵和其它消防設施;2視需要增設臨時水箱;3現場配報警裝置,及時報告火險;6地下室施工防火1嚴禁在地下室明火做飯或點明火取暖;2保持出入口通暢;3不準用作危險品倉庫和存放有毒、易燃物品;4應有報警裝置。11、工地消防的基本要求和規定12、料場倉庫防火(1)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工地下風方向,水源充足和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2)易燃露天倉庫四周應有6M寬平坦空地的消防通道,禁止堆放障礙物;(3)貯存量大的易燃倉庫應設兩個以上的大門,并將堆放區與有明火的生活區、生活輔助區分開布置至少應保持30m防火距離,有飛火的煙囪應布置在倉庫的下風向;(4)易燃倉庫或堆料場與其它建筑物、鐵路、道路、高架電線的防火間距按5-10m控制;(5)易燃倉庫和堆料場應分組設置堆垛,堆垛之間應有3m寬的消防通道,每個堆垛的面積不得大于;木材(板材)30m2;(6)易起火的倉庫內、外按5Om2分區并設置防火墻;(7)庫存物品應分類分堆貯存編號,對危險物品應加強入庫檢驗,易燃易爆物品應使用不發火的工具設各搬運和裝卸;(8)庫房內防火設備齊全,應分紐布置種類適合的滅火器,每組不少于4個,組間距不大于30m,重點防火區應每25m2布置1個滅火器;(9)庫房內不得兼做加工、辦公等其它用途,庫房內嚴禁使用碘鎢燈,電器線路和照明應符合安全規定;(10)易燃材料堆垛應應保持通風良好,應經常檢查其溫度,防止自燃起火;徹拖拉機不得進入倉庫和料場進行裝卸作業,其它車輛進入易燃料場倉庫時,應安裝火星熄滅器;俄在倉庫料場進行吊裝作業時,機械設備應符合防火要求,嚴禁產生火星,硼裝過化學危險品的車輛必須清洗干凈后,萬許裝運易燃物品,啊露天油桶堆放應有醒目的焚火標志和防火防焊措施,潤滑油桶應雙行并列臥放、桶底相對,桶口朝外,出口向上,輕質油桶應與地面成75°魚鱗相靠式斜放,各堆之間應保持防火安全距離;御各種氣瓶均應單獨設庫存放。
篇2:消防安全保衛措施用火用電制度
一、施工現場消防安全防范的重點應加強管理,依法管理,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第84號,特制定本規定。
二、消防安全負責人職責:
認真貫徹執行消防法規,接受安全防火領導。
組織制定防火責任制度,火源、電源管理制度,值班安全檢查制度。
指定防火責任人,逐級明確職責,實施獎懲制度。
組織人員學習消防器材的使用及保養,消除火災隱患。
加強防火安全教育和宣傳。
三、消防監督員職責:
按入場憑據規定檢查進場的生產資料時,要做到“六查”-查包裝件數、品名、規格、數量、等級、質量。
貨物入場后應做到“七防”-防火、防盜、防調換、防霉變質、防蟲注鼠咬、防殘損、防近期失效。
貨物出場時做到“六查、六對、一交待”-查場別、查印鑒、查開票日期;對編號、對品名、對規格、對等級、對數量、對單位;向提貨人交待清楚,做到帳物相符。
消防管理要做到“四勤、兩禁止”-勤整理、勤打掃、勤檢查、勤清理;禁止帶入火種,嚴禁使用明火和電熱器具,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
服從上級的安全防火管理,積極落實防火責任制。
四、消防安全防火規定:
物品入場前應有專人檢查,在確保無火種等隱患后方準入場。
入場物品要分類碼放整齊,且應保持一定的防火間距,垛距不少于100-200公分,墻距不少于30-50公分,頂距不少于30公分,燈具不少于50公分。
對于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能與其他貨物混放,應單獨存放并由專人負責管理。
施工場地內嚴禁吸煙,嚴禁明火作業。
場內電器設備應由施工正式電工進行安裝和維修,不準使用碘鎢燈、日光燈、電熨斗、電爐子、電烙鐵、電鐘、交流收音機等,不安裝60瓦以上的燈泡,并安裝防爆罩;不得設置移動式照明工具。
電器設備除經常檢查外,每年至少應當進行兩次絕緣檢測。
場房內嚴禁私拉電線,并在工作結后,立即切斷電源。
在電器設備周圍和空架線下方嚴禁堆放物品。
要保持場內的整潔及時清理易燃、可燃的包裝箱盒,用過的油棉紗、油手套等物品。
場內的安全出口、消防及疏散通道等地嚴禁堆放物品。
場房內應設置醒目的防火標志;滅火器材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使用的地點,其周圍不準存放物品和雜物并由專人管理保證完好有效。
篇3:水電安裝工程質量安全消防技術措施
水電安裝工程質量、安全及消防技術措施
第一節工程質量技術措施
一、工程質量具體措施
1、建立以項目部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
項目質量管理網絡圖
2、為使工程確保義烏市優質工程,爭創"雙龍杯"的目標,落實職能部門質量管理責任制,制訂出較為完美的質量獎罰制度,各作業層人員明確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和擁有的權利,達到質量目標后應獲得的利益、達不到質量目標應受到的處罰,使工程質量與人利益掛勾。
3、嚴格按"建筑工程施工及技術措施"和設計圖紙施工,認真執行隱檢、預檢制度。
4、嚴把材料進場關,各種材料進場均須有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書,
并將原材料取樣試驗,試驗合格一方可使用。
第二節安全、消防技術措施
一、消防措施
1、嚴格執行防火工作責任制。
2、在易燃易爆的工作區域內做焊割作業時,必須配備滅火器材,做好一工防火措施。
3、辦公室、生活區、倉庫等臨時設施必須在明顯的地方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發電機房配備砂箱。
二、安全措施
1、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2、執行安全交底工作,施工作業前由安全員、施工員向作業班組作書面的安全交底,并發行雙方簽字手續。
3、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定期與不定期的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使全體職工重視安全生產,懂得生產必須安全。
4、施工電動工具必須有漏電保護裝置。
5、雜物、垃圾清理,不得由樓上向下拋扔,應由人工搬運。
第三節文明施工
一、場容、場貌
1、嚴格按照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按規格堆放材料、布置設備,預加工場地。
2、生活區與生產區有明顯的劃分區別。
3、施工現場內,做好"落手清"工作,以節約材料,減少浪費,節約開支成本。
二、生活、衛生
1、各辦公室的辦公桌、椅及辦公用具做到統一化、擺放整齊、室內保持清潔衛生。
2、工人宿舍內床鋪、被褥疊放、生活用具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