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藥和引火線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基本要求
一、黑火藥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基本要求
1.工藝布置采用單線設計,禁止工藝路線交叉。
2.球磨混合,壓片、碎片、造粒、拋光等關鍵工序采用機械生產,機械設備安全、可靠,設備數量與生產規模相匹配,且關鍵設備具有異常報警、安全聯鎖功能。
3.藥物混合、潮藥裝模(包片)、壓藥、拆模(撕片)、碎片、造粒、拋光、漿藥、干燥、散熱、篩選、計量包裝工房分別單獨設置,并采用輕質易碎屋蓋或輕質泄壓屋蓋。
4.藥物混合、壓藥工序實現遠程隔離操作控制,碎片、造粒、拋光、漿藥、篩選實現人機隔離操作控制。
5.中轉庫和總倉庫的儲存能力與生產規模相匹配。
6.廠(庫)區全部道路硬化,汽車運輸道路路面寬度不小于4米,其他運輸道路路面寬度不小于2米。
7.危險性工(庫)房安裝符合《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條件》(AQ4101)規定的安全監控系統。
8.應用煙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統對黑火藥進行產品標識和流向登記。
二、引火線生產企業安全生產基本要求
1.工藝布置采用單線設計,禁止工藝路線交叉。
2.采用機械制引和切(割)引,機械設備安全、可靠,且設備數量與生產規模相匹配。
3.制引、切引實現人機隔離操作控制,控制室符合規范要求。
4.曬場面積和中轉庫、總倉庫的儲存能力與生產規模相匹配。
5.廠(庫)區全部道路硬化,汽車運輸道路路面寬度不小于4米,其他運輸道路路面寬度不小于2米。
6.危險性工(庫)房安裝并使用符合《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條件》(AQ4101)規定的安全監控系統。
7.應用煙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統對引火線進行產品標識和流向登記。
篇2:火藥庫值崗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為加強火藥、雷管管理,確保火藥、雷管的安全使用,火藥庫值崗人員,必須對企業高度負責,避免因丟失現象給社會造成公共危害,嚴格領、發放手續,實行嚴格的火藥管理制度,杜絕浪費、丟失現象。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嚴格執行火藥管理規定,現場交接班制度。
第2條炸藥、雷管要分別存放,領藥人憑領料單持證領藥,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
第3條發放火藥要做到帳物相符,不得涂改,執行好火藥領退手續。
第4條對下井的炸藥要及時入庫,不得丟失,執行好雷管檢測制度,不合格的嚴禁發放。
第5條消防器材要保持完好,不得損壞,保持庫內清潔衛生。
(二)、責任追究
第6條其他人員未經批準擅自進入炸藥庫的,負直接責任。
第7條炸藥、雷管混放時,負直接責任。
第8條未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出現空崗的,負直接責任。
第9條未認真檢查上級人員入庫檢查手續的,負直接責任。
第10條雷管未進行全電阻檢查的,負直接責任。
第11條雷管未進行統一標號的,負值接責任。
第12條領發放手續不全就發放的,負直接責任。
第13條火藥箱損壞、無鎖就發放炸藥的,負直接責任。
第14條隨意打開炸藥箱和雷管箱的,負直接責任。
第15條賬目不清,各種記錄、報表填寫不認真的,負直接責任。
第16條火藥有剩余入庫時,無班長簽字和不認真檢查質量和數量的,負重要責任。
第17條對私自偷盜炸藥、雷管,造成嚴重后果的,根據法律、法規,追究刑事責任。
第18條對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刑事責任,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和追究刑事責任。
篇3:火藥押運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火藥押運員必須持證上崗,依法取得上崗操作資格證書,并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認真執行《民用爆破器材管理條例》,敬崗敬業,嚴格執行各種手續,確保火藥運送安全。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必須嚴格執行爆破器材管理制度,嚴禁炸藥、雷管混放。
第2條裝運爆破器材的人員嚴禁吸煙和攜帶發火物品。
第3條押運途中不得帶客、捎物、辦私事,不準擅自停車,不準他人靠近車輛,停車時,要加強警戒。
第4條駕駛員要謹慎行車,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第5條押送人員要有押運證。
(二)、責任追究
第6條火藥押運員未經專業技術培訓,維持證上崗的,負直接責任。
第7條在交接地點未辦理有關手續,認真清點數量和察看質量的,負直接責任。
第8條炸藥、雷管未分開押運的,負重要責任。
第9條炸藥、雷管箱在井口被隨意打開的,負主要責任。
第10條裝運爆破器材的人員有吸煙和攜帶點火物品現象的,負重要責任.
第11條押運途中發生帶客、捎物、辦私事等現象,負主要責任。
第12條確需停車時,未加強警戒,負主要責任。
第13條對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按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