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工人工作標準
1、認真貫徹執行礦領導組的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積極參加礦和所在單位召開的有關會議和有關活動;
2、圓滿完成本職工作,不斷創新,提高工作效率;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調動、考勤、休假要符合規定;
3、自覺學習本專業、本工種的業務知識;積極參加礦組織的各類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積極參加技能等級考試、各級比武活動;
4、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程措施,遵章作業;講求實效,注意工作方法,現場作業安全意識強;
5、搞好團結,做好傳幫帶工作,提高道德修養;
6、聽從領導安排,不折不扣完成領導交辦任務。
篇2:南龍供電公司工人培訓管理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龍南市供電公司工人培訓的職責、管理內容與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龍南市供電公司工人培訓的管理工作。
2引用標準
電力部《電力系統職工教育暫行規定》(1995年9月)
電力部《電業生產人員培訓制度》(1996年)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2005年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職工教育管理制度》(2005年))
濟南市《職工教育條例》(1990年7月25日濟南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3職責
3.1職能與分工
3.1.1人事部是工人培訓工作的主管部門,歸口負責工人培訓的管理。
3.1.2各部室、公司負責本部門工人培訓管理工作。
3.2責任與權限
3.2.1人事部
3.2.1.1負責工人培訓計劃的編制和實施的全過程管理。
3.2.1.2負責工人培訓管理標準、管理制度、管理辦法的制訂、修改和執行過程管理。
3.2.1.3負責指導、協調、監督、檢查、考核工人培訓工作。
3.2.1.4負責全公司性工人技術、業務培訓與講座的組織實施。
3.2.1.5負責工人培訓的調查研究、經驗交流和信息反饋。
3.2.1.6有權對工人培訓工作提出獎懲建議。
3.2.1.7有權制訂和修改工人培訓管理標準、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
3.2.1.8有權調整工人培訓計劃。
3.2.1.9按照管理權限和業務范圍負責工人培訓需求預測,并向人事部提供需求預測信息。
3.2.1.10負責制訂培訓規劃和培訓計劃。
3.2.1.11根據培訓計劃負責組織、落實培訓人員。
3.2.1.12負責對上崗和轉崗工人的培訓安排。
3.2.1.13根據提供的培訓考試成績,負責對所分管人員的使用、待遇及獎懲的落實。
3.2.2有關單位、部室
3.2.2.1負責本部門工人培訓計劃的編制和實施的全過程管理。
3.2.2.2負責本部門工人培訓的協調與檢查、考核。
3.2.2.3負責選送本部門工人參加公司和上級有關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和進修。
3.2.2.4負責本部門工人培訓的調查研究和信息反饋。
3.2.2.5有權對本部門工人培訓工作提出獎懲建議。
3.2.2.6有權調整本部門工人培訓計劃。
4管理內容與方法
4.1月度計劃
4.1.1根據公司職工教育年度計劃及上級要求,結合生產實際情況,人事部每月20日前編制下月全公司生產培訓計劃,經分管經理審定后,列全公司月度計劃。
4.1.2有關部室及公司根據公司培訓計劃,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編制本部門月度生產培訓計劃,并于每月25日前下達各生產班組。
4.1.3各生產班組根據有關部室及公司月度培訓計劃,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編制本班組月度生產培訓計劃,并于每月28日前向全班人員公布。
4.2常規培訓管理
4.2.1計劃制訂
4.2.1.1人事部每月20日前編制下月全公司常規培訓計劃,經分管經理審定后,與全公司月度計劃一并下達。
4.2.1.2有關部室、公司根據公司常規培訓計劃,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編制本單位常規培訓內容,并于每月25日前下達各生產班組。
4.2.2常規培訓的內容與要求
4.2.2.1技術問答:技術問答內容為當前技術薄弱環節和設備存在的問題。應先公布題目,后指定人員限期完成答案,并有專人審查評議。技術問答每月每人一題。
4.2.2.2技術講課:課題要結合本企業生產上的關鍵問題,各專業的技術薄弱環節、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及各種會議精神,講課人要有備課筆記,聽課人要有學習記錄。生產人員每月進行一次,輔助生產人員不定期組織各類型的技術講課,但每年不得少于六次。
4.2.2.3現場考問:現場考問是檢查生產人員對設備構造、性能工藝的熟悉程度,各類事故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所進行的一種培訓形式,可在班前會上進行提問講解,以提高對事故的應變能力。
現場考問可采用逐級提問的方法。生產人員每月進行二次,輔助生產人員每月進行一次?,F場考問結果登記在現場培訓記錄薄上,部室(公司)主任(經理)或培訓人員,應經常檢查現場考問的質量并簽署意見。
4.2.2.4事故預想:事故預想是運行人員根據季節特點和現場設備的實際情況進行的一種培訓方式,
預想可能性的事故,做好預防和處理對策。事故預想應有現象、處理對策,其它班組的補充意見和上級領導的審閱意見及評語。事故預想應記錄在現場培訓記錄薄上。運行人員(變電運行、調度運行、線路運行)事故預想每周不少于一次,遇有特殊運行方式、設備缺陷應隨時進行。
4.2.2.5反事故演習
4.2.2.5.1反事故演習的目的:定期檢查運行人員處理事故的能力;使生產人員掌握迅速處理事故和異常現象的正確方法;貫徹反事故措施,幫助生產人員進一步掌握現場規程,熟悉設備運行特性。
4.2.2.5.2反事故演習的組織領導:線路運行的班組反事故演習,在班長領導下進行;部室(公司)的反事故演習及變電站、調度所的班組反事故演習,在主任(經理)、調度所主任的領導下進行;公司級反事故演習,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進行。
4.2.2.5.3反事故演習的具體規定:
4.2.2.5.3.1公司級反事故演習,一般每年進行二次,由生技、安質、人事部等部門組織,由總工程師批準。
4.2.2.5.3.2部室(公司)反事故演習,一般每季進行一次,由主任(經理)批準。
4.2.2.5.3.3班組級反事故演習,一般每月進行一次,由班長或部室(公司)技術負責人組織進行。
4.2.2.5.4反事故演習的內容:
4.2.2.5.4.1本企業和其它企業發生事故的教訓和異?,F象。
4.2.2.5.4.2設備上存在的主要缺陷及薄弱環節。
4.2.2.5.4.3新設備投入前后可能發生的事故,以及影響設備安全運行的季節性事故。
4.2.2.5.4.4特殊運行方式及操作上的薄弱環節。
4.2.2.5.4.5設備系統的重大復雜操作。
4.2.2.5.5演習領導人應對演習內容進行詳細研究,審定演習計劃。在計劃中應指定參加演習對象和出現問題時的正確處理方法,還應根據設備和儀表可能出現的故障及值班人員可能發生的錯誤,定出預防措施。
4.2.2.5.6每次演習都要指定監護人,由非當值的值班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演習前,演習領導人應向監護人講解全部演習計劃,布置監護人的任務和職責,并會同監護人仔細研究演習計劃。
監護人的職責:
4.2.2.5.6.1按計劃內容正確及時地發布事故現象,監視演習人的動作是否正確,判斷是否迅速。
4.2.2.5.6.2發現演習人違反演習制度,企圖觸動運行設備時,應立即制止,防止造成事故。
4.2.2.5.6.3當演習過程中發生事故時,監護人應立即宣布停止演習,全體演習人員退出現場,由當值人員進行處理。
4.2.2.5.7反事故演習開始前,演習領導人應將演習現場當時的運行方式和負荷情況,以及應遵守的制度通知演習人員,演習人員各就崗位后,演習領導人和監護人按照演習計劃的程序,將演習情
龍南市供電公司2006-12-01發布2007-01-01實施
Q/302Z-201.001-2007
況和事故狀態發展的補充情況,依次向演習人宣布。
4.2.2.5.8演習過程中,演習人員不得妨礙當值人員的正常工作,不準操作運行設備。為保證演習過程中的安全,應采取如下措施:
4.2.2.5.8.1演習人員不得觸動運行設備,只能用模擬方式表示,或在培訓專用模擬場地進行操作。
4.2.2.5.8.2事故演習可用掛牌方法進行,但演習用標識牌的顏色必須與運行中的標識牌顏色有明確區別。
4.2.2.5.8.3使用通訊電話事故信號時,應于正常運行有區別,防止發生誤會。
4.2.2.5.8.4演習結束后,演習領導人應召集全體監護人員、演習人員進行總結評價,并針對演習
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演習結果應填寫在現場培訓記錄薄內,并附有原始演習計劃。
4.2.2.6技術學習日
4.2.2.6.1生產班組應每周進行一次,輔助生產班組每月進行一次,每次技術學習不得少于2小時。
4.2.2.6.2運行人員技術學習內容:安全工作規程、運行操作規程、事故處理規程、技術等級標準、崗位規范和有關規章制度;公司發生過的事故、障礙、歷年積累的設備異常情況資料匯編和反事故技術措施等;反事故演習中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及反事故措施、對策;現有設備和新設備的構造、原理、參數、性能、系統布置和運行操作方法;安全經濟運行方式及新技術的運用。設備檢修或異動后運行方式及新技術的運用。季節變化對運行設備的影響及預防措施;運行專業理論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4.2.2.6.3檢修(試驗)人員技術學習內容:安全工作規程、現場檢修(試驗)規程、檢修工藝規程、技術等級標準、崗位規范和有關規章制度;本公司及上級頒發的事故快報、事故通報、事故資料匯編及反事故措施等;現有設備和新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系統布置和一般運行知識;檢修工具和器具、試驗儀器、儀表的使用以及保管方法;設備的檢修、試驗方法、檢修質量及驗收標準。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檢修(試驗)專業理論或操作技能示范等。
4.3生產人員的崗位培訓
4.3.1新工人的培訓
4.3.1.1新工人入公司后,必須通過崗前培訓,經過生產見習和崗位實習。
4.3.1.2培訓步驟
4.3.1.2.1制訂入公司教育計劃
4.3.1.2.2學習安全規程和現場有關規程制度,考試合格。
4.3.1.2.3生產見習。
4.3.1.2.4崗位實習。
4.3.1.3入公司教育計劃應包括下列內容
4.3.1.3.1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和優良傳統教育。
4.3.1.3.2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教育。
4.3.1.3.3公司史教育以及龍南電網的基本情況。
4.3.1.3.4有關規程制度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
4.3.1.3.5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訓練。
4.3.2運行值班人員的培訓
4.3.2.1電力部頒發的《電業生產工人技術等級標準》中有關應知、應會的各條要求作為運行值班人員的培訓要求。
4.3.2.2運行工人的“三熟三能”
“三熟”
a熟悉設備、系統和基本原理;
b熟悉操作和事故處理;
c熟悉本崗位的規程和制度。
“三能”
a能正確地進行操作和分析運行狀況;
b能及時地發現故障和排除故障;
c能掌握一般的維修技能。
4.3.2.3新值班人員及轉、晉崗運行人員,應根據部室的有關規定進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4.3.3檢修人員的培訓
4.3.3.1電力部頒發的《電業生產工人技術等級標準》中有關應知、應會的各條要求作為檢修人員的培訓要求。
4.3.3.2檢修工人的“三熟三能”
“三熟”
a熟悉設備、系統和基本原理;
b熟悉檢修工藝、質量和運行知識;
c熟悉本崗位的規程制度。
“三能”
a能熟練地進行本工種的修理工作和排除故障;
b能看懂圖紙和繪制簡單的加工圖;
c能掌握一般的鉗工工藝和常用材料性能。
4.3.3.3新檢修人員及轉、晉崗檢修人員,應根據部室的有關規定進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4.4信息管理
4.4.1統計報表
4.4.1.1班組每月30日前將各類培訓內容的完成情況報所在單位、部室。
4.4.1.2各單位于每月3日前將上月培訓情況匯報人事部。
4.4.1.3人事部每年6月10日、12月10日前分別將半年及年度培訓情況統計報表報分管經理及有關領導。
4.4.1.4各類報表要做到填報及時,數據準確。
4.4.2動態反饋
4.4.2.1有關部室及公司每年6月1日、12月1日前分別將半年及年度培訓工作總結報人事部。
4.4.2.2人事部每年6月10日、12月10日前分別向分管經理及有關領導報送半年及年度培訓工作總結。
4.5檢查與考核
4.5.1人事部主任負責檢查考核,分管經理負責監督。
4.5.2工人培訓計劃的執行、管理目標的實現、培訓實效和信息反饋處理情況,作為主要考核內容。
4.5.3實行按月檢查考核。
4.5.4按照公司業績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篇3: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標準化問答卷(臨電)
1、施工現場臨時架空線路是否可以采用裸體導線架設采用絕緣導線是否可以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答:必須采用絕緣導線和專用電桿架設,嚴禁在樹木和腳手架上架設。
2、開關箱是配電系統的未級箱,開關箱與所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水平距離應為多少米
答:應不超過3米,以便操作開關箱的電器時,監護設備起動和停止情況,當用電設備發生故障需要緊急斷電時,可以及時切斷電源。
3、動力電路中大于5.5kw的用電設備,應采用什么開關為什么
答:應采用自動開關。因為動力電路屬感性電路,在大電流啟動時,容易產生弧光短路,給人身和設備造成傷害,而自動電路一般都具備無弧裝置。
4、在建筑施工現場,在建工程或腳手架的外側端頭至架空線路邊,邊線的最小水平安全距離為:答:
外電線路電壓(kv)1-31-1035-110
最小安全距離(m)468
5、電工作業時,個人應穿戴哪些勞保著裝
答: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操作高壓時應穿絕緣靴等。
6、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的設置、安裝、防護、使用、維修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要求,本規范自什么時間實施
答:2005年7月1日實施。
7、施工照明燈具露天安裝時,應采用什么燈具距離地面不得低于多少米
答:應采用防水式燈具,距離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米。
8、室內照明燈具距離地面不得低于多少米每路照明支線上燈具和插座數不宜超過多少個額定電流不得大于多少A
答:室內照明燈具使用220v電壓時;高度不低于2.5m,燈具和插座數量不宜超過25個;每個支路額定電流不得大于15A。
9、變、配電室應配備哪些安全用具
答:絕緣棒、絕緣氈、絕緣靴、絕緣手套等安全用具,還應備有消防器材、急救箱、事故照明式手電等。
10、外電架空線路需搭設防護架時,其高度應高于架空線多少米
答:應高于架空線路1.5米。
11、埋地電纜引出地面時,其保護套管應怎樣設置
答:從2米高度至地下0.2米處,必須加設電纜防護套管。
12、開關箱與用電設備之間,可實行“一閘多機”和一臺漏電保護器同時保護二臺以上設備的作法嗎
答:每臺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控制2臺及2臺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即一機、一箱、一閘、一漏。
13、臨電規范規定配電箱開關箱設隔離開關,為什么
答:規范規定選用的隔離開關的斷開點必須為可視型,給工作人員有可以看得見的、在
空氣中有一定間隔的斷開點,以確保檢修人員的安全。
14、特別潮濕的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的安全電壓應為多少伏
答:應不大于12伏。
15、進入開關箱的電纜線可以用插銷連接嗎
答:根據JGJ46-2005.8.2.15條規定,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采用插頭和插座做活動連接。
16、變配電室要求做到的五防是什么
答:防火、防水、防漏、防雪、防小動物。
17、電桿檔距不大于多少米架空線路最大值垂直與地面距離不小于多少米在運輸干道上不小于多少米
答:電桿檔距應不大于35米;距離地面的垂直高度不小于4米;運輸干道上不小于6米。
18、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審核、審批程序有哪些
答: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應由電氣技術人員編制,技術負責人審核,經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實施,臨時用電工程圖紙必須單獨繪制,并作為臨時用電施工的依據。
19、凡臨電使用超過多少個月以上(含)的,應按正式線路架設
答:凡超過6個月以上(含)的臨電設施應按正式線路架設。
20、在線路的未級(開關箱)應選擇多少mA的漏電保護器,才能自動切斷電源,以避免傷及人身和燒毀設備
答:高靈敏度:漏電動作電流在30mA以下
快速型:漏電動作時間?0.1S
21、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在多少臺或多少KW以上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以指導臨時用電工程施工,保障用電設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答:5臺及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22、電箱的安裝應滿足哪些環境條件
答:(1)干燥、通風良好、常溫、便于操作和維修的場所。
(2)無煙氣、蒸氣、液體等有害介質的場所。
(3)不容易受到撞擊、無強烈振動、熱源烘考等場所;
(4)電箱周圍應有足夠二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不能在電箱周圍堆放雜物和有積水等防礙操作的場所。
23、操作夯土機必須滿足哪些要求
答:(1)必須設置防側型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不應大于15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2)負荷線應采用耐氣候型橡膠護套銅芯軟電纜。
(3)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用品,應有專人調整電纜,其長度不得大于50m,嚴禁電纜綁繞、扭結和被打夯機跨越。
(4)夯土機械扶手必須采取絕緣措施。
(5)機座必須兩點接地。
24、什么是重復接地?
答:將保護零線(PE線)上一處或多處與大地進行再一次的接地連接,重復接地的電阻值總箱處不大于4Ω,總箱以下各處不大于10Ω。
25、什么是保護接地?
答:將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接地裝置(接地極)之間做可靠的電氣連接。
26、如何正確使用和區分導線的顏色?
答:為了正確區分導線中相線、相序、零線、保護零線防止發生誤操作,國際規定了不同導線使用不同的安全色。相線分為黃、綠、紅三色,相序為從左至右:A相為黃色,B相為綠色,C相為紅色。工作線為黑色或白色,保護零線為綠黃雙色,并規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雙色線作負荷線。
27、裝配保險絲應注意什么?
答:①更換保險絲時,必須切斷電源;
②保險的容量與所保護的線路或設備的容量匹配,禁止將保險絲合股使用;
③嚴禁用其它的金屬絲(如電線)替代保險絲。
28、漏電保護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當用電設備或線路發生漏電故障,并達到限定值時,能夠自動切斷電源,發免傷及人身和燒毀設備。
2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主要應包括哪些內容?
答:①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全部資料和修改組織設計的變更資料;
②技術交底資料;
③臨電工程的檢查驗收資料;
④電氣設備的試、檢驗和調試記錄;
⑤接地電阻、絕緣電阻的測定記錄;
⑥定期的檢(復)查記錄;
⑦電工維修工作記錄等。
30、你作為一名安全檢查人員,到工地進行電氣設施安全檢查時,主要應檢查哪些內容
答:①檢查電氣施工方案是否審批,是否符合國家規范要求,臨電系統是否按方案施工;
②施工現場是否執行“三相五線”制;
③是否執行了三級配電逐級保護,固定設備是否實行“一機一箱、一閘一漏”制;
④檢查電箱內各種電器是否完整,接路是否正確,標識是否清晰;
⑤線路是否按規定敷設,有否破損現象;
⑥漏電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
⑦接地系統和機座接地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