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工原料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苯乙烯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密封陰涼保存。不建議久存和大量存儲庫存溫度≤30℃。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保護好直接和間接接觸苯乙烯的部位: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搬運過程中注意輕拿輕放。
3.消防方式: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密封陰涼保存庫存溫度≤29℃。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減少皮膚與丙酮的接觸和吸入量。操作人員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丁基橡膠手套。
3、消防方式: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工業甲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甲乙酮不得于日光下曝曬,隔絕火種,桶上應有易燃、有毒危險等標志。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長期反復接觸。如工作須要,應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乳膠手套。
3、消防方式: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乙酰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低溫密封存儲,遠離明火或氧化劑。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工作現場不能有明火存在,工作時,應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乳膠手套。
3、消防方式: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
二甲基苯胺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陰涼通風處密封存儲,遠離火種,熱源。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避免與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3、消防方式:采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
過氧化丁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貯:通常稀釋后儲裝。陰涼、通風處存放。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還原劑、酸類、堿類、易(可)燃物、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禁止震動、撞擊和摩擦。
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充分通風。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清除殘留液體充分通風前不能進行焊接、切割等作業。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煙霧。避免與還原劑、酸類、堿類接觸。
3、消防措施: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
辛酸鈷的使用注意事項
1、儲存:陰涼、通風處密封存放。遠離火種、熱源。
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充分通風。
3、消防措施: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篇2: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工業衛生要點
1乙烯、丙烯
1.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1.1.1化學因素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羰基鎳、硫化氫。
1.1.2物理因素高溫。
1.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腦電圖、胸片;其次是肌電圖、肺功能。
1.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總烴、羰基鎳;其交介硫化氫、高溫。
1.3監護、監測周期
1.3.1人體監護周期2年檢查1次身體。
1.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3個月監測1次,高溫每年測定1次。
1.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尤其是肺部病變)。
2丁二烯
2.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1.1化學因素丁二烯、丁烷、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乙腈。
2.1.2物理因素高溫。
2.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腦電圖、表面抗原、肝臟的B型超聲波檢查;其次是肺功能。
2.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二甲基甲酰胺(DMF)、丁二烯、丁烷(或總烴);其次是高溫。
2.3監護、監測周期
2.3.1人體監護周期2年檢查1次身體。
2.3.2監測周期二甲基甲酰胺、總烴3個月監測1次。高溫1年測定1次。
2.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肝和腎疾病、皮膚病。
3苯、甲苯
3.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3.1.1化學因素裂解汽油、苯、甲苯、硫化氫、氨。
3.1.2物理因素高溫。
3.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3.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血小板、基礎指標、腦電圖、尿酚、尿中馬尿酸;其次是肺功能。
3.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苯、甲苯、硫化氫;其次是氨、高溫。
3.3監護、監測周期
3.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3.3.2監測周期毒物每季度監測1次;高溫每年測定1次。
3.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視神經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皮膚病。
四、二甲苯、對二甲苯
4.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苯、碳八、芳烴、二甲苯、對二甲苯。
4.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4.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血小板、尿中甲基馬尿酸;其次是腦電圖和微核等檢查。
4.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乙苯、二甲苯;其次是對二甲苯。
4.3監護、監測周期
4.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4.3.2監測周期每季度監測1次。
4.4主要職業禁忌癥神經官能癥、血液系統疾病。
5乙醛
5.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烯、氯化鈀、鹽酸、乙醛。
5.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5.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其次是腦電圖和神經傳導速度、肌電圖等檢查。
5.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乙醛;其次是氯化氫。
5.3監護、監測周期
5.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5.3.2監測周期每季度監測1次。
5.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等。
6醋酸(乙醛氧化法)
6.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醛、醋酸、醋酸錳、氮氣。
6.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6.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
6.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乙醛、醋酸;其次是氮氣。
6.3監護及監測周期
6.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6.3.2監測周期每季度測定1次。
6.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皮膚及粘膜部位的慢性炎癥。
7精對苯二甲酸(PTA)
7.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7.1.1化學因素對二甲苯、醋酸、四溴乙烷、醋酸鈷、醋酸錳、聯苯、聯苯醚、PTA粉塵。
7.1.2物理因素高溫、鈷(Co60)、銫(Cs137)、放射源。
7.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7.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血小板、網織紅血球、肺功能、胸片、眼晶體檢查;其次是腦電圖、Υ射線照射劑量、尿中馬尿酸含量。
7.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聯苯、聯苯醚、醋酸、Υ射線劑量;其次是對二甲苯、高溫。
7.3監護、監測周期
7.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7.3.2監測周期對二甲苯、醋酸、聯苯一聯苯醚每季度測定一次,Co60和Cs137半年測定1次,高溫每年測定1次。
7.4主要職業禁忌癥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眼晶體疾病、肝和腎疾病等。
8環氧乙烷、乙二醇
8.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
8.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8.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腦電圖;其次是尿常規、肌電圖、染色體等。
8.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乙二醇、環氧乙烷;其次是乙烯。
8.3監護、監測周期
8.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8.3.2監測周期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每季度測定1次。
8.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系統疾病、肝和腎疾病、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等。
9丁辛醇
9.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不比丁辛醇、丙烯、一氧化碳、正丁醛、異丁醛、辛烯醛、辛醇、正異丁醇。
9.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9.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其次是腦電圖、碳氧血紅蛋白。
9.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丙烯、醛類;其次是一氧化碳。
9.3監護、監測周期
9.3.1人體監護周期3年檢查1次身體。
9.3.2監測周期丙烯、一氧化碳、醛類每季度測定1次。
9.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血液系統疾病、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皮膚過敏等。
10環氧氯丙烷、甘油
10.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氯氣、丙烯、氯丙烯、二氯丙醇、環氧氯丙烷、鹽酸、二氯丙烷、二氯丙烯。
10.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0.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其次是神經傳導速度和肌電圖等檢查。
10.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氯氣、丙烯、氯丙烯;其次是環氧氯丙烷。
10.3監護、監測周期
10.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10.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每季度測定1次。
10.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
11氯乙烯
11.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11.1.1化學因素氯乙烯、氯氣、二氯乙烷、乙烯。
11.1.2物理因素噪聲。
11.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1.2.1人體監護指標民和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肝臟B型超聲波;其次是對可疑肝血管內瘤(或肝癌)者可做CT檢查。
11.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氯乙烯、氯氣;其次是乙烯、噪聲。
11.3監護、監測周期
11.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1.3.2監測周期毒物每季度監測1次,噪聲半年監測1次。
11.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疾病、肝臟疾病、皮膚病及粘膜疾病。
12聚醚(多元醇)
12.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環氧丙烷、白土、氫氧化鉀。
12.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2.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其次是腦電圖、尿常規。
12.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白土粉塵;其次是環氧丙烷。
12.3監護、監測周期
12.3.1人體監護周期3年檢查1次身體。
12.3.2監測周期環氧丙烷、白土粉塵3-6個月測定1次。
12.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肝、腎疾病,過敏性皮炎。
13苯酐
13.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鄰二甲苯、二氧化硫、鈷(Co60)。
13.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3.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中馬尿酸含量、眼晶體檢查;其次是個人照射劑量。
13.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鄰二甲苯、γ射線劑量測定;其次是二氧化硫。
13.3監護、監測周期
13.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13.3.2監測周期有害物質3-6個月測定1次。
13.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14直鏈烷基苯
14.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14.1.1化學因素苯、氟化氫、硫化氫、烷基苯、碳10-13直鏈烷、烯烴、正戊烷、異辛烷。
14.1.2物理因素高溫。
14.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4.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氟、骨骼*光片、尿酚;其次是腦電圖和肺功能。
14.2.2臨測指標必測指標:苯、氟化氫、總烴;其次是硫化氫、高溫。
14.3監護、監測周期
14.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4.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每季度測定1次,高溫每年測定1次。
14.4主要職業禁忌癥神經系統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肝和腎疾病、骨質疏松等。
15丙烯腈
15.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丙烯、氨、乙腈、氫氰酸、硫酸、丙烯腈。
15.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5.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硫氰酸鹽、澳抗、肝脾B型超聲波檢查;其次是肺功能測定。
15.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丙烯、氫氰酸、丙烯腈;其次是氨。
15.3監護、監測周期
15.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5.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每季度測定1次。
15.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腎疾病。
16乙苯、苯乙烯
16.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苯、苯、二乙苯、甲苯、苯乙烯、鹽酸、三氯化鋁、2.4一二硝基苯酚(NSI)、叔丁基鄰苯二酚(TBC)。
16.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6.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酚、血小板、尿中馬尿酸;其次是肝臟B型超聲波和染色體、腦電圖、肺功能等檢查。
16.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苯、乙苯、甲苯、苯乙烯;其交介NSI和三氯化鋁。
16.3監護、監測周期
16.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6.3.2監測周期毒物每季度測定一次。
16.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的神經官能癥、血液系統疾病、肝臟疾病、過敏性皮炎等。
17苯胺
17.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硝基苯、苯、苯胺、銅-鉻催化劑。
17.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7.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血小板、尿酚、肝脾B型超聲波檢查;其次是腦電圖、高鐵血紅蛋白和赫恩氏小體等檢查。
17.2.2人體監測指標必測指標:苯、苯胺;其次是硝基苯。
17.3監護、監測周期
17.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7.3.2監測周期硝基苯、苯、苯胺每季度測定一次。
17.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肝、腎疾病及皮膚病等。
18硝基苯
18.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苯、硝基苯、硝酸、硫酸、氫氧化鈉。
18.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8.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血小板、尿酚、澳抗、肝脾B型超聲波;其次是尿硫酸鹽指數、腦電圖、肺功能等檢查。
18.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苯、氮氧化物;其次是硝基苯和硫酸。
18.3監護、監測周期
18.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8.3.2監測周期苯、硝基苯、氮氧化物、三氧化硫等,每季度測定1次。
18.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肝、腎疾病及皮膚病。
19氰化鈉
19.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氰化鈉、氫氰酸、氫氧化鈉。
19.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19.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中硫氰酸鹽測定。
19.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氫氰酸;其次是氰化鈉粉塵。
19.3監護、監測周期
19.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19.3.2監測周期氫氰酸、氰化鈉每季度測定一次。
19.4主要職業禁忌癥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及皮膚等疾病。
20、甲醛
20.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甲醇、甲醛、銀。
20.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0.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尿中甲酸;其次是視神經及眼底檢查。
20.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甲醇、甲醛。
20.3監護、監測周期
20.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20.3.2監測周期每季度對毒物測定1次。
20.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疾病、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皮膚病。
21硫氰酸鈉
21.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1.1.1化學因素硫氰酸鈉、氰化鈉、硫磺、醋酸、硫化氫、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
21.1.2物理因素Co60。
21.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1.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中硫氰酸鹽、變性血紅蛋白;其次昨因小板、肺功能和腦電圖。
21.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硫化氫、氫化氰、氰化鈉粉塵;其次是γ射線劑量測定。
21.3監護、監測周期
21.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21.3.2監測周期硫化氫、氫化氰、氰化鈉粉塵、γ射線劑量,每季度測定1次。
21.4主要職業禁忌癥同氰化鈉。
22聚酯(DMT聚合)
22.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2.1.1化學因素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粉塵、甲醇、醋酸錳。
22.1.2物理因素高溫、噪聲和鈷(Co60)放射源。
22.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2.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胸片、眼的晶體、視野、眼底檢查;其次是肺功能和電測聽檢查。
22.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甲醇、乙二醇、聚酯粉塵、γ射線劑量測定;其次是高溫、噪聲。
22.3監護、監測周期
22.3.1人體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22.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每季度測定1次,高溫、噪聲0.5-1年測定1次。
22.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眼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嚴重聽力障礙。
23尼龍—66鹽
23.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3.1.1硝酸液氨、氧化氮、硝酸、噪聲。
23.1.2環已烷苯、環已烷、雷尼鎳(NiPs2)、γ射線。
23.1.3環已醇和環已酮環已醇、環已酮、環已烷、鉻酸叔丁酯。
23.1.4已二酸環已醇、環已酮、硝酸、五氧化二釩、已二酸。
23.1.5已二腈乙二酸、氨、磷酸、乙二腈。
23.1.6乙二胺乙二腈、雷尼鎳(Ni/AL粉)、乙二胺。
23.1.7尼龍—66鹽結晶乙二酸、已二胺、尼龍—66鹽粉塵、高溫、氮氣。
23.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3.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胸片、腦電圖、肺功能;其次是神經傳導速度。
23.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氨、苯、鎳、環已酮、環已烷、環已醇、乙二腈、γ射線劑量;其次是氧化氮、已二酸、已二胺、尼龍粉塵、高溫、噪聲。
23.3監護、監測周其
23.3.1人體監測周期每2年檢查1次身體。
23.3.2監測周期毒物(包括粉塵)每季度測定1次,高溫、噪聲及γ射線0.5-1年測定1次。
23.4主要職業禁忌癥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和肝臟疾病。
24苯酚、丙酮
24.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4.1.1化學因素苯、丙烯、異丙苯、過氧化氫異丙苯、苯酚、丙酮、三氯化鋁、鹽酸、硫酸。
24.1.2物理因素高溫。
24.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4.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血小板、尿酚;其次是肺功能、腦電圖、微核。
24.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本、丙烯、苯酚、三氯化鋁、氯化氫;其次是異丙苯、丙酮、三氧化硫、高溫。
24.3監護、監測周期
24.3.1監護周期1-2年檢查1次身體。
24.3.2監測周期毒物每季度測定1次,高溫每年測定1次。
24.4主要職業禁忌癥明顯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皮膚病。
25燒堿
25.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
25.1.1化學因素氫氧化納、鹽酸、硫酸、氯氣、液氨、四氯化碳。
25.1.2物理因素γ射線、高頻。
25.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5.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肺功能、眼晶體檢查;其次是血脂檢查。
25.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氯氣、氯化氫、氨、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其次是四氯化碳、γ射線劑量、高頻。
25.3監護、監測周期
25.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
25.3.2監測周期有毒物質每季度測定1次,γ射線每半年測定1次,高頻每年測定1次。
25.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眼晶體疾病、皮膚病、明顯的心血管系統疾病等。
26乙腈
26.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乙腈(丙烯腈生產的副產品)、二氧化硫、醋酸、氫氧化鈉、甲醛。
26.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6.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其次是肺功能。
26.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乙腈、早醛;其次是二氧化硫、醋酸。
26.3監護、監測周期
26.3.1人體監測周期每2-3年檢查1次身體。
26.3.2監測周期每季度測定有害物質1次。
26.4主要職業禁忌癥呼吸系統疾病、肝和腎疾病、皮膚病等。
27丙酮氰醇
27.1主要職業性危害因素氫氟酸、丙酮氰醇、丙酮、氫氧化鈉、硫酸。
27.2人體監護及監測指標
27.2.1人體監護指標必檢指標:基礎指標、尿氟、骨骼*光片;其次是肺功能檢查。
27.2.2監測指標必測指標:氟化氫、丙酮氰醇;其次是丙酮、三氧化硫(二氧化硫)。
27.3監護、監測周期
27.3.1人體監護周期2-3年檢查1次身體。
27.3.2監測周期毒物每季度測定1次。
27.4主要職業禁忌癥神經功能失調或器質性疾病、皮膚病、骨骼疾病。
篇3:化工原料庫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化工原料庫是屬公司危化品重點安全事故崗位,庫房應設責任心較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專人管理。上崗前必須經危化品安監部的培訓,技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無證人員嚴禁錄用。
第二條作業時,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庫房,庫區內必須有醒目的安全放火注意事項提示。
第三條化工原料庫房,嚴禁帶入火種、火源,嚴禁吸煙、明火作業,應配相應數量的消防設施,滅火器具,并做到完好使用。出入庫區的各種化學物品(如四氯化鈦、氫氧化鈉鹽酸及實驗用化學試劑),必須做好嚴格的出入庫手續,并辦理注冊登記以備安全事故和隱患查用。
第四條庫區必須保持清潔,化工物品保持一定的用量進入,嚴禁庫存大量化工物品。化工物品要按性質不同分類存放,并保持整齊、規范,嚴禁亂堆亂放。
第五條庫區嚴禁亂接亂拉照明線路,如需晚上用照明燈
必須到指定地點檢測部門檢驗合格后的防爆線路、防爆裝置、防爆照明,方可使用。
第六條下班前清點出入化工原料出入帳單、庫存數額,查看是否有安全隱患,切斷電源,無誤后方可離崗。