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實施須知
1目的
本文件對船舶運輸危險品貨物作出規定,旨在當船舶裝運危險品貨物時,船員、船舶和貨物的安全得到保障。
2適用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公司進入SMS的所有船舶。
3參照文件
3.1《國際海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
3.2IMO(A648)決議
4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實施細則
4.1.1危險貨物運輸必須遵照國家有關運輸危險貨物的規定和要求辦理手續,必須符合《國際海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和有關港口的規定。
4.1.2運輸危險貨物的船舶,要適合所運貨物性質的要求。
4.1.3船舶裝運進口或過境危險貨物時,必須在預定抵港三天前通過代理,向到達港或過境港港務監督申報所裝危險貨物的學名、編號、數量、包裝、貨位及收貨人名稱,航程不足三天的開航后應立即通過代理向到達港申報。
4.1.4船舶裝運出口危險貨物時必須取得下列證書:
4.1.4.1危險貨物鑒定單位主管部門簽署的《危險貨物技術說明書》;
4.1.4.2國家商檢部門簽署的《包裝適用證書》;
4.1.4.3由港務監督簽署的《船舶裝載危險貨物準裝單》;
4.1.4.4集裝箱形式運輸的危險貨物,需備有有關法定機關簽認的《危險貨物裝箱證書》;
4.1.4.5裝運放射性物品除具備上述證書外,還必須取得由劑量核查單位簽發的《放射性物質劑量檢查證書》。
4.1.5船舶裝運危險貨物必須核對《運單》內所填寫的危險貨物的類別、編號、品名、數量、包裝、標記、標志、并了解其特性和意外事故發生時所應采取的特殊防護措施。
4.1.6危險貨物必須具有合格的包裝和明顯、正確的標志。除因包裝過小只能粘貼或刷印較小的標志外,危險貨物標志不應小于100mm×100mm;集裝箱、可移動罐(柜)使用的標志,不應小于250mm×250mm。
4.1.7凡不按規定填寫單證或包裝損壞的、標志不清的,均不予承運。集裝箱內使用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制冷時,裝箱人應在集裝箱門上顯著標明"危險:內有二氧化碳(干冰),進入前需徹底通風"字樣。
4.1.8承運裝過危險貨物的空容器(除經倒凈,并按章持有證明者外),應按其原裝危險貨物運輸要求處理。
4.1.9裝運爆炸品和一級易燃液體(閃點低于28度),必須事先申請船檢部門對船舶進行臨時檢驗,并取得證書后方可承運。
4.1.10船舶應根據所裝危險貨物的性質配置應有的消防設備,煙火報警系統及救生、消防設備均應處于良好適用狀態,確保船舶安全檢查操作的一切通暢無阻。
4.1.11裝運危險貨物的船舶不論航行、錨泊、裝卸、待命均應按規定懸掛信號或顯示燈光信號,應配置測爆儀、測氧儀和所裝危險貨物所必須用的特殊防護用具和器材。
4.1.12承運危險貨物運輸的船舶不論航行、錨泊、裝卸、待命均應按規定懸掛信號或顯示信號,應配置測爆儀、測氧儀和所裝危險貨物所必須用的特殊防護用具和器材。
4.1.13承運危險貨物運輸的船舶要根據本輪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防范措施。配裝危險品須得到港監同意并持有"危險品監裝證書"。
4.2配載與裝船
4.2.1配載危險貨物船舶必須做到:
4.2.l.1對已承運的危險貨物,必須根據本輪設備條件,航行區域和危險貨物的種類,性質及危險程度選擇適當的艙位,認真制定積載計劃;
4.2.1.2必須嚴格按照《危險貨物配裝表》及危險貨物明細表中提出的積載隔離要示正確合理配載;
4.2.1.3在積載位置安排上,必須做到危險貨物后裝先卸;
4.2.1.4計劃積載圖必須經船長審簽,如有港監監裝人員則必須經其同意。積載位置如有變化,也須經船長及港監監裝人員同意方可變動。
4.2.2船舶在裝載危險貨物作業過程中,值班駕駛員和其他值班人員必須在現場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船長或大副應監督布置下列工作:
4.2.2.1布置有關人員在裝貨現場備妥相應的消防器材和防護用品,并使其處于適用狀態。
4.2.2.2裝載爆炸品、一級易燃物品、毒害品和放射性物品時,裝貨機械應按額定負荷降低25%使用,值班駕駛員和值班水手必須嚴格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在甲板設立"正在裝卸危險品,嚴禁煙火"警告牌,并檢查督促作業人員不得攜帶火種或穿鐵掌進入現場;
4.2.2.3在裝載作業中,遇有閃電、雷擊、雨雪或附近有火警時,值班駕駛員必須立即組織關艙,停止作業,因故停工時,值班駕駛員應派人在現場值班。
4.2.3船舶裝載爆炸品、劇毒品時,船長應親臨現場,督促指導,裝載一級危險品時,大副、貨運員、值班駕駛員及看艙水手必須在現場監裝。應做到:
4.2.3.1檢查危險貨物包裝外表是否完好,標志是否正確清楚,凡包裝破損,潮濕滲漏,沾污影響安全質量的不得裝船。
4.2.3.2己裝運危險貨物的集裝箱及可移動的罐(柜)應檢查其鉛封是否完好,外部和門蓋有無損壞、變形,對不符合要求的不準裝船。
4.2.3.3督促裝卸工人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進行裝艙作業,嚴禁違章作業。并根據所裝危險貨物的性質選用相應的鋪墊襯隔材料。
4.2.4船舶在裝載過程中,若發生貨物散漏,落水或其它事故,船長應迅速報告值班調度、代理及港口有關主管部門,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及時處理,對散漏物、受污染物品及甲板、艙室,在未徹底清理干凈前不得續裝。
4.3運輸
4.3.1在航行或錨泊期間,大副應指定專人定時進行巡回檢查,對貨艙進行合理通風,必要時定時測量貨艙的溫、濕度,并把檢查情況記入《航海日志》。
4.3.2大副要定時(特別是進入大風浪區前后)組織有關人員檢查所裝貨物有無移位、自燃、泄漏及其它可能引起危險變化的情況。
4.3.3在下艙檢查前,必須首先通風,攜帶相應的器具。除有二人同行外,在甲板上還必須有值守人員照顧聯系,確保安全。
4.3.4貨艙內裝有危險貨物時,大副應通知輪機部,輪機部如要對貨艙底下的雙層底燃油艙進行加溫時,應事先征得大副、船長的同意,并根據貨物的特性適當控制油溫。
4.3.5如遇有或可能有散落浸水等情況,應按IMO(A648)決議規定報告。
4.4卸船
4.4.1船舶開艙起卸危險貨物前,必須進行通風,檢測有害氣體在額定范圍之內時,方準人員下艙。
4.4.2船舶在卸交危險貨物前,大副應向有關部門提供卸貨單證,詳細交待危險貨物積載位置,貨物特性,卸貨注意事項等。
4.4.3起卸包裝破漏的危險貨物時,應采取妥善的安全檢查防護措施,尤其是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險物品,現場要嚴格禁止明火和無關人員進出。
4.4.4船舶裝載過危險貨物的洗艙水和清艙殘留物不準任意排放和傾倒,如需排放或傾倒,須經港監批準。
4.4.5危險貨物卸空后,大副必須及時組織船員清艙,保證貨艙清潔,對用于危險貨物的墊艙物料應慎重處理。
篇2: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制度
一、安全組織機構
安全生產委員會:
主任:
副主任:
委?員:
二、安全責任制度
1、建立健全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安全職責,切實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促進安全生產,建立健全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責任制。
2、法人代表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負全面責任;分管安全的負責人對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負主要管理責任;安全管理人員對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負直接管理責任。
3、實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根據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企業與部門、部門與各崗位員工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自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責任和目標,落實安全生產措施,保證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
4、安全生產責任書包括部門(員工)的安全崗位職責、考核指標和獎懲辦法。
5、根據安全生產責任書考核指標對部門和個人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對部門和員工進行獎勵和處罰。
(一)法人代表安全職責
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
2、組織制定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責任制。
3、組織制定危險貨物運輸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4、組織制定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時處理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并如實向有關部門報告。
5、組織召開企業安全生產會議,研究解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6、保證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的有效使用,保證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落實。
(二)安全管理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安全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標準及有關安全管理制度。
2、負責制定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具體組織實施。
3、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組織并實施對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的監督檢查,對查出的事故隱患負責督促和落實整改。
4、組織開展運輸安全活動,總結交流安全運輸經驗,落實安全教育工作。
5、組織對危險貨物運輸的管理人員、車輛駕駛員和押運員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并定期進行安全考核。
6、組織對危險貨物運輸工作的安全檢查,制止和糾正各種違章作業行為。
7、負責有關危險貨運輸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8、落實危險貨物運輸事故應急求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三、安全會議制度
1、安全工作例會。由供應運輸公司經理主持,安辦成員及駕駛員、押運員參加,每月召開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主要分析上月安全生產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制定整改措施,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2、駕駛員、押運員安全教育培訓會。根據培訓內容,由供運公司負責,每月兩次以上,以駕駛員、押運員安全教育與培訓為主要內容。
四、安全檢查制度
1、實行每月二次安全檢查,發現和消除危險貨物運輸中的事故隱患,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
2、安全檢查分為:全面檢查、季度性檢查、專項檢查、不定期檢查和抽查。
3、重點檢查可能發生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重點部位、駕駛員和運輸車輛。
4、安全檢查的內容包括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等。
5、制定安全生產檢查計劃,按計劃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對查出的事故隱患做好詳細記錄并建立檔案,保證整改措施的落實。
篇3: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管理規定辦法
交通運輸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2012年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第10次部務會通過了新修訂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3年第2號,以下簡稱《危規》,自2013年7月1日起實施)。
為了宣傳貫徹《危規》,現將修訂的必要性和主要變化作如下介紹。
修訂的必要性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號,以下簡稱《原危規》)自2005頒布實施至今,在規范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市場監管、規范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經營者行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次修訂《原危規》的主要原因:
1、適應上位法調整的需求
《原危規》是在交通部1993年發布的《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交運發〔1993〕1382號)的基礎上,依據國務院20**年頒布實施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和2004年頒布實施的《道路運輸條例》(國務院令第406號)進行修訂的。
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在近10年貫徹實施《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的實踐中,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提高的新問題。
為此,有關部門自2007年就開始了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修訂的研究工作。
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以下簡稱“《?;瘲l例》”)。
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危化條例》,在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和運輸等環節均增設了新的管理制度,并修改完善了部分內容。
為貫徹實施《?;瘲l例》,進一步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做好規章與條例的銜接工作,有必要對《原危規》進行相應的修改、調整。
2、解決實踐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量以及從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企業、車輛、從業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國家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建立更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需求十分迫切,《原危規》在實踐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如,有些許可條款不宜操作和“分類管理”原則落實不到位等),都要求對《原危規》進行相應的修訂、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原危規》于2010年進行了一次修訂。
但其修訂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運輸部在依據《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62號)制訂《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0年第6號)時,要解決將《原危規》中涉及“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內容刪除的問題。
修訂、調整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工作
1、建立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制度
根據《?;瘲l例》第四十三條中“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應當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相關規定,《危規》第八條規定“企業應當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為建立該制度,交通運輸部已于2012年開始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制度研究》。
該研究的關鍵是設計“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制度”,通過借鑒日本運行管理者和點呼等制度,要科學、準確地確定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解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準入與退出、繼續教育、監督管理等問題,制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以及配套的從業人員培訓大綱、考試大綱和考試題庫等規章,計劃于2013年底完成。
2、建立安全評價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3年印發的《關于開展交通、建筑、民爆等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狀況評估工作通知》(安監管三字〔2003〕43號)中,首次提出了“在道路交通行業開展安全生產狀況評估工作”,并對一些省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進行了評價。
之后,北京、上海等市交通運輸部門也開始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進行評價。
建立安全評價制度,委托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重要技術保障。
不僅可以借助社會力量監督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指導、監督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及時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降低事故發生率;還可以科學評價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確定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提供數據和結論支撐。
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經委托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牽頭負責開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評價制度的相關研究,安全評價的具體實施辦法將會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進一步加以明確。
在此強調指出,開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評價工作,是針對落實我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法規、標準而開展的,評價指標非常具有針對性且明確、具體,如,針對《危規》的許可條件、《汽車運輸危險貨物規則》(JT617)條款的執行情況等,這區別于其他評價工作(如,ISO9000、安全標準化等工作)。
為配合安全評價工作使其“有的放矢”,交通運輸部還將在2013年頒布《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責任制編寫導則》(JI/T)、《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編寫導則》(JI/T)、《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檔案編制導則》(JI/T)、《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應急預案編制導則》(JI/T)等多項行業標準。
3、建立“劇毒化學品、爆炸品”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考試制度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豁免制度
根據“分類管理”原則,突出重點、區別對待不同危險程度的危險貨物運輸,強化對危險性較高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弱化對道路運輸安全影響不大的危險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不但加強了對危險性較高危險貨物的重點監管力度,降低了行業監管成本,還有利于減少企業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
為此,針對“劇毒化學品、爆炸品”的危險性較高,一旦發生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害以及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嚴重,提出建立了“劇毒化學品、爆炸品”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考試制度,從源頭加強對駕駛、押運、裝卸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
同時,在強化“劇毒化學品、爆炸品”道路運輸管理的前提下,《危規》還提出“運輸劇毒化學品、爆炸品的,自有專用車輛(掛車除外)10輛以上”的要求,并對車輛荷載噸位、罐車罐體容積、停車場面積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樣,《危規》根據“分類管理”原則和區別對待不同程度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要求,針對道路運輸影響不大危險貨物,提出建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豁免按普通貨物道路運輸的制度。
在此強調,危險貨物豁免僅適用道路貨物運輸環節,生產、包裝、經營、儲存、使用及其他方式運輸等仍應嚴格遵守《?;瘲l例》有關規定執行。
如,交通運輸部于2010年11月下發了《關于同意將潮濕棉花等危險貨物豁免按普通貨物運輸的通知》(交運發字〔2010〕141號)。
4.建立“舉報制度”和“事故報告制度”
根據《?;瘲l例》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有權向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和第七十一條“道路運輸、水路運輸過程中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駕駛人員、船員或者押運人員還應當向事故發生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報告”。
在第五十八條提出了“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公布舉報電話,并在接到舉報后及時依法處理;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關部門處理”的要求,既建立“舉報制度”;《危規》在第五十一條提出了“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公布事故報告電話”的要求,既建立“事故的報告制度”。
(二)針對實際問題,細化管理工作
1、調整和細化了對停車場的要求
由于《原危規》要求“有符合安全規定并與經營范圍、規模相適應的停車場地”,但停車場地如何才能被認定為“與經營范圍、規模相適應”沒有相應的細化條款,缺乏統一的判斷標準,大部分省份對此條款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沒有達到立法的初衷。
故在新《危規》中調整和細化了對停車場的要求。
一是,明確停車場面積的最低要求;二是,強調了停車場地的設置應不得妨礙居民生產生活和威脅公共安全;三是,進一步明確了運輸劇毒化學品、爆炸品應當在停車區域設立明顯“警示標牌”的要求;四是,允許使用租借的停車場地,但加以3年的合同年限限制,并要明確停車場地的位置。
同時,加強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站場的管理,通過明確車輛的停車場面積,增加被掛靠企業和異地經營者在停車場等方面的資金投入,減少掛靠現象,并解決異地經營、亂停車等問題。
這樣,可以從源頭上遏制掛靠、駐外運輸等違規行為。
2、從源頭,保證罐車不超載
《危規》提出,罐體載貨后總質量與專用車輛核定載質量相匹配,同時在《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經營申請表》中,對罐車的申報內容提出了更加具體、易操作的要求。
如企業申請使用罐車,要說明罐車的核定載質量(噸)、罐體容積、擬運液體危險貨物的品名(可是一種貨物,也可以是一類貨物)和密度等相關情況。
這樣,可以通過罐體容積、貨物密度簡單地算出載貨重量,確定罐車是否超載,做到“一車一罐一品”,從源頭杜絕小車大罐、本質超載等情況。
3、實事求是,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專用車輛維修問題
由于《原危規》未加區分,要求所有“專用車輛應當到具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維修條件的企業進行維修”,造成了專用車輛維修不方便并提高了不必要維修成本的問題。
為解決這個問題,《危規》根據專用車輛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不同車輛,在第二十五條中作出了“運輸劇毒化學品、爆炸品專用車輛及罐式專用車輛(含罐式掛車)應當到具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維修資質的企業進行維修。
牽引車以及其他專用車輛由企業自行消除危險貨物的危害后,可到具備一般車輛維修資質的企業進行維修”的規定。
(2)危貨車運普貨問題
由于《原危規》第三十三條規定“其他專用車輛可以從事食品、生活用品、藥品、醫療器具以外的普通貨物運輸,但應當對專用車輛進行消除危害處理,確保不對普通貨物造成污染、損害”,此次修訂的《危規》,將“但應當對專用車輛進行消除危害處理”修改為“但應當由運輸企業對專用車輛進行消除危害處理”,明確了責任主體。
同時,將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規范》中提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要運輸普通貨物時,必須取得所在地縣級運管機構辦理的普通貨物運輸許可后方可運輸。
(3)強調“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除外”問題
為了解決業內對運輸民用爆炸品、煙花爆竹的法律界定不清問題,在《危規》第二條中進一步強調了“法律、行政法規對民用爆炸物品、煙花爆竹、放射性物品等特定種類危險貨物的道路運輸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實際上交通運輸部就此問題已印發了《關于對采用集裝箱運輸奧運會煙花爆竹的批復》(廳公路便〔2008〕20號)、《關于〈關于民用爆炸物品運輸是否應納入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行業管理的請示〉的復函》(交運發〔2010〕105號)等文件。
為了配合《危規》宣貫工作,我部還將下發《關于做好貫徹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
通知將進一步細化申報、許可等有關申報表格樣式,并提出做好《規定》宣貫培訓和對已獲得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許可企業(單位)的復查等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